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院校学生文化素质的培育论文

时间:2022-05-14 13:13:41 理工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水利院校学生文化素质的培育论文(通用10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水利院校学生文化素质的培育论文(通用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利院校学生文化素质的培育论文(通用10篇)

  水利院校学生文化素质的培育论文 篇1

  1.加强对学生美感培养的重视程度

  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广大教师朋友应该从内心真正认识到培养学生“美感”的重要性所在,注意自身教学对学生“美感”认识培养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系统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而改变当今的教学现状,这样才可以跟得上当今社会体育舞蹈教学的趋势。只有教师在思想上提高自身的认知程度,这样才可以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思想的实施与转变起到更加明显的作用,这应该是广大教师应该注意的首要问题。

  2.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思想

  思想决定行为,教学思想是决定教学是否成功的一大关键因素。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应该让学生一味地练习或教师一味地讲述占据着整个课堂教学,而是应该注重学生自身对体育舞蹈动作的掌握和对体育舞蹈的体会,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动作的真正意蕴,让他们真正地静下心来去体会舞蹈的美,去表现舞蹈的美,毕竟美是内心的感受,是无法通过外界强调达成的。

  3.采取较为合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美感

  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舞蹈美感培养的过程当中,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的一点就是:不仅教学思想要更新,教学方式与方法也应该得到相应的转变;不仅要加强学生舞蹈动作的熟练度,更应该着重强调舞蹈动作的基本细节要求、柔韧性训练以及加强学生在舞动时保持身体姿态的能力。教师要通过良好的动作示范、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经过反复的练习,用心去感受、去领会舞蹈的感觉。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师自身的动作示范也要体现出体育舞蹈的美,而且要放大这种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教学气氛一定要和谐、融洽,不能对学生太过严厉,更不能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因为宽松愉快的氛围才能让学生放下思想担子,更好地体会体育舞蹈的美。

  4.将人文情怀融入到体育舞蹈教学中

  前面已提到美感培养需要融入人文情怀,的确,在进行体育舞蹈教学过程当中,提到学生的“美感”我们就不能不提到人文情怀,这对于体育舞蹈美感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思想是决定教学成果的关键因素,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杜绝反复多讲多练的教学思想,要将人文情怀融入到体育舞蹈教学过程当中,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让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体育舞蹈的美。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不能只是为了单纯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注意与学生内心进行交流与沟通,这样在教学过程当中才可以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到舞蹈当中的“美”究竟是什么以及其重要性所在。而且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通过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可以使学生逐渐打开心灵的窗户,这样就会使学生自身对于体育舞蹈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过程。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对体育舞蹈中的“美”也就会有一个不同的认识,他会明白原来每一个舞蹈动作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更主要的是在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份喜悦,这样的舞蹈才会称之为最美的。在此过程之中学生也会刻意去追寻体育舞蹈中的“美”之所在,这也正是我们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当中和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重要性所在。

  5.结语

  以上就是笔者个人针对体育舞蹈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美感”培养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的相关论述。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对我们广大教师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当然,我个人观点可能还会有一些不足之处,还希望广大同仁能够多提宝贵意见,以求共同进步。

  水利院校学生文化素质的培育论文 篇2

  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途径: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打造第二课堂活动;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健全社会实践体系。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人们就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就业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它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理想、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等方面。职业素养是职场内在的要求,是一个人在从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1]

  二、职业素养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重要性

  职业素养关系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起着重要作用。

  1、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利于帮助学生适应社会需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多元化发展态势的出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现出来。[2]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形势日益突出,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和重视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何大学生会出现就业难问题,其中有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企业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企业招不到人,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局面。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2、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健康成长的要素,没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就谈不上综合素质的提高,更谈不上健康成长。为此,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

  近年来,高职院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致力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综合型的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突破口,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度关注和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但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职业理想信念模糊理想信念是理想中的最高层次和信念中的最高形式的有机统一,[3]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体现,而职业理想信念是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与职业素养相关的课程较少,没有建立系统全面的职业素养课程体系,从而导致学生不能较好地了解职业素养,难以形成良好的职业理想信念。

  2、职业合作能力不足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是职业素养的重要体现,对企业组织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个人的职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已成为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与关注。但目前的高职院校学生过于强调个性,难以融入集体生活,缺乏团队精神,致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得不到提升。

  3、职业行为习惯缺乏职业行为习惯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高职院校面对就业为导向的形势,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培养目标,从而实现培养目标与学生就业的有效衔接。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较少接触企业,加之课程教学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从而导致学生缺乏职业行为习惯的提升途径,造成学生缺乏职业行为习惯。

  4、职业实践能力不强由于高职院校更多的是注重课程理论教学教育而忽视实践教育,从而导致现有的职业实践还处于较低层次,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实践少之又少,存在教学难以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理论教学教育与实践教育脱节的现象,致使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不强,这就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水平,给学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规划带来负面的影响。

  四、培育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基于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现状的分析,高职院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

  1、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理论课程教学,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是高职院校提升学生理论素养的教育方式。高职院校要将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坚持课程育人的理念,增设职业素养相关理论课程,精选职业素养理论课本,丰富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并建立健全与职业素养相关的学生评价体系,通过加强课程建设使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旨在通过职业素养的课堂理论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理念意识和培养学生的职业思维习惯模式,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择业和就业,适应企业对人才职业素养的要求和适应学生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

  2、打造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学校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以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以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导向,打造与职业素养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活动育人的功能。高职院校通过发动与鼓励学生参加与职业素养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理想、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职业素养,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价值观,进而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3、深化校企合作机制由于高职院校与企业难以实现“无缝式”的对接,导致学生的职业素养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为此,高职院校应大力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机制,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资源,建立“共建、共促、共育、共享、共赢”的校企合作机制来激发校企双方的活力,通过联合企业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例如通过近年来兴起的现代学徒制来深化校企合作机制,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高职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的模式,主要以企业为主导,实现了产教之间的融合,这种模式有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文化理念、规章制度和行为约束等,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4、健全社会实践体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深入社会、服务社会,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活动。[4]高职院校要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以此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通过引导大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注重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既可以接触到各种类型的职业,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培养职业意识,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从而奠定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基础。

  五、结语

  职业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规划,为此,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与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训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从而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更好地就业,改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的形势,缓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刘曾君,何耀文.浅谈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J].时代教育,2018(08)19-21.

  [2]王洪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途径[J].教育评论,2004(06)44-47.

  [3]陈锡敏.加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指导和研究—“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专题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3)120-122.

  [4]李岩.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哲学基础[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4)26-28.

  水利院校学生文化素质的培育论文 篇3

  目前医学院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医学知识和医学技能,同时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医德教育,开设了《医学伦理学》等课程,但是由于教育力量有限,开课的学期也较晚,且学生重视不够,故教学效果不显著。若是延长学生在校期间的医德培养时间,扩大教育群体,拓宽医德教育的内容并使其具体化,增强其可操作性,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化,那么医德教育的效果应该更显著。因此,将医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医学课程教学中,尤其从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开始实施,可以达到增强医德教育效果的目的。

