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传播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论文

时间:2024-10-14 20:52:59 理工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微传播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微传播”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学校管理工作要有 “微传播”的理念,融入“微传播”的内涵,运用“微传播”手段,这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学校管理工作有重要意义。

微传播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论文

  关键词:学校管理的论文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类信息传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而来,这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其中以新兴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等媒体所带来的“微传播”最引人注目。手机客户端产品的迅猛发展,“微传播”对现在生活的影响日新月异。信息传播已经悄然进入了微观点、微文化主导的“微传播”时代。学校管理工作也是意识形态工作,“微传播”在当下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力,突显着学校管理工作关注“微传播”的重要意义。我们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导入“微传播”的理念融入“微传播”内涵,运用“微传播”手段,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学校管理工作,提升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所谓微传播,就是以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其具备针对性强、受众明确、传播内容碎片化等特性。它是一种更加精确的传播形式。微传播的兴起使公共信息提供方式得到创新,为丰富信息交流方式、社会交流模式提供了可能。作为一种更为直接的双向互动传播方式,微传播甚至引发了社会领域的变革。微传播同样也在改变着学校的管理模式。为此,我们在加强学校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好“微传播”。

  一、导入“微传播”理念,转变学校管理工作模式

  多年来,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多以“众”字型学校权威传播模式为主,而“微传播”却是对传统权威模式的变革。导入“微传播”理念,需要我们拿掉“众”字上代表学校权威的“人”。向以教职工为主体的“从”字型传播模式转变。

  (一)要转变为以平等关系的“从”模式开展工作学校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执行学校各种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这种特殊的定位和职能,往往使学校管理工作趋于上级对下级的层层宣贯、落实,有时往往会出现学校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抓落实”的偏差思想。其实,学校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校教职工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更有力地推动学校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导入“微传播”模式,转变工作定位,以教职工群体的平等视角认识问题,以平等关系开展引导,以润物无声的平等交流发挥作用,这都将有利于我们对学校管理目标于教育目标的深刻认识。

  (二)要转向“从”模式的双向互动工作模式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要深刻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在管理工作中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我们在观察学校学校管理工作中意识到这种鼓励教职工表达对学校德育工作不同意见的机会还不多。较多采用的是会议、讲座、座谈会等传统的工作方式。一人讲,众人听,听众始终处在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而“微传播”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传播方式,围绕一个话题,通过双方、多方的信息分享、观点交流、自主辨别,去促进达成共识。增强人们对某一事物、某一观点的内心认同感。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应该导入这种方式,以信息互动方的角色介入双向、多向的互动传播,引导教职工参与互动,倾听教职工心声,发现思想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供正确信息,在互动中运用学校管理工作观点方法,让教职工自己做出正确选择,从而增强学校管理工作的影响力、实效性。

  (三)要向“从”模式延长线式无限传播转变学校管理工作权威式的传播方式,常使工作处于打算盘珠子的状态,有时算盘珠子推到哪工作就止步在哪里,使学校管理工作的影响范围受到一定限制。在去权威的“微传播”环境中,每个人手里都有话筒、听筒和传声筒,实现信息自由流动,广泛传播。学校管理工作导入这种传播方式,要努力创造思想、信息交流的宽松环境和自由空间,努力让广大教职工关注学校管理工作,让更多的普通教职工成为兼职的学校管理工作者,主动自觉地参与正向思想舆论和正能量的接受、发送和传递,给学校管理工作的增添了强大活力。

  (四)学校管理工作的实施要由“众”模式的总体推进,向“从”模式的各个击破转变习惯上,学校学校管理工作多运用总体推进的实施方式。采取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分阶段、分主题的组织实施。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不足,往往不易控制和量化考评。导入“微传播”理念,可采取项目管理,将常态工作与特定任务分解成若干个项目,确定项目负责人,提出实施时间进度和工作措施,明确达成的目标结果,整个过程可量化、可评估,使“虚”功“实”做变成可能。

  二、融入“微传播”内涵,聚焦学校管理工作受众端体验

  学校管理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微传播”同样是围绕着人的信息传播,其之所以流行的核心内涵,就是适应了信息爆炸时代人们的新需求,在人们有太多的压力要释放,太多的东西需要沟通时,带给人们更加舒适、快捷的沟通体验,从而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所以,学校管理工作要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同样急迫地需要我们融入“微传播”内涵,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放在教职工的感受上。

  (一)关注教职工需求教职工在学校上班,既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的物质需求,又是为了满足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需求,两者不可偏废。学校管理工作在关注、满足教职工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尤其要关心、满足教职工的精神生活需求。要将“微传播”中便捷、舒适、自由、亲切的受众体验,引入学校管理工作。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开展针对教职工体验的微传播,将学校形式任务教育与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将学校管理进步与教职工民主管理、改进管理关联起来,将这种结合、对应、关联在教职工中间展示、宣传、交流,进而增强教职工的学校归属感、工作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比如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学校校园网上专门开设“德育之窗”栏目,交流教职工的职业感受、教育教学感受,开设“教职工工作交流QQ群”,拓展教职工老师开展班级管理与思想工作的平台。另外,学校工会还创办了每个月的信息沟通表,针对学校的各方面发展与管理让教职工与学校领导有了更好的交流,切实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关注和欢迎。

