- 相关推荐
突破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瓶颈”的研究
突破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瓶颈”的研究?王毅〓顾益康〓〓潘鹏飞〓〓李建新?
发达的第三产业是经济社会现代的重要标志。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关系国家经济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本文就浙江省农村区域范围内的
第三产业发展题目做些探讨。?
〖jz〗一、农村第二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新中国成立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浙江省同全国一样,第三产业固然有所发展,但基本
上处于被抑制状态,在广大农村尤其是这样。从产值构成看,1978年,浙江农村社会总产值
98.72亿元,而以运输业、贸易饮食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仅5.15亿元,仅占5.2%;第三产业
的劳动就业率不到5%。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1984年开始,农村在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制的基础上,农民有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纷纷扩大生产范围,寻求致富门路,出现了大批
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劳力转向第三产业。1992年6月,中
共中心和国务院作出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同年11月,国务院又召开了全国加快第三
产业发展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和政策。浙江省各级领导对发
展第三产业,也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制订了发展规划,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促
进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从1992年的情况分析,浙江省农村经济总收进1553.95亿元,其
中第一产业占18.2%,第二产业占71.4%,第三产业占10.4%。同1984年比较,第一产业的比
重下降了27.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25.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了2.3个
百分点。从劳力就业结构看,1992年全省农村共有劳力2099.38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
占63.8%,比1984年减少了5.7个百分点;从事第二产业的占21.3%,比1984年增加0.3个百分
点,从事第三产业的占9.3%,比1984年增加了5.3个百分点。浙江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态势
,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地域广阔性〓〓改革初期,浙江农村第三产业在摆脱抑制状态以后,一开始就突破了封
闭的地域范围,呈现跨村、跨乡、跨省乃至跨国活动的趋势,这与农业和农村产业的地域狭
窄性形成鲜明对照。80年代初期,温州率先形成的十大产销基地,就有11万从事第三产业的
购销职员,跑遍全国各地,采购原料、倾销产品、传递信息,为当地乡镇集体产业和家庭工
业服务,同时,围绕小城镇、专业村、专业市场的建设,发展了一大批饮食、旅宿、修配等
服务行业,并且带动了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农村金融等事业的发展。劳务输出已经成为浙
江的一大产业,全省农村约有100多万劳动力,散布在全国各地,从事贸易、建筑和各种服
务行业,有的还到境外、国外开发劳务活动。全国有很多城市和效区出现的“温州村”、“
浙人街”都充分反映了浙江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盛况。因此,我们不应就农村看农村第三产
业,而应当从浙江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在全省、全国以至国际范围的活动来看浙江农村第三
产业的发展。浙江农村劳务雄师在处地所创的收进,也远远超过现有的统计数字。这是浙江
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色。?
(二)就业多样性〓〓浙江农村发展的第三产业,行业多,可以吸纳多层次的职员就业,为农
业中转移出来的大批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活动舞台。组织灵活,有个体办、联户办、合股办
、集体办等多种形式,形成了多样化的就业结构。劳动力以流通领域容纳最多,全省除50多
万购销职员外,在160多个各类市场中摆摊设点的的多数也是农民,各公路沿线林立的餐馆
、旅店,也大多是农民开设。在交通运输业,台州地区60%的货物运输量是由农***输组织
购置车船承担的,农***输已拓展到海、陆、空各个领域,苍南县有几位农民还办起了股份
合作的“包机”公司,承包经营温州至全国有关城市的般空班机。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上,包
括农机、植保、浇灌以及农业技术等方面的服务,也容纳了一批农村劳动力。全省有900多
个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11368个乡镇农科站、农机站和畜牧兽医站,除国家农技干部外,
还容纳了2.2万多乡镇脱产农民技术员,带动了5万多名村合作社不脱产的农民技术员,农民
自我服务组织和服务专业户,在各地也有新发展。?
(三)城镇集聚性〓〓浙江农村第三产业多数是依托小城镇的崛起而发展,农民离乡进镇,开
店设摊,从事各种服务业,已经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1990年,全省城镇和乡村从
事第三产业的劳动者共430多万人,其中聚集在城镇的有220多万人,占总数的51.3%,比农
村的多11.6万人,而农村从事第三产业的也大多数聚集在当地的小集镇上,这种第三产业向
小城镇集聚的趋势,使小城镇成为沟通城乡经济的桥梁和纽带,有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
程。?