  1、基础医学教学中医德培养的价值

  1.1为《医学伦理学》系统教学做铺垫和补充

  基础医学中医德培养的价值首先是为《医学伦理学》系统教学做铺垫和补充,逐步培养学生为医者的自觉性。这也体现了医德培养的特点———长期性、实践性和潜在性。首先,人的身心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对医德的认知和行为强化都具有阶段性和长期性特点。医德教育需要长期不懈、循序渐进地进行,包括校内学习期间和校外工作期间。因而,有学者提出《医学伦理学》“一贯式”教育模式。[1]在基础医学中实施医德教育是其重要组成之一,是长期的“一贯式”教育的初级阶段,起到了早期开发学生医德意识,延长医德培养时效的作用。其次,《医学伦理学》不是抽象的、教条的理论,而是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在医学教学中实施医德教育正是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的过程。如医德要求医务工作者尊重和保护患者的隐私。不同的医学课程中涉及到与隐私有关的知识点不同:《诊断学》中教会学生如何查体更能够保护好患者的隐私部位;《胚胎学》中植入异常部位引起异位妊娠,而引起植入异常的原因包括患者的性行为和性观念,这些也是患者的隐私;《妇产科学》教会学生如何对待出生有缺陷的新生儿和产妇等。第三,医德品质的形成和医学技术提高的长期性决定了医德教育效果的潜在性。这是因为医德与医术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高尚的医德以高超的医术为基石,高超的医术以高尚的医德为动力,包括医德知识在内的知识积累过程是长期的,而这些知识转化为人的行为更需要长期的过程。所以医德教育的效果常常不明显,需要经过多方面和多角度进行观察和评价。所以,从入学开始就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和培养,每一门课程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当从不同角度增加医德教育的内容,在反复教育、循序诱导和巩固强化过程中使医学生形成较为稳定的医德素养。

  1.2促进基础医学教学

  在基础医学课程中增加医德教育内容,增强基础知识与临床工作的联系性,体现了课程的实用性,可以促进基础医学教学;且学生医者自觉性的增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比如,在中医院校中,《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学习和记忆均比较困难且不被学生重视的基础医学课程。这与多种因素有关:一是课程具有图多难辨、名词琐碎难记的特点;二是教师教学偏重于形态结构的讲解,忽略结构与临床实践的联系,也不重视医德的教育和培养;三是学生有重专业轻基础、重中医轻西医的思想。通过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增加医德教育的内容,培养了学生为医者的自觉性、责任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学生转变思想,重视并接受基础医学课程琐碎、枯燥的学习过程,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了夯实基础,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2、基础医学教学中医德培养的特征

  基础医学教学中实施医德培养的教学实践可以体现五个特征:零散性、具体性、渗透性、灵活性和角色性。

  2.1零散性和具体性

  《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则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医学道德问题和医学道德现象的学科,对医德教育具有系统性、理论化、抽象化的特点。而在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医德培养是将医学基础知识与医德相联系,是将医学伦理学中的某一理论具体化的表现。虽然医学知识是系统的,但是其中可用于医德培养的知识素材却是零散分布的。医德培养的教学内容完全由任课教师的医德知识基础及其与课程知识点的联想而确立,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也是零星的记忆,所以,零散的医德教学内容与具体的医学知识相联系,使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2.2渗透性

  人的记忆一般对感性的、具体的东西更容易记住,对理性的、抽象的东西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医德教育是系统医德教育中的一小部分,内容少而具体,从小处着手,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随着课程的进展和多个课程的累积,医德知识积少成多,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为后续医德知识的系统学习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和品格。在授课期间讲解一些医者的事迹,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使学生体会和了解医者的责任和应具有的一些品质。如讲授胰腺的结构和功能时,可以介绍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胰岛素的故事,或者介绍班廷医生提取胰岛素用于临床治疗的故事;在讲植入的部位时,引申到异位妊娠,可以谈谈医生细致的问诊和检查对诊断疾病的重要性,也可以谈谈未婚患者的隐私权;学习肾上腺皮质的结构和功能,联系到临床滥用糖皮质激素的现象等。

  2.3灵活性

  由于上述特点,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比较灵活的教学方法,既可以由教师在讲课中提及,也可以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寻找答案。如案例教学中多一项提问就可增加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在写小论文中谈谈医者应具备的品质,更多可以在理论联系临床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其涉及的内容可少至一句话,亦可稍微充实些。

  2.4角色性

  为了能够起到较好的医德教育目的,可采取道德体验方式,[2]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如提问时老师是病人,而学生是医生或护士,要求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临床问题,有时也可让学生以患者的角度来思考。如运用解剖学、组织学相关知识分析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后,提问学生:作为医生或护士,请向患者解释,为何要禁食?为何要给患者留置胃管?患者不配合,你该怎么办?再如讲授神经管的发育异常可以导致无脑儿和脊柱裂等畸形儿的形成,作为产科护士,对这些婴儿是否可以擅作主张,不予精心护理?学生融入角色中后,学习主动性加强,不仅认真研读教材,还主动查找资料,参与问题的分析和讨论,甚至一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至日常生后中。学习解剖学中动脉的走行及其压迫止血点,遇到外伤的同学,积极采用压迫止血法对同学进行急救。

  3、基础医学教学中医德教育的实施措施

  3.1改变教育思想

  只有教师的教学思想转变,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思想转变。教师教学的目的从单一知识传授,要转化为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并行,从思想上重视医德培养,将医德教育纳入教学设计中,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在老师的教学影响下,认识到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并树立争做良医的思想,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3.2收集、整理医德教育素材

  关于医德教育的素材是举不胜举的,教师的责任在于区分和提炼相关素材,收集和整理与本课程知识点相关的素材,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通读《医学伦理学》,熟悉其内容,并阅览《医学与哲学》、《中国医学伦理学》等杂志,了解伦理学的新发展;其次教师应将医学伦理学的知识细化和分解,抽取与本课程教学有关的内容,并收集古今中外良医事迹和医德素材;最后是设计教学过程,将素材和两门课程知识点结合起来。可见,收集、整理医德教育素材的过程繁杂而琐碎,是化整为零和聚散为整的反复过程,也是去繁存简、深入浅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医德等医学伦理知识和专业知识都有了更高和更新的认识,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

  3.3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课堂教学的学时是有限的。若增加了医德教育的内容,势必要减少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因此,有必要整合教学内容,将本课程知识与医德内容有机结合,以达到减时增效的结果。比如在《组织学与胚胎学》绪论中讲到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时,介绍了我国第一例试管婴儿正是组胚学专家和妇产科医师共同完成的事迹,并简单提及试管婴儿技术的相关伦理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医学基础与临床治疗的关系,也体会到良医、医术、医德相互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学做良医。除了传统的医德教育内容,现代医学模式提倡进行生命教育。]胚胎学是阐述人体发生、发育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实现生命教育的良好载体,能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3.4改革教学方法

  3.4.1案例教学法为医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将课程知识和临床案例、生活案例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使学生进入医生、药师、护士等职业角色的扮演,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医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种教学方法结合问题教学法,加强了对学生的学习引导和指导,有助于实现课堂教学到课外学习的拓展,既解决了学时不足的问题,也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3.4.2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医者之风。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师生互动,教师不断地设问,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寻找错误的根源。在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严谨治学、善于思考、应对突变的医者作风。

  3.5学校和医院相互配合,联合开展医德培养活动

  学校与医院联系,鼓励、组织低年级学生利用周末参加医院的志愿者活动,通过导诊、维持医疗秩序等活动为患者提供服务,了解自己未来从事职业的重要性,产生崇高使命感,并通过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提高自己进行医患沟通的能力。或者学校邀请一些名医,针对医德、基础医学教育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讲座,这些医生从自身工作实践出发,更有说服力。

  4、基础医学教学中实施医德教育的教学效果评价

  如何评价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实施医德培养的教学效果,目前尚无统一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但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教师的教学思想、学生的学习目标、态度、思维习惯、课程考试成绩、医德认识等。其评价形式可以采取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同时要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提倡多门课程的集体备课,既利于知识的承接,也利于医德培养的延续。所以对这种教育评价的时间不仅可以在课程结束时,还应该后延至其他学期。至于基础医学教学中实施医德教育对今后学习《医学伦理学》和从业后的医德方面的影响大小,有待于继续研究和探索。总之,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实施医德培养既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达到了夯实医学基础,强化职业修养的目的。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形式的医德教育是对《医学伦理学》系统教学的铺垫和补充。因而,基础医学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和功能等基础知识仍是教学的重点和主体,切勿本末倒置。