  (二)关注教职工个性一个微传播群体通常是在利益失联、兴趣爱好等某一方面具有一定共同点的小群体组成的,通常会有其特定的热点话题,主要的讨论范围,甚至独特的价值取向。学校教职工带着不同的成长背景、家庭背景,不同的人生经历,在不同的专业系部、不同的教研组中工作生活,每一个教职工群体也都是有其个性特点的。这就要求学校管理工作关注教职工的个性问题。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如常州刘高职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围绕“为学生创造价值,为教师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充分尊重教职工的个性特点,践行幸运教育理念,引导各级组织开展微文化建设与传播。同时,工会组织结合教职工个人爱好,成立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健步走、排舞等十多个教职工爱好社团协会,打破系部局限,促进教职工间的自由交流。微文化建设最终融入了整合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大大提升了教职工对学校文化认同感,发挥了学校文化软实力作用。

  (三)关注教职工心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学校竞争,甚至来自职场自身的压力,使学校教职工普遍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这是学校学校管理工作针对受众体验一个重要的现实需求。我们注意到人们在微传播环境中,通常会自由地、没有太多顾虑地发表内心观点,宣泄内心感受,从而实现内心压力的释放与平衡。所以,学校学校管理工作落实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要求,也要努力营造这样的环境。一要为教职工心里压力找到合理出口,二要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情绪疏导。近些年来,受到三年主动发展的推动,学校在创建高水平现代化建设师范学校过程中,使教职工承受了较大的工作和心理压力,学校抓住这一机会,引导教职工正确、健康地发泄情绪,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沟通与疏导,结果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在,QQ群、微信朋友圈、贴吧等已成为学校关注教职工心里情绪,进而开展工作的一个窗口。

  三、运用“微传播”手段,推动学校管理工作载体创新

  “微传播”是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等新技术下的传播方式,关注学校管理工作微传播,就要加强信息网络技术、微传播团队、信息有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研究、应用与建设。

  (一)新技术应用是基础上级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要求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管理工作,明确提出要加大学校内部网络建设的投入,构建高效、互动、个性化的学校学校管理工作网络体系,加快发展信息化校园。利用网络设施“微传播”,一是通过台式电脑等固定端上网设备,二是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上网设备。传播方式包括网站、微信、QQ群、微博等等信息分享、传播、获取平台。我们开展“微传播”时要这些平台功能、特点进行了了解和掌握,有针对性的选择工作载体。借助学校信息技术等部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常州刘高职在学校网站、微信、微博、QQ群等各种平台上开展工作,学校官方微信平台,学校管理工作QQ群,职工社团朋友圈、刘国钧吧、校长午餐会等平台也相应建设和完善起来。在学校管理工作“微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团队建设是支撑要把学校管理工作“微传播”做好,关键是建设两支队伍。一支是专业化的“微传播”团队,按照微传播的特点和需要,进行组织职能重新规划,岗位职责的完善,专业人才的配置等。另一支是组建志愿团队,发动学校教职工的广泛参与。常州刘高职在信息技术部门牵头,初步形成了“微传播”的专门团队,加强了网络微传播工具的学习和应用,配备了平面美编、网络文学、网站管理员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同时,依托学校信息员交流平台、学报特约小记者、文学社、国钧讲坛论坛等党政工团兼职工作者队伍组成了立体的志愿团队,进一步扩大“微传播”的覆盖范围,营造学校内“微传播”的主流氛围。

  (三)信息管理是保障“微传播”具有一定的隐匿性,而学校学校管理工作“微传播”也非常注重营造夜色中自由、轻松,畅所欲言的信息交流环境,但并不意味着教职工不需要对自己的观点负责。所以,还要加强管理,保障“微传播”的健康环境。我们的主要原则是对客观观点信息给予鼓励和倡导,对热点问题信息充分关注和回应,对少数不良信息网加大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控,对教职工提出的建议和呼声进行及时的上报和反馈,对个别涉及人身攻击、制谣、传谣等方面的信息,通过调查,查明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从而维护了既有活力又有秩序的“微传播”环境。

  四、学校管理工作“微传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学校引导与教职工自我教育同步的问题这是“微传播”快捷高效工作充分发挥的关键环节。其中学校引导是微传播中的提前,实现教职工自我教育的根本目的。学校发展形势总是在变化,学校前进的步伐不会停滞。首先,学校发展不断遇到新的问题,需要学校通过“微传播”及时进行信息发布,加强形势任务、政策举措的解读,加强对教职工的引导。随后,面对一个又一个新问题,要通过“微传播”平台,组织、促进、鼓励教职工不断加强自我教育,通过信息分享、讨论,加强教职工在学校工作中的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

  (二)满足学校需要与教职工需要相统一的问题这是学校学校管理工作“微传播”的生命力。“微传播”关注个性群体、关注教职工个体,根本上是关注教职工在学校改革创新、发展进步过程中的微感受。对这种微感受的调节、引导和回应,必须立足于教职工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更要立足于学校发展进步的需要。一方面只着眼学校发展,忽视教职工个体感受,学校发展必然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单纯满足教职工需要,而不能促进学校发展,教职工的发展最后只能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只有实现两者的紧密结合和有机统一,才是维护了教职工的根本利益,维护了学校的根本利益。

【微传播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园林管理工作中植物整型修剪的应用论文08-16

护士语言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论文07-20

移动电子商务互动营销的传播与应用的论文10-25

传播媒体价值管理的论文参考10-08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体现论文07-23

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改进方法的论文09-25

需要层次理论在高职院校特殊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论文]07-30

Evernote在高校辅导员信息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论文07-27

新闻传播论文精选08-18

浅析柔性管理在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中的应用论文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