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预防产后肺栓塞的护理干预
产后 肺栓塞 预防 护理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都在患者较长时间卧床后下床活动或排尿排便时突然头晕、 晕厥、 休克,呼吸困难、 面色发绀、 深大呼吸, 继而呼吸循环衰竭, 患者在20min至1h内死亡[1],是产科少见而凶险的并发症。产后是肺栓塞的高危人群。我院2008年1月~2011年2月共就诊产妇13025例,均采取肺栓塞预防护理,无1例肺栓塞发生。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3025例,年龄最大46岁,最小21岁,合并糖尿病132例,慢性肝炎37例,高血压61例,血脏瓣膜病12例,下肢静脉曲张26例,孕高症84例,剖宫产2986例。
1.2护理方法 根据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实施整体护理,包括有效的机械护理、基础护理、健康。具体方法: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预防静脉血栓脱落的护理;疑似肺栓塞的早期护理。
2 结果
我院2003年至2007年4年内收治产妇15843共发生肺栓塞5例,死亡3例;发生率0.032%,2008年至今3年内对13025例产妇由产房或手术室回到病房后进行预防肺栓塞的护理,无1例肺栓塞发生。
3 护理体会
3.1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3.1.1科学的宣教及机械护理 宣教产后早期活动重要性并演示产后早期活动的方法, 产后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平卧时下肢抬高20°~30°,远端要高于近心端,软垫要垫于足跟下及腘窝,减少对腓肠肌的压迫,以利静脉回流;指导家属协助产妇进行被动运动,让产妇尽早活动,肢体运动顺序应由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护士可以为产妇进行肢体按摩消除血液淤滞,促进下肢肌肉收缩和舒张,锻炼肌肉,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产后尽可能减少止血药物的应用,产后6h后指导病人进行双下肢屈、伸、抬等运动,1次/2h,每次5min,并抬高双下肢30°以利于血液循环。经常翻身及变换体位,多做深呼吸以助静脉回流。产后24h后即可下床活动,活动量由小到大至恢复正常。
在病情允许下,应鼓励、督促产妇早下床、多活动,通常第一次下床会有低血压现象出现,应特别注意。疼痛的护理 减轻病人的术后疼痛有助于病人产后早期活动,98%的产妇因疼痛不愿或不敢活动,因疼痛致大量出汗,造成血液浓缩。可采用听、看报、聊天等方法分散产妇的注意力,必要时应用镇静剂,如硬膜外止痛泵、静脉止痛泵等。通过镇痛后大多数产妇产后6h后能主动翻身,24h后能下床活动。产后腹带包扎不宜过紧,能容下一指为宜。 3.1.2生活指导 产后应注意补足水分,产后6h后开始进食流质食物,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易消化的软食,保持大便通畅。
3.1.3静脉血管的护理 输液时尽量采用上肢静脉输液,避免下肢静脉的穿刺,特别是股静脉的穿刺。选择小分支输液时,针头宜细。要提高穿刺质量,操作力求一次成功。需长期输液或经静脉途经给药者,应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反复穿刺。使用对静脉有刺激性的药物时更应注意,以防诱发血栓形成。拔针后棉球按压时间不宜过长,扎止血带不宜过紧。
3.2预防血栓脱落的护理
3.2.1指导产妇下床时动作要缓慢,向病人讲解产后第1次大便应在床边进行且以坐位为宜,排便时不能过分用力,大便干结时应软化大便,预防血栓脱落。
3.2.2病人卧床期间,应观察下肢皮肤的颜色、温度、足背动脉的搏动和下肢静脉的充盈情况,必要时做四肢血管彩色多普勒。重点观察下肢肿胀的程度,每天做2次小腿腓肠肌实验检查,阳性者提示腓肠
【预防产后肺栓塞的护理干预】相关文章: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干预06-12
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05-18
艾滋病孕妇心理状况调整及护理干预效果评价08-20
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意义分析08-1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及护理05-31
浅谈社区服务人员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的调查及干预对策05-03
护理礼仪论文11-15
护理专业的开题报告07-07
护理开题报告范文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