  水利院校学生文化素质的培育论文 篇4

  论文摘要:网络社会的迅猛发展,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了强烈的冲击,面对网络社会的挑战,如何培育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从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的原则、内容、方法和途径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希望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发展迅速,我国网民数量急剧猛增,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经成为网络的生力军,上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网络是把“双刃剑”,它给大学生来好处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开放性等特点,大学生缺乏外部监督和社会规范的制约,加之自身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很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引诱,上网成瘾、聊天成风、痴迷黄站等问题已是屡见不鲜近年来因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正常学习或被勒令退学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学术欺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在高校也是时有发生;一些大学生在思想上已成为西方消极文化的俘虏。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让我们认识到网络已经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了强烈冲击,因此,培育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问题是当前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到目前,主体性教育观在教育领域和实践领域已成共识。道德教育领域是体现主体性最为充分,最为强烈的一个领域。道德的主体性本质决定了道德教育必须是主体性教育。一个人道德的养成,不是单靠学习一系列的道德标准和规范,它需要的是道德主体把外部的规范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最终确立道德信念,并形成道德习惯,所以道德的培育必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对道德进行一个主体内部意义上的建构,而这种建构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尤其进入网络时代,如果说传统社会之道德主要是一种依赖性道德的话,那么,网络社会的道德更多的是一种自主自立型的新型道德,因为在这个环境中个体道德品质的养成缺少了社会舆论监督和社会规范的制约,它更多依赖的是一种主体的自觉。所以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不能采取强迫的、行政命令式的道德教育模式,必须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

  (二)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指在实践中通过实践为了实践而进行道德教育,在实践中通过实践把实践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工具来使用。实践是指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自觉履行道德标准,突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

  中国古代道德的学问被称为“做人的学问”,朱熹“圣人千言万语,旨在教人做人”,中国伦理精神强烈地人世态度决定了实践在道德生活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是道德的实践本质,它直接决定了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特征。与智育相比,在教育目的上,德育不是使学生掌握一套系统的科学知识,而是形成一种道德行为方式,虽然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知识是重要的,但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对行为、对道德生活的改善上。道德教育,不仅要求学生的积极的理智参与,而且更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获得和实现道德价值。

  以往的道德教育,过分强调了道德灌输,而且道德教育环境相对封闭,与社会隔离,学生虽然学会了许多道德准则,但在面对实际道德选择情景时往往不知所措,网络社会的发展,虽然对道德教育提出了一些挑战,但也为道德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和空间,学生可以直面真实的道德情境,通过现实的活动,加深对道德原则、道德知识的理解,为道德的真正获得提供基础,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的真实道德问题,引导学生们深入分析和探讨,使他们在矛盾冲突中促进自身的道德发展。

  (三)心理匹配原则

  心理匹配原则,即对大学生的道德培育,要遵循心理学及其所揭示的个体道德发展的规律。从目前国内外道德发展理论的研究来看,个体道德发展的“一般规律”即:个体的道德是有机体和环境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主体自身积极建构的过程,是主体活动和实践的产物;个体的道德的发展是在其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矛盾和冲突是促进道德发展的直接动力;道德的发展乃是有阶段的连续发展的过程,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个体道德发展是道德各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是道德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发展。

  这些道德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但决定了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更影响了道德教育的观念,它们对道德教育来说意义重大,为了取得更好的道德教育效果,我们必须遵循个体道德发展的内在规律,在主体意识高度自觉的网络社会尤其应该如此。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的内容

  网络道德并非体现为一种全新的道德,它是现实社会道德在网络空间中的延伸。因此,网络德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了现实社会道德的要求,同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网络道德还包括了现实社会道德所没有的一些内容。

  (一)培养网络道德意识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把现实的世界和网络的世界区分开来,认为网络相对于现实世界是一个没有任何约束的真空社会,缺乏网络道德的意识。事实上,网络社会虽然是一个“虚拟”社会,但它的行为主体仍然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发生的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它仍然是一个有道德规范的场所,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网络道德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网络道德是网络社会正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人际关系调节器,网络道德是网络活动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

  (二)讲究网络交往礼仪

  网络礼仪是保障网络社会正常交往和达到相互理解的重要手段。现有的网络礼仪“格式”实际上是人们“应该”做的基本行为准则,这也是作为网络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目前,由于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很难确定一个完整成熟的网络礼仪体系和规范标准,就现实状况而言,网络礼仪主要包括招呼礼仪、交流礼仪和表达礼仪。招呼礼仪相当于日常人际交往中,与人打招呼的方式和礼节;交流礼仪主要是网络人际交流中的一些礼节,比如在发电子邮件的时候,为了方便对方的阅览,系统规定要填写信件“主题”等,这就是一种交流格式或“礼仪”。表达礼仪即是用符号表明个人的态度和情感,以便他人决定应对的方式。总之,网络交往礼仪的归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根据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变化,同时,它也会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因此,对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要不断更新网络交往的礼仪,使他们的网络交往行为符合网络社会的基本行为要求。

  (三)遵守网络行为规范

  网络行为规范是网络人在网络空间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是一般道德要求在网络上的反应。到目前为止,在因特网上,还没有形成一种全球性的网络规范,有的只是各地区、各组织为了网络正常运作而制订的一些协会性、行业性计算机网络规范。根据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和我国网络发展的实际,当代大学生应当遵守以下网络行为规范:严格遵守互联网管理的各种法律、法规讲究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争做诚实用户;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知识产权;不利用互联网从事危害国家、集体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杜绝与大学生身份不相符的网络行为。

  (四)恪守网络道德原则

  网络道德原则是网络伦理关系的最集中表现。网络关系的复杂性使得人们今天或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间内很难把网络主体间的交往形式梳理清楚,但不管具体网络行为方式如何,也不管已经形成了什么样的网络生活规范和礼仪,其中必然有一些东西反映了人们对网络社会道德关系的基本认识和信念,那就是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它为人们在构建网络社会时规划了符合人类道德需要的总的方向,它不涉及网络具体行为,但它是整个网络道德关系的根本指针。我们认为大学生应该恪守诚信、安全、公开公平、公正、互助的网络道德原则,在此前提下参与网络生活。

  (五)开展网络法制教育

  法律和道德虽然有不同,但它们都是规范和调整人们行为的有效手段,都担负着确立和维护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使命。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应该以网络法制教育为基础,让大学生了解我国目前在网络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促使他们按照法律的规范来自觉约束自身的网络行为,坚决抵制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生。目前,我国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互联网IP地址备案管理办法》、《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虽然目前我国在互联网立法方面还不健全,甚至存在一些争议,但已有的法律法规仍然对规范网络行为具有重要的价值,非常有必要让大学生了解并学习。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整合课程资源,发挥课堂的整体德育功能

  课堂是培育大学生网络道德的重要渠道,一些西方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比如开设“伦理学和互联网”、“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律”等专门课程。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开设类似的课程供学生选修,没有条件开设这种专门课程的学校,也应该在“两课”中融入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另外,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就不能仅仅依靠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大学课堂的整体德育功能,将网络道德教育贯穿于相关课程中,比如在计算机技术课程中,加入网络道德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学会技术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意识和习惯。

  (二)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网络道德教育氛围

  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促进大学生提高网络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及其他学生社团等组织的作用,开展一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如组织各类以网络道德教育为主题的报告会、研讨会、演讲赛、辩论赛、征文等活动,加强网络道德知识的传播力度,引导学生开展广泛的网络道德的交流与讨论,通过活动促进大学生自主建构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在思想上增强网络自律意识,在具体的网络行为中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

  (三)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抢占网络宣传阵地

  建设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是抢占网络宣传阵地的关键,各高校应着力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系统,通过建设网上党校、思政之窗等主流网站,以及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服务类网站,在校内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德育工作网,这个德育工作网可以通过BBS、聊天室、交互式界面、联网点播直播等各种网络技术手段,形成支撑网上正面教育的全方位体系。从而吸引大学生的网络视线,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影响。