(四)市场导向性〓〓农村第三产业是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发展的,浙江城乡市场发育比较早,
80年代以专业小商品市场和农贸市场为主体。进进90年代,生产资料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也
开始发展,建一个市场,应当带动一大批产业,这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规律。如绍兴柯集镇
,原来常住人口不足2万,建立中国轻纺城以后,现在天天进出市场的客商有5万多人,日成
交额达1000多万元。围绕轻纺市场,不仅发展了一大批旅店、饮食店和文娱活动场所,而且
为市场配套服务的资金市场、劳务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运输市场、科技市场等要
素也应运而生。71家托运部组织运输市场,天天将上千吨的货物通过120多条运输线运往全
国各地;还有近万人在为市场提供各种配套服务,单是搬运工就有1000余人,市场有力地带
动了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
〖jz〗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题目分析?
从总体上看,浙江农村第三产业近几年固然有所发展,但仍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
展的要求|。目前存在的主要题目是:?
(一)农村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偏低〓〓浙江属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大省
,但在1992年农村社会总产值中,以运输业、贸易饮食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仅占
4.3%,农村第三产业的劳动就业率还不能10%。?
(二)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浙东北地区经济发达,第三产业发展也比较快,浙西南地区
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在全省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中,浙东北占2/3,浙西南只占1/3。从第
三产业每个劳动力提供的经济总收进来看,1992年发达地区为930元,欠发达地区为651元,
不发达地区仅393元,高低相差1.3倍。特别是一些偏僻的山区,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第三
产业仍处于落后状态。?
(三)生产要素市场还处于初创、起步阶段〓〓房地产、劳务、技术市场还没有走上正规,而
金融、信息、人才等要素市场尚在探索之中。尤其是农村的信息咨询服务业,还远远跟不上
经济发展的需求,很多农产品和加工品,由于不了解市场需求,生产上存在很大盲目性,经
常大起大落,使农民遭受很大的经济损失。?
(四)农村的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很差〓〓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文化教育的落后局面近年
固然有所改变,但还是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那些边远山区,这些方面已经成为阻
滞当地经济发展的症结。?
(五)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进展还不够快〓〓不少农村合作社的双层经营体制尚不健全
,民办的农业技术专业协会,农技农机服务实体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影响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延缓了农业市场化、集约化的进程。?
浙江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思想上的偏见。改革开放前的
很长一段时间里,在理论上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缺乏全面理解,以为只有第一、二产
业才创造社会价值,第三产业部分不创造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进,因而贬低发展第三产业。
从思想上讲,以为“无欲则刚”、“无商不***”,视服务为义务,只能有“革命性”,不能
有“商品性”。在传统产品经济模式下,重城市,轻农村;重产业,轻三产;偏笪行政手段
,忽视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因而造成第三产业“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少地方没有把
第三产业作为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从上到下还没有真正形成共叫,对发展农村第三
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还没有足够的熟悉,甚至没有把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纳进发展战略和整
体规则。(2)体制上的限制。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割、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农
村经济计划统制和自给自足的烙印很深,使得第三产业发展受到旧体制严重制约,基础极为
薄弱。因此,在80年代农村经济向商品经济转轨过程中,条条框框比较多,该放宽的政策没
有及时放开,该扶持的措施没有及时出台,有些题目至今仍在阻滞第三产业的发展。(3)结
构上的不公道。我省农村第三产业不仅份额小,而且内部结构也不公道,存在着“单腿走路
”的不平衡现象,急需发展的主要行业不是规模太小就是完全没有,如直接为农村商品经济
服务的服务的咨询还没有形成行业;第二层次即综合技术服务的农村金融保险业各不到1万
人,简直不成比例;第三层次即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缓慢。所有这些都反映在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中存在重效益重产值而忽视基础行业的倾向。(4)投资上的忽视。要发展
第三产业,需要注进大量资金,可是10多年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不论是份额还是比重都很小
,第三产业的投进更是微乎其微。即使近几年国家对第三产业已经逐渐重视,但也局限于城
市范围,而忽视了农村这一广阔的天地,这使得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5)政
