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脑血管造影术临床护理

时间:2023-03-16 08:08:59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全脑血管造影术临床护理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是一种利用机辅助成像技术的血管检查方法,DSA为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1],为一种有创伤性检查技术,存在许多操作风险和术后并发症,术后的观察和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一项有效措施。我科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共为71例患者经股动脉穿剌行DSA术,术后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31例,女40例,年龄32-85岁,平均56.5岁,DSA成功率100%。
        1.2方法,在局麻下经皮肤穿刺股动脉后,插入导丝,将一根特制的导管插入股动脉内,在电视监测下选择性插至颈动脉或椎动脉[2],注射造影剂后拍片,确定病变部位,、范围及性质,以协助诊断,确定方案。
        2  结果
        7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DSA检查,术后有一例出现脑血管痉挛,经处理后好转,无下肢动静脉栓塞等重大的并发症。
        3  护理
        3.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术后患者安放到监护病房,专人看护,主要观察患者神志、瞳孔、意识及生命体征,有无头痛、呕吐、失语、肌力下降、癫痫等神经系统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
        3.2观察穿刺部位 患者回病房后,首先检查穿刺部位弹力绷带压迫是否牢固,于穿刺部位放置食盐一包(500kg),同时监测穿刺测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皮温,若足背动脉搏动良好,皮温正常,说明穿刺部位包扎及压迫得当。
        3.3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24小时内患者静卧,避免烦燥及下肢屈曲,烦燥者可按医嘱适当予镇静,24小时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不能下床者,鼓励并督促患者在床上做主动屈伸,被动做足背的伸、屈运动,每小时一次,每次10下,被动按摩下肢比目鱼肌和腓肠肌,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本组病人无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现象。
        3.4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小时,盐包压迫6小时,患肢制动24小时,为了防止出现压疮,必须保持床单元平整干燥,翻身时必须二位护士同时进行,一护士固定穿刺侧肢体,另一护士协助患者翻身,保持肢体直立位,背部及下肢各垫一小枕。翻身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本组病例无出现一例院内压疮。
        3.5并发症的护理
        3.5.1脑血管痉挛,常发生于术后12-24小时,本组一例患者于术后12小时出现右侧肢体偏瘫,经解痉、神经营养药物对症治疗,针炙及对偏瘫肢体功能锻炼,二周后患者恢复。为避免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缺氧对身体造成的损害,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5.2癫痫,有癫痫病史者,因导管刺激、注射造影剂、精神紧张等因素可诱发癫痫发生,因此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常规应用镇静剂,术后嘱多饮水以加速造影剂的排出。
        4  讨论
        DSA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可直接触及病灶、适应症广、定位准确、副作用小、对全身影响小、并发症少等特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尽管DSA系有创检查,但只要术中、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发症,积极采取有效治疗及预防措施,可进一步减少并发症发生。本组病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进一步说明DSA检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参 考 文 献
[1]张珑,刘建民,许奕.三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价值[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3.12(3).202-204.
[2]凌锋,廖中荣.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学[M].南京,江苏技术出版社,2003,38.

【全脑血管造影术临床护理】相关文章:

心理学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的体会论文(精选11篇)06-07

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精选6篇)04-22

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护理论文(通用8篇)07-26

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意义分析08-13

行为护理对脑梗塞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影响以及临床效果观察08-14

美洛西林临床用药09-20

临床医学论文11-15

护理礼仪论文11-15

浅谈解肝煎的临床应用07-26

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