  (四)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的主体性原则决定了激发大学生主体意识对于培育其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自信、独立,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我们要充分利用大学生这一特点,改变过去大包大揽的教育方式,充分相信和依靠大学生自身,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让大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变命令式教育为自主式教育。

  (五)制定校园网络制度规范,形成制度保障

  高校应该建立和完善与网络有关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校园网络的运行。要明确网络监管的责任部门和相应的责任人;切实加强对学校BBS、个人主页、博客及其链接的审查和管理,并落实实名登记制;对涉及政治、宗教、民族、外交和易引发社会争议的焦点问题要及时进行审查;对违反法律的内容要尽快清理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同时,高校还应建立相应的网络道德规范,因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养,不仅需要有道德规劝,也必须有相应的制度约束,高校可以在法律规定和一般性道德倡导之外,制定更明确具体的道德准则来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同时,为了充分发挥校园网络道德规范的约束作用,可以将网络道德指标纳入大学生德育考核体系,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表现直接与学分挂钩,促进大学生良好网络行为习惯的养成。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师资是关键,现在高校普遍存在这样的尴尬:懂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不懂网络技术,懂网络技术的老师不懂思想政治教育。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网络”的要求,高校应该注重德育工作者的培养、选拔和进修,努力打造一支既懂网络技术、了解网络特点和规律,又了解大学生思想状态和思维特征的思想道德教育队伍,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供人才保障。

  水利院校学生文化素质的培育论文 篇5

  1.厌学心理。

  钢琴艺术曼妙、感人,但学习钢琴的过程却是相当艰辛和枯燥。很多青少年之所以选择音乐之路、钢琴之路,其实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而是受制于家长的选择,或者是想为升学寻找捷径,所以他们在考入大学之后就容易表现出缺乏远大学习目标、得过且过等消极情绪。即便是衷心热爱音乐、热爱钢琴的那部分学生,因为正处驿动的青春期,会受到这样那样的诱惑,有时也会表现出浮躁、贪玩、缺乏信心和毅力等问题。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是因为钢琴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比较弱,虽然曾经努力,但是进步缓慢,于是就破罐子破摔,失去了学习钢琴的动力和兴趣。这几种情绪,最终都容易发展成为厌学心理,严重影响着当事者的学业。

  2.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由于个体对自我评价不当而产生的一类消极的心理体验,它广泛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也影响着他们的学业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具体到钢琴教学,主要表现为部分同学片面认为自己基础薄弱,缺乏艺术天赋,尤其是和班里的尖子生比较以后会进一步强化自卑心态,产生多种消极、负面情绪,以至于最终放弃对钢琴的学习、对自我的高标准要求。

  3.畏难心理。

  钢琴艺术博大精深,入门不易,进步和提高更难,成功的花朵需要汗水和毅力的浇灌,所以学习钢琴首先是需要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心理品质。要想在这以艺术领域有所进步和收获,需要长期坚持的信心,需要迎难而上的勇气,而且,学习钢琴的最终目标是面对广大广众从容不迫、得心应手地进行演出,仅仅能在琴房弹奏是远远不够的,这一目标对学习者的技巧能力、心理素质等都要求较高,非一朝一夕或者仅靠小聪明就能实现,这就会使一些同学产生畏难情绪,总是对所遇到的技术难点充满畏难情绪,对自己能否解决难点持怀疑态度,所以采取消极逃避的方法来弥补自信心的不足。由自信心不足而造成的自卑与畏难情绪,是学生学习与演奏的最大的心理障碍。总体来说,钢琴学习中的畏难情绪通常是技术、技巧不足造成的,但其反过来又会作用于技巧的学习、技术的掌握,长此以往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帮助学生克服、消解畏难心理,往往比单纯帮助学生化解学习中的技术障碍更重要。

  4.高原现象。

  钢琴演奏是一项技能性很强的专业,在演奏技能达到一定程度时,学琴者往往会出现钢琴技能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的现象,心理学上将此形象地称为高原现象。研究证实,学习者之所以会形成高原现象,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据笔者的观察,钢琴学习中的高原现象主要发生在学生学习钢琴一段时间后,此时已经入门,本应继续提高和进步,却因关注度涣散、学习兴趣下降、情绪低落、信息不足、学习方法没能及时更新等原因,造成徘徊不前或者水平下滑。高原现象并不可怕,关键是对此要有正确的、清醒的认识,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推心置腹第剖析造成高原现象的成因,教师要密切关注学习者的心路历程,及时跟进,既要给与学生心理上的激励,又要给与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通过入情入理的分析、科学的调整使其坚信“走过高原,必将是更加旖旎的风景”。

  综上所述,培养心理能力是提高高校钢琴课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那么,钢琴教师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这项工作呢?

  首先,全力培养大学生对钢琴的学习兴趣。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没有对钢琴的兴趣,就难以产生热爱,更无从培养自觉学习的责任感和驱动力。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发自学习者内部的动力源泉,对学习者有着显著的促进、激励作用,引导着学习者自觉地、创造性地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大学时代是一个人心智发育尚不完全成熟的时期,钢琴学习又比较枯燥,所以培养他们对钢琴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等他们有了对钢琴艺术的浓厚兴趣,就很容易树立起自觉学习的责任感和勇于克服学习障碍的意志力。为此,钢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想法设法启发学生对钢琴艺术的热爱,多采取激励、引导、积极暗示等教学手段,通过唤醒其音乐想象力、音乐感受力来激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焕发其认真、努力学习钢琴艺术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通过努力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及时发现并给与恰当的激励,使学生经常能够尝试成功,用成功来建构其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形成良性的心理氛围。

  其次,尊重差异,展开分层教学,为每个阶层同学制定适度的、恰当的学习目标。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存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在音乐院系大学生人群中,也存在音乐天赋、认知心理、学习动机等的不同,这些不同直接导致了学习者基础和能力的差异。尤其是在高校大规模扩招之后,这种现象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钢琴专业教师要树立有教无类、因人而异、分层教学等观念,以教学大纲为本、以人为本,从每个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出发,通过选用不同的教材、合理加快或放慢教学进度、课内与课外辅导相结合等手段,灵活安排每个同学的学习计划,让能力强、基础好的同学有机会走得更远,也要让基础、能力稍逊的同学经过努力而尝试成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升能力。

  第三,正面引导,积极鼓励。很多心理问题,通常都诱发于长期的不良情绪。大学生是产生不良情绪的高发人群,学好钢琴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业,所以教师要善于对他们正面引导,积极鼓励,多多实施激励教育,用小成功来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用正面激励鼓舞他们勇攀艺术高峰。

  第四,与时俱进,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营造乐学氛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突飞猛进,钢琴教学无论是在形式上或者是在内容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钢琴专业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将最新的教育技术、教育理念与钢琴教学有机融合起来,鼓励学生借助现代媒体开展积极有效的自主学习,并安排高质量的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艺术鉴赏力和感受力,坚定在钢琴艺术领域有所成就的信心,为其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水利院校学生文化素质的培育论文 篇6

  摘要: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书法教育的普及有现实的必要性,尤其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书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书法教育通过对汉字历史的认识、书写兴趣的激发、书法魅力的感受和书写个性的强调等途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其人格的形成与完善。

  关键词:汉字;书法教育;人文素养

  书法在迅速发展的今天,其实用价值渐渐淡化,仅作为一门艺术而存在。书法的艺术性充分体现出书法文化深刻的内涵和生命力,以及继承和发扬的必要性。普及书法教育,可以唤起全体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继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责任感。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学生虽然对书写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书法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中华文化、人文历史等知之甚少。这充分反映出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上的不足,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身人文精神的养成。因此,书法教育必须适时地渗透相关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在书写中感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一、认识汉字历史