策上的束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生产要素的活动大大加快,然而由于受现
行政策、体制、机制等的束缚,使得本来应该加快的人流、资金流、物资流仍无法充分发挥
。例如,在农村劳动力活动上,受城乡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农民与城里人形成一种身份差别
;对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或进城搞劳务活动,在加强治理与放开搞活的关系上没有处理好,要
么层层设卡,要么放任自流,或简单地扣上“盲流”的帽子,加以遣返回乡;在农村资金的
活动上,存在另一种“农转非”,即农村资金流向城市的倾向;对农村资金市场治理得过严
过死,民间金融性质的实体大多倒闭;在产品流通上,存在着农村第三产业从业职员与第二
产业相比,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尤其是个体经营者情况更严重。农村有文化、有能力、懂管
理、会经营、素质较高的职员,大都从事乡村产业和企业化、团体化经营。从第三产业的特
点和发展远景看,第三产业比其他行业尤其需要文化素质高的专业职员,不留意进步企业人
员素质,将大大限制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jz〗三、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关键?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有两条基本规律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深刻熟悉和高度关注:(一)当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普遍高于第一、二产业,对整个国
民经济的发展日益起到加速推进的作用;(2)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进步
而进步。据统计资料,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普遍达80%左右,第三产业在国民生
产总值中的比重占45%左右。而我国由于城市化水平低,1991年只有28%,以致第三产业增加
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7.2%。浙江省城市化水平也不高,第三产业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
。低于全国均匀水平。我省农村的实际情况也说明,哪里的小城镇建设步子大、速度快,哪
里的第三产业发展就快,绍兴、义乌建镇兴商带动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事实,就足以说明这
一点。反之,农村商品经济不发达、城镇建设迟缓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也很慢,尤其是那
些新闪的生产要素市场、房地产业三产业,就很难走步。从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规律中,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加快农村城镇化的速度,是加速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也就是说,目前相当一部分地区农村城镇建设进展缓慢,是制约农村第三产业发展 主要“
瓶颈”。这是由于:?
(一)城镇是第三产业的主要载体〓〓从我国的国情、省情出发,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方向,离土离乡搞劳务输出固然是一条出路,但容量终究有限,过多的涌向大中城市会造成
很多社会题目。更为重要的出路是就地消化,在农村有规划地发展一批小城镇,让农民进人
三、开店、设摊和从事各种服务业,发展第二、三产业。这方面容纳的劳动力是很大的,而
且随着城镇建设规模的扩大,需要的劳动力将会越来越多。同时,这也是城镇建设本身的需
要,假如第三产业滞后,必然要影响城镇功能的增强和完善。农村城镇的发展将为第三产业
的迅速发展提供最佳的经济舞台。作为农村区域性政治、经济中心的城镇,以其特有的区位
上风,为实现经济发展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应提供了最佳载体。?
(二)城镇是各类市场的聚集地〓〓农村城镇建设与市场发展互为依存、相互促进,成为加速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一条捷径。农村改革十几年来的实践表明,通过举办各类市场,吸引农
民和经济实体进城务工经商,从事二、砰业,从而带动城镇迅速兴起,而城镇的发展又为农
村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育和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我省来看,不
乏这方面的成功实例:义乌的稠城、绍兴的柯桥、黄岩的路桥、永嘉的桥头、苍南的龙港等
一大批城镇走的就是“办市场兴城镇,建城镇促市场”这样一条成功的路子,从而为进一步
加快全省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比如,义乌的小商品市场自农村改革以
来历经几代的变迁,近十年来从事经商的农户以年递增42%的速度增长,到1992年在该市场
经商的农户达到2.88万户,商品成交额高达20.54亿元,列全国之冠。?
(三)城镇是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集中点〓〓农村地域分散,一些带基础性、先导性的产业的
建设,假如分散到各个材落往办,不仅无力投资,而且不可能产生良好效益,反而会造成极
大浪费。因此,必须集中在农村的小城镇上建设,只要城镇布局公道,就可以带动和受益广
大乡村,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第三产业自身的特点来考察,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关系
密切的贸易、物资业、对外贸易业、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服务业、饮食业和文化卫
生业等;与科技进步相关的科技、法律、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业的信息、各类
技术服务业等新兴行业;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为进步农民素质、生产质量服务的
行业等;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供电供水、人力培养
和教育等基础行业,也都需要依托城镇这块阵地,依靠城镇地理区位的优越条件和人力、物
力、财力的上风,来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适宜的环境,才能获得更快更健的发展。?
