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整群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6例经手术证实为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56例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并分析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价值。 结果 ①手术病理分析证实56例患者均为阳性,并且共发现动脉瘤62个。②CTA确诊病例54例,动脉瘤个数60个,诊断准确率为96.77%;DSA确诊病例54例,肿瘤数59个,诊断准确率为95.16%。结论 CTA与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并无明显差异,但是该方法对动脉瘤解剖结构以及动脉瘤周围解剖信息的诊断情况明显优于DSA。因此,CTA可以作为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CTA;应用价值;DSA
目前,临床常用的诊断颅内动脉瘤方法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且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提高,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优势越来越明显,逐渐在医学界引起广泛重视[1]。该研究以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收治的56例经手术及DSA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了解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择在该院收治的56例经手术及DSA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56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30例;年龄在21~84岁,平均年龄(51.12±14.31)岁。该组患者发病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并且来院后经头部CT扫描证实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实质内进展迅速的出血。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CTA以及DSA检查,具体操作步骤如以下几方面。
(1)CTA检查方法:①选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ightSpeed 64排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检查。②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定位后先进行平扫(层厚5 mm)并观察扫描图像。③CTA扫描时,调整扫描各参数为:电压120 kV,电流300 mA,层厚0.625 mm,间隔0.625 mm。沿颅底到颅顶方向进行螺旋扫描,并使扫描线与听眦线平行。④使用22G号针穿刺患者肘静脉,借助自动高压注射器从穿刺点注入碘海醇 350 mgI/mL, 100 mL造影剂(速度:4~5 mL/s);采用颈内动脉追踪技术进行延时扫描,以阈值和手动结合触发,延时时间为12~20 s[2]。⑤使用容积成像、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等技术对原始图像进行三维重建。⑥组织经验丰富的2名放射科诊断医生以及3名神经外科医生对重建后的图像进行观察,并得出诊断结果。
(2)DSA检查方法:①选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Artis zee血管造影机对患者进行检查;同时采用碘海醇350 mgI/mL作为造影剂,使用高压注射器。②按照seldinger法对患者右侧股动脉穿刺术[3]。③根据不同扫描需要将造影剂导入双侧颈动脉或者双侧椎动脉;随后对患者进行多角度扫描投照,直到得到清楚显示全病灶的图像。④组织经验丰富的2名放射科诊断医生以及3名神经外科医生对图像进行观察,并根据操作记录及报告得出诊断结果。
1.2.2 研究方法 该组研究以外科手术证实结果为判断标准,并将以上两种扫描得到的结果与手术证实结果进行分析,最终计算两种诊断方法准确性等指标。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χ2检验,P<0.05说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采用Cochran-Mantel-Hanenszel(CMH)行平均分检验以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效应差别,评分方法采用Row Mean Scores Differ评分法,通过对变量资料进行评分,然后采用行平均分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
二、结果
2.1 手术验证结果分析
该组56例患者经手术分析均证实为阳性,并且共发现动脉瘤62个。21个为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20个为前交通动脉瘤,2个为大脑前动脉瘤,5个为大脑中动脉瘤,6个为颈内动脉瘤,4个为眼动脉瘤,1个为大脑后动脉瘤,3个为椎基底动脉瘤。
2.2 两组诊断准确率
该组研究发现,CTA确诊病例54例,动脉瘤60个,其中21个为颈内后交通动脉瘤,20个为前交通动脉瘤,2个为大脑前动脉瘤,5个为大脑中动脉瘤,6个为颈内动脉瘤,3个为眼动脉瘤,1个为大脑后动脉瘤,2个为椎基底动脉瘤;动脉瘤个数诊断准确率为96.77%。DSA确诊病例54例,肿瘤数59个,其中20个为颈内后交通动脉瘤,20个为前交通动脉瘤,2个为大脑前动脉瘤,5个为大脑中动脉瘤,5个为颈内动脉瘤,3个为眼动脉瘤,1个为大脑后动脉瘤,3个为椎基底动脉瘤;动脉瘤个数诊断准确率为95.16%。对比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发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2>0.05)。
三、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之一,主要指动脉壁因病变而向外形成的永久性扩张[6]。虽然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并不高,但是其致死率及致残率很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准确诊断与及早治疗是降低颅内动脉瘤的致死率及致残率的关键,因此选择一种安全、快捷、高效以及精准的颅内动脉瘤诊断方法十分重要。
该研究发现:CTA确诊病例54例,动脉瘤60个,动脉瘤个数诊断准确率为96.77%;DSA确诊病例54例,肿瘤数59个,动脉瘤个数诊断准确率为95.16%;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P=0.7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CTA以及DS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方面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并且准率性差异不显著。然而,有报道指出CTA及DSA扫描所得到的图像仍然存在一定差别,这点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7]。
通常来说,DSA仍是当前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它可以使脑血管系统显影,从而帮助医师了解血管结构、病变部位、形态、大小以及其与血管的关系[8]。同时该方法还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动脉血流情况,从而为血管内栓塞治疗提供准确依据。然而,DSA诊断颅内动脉瘤仍然有一定的缺陷,例如:该方法的假阴性率一般在5%~10%之间;多次扫描会使患者承受较多的辐射伤害;插管对血管的损伤;有时可能有较严重的并发症;该方法无法对病情危重患者进行扫描[9]。近年来随着CTA技术的不断成熟,不仅逐步弥补了DSA技术的缺陷,而且还具有一系列独特优势:该方法安全便捷,十分适合危重病人的诊断;该方法所得图像清晰,数据准确,能清楚显示小动脉瘤[10]。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CTA可以取代DSA成为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综上所述,CTA与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并无明显差异,但是该方法对动脉瘤解剖结构以及动脉瘤周围解剖信息的诊断情况明显优于DSA。因此,CTA可以作为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熊巨新,伍彩云.MS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1,20(4):545-550.
[2] 汤晓静,李海军.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3(11下):161-162.
[3] 王蕾.宝石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3,22(5):357-360.
[4] 叶印泉,肖新兰,唐小平,等.MRA与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比较[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1):9-11.
[5] 林卫勇.CTA与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9):93-95.
[6] 王洪生,赵佩林,王长卿,等.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与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河北医药,2012,34(11):1613-1615.
[7] 宋段,马占姝,薛明团,等.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8):908-910.
[8] 石鑫,姜梅,郝玉军,等.3D-CTA、3D-DSA对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价值的对比[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2):69-72.
[9] 王立淑,何文,张惠琴,等.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颅超声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0(10):12-14.
[10] 鲍继锋,鲍星,吴哲高.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及评价[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2):216-218.
【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相关文章:
目标规划及其在经济中的应用05-11
物理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论文11-02
气管插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05-29
幼儿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论文04-28
多媒体技术在钢琴教学中应用论文04-28
思维导图在美术教学中应用论文05-10
英语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04-21
医院护理管理中绩效管理的应用价值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