  书法以汉字为载体,书法教育必须建立在对汉字历史认知的基础上。书法课可向学生介绍汉字起源、发展的相关历史内容,如,介绍原始社会时期陶器上的彩绘符号,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悠久与深奥。教师可以从汉字构字规律入手,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字,阐述文字所具有的特定含义,让学生了解汉字远古的历史韵味,以提升学生对汉字的解读能力与书写兴趣。如,“贝”在甲骨文里是实物的正面刻画,“马”在小篆中是实物的侧面形象,“戍”表示人的一只手扛着戈守卫,等等。这样,学生可以从中感受汉字的魅力,体味汉字历史的久远。将汉字的历史融入书法教育,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崇敬和对书法的喜爱。

  二、激发书写兴趣

  书写汉字贵在熟悉汉字的空间布局与书写时手、眼、心、力、神的到位。一些学生往往在书写时下笔变形,因而出现浮躁、随意和心急等情绪。为了消除这种状态,教师可以采取勉励和授法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勉励,即鼓励学生。学习书法要持之以恒,教师可以介绍王羲之临池学书的经历、王献之与十八缸水的故事以及康熙求字习字的典故等,强调勤学苦练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学书当心静勤勉、持之以恒。授法,即传授书写方法,使学生能够据法学书,不入歧途。如,采用偏旁形象附会法,构建一个必要的书写体系。以点为例,直点称为“一手遮天”,右点称为“胳膊弯肘”,左点称为“麋鹿犄角”等,用人的肢体语言或其他动植物的部分特征命名各式各样的点,把枯燥乏味、静态无声的点赋予了生命的意义。通过这样的定位练习,学生在写字时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感受书法魅力

  书法蕴含丰富的人文情趣,它是展示书写者情操的载体。学生往往只注重书写性而忽视了书法的抒情性。汉字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而且书法历来强调“字如其人,人如其字”。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主观意识受所处时代特殊性的影响,他们难以感受古代书法的艺术魅力。因此,首先要扩充有关书法的理论知识,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夯实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触发他们更深切地感受书法的魅力;其次要以历代名家的经典作品为例,以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等人的作品进行分析、比较,引导学生观赏,认识王羲之的飘逸、颜真卿的厚重、苏轼的逸趣,感受不同书法风格的魅力。书法蕴含深厚的人文内涵,它为书写者留下了丰富的欣赏、借鉴、提升、推崇的典范,而许多书法家因德才兼备、正气凛然,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古人历来强调“作字先做人,心正则笔正”,只有心正,方能字正。所以,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助于自身书法境界的提升。

  四、强调书写个性

  书法学习实际上是人与汉字的交流过程,是书写者个性的表达过程。学生在书写时会不断感受到汉字的熏陶,其优美的形体使人感到精神的愉悦。不同的书法风格是不同个性表达的结果,而这种结果往往需要书写者将自身的情感力量与认知力量结合起来,以形成鲜明的书写个性。个性的形成往往要经过两个阶段。一是书体认知,包括演变历史、结构特征等。如,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等字体。不同书体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个性,因此,书体的认知是个性形成的前提。二是书法风格的把握,意味着需要对历代书家风格、不同书体风格进行比较,从而对书法风格形成整体的认识。教师要鼓励学生自觉了解书法史,而钻研书体非常必要,因为这对学生的书体与书法风格的选择起着关键的作用。学生选定一种字体,往往是与这种字体所代表的历史文化进行对话交流,往往因为对这种字体的喜好而去了解、研读有关这种书体的历史。从这一点上看,书写个性的养成离不开书体的选择和风格的把握。书法教育通过汉字教育、兴趣培养、书法品鉴、个性强调等手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今后性格的形成、志向的选择、思想境界的提升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孙庆博.论写字教学与学生的人文素养.新语文学习(小学教师版),2007(1).

  水利院校学生文化素质的培育论文 篇7

  [摘 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对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素养提出挑战。迎刃教育时代难题,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剖析化学学科本质,立足于课堂教学,可采用聚焦核心知识、建构思想观念、注重宏微结合、引导实验探究、启发科学思维等策略。

  [关键词] 化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标志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启幕。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弄清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立足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科独特的教育价值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和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五个方面,[1]体现了化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内涵丰富,价值多元。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聚焦核心知识。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化学课程标准的“魂”,是化学课堂教学的“根”,是化学教学评价的“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以具体的化学知识为依托,让学生在化学知识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出化学学科应有的贡献。化学学科知识就其重要性而言,可分为核心知识、次要知识和外围知识,核心知识就是指那些在整个知识系统、学科结构中处于轴心地位,对周边知识领域起着统摄、关联作用,发挥结点功能的课程内容。[2]化学核心知识犹如植物的“根系”和“经脉”,具有内核性、统摄性和生长性。加强化学核心知识教学,有利于理清教学内容的主次,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让学生集中主要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最有价值”的核心知识,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例如,“硫的氧化物”中的“二氧化硫”,从知识主线上看,它位于“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酸-盐”知识链的节点上;从化学性质上看,它既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又具有还原性和漂白性等特性;从化学与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上看,它与日常生活、环境污染及防护密切相关,是培养学生绿色化学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素材;从它所处的课程模块上看,它属于化学必修模块的学习内容,体现了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上看,它几乎涉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所涵盖的五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有关“二氧化硫”知识应当作为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来组织教学,而“三氧化硫”则属于一般性的次要知识。教学中可通过物质分类、实验探究、证据推理和宏微结合等,引导学生对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性、还原性与漂白性等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与建构,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建构思想观念。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以及绿色化学观念等,多个条目均与化学学科思想或学科观念相关联。化学学科思想是化学科学在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和应用物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具有化学学科特征的最具影响力的思想集合体[3],例如物质变化思想、质量守恒思想以及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等。而化学学科观念是个体对化学研究对象、化学研究过程以及化学学科价值的本体的见解或意识,具有超越具体事实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4]例如,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实验观和化学价值观等。长期以来,广大中学化学教师对于化学学科思想与学科观念的区别模糊不清,事实上它们是化学研究者基于不同角度做出的阐述。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共同体在头脑中构建的学科观念等同于学科思想,而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期望学生通过对学科内容的学习达成与学科思想相一致的观念。[5]所以,笔者以为在化学教学中不必刻意地区分学科思想与学科观念,重要的是要通过无痕教学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知识学习过程中自觉领悟与形成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和观念,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例如,“氨”属于必修模块中重要的元素化合物内容,“喷泉实验”是学生学习氨的溶解性和“氨与水反应”的重要实验,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将教学重点放在喷泉实验的原理上,而将氨与水的“可逆反应”简单告知。笔者认为,喷泉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学重点应放在基于实验现象的证据推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上,虽然必修模块中没有出现“化学平衡”的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就不应对平衡思想有一定的认识。相反,因为只有部分学生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就更应该在必修模块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平衡思想,以满足国家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为此,可在喷泉实验之后提出3个问题:

  (1)通过喷泉实验,了解到氨有哪些物理性质?

  (2)氨溶解于水仅仅是物理变化吗?