(四)城镇是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业的中心〓〓农村城镇建设的目标,就是要使之成为既是
农村经济建设的中心,又是文明建设的中心。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对科技、文化
、体育、卫生等方面也将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依托城镇的有利条件,兴办有关这方面的各种
活动场所,就可以吸纳大批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80年代以来,浙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进,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极大地推进了一大
批农村新型城镇的建立和发展。据统计,1978年全省农村建制镇仅有167个,到1992年已增
加894个,增长4.35倍。与此同时,城镇要突出发挥出其在支撑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吸纳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步农村人口城市化水同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据对综合实力位于全省前
百名的百强镇1992年情况统计,百强镇仅占全省乡镇数的5.6%,而常住农村人口达385万人
,占全省农村总人口的10.8%;实现社会总产值517.28亿元,占全省的27.7%;乡镇企业产值
达468.53亿元,占全省的32.1%’财政收进14.12亿元,占全省的28.2%。作为我省市场要素
最为活跃、第三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温州市,农村城镇的兴起在推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
作用尤为明显,全市建制镇的发展由1978年的18个增加到1993年135个,十余年中解决了120
万农民的就业题目,并从农村移出242万人至城镇,使全市农村人口的42%、产业产的70%、
社会商品零售额的60%和国家税收的45%来自于这118个建制镇,从而成为温州农村经济的主
要生长点。?
我省情况表明,一批在改革中开放中崛起的新兴城镇,已经成为加速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主
要生长点,推进农村人口非农化的主要途径,实现生产要素公道活动和各类服务资源最佳配
置的主要载体,是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布满生机活力,提供功能齐全服务、具有自身特
点的经济中心。但是,从全省总体看,一是城镇数目不少,而规模多数偏小,1992年镇区平
均人口仅2.02万人。二是就多数城镇而言,层次普遍较低,表现为基础设施,交通拥挤、供
水困难、市场简陋、卫生状况不良,脏乱差较为普遍,难以适应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的新要求。据浙江省城乡建设厅资料,1992年全省共有2/3的农村城镇无自来水,即使已有
的,也是标准低、水质差、水量不足;大多数城镇仍以马路市场、露天市场、棚棚市场为主
;大部分城镇的邮电通讯、教育卫生、文化娱乐等设施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三是
经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城镇发展非常缓慢,同发达地区差距拉大。?
由此可见,我省农村第三产业之所以远远滞后于农村产业进程,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其深层原因在于我省农村城镇化整体水平偏低,农村城镇化滞后是制约农村第三产业的“
瓶颈”。?
〖jz〗四、突破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瓶颈”的思路?
突破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瓶颈”的约束,就必须围绕着如何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以及加速
形成农村第三产业与农村城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机制来进行。从总体上说,我们应该
把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生长点,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
为突破“瓶颈”约束,加速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一个根本性措施来抓。具体说来,应该从以
下六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要把加快县级城市和建制镇建设作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重点〓〓县城和建制镇既
是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中心,又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也是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基点
。让县城发展成中小城市,扩大建制镇的规模,增强建制镇的城市功能,这是加快农村城镇
进程的必由之路。当前,应该充分利用撤县建市的城市。同时还要让一批在改革开放中崛起
的、具有雄厚经济实力、已成为当地经济中心的大型建制镇(如绍兴县的柯桥镇、黄岩市的
路桥镇、苍南县的龙港镇等)也按小城市的规格进行建设,力争到2000年浙江全省建成100个
拥有10-20万人口的中小城市。这样就可以使近1000万农民稳定地变成市民。同时还要捉住
撤区扩大镇并乡的杨遇,努力增强建制镇的实力。要搞好建制镇建设的同一规划,努力增加
建制镇的城市功能,使建制镇成为乡镇产业的聚集地和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第三产
业的集中地,成为农村的经济、文教中心和服务行业的中心。?
(二)城镇要以产业小区建设和市场建设为两翼,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乡镇产业的聚
集和市场的繁荣是小城镇经济和第三产业腾飞的两只有力的翅膀。要充分利用目前相当一部
分建制镇已经搞了经济开发区和产业小区的现实条件,加速吸引乡镇产业企业向开发区和工
业小区聚集。要克服开发区建设贪大求洋的片面性,把招商引资的重点转向当地农村乡镇企
业,开发区和产业小区要利用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利时机,在优惠的政策、优良的投
资环境和齐全配置的服务设施,吸引农民来开办新企业或把老企业搬迁到小区中来。这是促
进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的最有效的方式,也是为农村第三产业创造新的市场需求的
最重要的途径。同时,要十分重视小城镇的市场建设,认真总结义乌稠城镇、绍兴柯桥镇、
黄岩路桥镇、永嘉桥头等一批以市场建设来带动城镇建设和发展第三产业的成功经验,结合
当地实际,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因地制宜地加快市场建设。要结合当地主导产业,重
点发展各种技术专业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商品市场。并且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育金融
、房地产、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大力发展各类市场的中介组织,要改革城
镇用地制度,把小城镇土地作为筹集城镇公共设施建设资金、繁荣小城镇的重要资源来开发
。?
