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性的分析

时间:2023-03-19 19:16:53 理工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实用性的分析

摘要:针对电网对电源功率因数和谐波含量的要求,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已经是电力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对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现在的输入电流的谐波标准,分析了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实用性。

引言

为了减少谐波对交流电网的污染,国内外都制订了限制电流谐波的有关标准,因此,功率因数校正(PFC)技术已成为电力电子领域中的研究热点。随着电力质量标准的日益严格,PFC变换器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开关电源、变频调速器和荧光灯交流电子镇流器中。近几年来,随着相关技术和各种控制策略的发展,PFC技术已得到大量研究。PFC电路根据工作方式可分为两大类,即无源PFC电路和有源PFC电路。有源PFC电路根据变换级数可以分为单级PFC电路和多级PFC电路。近年来,单级PFC电路得到广泛的关注,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热了,但是,在工业上它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通常,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一个功率因数校正拓扑的优劣:

--功率因数的高低;

--输入电流波形畸变的大小;

--效率和功率密度的高低;

--开关管应力的大小。

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将PFC级和DC/DC级组合在一起,同时实现对输入电流的整形和对输出电压的调节,但与两级方案相比,它只调节输出电压,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而对输入电流没有进行调节,让输入电流自动跟踪输入电压,因此,单级PFC电路的效果比较差。本文根据现在国际上的电流谐波标准,对单级PFC电路在工业上能否被广泛应用进行了分析。

1 单级PFC电路的分析

图1是单级PFC的通用结构。不像两级PFC,单级PFC中使PFC级和DC/DC级共用一个开关,同时实现输入电流波形的整形和输出电压的快速调节,输入输出的隔离。由于控制电路只负责调节输出电压,在稳态时占空比(D)几乎是个恒定值,所以,单级PFC要求输入电流能够自动跟随输入电压,图2为单级PFC的输入电压、电流波形和占空比波形。

1.1 储能电容的比较

在单级PFC中,由于DC/DC级工作在CCM,占空比不随负载变化。当负载变轻时,输出功率减少,PFC级输入功率Pin却没有这么快的变化。这样,充入储能电容的能量大于从储能电容抽走的能量,导致储能电容电压上升,如果输入具有较少的阻抗,VB会急剧上升以维持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平衡。另外,单级PFC电路储能电容上的电压变化范围比较大,在输入电压低的时候,储能电容上的电压比较低;在输入电压高的时候,储能电容上的电压比较高,因此,对于相同的输出功率等级来说,单级PFC电路中所需的储能电容比两级PFC电路要大很多,储能电容上的电压应力也要大很多。从图3中可以发现VB由输入功率控制,而不受输入电压和输出负载的控制。

1.2 半导体器件的比较

在两级PFC变换器中,PFC开关管承受PFC级的电流,DC/DC变换器的开关管承受DC/DC级的电流。而在单级PFC变换器中只使用了一个开关管,它要承受PFC级和DC/DC级的电流,这样,单级PFC变换器中开关管要承受更高的电流应力。通过开关管的电流的大小决定了管子的损耗和尺寸。图4给出了两级PFC变换器和单级PFC变换器中电流大小的比较。另外,与两级PFC电路相比,单级PFC电路中储能电容上的电压比较高,因此,单级PFC电路中管子上的电压应力也比较高。

1.3 磁芯元件的比较

在两级PFC电路中的输入电感主要是由输入电流最大纹波和PFC级的占空比来决定的,而在单级PFC电路中主变压器不仅是PFC电路的输入电感,而且还用来储存能量,因此,在相同的输出功率下,单级PFC电路中的磁芯元件要承受更大的应力。

考虑到单级PFC电路中元器件的应力等问题,它的最大输出功率就会受到限制。一般说来,单级PFC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在100W左右。

2 单级PFC电路实用性的分析

图5给出了功率电子装置的4种分类等级:A,B,C,和D。对于这4种不同的等级,分别有相应的各次谐波限制。现在对输入电流谐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IEC标准规定,输出功率在75~600W的电子装置都要满足ClassD,对于这类设备不仅在满载时要满足ClassD,而且在输入功率=75W时也要满足ClassD;而对于照明装置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求它满足ClassC。

【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性的分析】相关文章:

批评的艺术性运用分析06-14

企业战略的自觉性与自在性分析研究05-09

分析艺术张力对动画艺术的重要性探讨性论文04-24

浅论刺激性购买模式分析04-29

试析道路沥青对水体危害性分析05-09

公交车把手可用性分析04-29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艺术原创性分析论文07-25

平面广告设计中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分析论文05-01

祁东二号井提高功率因数与节能降损08-23

企业间关系模式对企业适应性影响分析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