  (3)氨溶解于水后得到的溶液(氨水)中存在哪些微粒?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和微粒观,并建议再补充一个实验:用吸管在喷泉实验的圆底烧瓶中吸取少量溶液注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上套一个气球以达到密封的效果,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冷却后再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此实验操作虽然简单,但实验现象的变化却可以让学生对“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有具体的感性认识,相关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化学必修课程学习中也能得到有效落实。

  三、注重宏微结合。

  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宏观辨识、微观探析和符号表征是化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特性之一。宏观辨识要求,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微观探析要求,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符号表征要求,了解化学符号的蕴涵,使符号表征成为概括、提升宏观认识与微观认识的重要环节。[6]有专家指出,化学学习存在三种水平:宏观水平、微观水平、符号水平。[7]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把“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置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条目之下,一方面规定了高中阶段学生化学学习水平的层级要求(宏观水平和微观水平),另一方面又要求对化学符号表征有所了解,能从基本的化学符号表征中解读出它们的宏观意蕴和微观意蕴。

  例如,学习“乙烯的加成反应”时,要求学生从“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宏观现象入手,推断出乙烯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能从乙烯与溴的分子结构上分析和理解反应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正确书写乙烯与溴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而推测乙烯与氯化氢、乙烯与水、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产物。教学中注重了宏微结合,化学方程式就不再是冰冷抽象的符号,而是赋予了“灵魂”的宏微结合的载体,这样的学习体验不再需要死记硬背,而是富有意义的建构活动。

  四、引导实验探究。

  化学是一门与实验相关的自然学科。在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实验探究,有助于学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根据问题解决,明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有助于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相互合作完成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信息加工并获得结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合作意识。所以说实验探究既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要素,又是综合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方法。

  例如,学习“苯酚的酸性”时可采用“发现探究式”的教学模式[8],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在实验探究中解决问题。

  [引导发现]观察苯酚样品及分子结构模型,展示苯酚软膏,阅读说明书有关条款,从“不能与碱性药物并用”,引出问题。苯酚具有酸性吗?酸性强还是弱?

  [猜想与假设]根据苯酚、乙醇、水分子中均含有羟基,猜想苯酚能电离产生H+,可能具有酸性。

  [制订计划]设计苯酚与指示剂、Na、NaOH溶液作用,判断苯酚能否电离产生H+;设计苯酚在非水、非醇条件下与钠反应。设计苯酚钠溶液与HCl、CO2反应,进一步判断苯酚酸性强弱。

  [进行实验]

  (1)将少量苯酚溶于热水中,向其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

  (2)将少量苯酚溶于苯中,向其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

  (3)将少量苯酚晶体与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并振荡。

  (4)将制得的苯酚钠溶液分为两份,向其中的一份中滴加稀盐酸,另一份中通入CO2.

  [收集证据]苯酚不能使指示剂变色,能与金属钠缓慢反应放出H2,能与NaOH溶液反应,苯酚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或通入CO2,均出现浑浊。

  [推理与结论]由于受苯环的影响,苯酚分子中的羟基变得活泼,能电离产生H+,表现出酸性,其酸性比H2CO3弱。

  五、启发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科学思维”主要包括科学推理、科学论证、模型建构、质疑创新等要素。

  科学推理和科学论证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具体表述为证据推理,上述“苯酚的酸性”探究实验中,学生根据苯酚的分子结构做出猜想,通过实验收集证据,并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得出苯酚具有酸性的结论,就是在实验教学中基于证据推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一则教学案例。

  模型建构源自科学研究,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因而模型认知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它是在已获得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理想化的思维方式对化学事实进行近似、形象和整体的描述,进而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认知方式。化学教学中借助于模型认知有利于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深奥为浅显,加深学生对于具体事物的复杂联系或本质属性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例如,“原电池”教学时就可以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很好地体现出来。首先组织学生实验,通过铜丝与锌粒在稀硫酸中接触,铜丝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引发猜想“锌失去的电子转移到铜上去了”.果真如此吗?学生通过实验收集证据,验证猜想得出结论,从而形成“原电池”的概念。猜想验证的过程其实就是证据推理的科学思维过程。然而,这一装置具有普遍意义吗?将铜片换成石墨、稀硫酸换成乙醇试试?在此基础上建构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模型,了解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如何判断一个装置是否属于原电池?就需要借助模型认知,学生尝试从电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氧化还原反应等方面做出判断。借助于模型认知,不管遇到怎样陌生的情景,只要将复杂的反应、陌生的装置与模型中的要素一一对应,就能很好地解决相关问题。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必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渗透社会责任教育,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与其他学科核心素养的相互融合,共同致力于培养学生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云生。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确定--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7-9.

  [2] 龙宝新。走进核心知识的教学:高效课堂的时代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12(3):21-24.

  [3][4][5] 毕华林,万延岚。化学基本观念:内涵分析与教学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14(4):76-83.

  [6][7] 吴俊明。对化学语言及其教学的再认识[J].化学教学,2015(7):3-9.

  [8] 徐宾。新课程化学教学方式的基本特征与有效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4):16-18.

  水利院校学生文化素质的培育论文 篇8

  摘 要:法律课程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中体现较少,因此存在部分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这不仅影响着自身专业的发展,也使学生难以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从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出发,探讨现状存在的发展困境,旨在提出培养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法律素养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工商管理类专业;高校学生;法律素养

  “依法治国”,“依法治党”,“依法行政”等政策的大力实施和民间的普法教育反映了国家和政府对培养法律素养的高度重视。把公民培养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在紧急时刻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是高校教育的应有之意。因为法律课程并不是很多非法专业的必修课,因此部分学生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法律思维和认识的现象,既达不到高校教育的目标,也会对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

  很多学者都从不同学科角度研究了高校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宜映希,秦品雨(2017)从新媒体角度研究大学生广告法律素养。伍林生,石婷(2017)研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医学生法律素质培养路径。张华(2011)着力研究数学思维与法律意识培养之间的共通性。工商管理类专业因其专业性质对法律素养的培养更为迫切。本文将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特性出发,探讨培养法律素养的重要性,并从现状中找到培养法律素养的方法和对策。

  1法律素养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重要性

  法律素养的培养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对学生尤为重要,这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特性有关。

  1.1法律素养与 工 商 管 理 类 专 业 的 教 育 目 标 紧 密相连

  工商管理类专业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其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内容,旨在将学生培养成未来能够在社会上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法律素养的培养与目标的达成具有紧密的联系。

  市场经济的每一个活动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法理和规章制度,在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下,社会经济活动才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经济、管理与法律从来都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一个优秀的工商管理人才,除了需要本专业的知识储备以外,还需要熟知这些经济管理活动开展的规则。《合同法》、《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等 法 律,都 是 工 商 管 理 人 才 应 当 学 习 和 遵守的。

  多元化是21世纪人才战略的主流,高校应当培养工商管理类学生的法律素养,将其打造成社会必需的重要人才,这对高校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水平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法律素养辅助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学习

  工商管理的课程设置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连,法律反映了国家和政府在某一领域的最新政策和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因此,学习工商管理类课程很多需要法律的辅助。

  以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在学习会计类专业课程时,对《会计法》的一定了解,有助于学生更快的理解会计工作性质和工作准则,提高专业素质;理解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也有助于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形成。而在学习市场营销类课程时,每一营销领域都有专门的法律规范,如汽车营销领域,学生对《保险法》加以学习,有助于理解车险的承保和赔付原则,课本上的代位求偿、垫付等原则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而且,通过对法律的学习,高校学生也能够更好地将自身学习与社会接轨,当踏上社会时能够更快地将自身所学转化为自身所用,促进自身的快速进步 与发展。

  1.3 法律素养使学生知法、懂法,更好地保护自己

  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越来越多地与社会经济活动联系起来。学生课余时间进行打工、实习、进修活动,跟随时代潮流开展的创业尝试已经屡见不鲜。在这些经济活动中,学生要分辨出机遇和危险,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并且保护自己,法律素养是必不可少的。

  如不法“校园贷”,传销等很多违法行为都在试图侵袭校园的安宁,它们将自己包裹在糖衣之下,渗透入学生的生活学习之中,要对抗它们,学生应当有一定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其违法之处,加以识别,回避危险,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不要踏入不法行为的陷阱。

  2 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法律素养不足的原因

  高校工商管理类学生需要一定的法律素养,但从总体来看存在法律认知不足,意识淡薄,法律思维未形成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与学校与学生本身都 有关系。

  2.1工商管理类专业对法律课程设置不足

  这种设置的不足,既体现在必修课程数目上,也体现在课时上。

  作为基础课程,《法律基础》在每一个专业中都有开设,这能够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对法律的认知,但是因为课时数的限制,培养效果对专业目标来说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工商管理类专业也有意识地开设了《经济法》、《税法》课程,但首先课程开设面较窄,只针对会计类部分专业;其次,学生除了这些实操性的法律知识外还需要较为系统的法律思维的培养;最后效果不显着,从学生反映来看,对法律的理解还是不足,这与课时量和课程的地位也有一定的关系。

