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无偿献血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及研究

时间:2024-09-30 18:23:40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大学生无偿献血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及研究

 在校大学生是无偿献血的重要人群,在许多地方,他们甚至是最稳定和最可靠的血源, 在我市献血人群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然而相关研究证实,在校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献血反应的发生率远高于成年人群[1],很多积极参加献血的大学生由于在首次献血时(或献血后)发生献血反应而不愿或害怕再次献血,以至影响无偿献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而,分析大学生发生献血反应的相关因素,提出合理的方案降低其反应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003~2007年泸州市大学生献血反应发生率与献血者性别、体重、献血量和献血次数等因素的关系,并初步提出降低反应率的一些建议。

浅谈大学生无偿献血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2007年无偿献血的大学生7549人,年龄18~25岁,平均19.4岁,平均体重57.8 kg,其中男性占46.87%,女性占53.13%;首次献血者占76.29%,献血200 ml者占62.7%,400 ml者占37.3%,体重<60 kg者占58.96%。

    1.2  不良反应记录  常规健康征询、献血前体检和化验后,对符合献血条件者进行详细的资料登记,并根据献血者个人情况结合献血者的意愿采集200 ml或400 ml全血。根据献血记录,凡献血者出现头晕、出汗、恶心、面色苍白、心慌胸闷、四肢冰冷、血压偏低、心率减慢、意识丧失、惊厥及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之一即为献血反应。

    1.3  统计学方法  对资料统计结果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献血者性别与献血反应的关系  见表1。大学生献血人群中女性多于男性,女性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

    2.2  献血者献血次数与献血反应的关系  见表2。首次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高于二次以上的献血者。 表1  性别与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 注:χ2=11.98,P<0.005表2  献血次数与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注:χ2=10.41,P<0.005

    2.3  献血量与献血反应的关系  见表3。献血量与献血反应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献血量与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 注:χ2=0.27,P>0.05

    2.4  献血者体重与献血反应的关系  见表4。献血者的体重与献血反应有关,体重越重,其献血反应的发生率越小。表4  献血次数与献血反应关系比较 注:χ2=12.42,P<0.005

    2.5  献血者年龄与献血反应的关系  见表5。献血反应随献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表5  献血年龄与献血反应关系比较注:χ2=27.18,P<0.005

    3  讨论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献血人群,从调查结果看,年龄较小、体重低、女性献血者和首次献血等因素均是发生献血反应的危险因素,其献血反应的发生率为4.54%,远高于一般献血人群<3%[1,2]。

    曾有研究认为性别的差异可能不是一个独立的影响因素,女性高献血反应发生率的真正原因可能在于其体重较轻[3]。笔者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在体重、献血量和献血状态均相同的情况下,女大学生发生献血反应的概率远远大于男大学生,这可能与女性的心理素质、生理代偿及耐受能力有关。

    调查结果还显示二次以上的献血者其献血反应发生率为首次献血的60%左右,主要是由于初次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够,有恐惧感,心理较紧张,所以很容易产生献血反应[4]。还有一些初次献血的献血者当看到他人献血或发生不良反应时,十分紧张,刚刚采血即发生献血反应,即连锁反应。而比较献血200 ml和400 ml献血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献血反应的发生与献血量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在表4中可以明显看出,随着体重的增加献血反应的发生率基本都呈下降趋势。有学者认为,体重与血容量成正相关,高体重意味着高循环血量和相对的低献血量,这也许是高体重组献血反应发生率低的原因。对于首次献血,体重的微小变化会引起献血反应发生率较大的变化,对于重复献血者,体重引起的反应率变化幅度要小得多。

    从以上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年龄大于20岁的献血者出现献血不良反应的较少,可能与该年龄组的献血者见识较广,对血液的生理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有一定了解,能够对自己充满信心,精神放松、心情愉快有关,所以献血反应的发生率比年龄小于20岁的献血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率低。

    除了献血者的年龄、性别、献血量和年龄等因素外,导致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种:(1)献血前过度疲劳。在校学生学习任务重,还有一些学校的学生还要参加体能训练,献血前也不例外,容易造成采血时晕厥。(2)献血环境不理想。在我市大学生献血均为采血车到校集体采集,每次采集的人数较多,人员拥挤、声音嘈杂,往往有一人献血多人围观的现象存在。夏季在室外采血时,由于天气闷热,献血者在阳光下等候时间长,出现献血不良反应者大大增加。(3)献血者营养状况不佳。由于我国尚不富裕,学校生活相对比较清苦,再加上有很多同学家庭经济条件原因,营养状况可能不佳。(4)献血者由于对献血前后注意事项了解不够,防护意识不强、体质虚弱等发生献血反应。

    总结以上引起献血不良反应的诸多因素,均可归属于精神因素。可见精神因素是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最主要因素,要解决由于精神因素引起的献血不良反应,应注意:(1)要加强对在校学生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和沟通,不仅仅局限于在采血前向献血者进行有关献血知识的宣传,而且在采血过程中也要加强医护人员与献血者的相互沟通,并在献血后做好回访。(2)改善献血环境,夏、冬两季尽量在采血车上或室内进行采血,并保持空气的流通。(3)采血时献血人员按流程分批进行献血,以便降低献血时人员嘈杂、喧哗和等待时间过长。

    为了持续稳定地做好采供血工作,对低体重首次献血的大学生应劝说其献血200 ml,而对该组人群再次献血时,应鼓励其献血400 ml,特别是男性;对于高体重大学生,尤其是>70 kg者,应从首次献血开始鼓励其献血400 ml。另外,应更多地鼓励男性大学生参加献血,而对女大学生献血则应更加注意做好其心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郑旗林,谭鹏鹰,周小忠,等.献血量与反应情况分析.中国输血杂志,2004,17(2):115.

2 郭建社,刘巧,周珊.400 ml献血者的献血反
应调查分析.中国输血杂志,2004,17(2):114.

3 Trouern TJ,Cable R,Badon S,et al. A case?controlled multicenter study of vasovagal in blood donors: Influence of gender ,age ,donation status,weight,blood pressure,and pulse.Transfusion,1999,39(3):316.

4 张爱钦,林燕,陈建彬.献血量、献血次数与献血反应的分析比较.中国输血杂志,2005,18(5):398.

【浅谈大学生无偿献血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及研究】相关文章:

探析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对策03-19

浅谈玉米粗缩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03-17

研究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03-18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03-10

浅谈小麦越冬期黄苗发生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03-17

浅谈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03-14

中药甘草的不良反应和对策研究03-01

浅谈献血副反应预防及护理03-04

浅谈茶树常见虫害的发生与防治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