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外固定架在治疗下肢开放骨折中的应用与护理
外固定架 开放骨折 应用 护理骨外固定(ESF)是骨折的一种方法,它是指在骨折的远近新骨段经皮穿放高强度钢针,再用体外稳定系统与裸露于皮外的针端连接起来,达到固定骨折的目的。用于骨外固定技术的机械装置称为外固定器(EF),或外固定架。外固定支架是一门近年来应用较广的新手术疗法,有皮肤严重损伤的骨折,外固定支架可使骨折得到确实固定,并便于观察和处理软组织损伤,另一优点是膝、踝关节运动不受影响,甚至可带支架起床行走。因此,近年来在骨折中应用较多。我科于2008年6月~2010年6月对收治的20例下肢开放骨折患者实施了外固定支架疗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6例,女5例,男11例,年龄17~45岁,平均28岁。均为外伤所致骨折,其中股骨干骨折3例,其余为单侧胫腓骨骨折。中度肿胀,疼痛剧烈。经临床行外固定支架处理后,临床愈合期明显缩短,能提早下地,关节功能优良,骨折愈合好,平均住院10~20天后回家休养,此后随访患者基本满意。
2 治疗中应用外固定支架
2.1 [1]下肢开放骨折后,局部软组织损伤严重,骨折波及范围大,如果采用石膏外固定或骨牵引治疗除难以维持骨折的对位对线外,还不能早期进行关节的功能锻炼,也不利于伤口和软组织的处理。如果采用常规的内固定方法,需要大范围的剥离骨膜,破坏了骨折端血供。创伤局部内植物多,不利于伤口和骨折愈合,增加了感染及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的机会,同时亦难以达到坚强固定,术后一般仍需石膏等外固定辅助,也妨碍了临近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不利于肢体功能恢复。
2.2 外固定架的优点[2] ①外固定架安装过程中造成较少的软组织损伤,不需剥离骨膜。对骨折端血供影响小,从而减少了感染发生的机会,使骨折愈合加快;②对于大多数患者,由于稳定可以早期活动,有利于关节和肌肉的康复,特别是对于多发骨折的患者,由于可以早期下床,有利于心肺功能的改善;③一旦术后X线片示骨折对位欠佳,外固定架可以随时进行调整。④无需石膏固定,而且使创面显露容易,便于创面观察,换药及局部护理。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外固定支架是一门新的手术,应积极讲解外固定支架的优越性,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耐心讲解外固定支架的基本构造及其治疗特点,讲明其优缺点,告知患者治疗方案,并例举一些实际病例或让患者与同种病例沟通,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其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以取得手术最大的成功。
3.1.2 术前常规护理
3.1.2.1 备齐各项常规报告,如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摄片等。
3.1.2.2 手术野皮肤准备,骨折部位上、下超过两个关节,并以上、下远侧延伸6cm为备皮范围,以防止术后感染。
3.1.2.3 手术前1天做血型测定、备血、完成常规药物的皮肤敏感试验,全身清洁,手术前12h开始禁食,术前6h禁水。
3.1.2.4 手术晨用75%乙醇消毒手术野皮肤,并用无菌敷料包扎。 3.1.2.5 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
3.2 术后护理
3.2.1 按连硬膜外麻醉护理常规护理,术后平卧6h,禁食禁水6h,严密监测生命体征,6h后,观察术后大小便情况等。
3.2.2 观察患肢术后情况:外固定支架有钉孔外露,加之有合并皮肤开放性损伤的可能较多,故使感染机会增多。应注意观察外固定支架的牢固程度及各螺丝钉的松紧度,钉眼处有否红肿、渗出等异常反应,开放伤口的皮肤颜色、温度、分泌物及分泌物异味,肢端血运及感觉、运动功能情况,以保证外固定支架的有效固定及钉眼的清洁,防止伤口感染,保证切实可行的功能锻炼。适当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必要时可通过外固定器将患肢悬吊。
3.2.3 预防钉孔感染:钉孔处每日用75%乙醇点滴2次,所盖敷料每周更换2次。特别注意的是如发现钉孔周围皮肤形成纤维性包裹时,切勿以棉球用力擦拭钉孔处或将纤维包裹当作普通皮痂擦掉,因其对钉孔感染有屏障作用,可以减少感染。在每天进行钉孔护理时应注意仔细检查钢针是否弯曲、退出、螺母有无松动以及钉孔距间皮肤的张力大小,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开放伤口感染换药时应避开基础护理操作时间,以免造成污染或交叉感染,处理后换无菌纱布覆盖伤口。
3.2.4 功能锻炼:①肌肉锻炼:术后当日即可以做肌肉的静力收缩或者舒张,每日2~3次,每次15~30min。②关节锻炼:术后2~3天可开始锻炼,下肢骨折主要锻炼膝关节屈曲80°,踝关节锻炼伸屈至90°。③用适当的支架或托板防止踝关节下垂。④尽早开始穿刺部位上下关节的活动,如全身情况允许的话和固定有足够的稳定性,则应鼓励病人早日扶拐下地练习伤肢部分负重行走,功能锻炼的强度不应引起疼痛,关节活动幅度要大但是频率要小。⑤外固定器留置时间鹊指导
3.3.1 嘱病人保持针孔周围皮肤干燥,每日用75%乙醇滴2次,隔日更换敷料一次。
3.3.2 每日坚持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分期进行锻炼。2周内疼痛较甚应患肢制动,以踝关节背伸和股四头肌锻炼为主;8周后可酌情鼓励病人下床,扶双拐做患肢不负重行走练习。患者初下地时有专人扶持,以防滑倒。
3.3.3 定期门诊复查。
3.3.4 如发现针孔处脓性分泌物较多时,应及时去就诊处理。
4 小结
通过本组病例的治疗,发现外固定架创伤小、操作方便、固定可靠、便于伤口的处理及早期的功能活动。大大减少了致残率并且缩短了住院时间。
参 考 文 献
[1] 王琪,祖启明,项良碧,等.外固定架在急诊治疗胫腓骨粉碎性开放骨折中的应用.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
[2] 王韬,徐建广,沈继,等.胫骨多段骨折的手术治疗选择.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
【外固定架在治疗下肢开放骨折中的应用与护理】相关文章:
外固定架治疗下肢骨折的临床资料研究11-19
骨外固定器治疗严重胫骨骨折103例03-0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及护理06-15
心理护理在骨外伤急诊患者中的应用03-16
手指损伤后外固定的护理新方法03-05
探讨撬拨复位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03-18
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辅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观察与护理03-18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效果12-06
骨与关节结核的综合治疗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