  2.2 学生获得法律知识的途径单一

  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学生获得法律知识的唯一途径只有学校的课程教育。

  然而课程总学时有限,法律课程在非法专业设置较少,因此造成了学生法律思维的缺失。虽然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法律的双学位教育,但是学费成本和时间成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

  同时,法律素养的培养和法律知识的运用需要实践性的体验,我国目前的课堂教育正处在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改革之中,传统的课堂缺少学生的参与和深入,在培养法律素养上本身也需要课外 的补充。

  2.3 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不高

  课程上能够传达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学生自身的学习要求和积极性对于法律素养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校培养对法律素养有一定要求,但是学生很多并没有重视这一点,很多学生对法律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认为违法行为离自己非常遥远,本身并没有学习法律的动力。很多参与传销的大学生在被解救后仍然执迷不悟正是学生法律学习不足的体现。

  工商管理类专业因其专业特性,对法律的学习面更广,专业知识也多与法律有关,然而很多学生并没有这一认识,对本专业知识认真学习,对法律知识得过且过,不主动学习学校开设的法律通识选修课,这样形成的知识体系是不完整的。

  3 培养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法律素养的建议

  法律素养在工商管理类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却存在效果不足的问题,通过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本文提出了如下培养建议。

  3.1 加强工商管理类专业对法律课程的重视

  首先,在课时数量上,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可以加大法律课程的比例,甫一如学,就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素养的重要性;可以适当增加《法律基础》的课时数,将基础法律教育融入学生学习中,提高学生的重视度。

  其次,在课程种类上,可以针对工商管理类不同学科开设针对性的法律课程,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险法》等,会计专业的《会计法》、《合同法》等,辅助专业学习。

  最后,可以尝试开设一些实训类课程,如法律案例分析课程,模拟商务法律纠纷解决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

  3.2拓宽法律学习途径

  目前学生学习的途径大多来源于课程教育,课程教育科目和效果的有限性限制了学生的能力提升。学校和学院可以针对这一问题主动拓宽渠道。如定期请法律教师来开展工商管理类法律讲座;鼓励学生形成法律自主学习小组;在图书馆和阅览室增加跨专业书籍,要求学生阅读规定数目等等;定期在班级播放社会法制节目等等。让学生能够多途径,多角度的接触经济与法律。

  3.3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法律积极性的提高需要学校引导和学生的自我督促相结合。

  就学校和院系来说,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普法教育,普法班会的举行,从正面对学生加以引导;同时可以进行举办法律知识竞赛这种刺激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进步,在进步中产生学习动力;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实习基地观摩学习,有意识地引导其关注法律素养的重要性,使其产生掌握知识的紧迫感。

  就学生来说,应当接受学校的引导,自觉去接触新的知识,可以多选法律类通识科目,也可以自觉阅读书籍参与活动,自己督促自己学习法律知识,养成学习习惯,培养自己的法律素养。

  时代的发展对高校和学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工商管理类专业应当响应时代的号召,培养具有法律素养的多元化人才,有效地提高人才的素质,推进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宜映希,秦品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广告法律素养提升路径及对策研 究---以 智 能APP:微 信 微 博 为 例 [J].法 制 与 社 会,2017,(20).

  [2]伍林生,石婷.医学生法律素质培育的理性审视与实现路径[J].重庆医学,2017,46(24).

  [3]张华.高校数学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方式的研究[J].科教文汇,2011,(19).

  水利院校学生文化素质的培育论文 篇9

  摘要:高职院校是社会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基地, 伴随大学教育的全面扩招和普及, 大学毕业生所面对的就业环境日趋严峻, 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高、真实技能傍身的专业型人才, 是高职院校发展最终目的所在, 而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培养一定在科学有效的教学观念、方向正确的教学方式和多彩而丰富的教学内容的前提之下的, 所以, 告知教学教改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极具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改; 创新能力培养; 途径。

  培养高职学生创新的能力是提升体育专业的就业率的最基本要求, 现存的体育教学方式在突显高职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性和要求方面做的不到位, 高职体育教学方法应以培养出社会适用型体育技能方面的人才为前提, 但是现在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观念还比较陈旧, 还以传统教学方法——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主, 学生们没有充分发挥本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没有充分的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这制约了高职体育创新能力培养的发展, 亟需改革。

  1、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

  目前, 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内容还是以课堂为主, 没有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 致使高职学生在进入社会后, 由于社会实践经验不足, 难以很好的适应社会需求, 影响学生们创新思维拓展。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是高职体育教学的瓶颈, 体育教师大多是从其他普通高校聘任或调转过来的, 他们所熟悉的教学模式是其他普通高校通常使用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在教学方法、内容、形式上有一些改变, 可是在本质上还是延续着普通高校的教学方法, 对高职院校的整体体育课程教学的特性改革认识上不清晰和不完整。教师作为体育教学行为的主要引导者, 教师教学水平的高度程度必将关系到体育课程教学的结果, 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欠缺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高职教师教学的专业能力, 不能很好的满足当下的高职体育教学任务, 而且,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任务颇为繁重, 从而导致体育教师疲惫教学, 影响了体育教师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创新的培养;同时, 高职院校对教师团队整体素质提升的力度不高, 不能做到定期对师资团体的技能再培训, 这些都制约着高职教育教改的创新能力培养, 要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发展, 就一定要做到摒弃旧规, 从实际出发不断的创新, 以来适应高职院校社会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为高职院校走的更远、走的更好, 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在当代的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 教师已经不能完全以单一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而是更应该给学生们创建多元化、丰富多彩、更加趣味的教学方式, 利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促进学生学习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体育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兴趣, 更加有小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 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加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 给学生未来在社会上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所以, 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一定要不断的努力尝试不一样的教学方式, 给学生创建更丰富多样、内容更加诱人的教学过程, 用不一样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们职业技术的水准, 以促使学生们更良好的掌握在高职教育中所学到的体育知识, 让学生们的体育知识技能更加健康稳定的增长, 给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更能够适合社会环境发展需求的综合素质强悍的优秀人才, 更适应当今就业环境的实用型人才。

  2、高职体育教改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高职院校的教改一定要综合考虑当前针对于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对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理念进行相应的改革, 清楚知悉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综合新课改教学观点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创新, 更需要了解高职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和它的优点, 以达到更好、更高校的提升们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高职学生的性格特点, 创建带有针对性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只有这样, 才可以促使学生有更好的未来, 更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发展, 成为社会实用型人才。

  首先, 打破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理念, 有针对性的去培养学生们创新的意识, 需要高职院校摒弃传统的、陈旧的教学理念, 建立其以学生作为根本的教学观念, 充分重视学生们个性的发展。高职院校要深入到体育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丰富高职院校教学课程的内容, 根据社会进步要求的标准来创建培养学生们创新的思维;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约束, 创建“依课堂的教学作为主体、课外的体育活动内容作为补充, 全员参加的比赛活动和课外的体育训练活动作为延展”的教学方式, 来拓宽学生们课外活动的内容, 提升学生们实践的能力。

  其次, 增强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投入力度, 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 直接影响了体育课程教授的质量, 教师教学过程的创新能力的强弱, 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所以, 高职院校不但要加强教师队伍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科研的水平与教学技能的能力, 与此同时, 更要积极主动的引入高技能和高素质的优秀体育教师, 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事业师资队伍的壮大。

