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婴幼儿斑秃的临床特点分析
斑秃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局限性斑片状脱发,一般病情轻者预后较好,病情重者预后较差,约50%的患者病情可复发,而该病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近年来,儿童斑秃与骨密度和微量元素失衡的关系,日益为临床医生所关注。
摘要:目的:了解婴幼儿斑秃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5年4月于笔者科室门诊就诊的42例婴幼儿斑秃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对照组为发病年龄在18岁以上的50例成人斑秃患者。用SPSS 18.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婴幼儿斑秃患者共42例,其中男26例(占61.9%),女16例(占38.1%),男女性别比例与成年患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P<0.05)。皮损多表现为局限性,全秃和普秃少见。42例婴幼儿患者中,伴发过敏性疾病(15例,35.7%)及甲改变者(16例,38.1%)均较成人患者高。42例婴幼儿患者中,6例(14.2%)有家族斑秃史,但未发现精神等明显诱发因素。结论:婴幼儿斑秃以局限性斑秃为主,易伴发过敏性疾病和甲损害。
关键词:斑秃;临床特点;局限性;甲损害;婴幼儿
斑秃(alecia areata,AA)是一种以局限性、非瘢痕性脱发为主要表现的毛发疾病。从婴幼儿到成人,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而婴幼儿斑秃的临床特征与成人不同。2013年3月-2015年7月,笔者对来科室就诊的42例婴幼儿斑秃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病情演变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42例确诊的斑秃患者。年龄>6个月且≤3岁,按照文献[1]诊断标准确诊为原发性斑片型斑秃。排除标准:①患有先天性精神疾病者;②近期有用药史者;③患有毛囊生长周期所致脱发、毛发领圈征者;④患有先天性头发发育不全及其他遗传疾病致头发发育不全者。对照组为发病年龄在18岁以上的50例成人斑秃患者。
1.2 方法
采用统一设计流行病学调查表,经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后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初发年龄、发病诱因、伴随情况以及一、二、三级亲属的患病情况等。伴随情况包括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湿疹、脂溢性皮炎、失眠及甲改变等。所有资料都由患者监护人代诉,专业临床医师登记并审核。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8.0软件包,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二、结果
2.1 性别和发病情况
婴幼儿斑秃患者共42例,其中男26例(占61.9%),女16例(占38.1%);病程2d~6个月,平均2个月;平均发病年龄2.51岁,其中年龄0~1岁者1例,占2.4%;1~2岁者12例,占28.6%;2~3岁者29例,占69.0%。50例成年斑秃患者中,男18例(占36.0%),女32例(占64.0%)。42例患者初发部位均发生于头部,初发秃斑直径0.2~2cm,病程中伴眉毛秃斑者2例。42例患者中均未发现精神等明显诱发因素。
2.2 斑秃面积及部位
头部斑秃面积小于30%的患者12例,占28.6%,斑秃面积30%~60%的患者28例,占66.7%,斑秃面积61%~90%的患者2例,占4.7%,这2例患者同时合并眉毛秃斑。
2.3 伴发疾病情况
42例婴幼儿患者中,伴发湿疹者6例,伴发过敏性鼻炎者7例,伴发过敏性哮喘者2例。42例患者中,16 例(38.1%)伴甲板改变,其中凹点6例,白斑8例,粗糙1例,纵嵴1例;11例为一种甲损害,两种以上甲损害并存为5例(见表1)。
2.4 家族发病情况
42例患儿中,6例(14.2%)有家族斑秃史,1级亲属4和2级亲属2例。
2.5 治疗
42例患儿外用乳膏(商品名力言卓,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商品名美能,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总有效率为85.7%。14例3个月内头发恢复正常;22例疗效显著,半年内恢复正常。以上病例观察1年内无复发,4例无明显变化,2例因脱发区扩大或增加,遂加用系统治疗。见表1。
三、讨论
斑秃是T细胞介导的复杂的炎症反应过程,受内源性或外源性因素刺激诱发,同时有多种分子参与和维持。斑秃多表现为有遗传倾向的个体在精神压力下,毛囊进入自身免疫循环,终止生长,进而脱落。既往研究发现,精神因素在斑秃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2-3],但本研究中,与成年斑秃患者比较,婴幼儿患者未发现明显的精神诱发因素,可能是其他因素如遗传、病毒感染等。如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EB病毒等,婴幼儿感染病毒后可出现斑秃的临床表现,对其机制研究发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介素-2(IL-2)等炎症因子的释放可能参与了皮损局部毛囊的炎症过程,从而导致毛发脱落[4-5]。