(三)要集中气力优先发展基础性的第三产业,改善城镇的投资环境,进步城市化的水准〓〓
要按照现代城市功能的要求,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依靠社会各界的气力,特别是进城农民的
气力,统筹规划,加快农村小城镇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供电供水、房地产业、文体卫生
、科技教育等基础性第三产业的建设,努力改善小城镇的投资环境和生产质量。让这些基础
性、先导性第三产业的发展来带动产业和贸易性服务产业的发展。在这方面,需要进一步解
放思想,突破以往由国家独家兴办的旧模式,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广泛地运用股份制、股份
合作制等形式,促成国家、集体、农***合投资兴办。要重视依靠社会各界的气力,特别是
进城农民的气力,使城镇基础性、先导性第三产业的建设形成强有力的自我发展的机制。?
(四)以小城镇为依托,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为“三农”服务的第三产业〓〓
要让小城镇成为农村第三产业的聚集中心,除了大力发展为小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服务的
第三产业外,还应该大力发展以四周村庄农民、农业和家庭产业为服务对象的第三产业,对
四周村庄农民形成一种经济的向心力。当前,要着重发展以下三方面的服务产业:(1)农业
社会化服务产业,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向心力。当前,要着重要发展以下三方面的服务产业
:(1)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要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资料供给、农业机械、科技
推广、信息咨询、教育培训等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业;(2)为家庭产业服务的
产业,重点是要根据家庭产业一材一品、一乡几品的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的特点,在小
城镇发展专业小商品批发市场、原辅材料供给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进一步促进农村家庭产业
的发展;(3)面向广大农民、方便农民生活和进步农民生活质量的服务产业,重点要发展商
业服务业、文化娱乐业、体育卫生、邮电通讯、信用储蓄、社会保险等服务事业。?
(五)要让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成为小城镇的主人和小城镇建设的主力军,形成“农民城镇农
民建”的城镇发展机制〓〓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必须走外延扩大的路子,一方面要广泛吸引
四周农民到小城镇静居和从事非农产业,使这些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及其家庭成员成为常住
的城镇人口。另一方面又要用这些进城的农民的资金来加快城镇建设。也就是要大力推广中
国第一座农民城〖cd2〗苍南龙港镇的“农民城镇农民建”的经验,形成进城镇农民越多,
城镇建设资金越多,城镇建设越快,吸纳农民进城能力越强的良性循环。?
(五)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突破制约小城镇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的诸多政策约束,形成小城镇
建设与第三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1)进一步发展城乡户籍制度和劳
动就业制度。把原来按农业人口和城镇居是人口来划分的户籍治理制度,改成按地域常住人
口来划分的新的户籍治理制度。要制定有关法规,使农业人口和农村劳动力能够根本其自身
就业和发展的需要,实现跨地区的自由活动。对具备就业和定居条件的农民应准许他们且家
成为小城镇的常住人口。(2)要全面推进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促
进乡镇企业产权的活动和重新组合,为乡镇企业向小城镇的产业区聚集创造更好的条件。(3
)要建立布满活力的第三产业自我发展机制。使第三产业的尽大多数经营单位逐步实现由福
利型、公益型向经营转变,做到经营方式企业化,并理顺和放开第三产业的价格,做到价格
市场化。加强第三产业职员的培训工作,逐步进步其整体素质。建议抓紧制定《第三产业法
》,以促使农村第三产业逐步实现规范化发展。(4)要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基础上,深化
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按照“稳制活田、三权分离”的原则,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鼓励
已经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放弃承包经营土地,促进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实行适度规模经营
。从长远来说,应当努力实现让更多的农民稳定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小城镇迁移,让更多
的土地向少数高素质的专业农户集中,加快农村社会化分工,加快农民身份的分化,从而形
成农村产业化、农村城镇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农村现代化的新格式。?
(作者单位:浙江省农经学会〓〓杭州〓310025)〓〓责任编辑〓李玉勤?
【突破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瓶颈”的研究】相关文章:
医院绩效管理中的薄弱点与突破研究05-03
非英语专业在职研究生英语论文写作瓶颈分析及解决对策05-11
石家庄市物流业发展研究05-30
IPTV发展中承载网的研究和设计05-11
张承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04-29
旅游业发展与旅游地文化变迁研究05-30
重庆市第三产业转型问题探讨04-29
供给侧改革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研究论文04-18
中国农村留守老年人保障问题研究05-11
20世纪西方的主要语法学派的发展研究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