  再次, 建立其多元化体育教学水平的评价之体系, 高职院校想要改变以往有固定期限的体育达标测评模式, 建立起多元化的测评体系, 需要设创新的加分项目, 体育教学的测评一定要重视到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鼓励和支持学生们自主的创新, 针对带有创新行为的学生在测评中要进行相应的加分;建立学生学习效果自我测评的表现得分制, 体育教师根据学生们带有强烈自主表现欲望, 给学生们留有表现自我的空间和时间, 借此来激发学生们发散性的思维, 体育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 适当的把直接提问的方法转换为引导的提问方式, 通过体育教师对学生们的教学引导, 拓展学生自身的想象力。

  最后, 课堂教学过程中测评方式的改变, 是把高职教学中技能类、体能类和学生体育综合的素质考核都纳入了统一的测评体系中, 以此来综合的评价高职体育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效果。

  3、高职体育教改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对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得到全方位的积极内容:其一, 可以更有效的开启学生学习的兴致, 学生们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更是不断转换学生所处位置的过程, 给予学生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更多主动权, 其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的爱好和兴趣, 去自主的选择体育课程中的学习项目, 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其二, 高职体育教改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更加有利,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 只有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 学生学习的思想才能后被释放, 促使学生们有自我挑战的激情。其三, 高职体育教改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极其有利。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拓宽了学生们学习体育的思维, 强化了学生们运用体育知识的能力, 高职体育的教学内容使体育技能得以实践和应用, 这是学生们“终身体育”思想完全形成的表现。最后, 高职体育教改与创新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们就业能力的增强, 在当今时代, 复合型人才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 在就业环境竞争异常激烈的大环境下, 想要更加的适应社会发展就一定要具备创新的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够使自己不被就业市场淘汰掉。

  4 结语。

  总而言之, 在高职体育内容教学的过程中, 必须转变施教的思想, 转变教学过程中方法和方式, 促进学生们求知欲望与创新性思维的发挥, 从最简单的测评方式上着手, 构建和指引学生们主动积极的参加到各项体育教学活动中来, 于体育学习内容的实践中处理各种不同的人际关联,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学生最终发展成为适应社会的技术过关, 素质较高的体育专业型人才。

  水利院校学生文化素质的培育论文 篇10

  摘要:培养高职化工专业学生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专业技能教育,同时要注重职业素养教育。通过职业素养教育让学生具备岗位工作能力,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对高职化工专业职业素养培育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化工专业;职业素养

  1化工职业相关素质要求概述

  对于化工专业的高职学生而言,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公共素质与专业素质。公共素质是指各行各业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如诚实敬业、遵纪守法、宽容奉献等。专业素质则涵盖了以下两个方面[1]。

  (1)行业素质行业素质是从事化工行业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要求具备行业认同感,并具备安全意识、协作能力及沟通能力等。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行业认同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关系到学生能否以正确的观念去对待化工专业学习。从学生入校学习开始,就需要采取有效的引导方式,让其能够对化工专业具备合理、科学的认知,并能够了解化工,对化工学习抱有兴趣。沟通协作能力是化工行业素质的核心内容。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各部门人员相互协调合作,才能顺利完成生产任务。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是保证化工生产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之一。另外,要注重安全意识培养。作为高危行业,化工生产与安全意识密不可分。将安全教育与职业行为关联起来,才能保证生产安全与人员安全。

  (2)岗位素质不同岗位所具备的技能需求必然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也就导致了岗位素质的不同。但无论任何岗位,职业人员都应该具备敬业精神、服从意识及熟练的技术,使自身能够顺利完成岗位任务。

  2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职教育明确了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学研结合的方式,培养一线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这种方针下,高职教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无论是实践课程教学还是技能实习环节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学生整体专业技能水平有所提升。然而,当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依然暴露了一定的问题,如关系协调能力不足、合作能力较差、缺乏创新思维等,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当前高职核心能力培养存在的缺陷。多数高职学校过于重视学生专业技能教学,对综合素养培育却不够重视。从大环境来看,化工生产技术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使得岗位技能要求愈来愈高,并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职业岗位。因此,要求学生除具备动手能力之外,还应当具备问题分析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2]。这些能力培养在高职学生培育过程中并未受到关注。总体上来看,核心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培养,还包含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应当更新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发散性思维及自主学习能力,让职业培养与行业发展动态紧密贴合。

  3促进职业素养培育的相关策略

  3.1完善教学体系

  对当前教学体系进行完善,将职业素养培育纳入到日常教学计划当中。例如,学校可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课程及职业导向课程,让学生对职业、择业持有更为理性的态度;通过开设心理教育课程,让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通过开设劳技课程,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及劳动积极性。利用这些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公共素质。专业课程方面,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互融合,让学生能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逐渐提升学生的行业素质与岗位素质。构建层次化教学体系,遵循“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实训”循序渐进的过程[3],让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具体如下。

  (1)基础技能培训包括实验仪器的基本应用、实验室操作规范、实验安全应急处理等。基础技能培训过程中,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学科专业特点有所领悟,并适应这种特征化学习。在增进行业认同的同时,使其具备熟练的基本技能与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基础实验培训可为学生提供小组协作或团队实验的机会,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2)专业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包括化工制图、仪表操作、自动控制操作、化工单元设备等内容。在此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及团队协作意识等。通过培训,让学生逐渐了解并掌握化工单元设备的特征及使用要点,使其具备基础操作能力。

  (3)综合技能培训综合技能培训主要以项目实践为主,通过项目实践让学生充分掌握整个化工工艺流程,并学会DCS控制[4],认识到不同单元设备之间的相互联系。综合技能培训是基础技能培训与专业技能培训的升华,可进一步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并使其养成岗位素质,认识到岗位职责的重要性。

  3.2鼓励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大赛

  学校可定期组织职业技能大赛或与兄弟学校共同组织,鼓励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大赛,以此让学生坚定职业远景。职业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实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一方面,利用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并在比赛过程中不断升华技能水平;另一方面,职业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性的交流平台,不同的选手经过交流心得,可补充自己的不足之处,实现了相互之间的取长补短。学校还应该加强专业社团建设,鼓励学生组建社团、参与社团项目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指导老师可筛选出优秀者作为助手,并给予针对性指导,培养其成为技能大赛“种子选手”。另外,学校应该加强校内知识网络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汲取环境,鼓励其多阅读、多思考,不断升华自我。

  3.3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与优秀企业之间需加强合作。企业可为学校提供实践平台,而学校可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最终达成共赢。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教学工作与市场动态应当紧密结合起来,只有深入企业,才能把握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校企合作,可让教学配置更贴合市场需求特点,这与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谋而合[5]。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应当注重教师的职业素养与企业经历。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通过企业项目实践来提升自我职业素养,丰富自身的企业经历,并将这些经历与学生分享,这对于学生岗位工作适应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学生评价需要企业参与进来,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客观性更强,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学生在实习期间,由企业相关负责人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保证学生实习质量。学生实习期间将逐渐适应角色转变,由“学生”向“员工”转变,这将为学生日后岗位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产生交织,可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

  4结语

  高职化工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除了要重视知识培养、技能培养外,还应当注重职业素养培育。通过职业素养培育,使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成为企业及市场所需求的人才,为其就业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计建洪.基于苏南化工类企业需求的高职人才职业素养培养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4,(17):117.

  [2]梁建军,江洁,肖陆飞,孟飞,周玲玲.高职化工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2010,(32):86-87.

  [3]梁建军,江洁,肖陆飞,孟飞,周玲玲.高职化工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5-6+25.

  [4]王林.如何塑造化工类高职学生实验实训中良好的职业素养[J].现代企业教育,2013,(24):74.

  [5]金党琴.高职化工类专业“四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时代教育,2014,(13):29-30

【水利院校学生文化素质的培育论文(通用10篇)】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论文08-28

试析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策略探索论文03-18

初探大学生心理文化素质的培养教育论文08-25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培育论文09-08

水利施工的论文08-09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德育功能论文08-20

谈舞蹈教育中学生美感培育论文06-24

音乐教学中的品德培育论文11-02

分析学生跨文化沟通水平培育途径论文08-10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学教育论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