斑秃以局限性斑秃为多,严重的斑秃较少,本研究中婴幼儿和成人患者均以局限性斑秃为主,全秃和普秃仅占很小比例。与成人患者比较,婴幼儿斑秃患者男女比例无显著差异,可能性激素在斑秃的发病中未起重要作用。文献报道的斑秃患者家族斑秃史差异较大,一般认为在10%~20%[6],本组为14.2%,在报道比率范围内,成人斑秃患者相似。
本研究中婴幼儿斑秃患者伴发过敏素质(含湿疹)的比率为28.6%,明显高于成人患者。过敏素质在斑秃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近年受到重视[7-8]。有报道伴过敏素质者较不伴者,斑秃发病年龄更早、病程更长和病情更重[9]。但本研究中未发现伴发过敏素质婴幼儿斑秃患者的病程更长和病情更重。既往研究报道甲改变与斑秃发病相关,尤其儿童患者[10]。本研究中伴甲改变的婴幼儿斑秃患者比率为38.0%,显著高于成人患者,与文献报道相符。但未观察到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但因累及头面及手部的婴幼儿湿疹也可影响头发及指甲生长,加之瘙痒所致搔抓也可加重脱发的症状,故过敏体质与婴幼儿斑秃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扩大样本量或者多中心临床研究以及遗传基因的筛查等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揭示过敏体质在婴幼儿斑秃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本研究采用外用乳膏,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斑秃患者。乳膏为中弱效糖皮质激素,为临床最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可抑制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婴幼儿皮肤较薄,外用中弱效糖皮质激素可降低强效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复方甘草酸苷片主要成分为甘草甜素,为一种双向的免疫调节剂,有抗炎、调节免疫、抗变态反应及类固醇样作用,无类固醇的副作用。本研究42例婴幼儿斑秃患者,疗程2个月,有效率为85.7%,显著高于成人患者,可能乳膏用于成人患者抗炎效价不足。但用于婴幼儿斑秃患者,疗效较好,且治疗后无不良反应发生。提示外用乳膏联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婴幼儿斑秃患者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86.
[2]Barahmani N,Schabath MB.History of atopy or autoimmunity increases risk of alopecia areata. Duvic M. National Alopecia Areata Registry[J].J Am Acad Dermatol,2009,61(4):581-591.
[3]胡小平,吴波,谢谦,等.斑秃、白癜风患者的精神焦虑与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8(4):219-221.
[4]鞠玉蕊,巫毅,袁久彤,等.斑秃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3):169.
[5]曹海育,李建英,刘英权.斑秃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2的关系[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40(9):574.
[6]Lundin M,Chawa S,Sachdev A,et al.Gender differences in alopecia areata[J].J Drugs Dermatol,2014,13(4):409-413.
[7]李水凤,张小婷,戚世玲,等. 尘螨过敏可能是斑秃患者早发和重型的危险因素之一[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41(1):48-50.
[8]张甜,宋宁静.儿童及青少年斑秃的研究进展[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35(5):318-320.
[9]Gilhar A,Etzioni A,Paus R.Alopecia areata[J].N Engl J Med,2012,366(16):1515-1525.
[10]Hordinsky MK.Overview of alopecia areata[J].J Investig Dermatol Symp Proc,2013,16(1):S13-S15.
【婴幼儿斑秃的临床特点分析】相关文章:
重复异位妊娠临床分析03-02
徐志摩诗歌的特点分析论文03-18
探讨婴幼儿急疹的临床表现与观察03-16
探讨丹毒的诊治方法与临床分析03-06
产后出血120例临床分析03-06
肝内钙化灶的临床分析03-18
临床医学课改分析03-14
网络虚拟商品的特点与价值分析03-20
新媒体新闻传播特点的分析12-08
核电汽轮机的特点分析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