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临床血液检验论文
现如今,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临床血液检验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临床血液检验论文1
【摘要】在我国的医疗工作过程中,医疗人员难以避免接触到生物危险性很高的物质。为进一步确保检验人员的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医源性的感染,在临床血液检验过程中,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通常,血液是主要包括艾滋病毒与乙肝病毒(HBV)在内的多种病原体传播载体。所以,必须高度重视临床血液检验过程中的相关安全防护问题。
【关键词】血液检验 安全防护 乙肝病毒 艾滋病毒
1 前言
近些年来, 我国艾滋病以及乙肝病的发病率及携带者不断增多, 而这给临床血液检验人员造成极大威胁。据相关报道显示,临床血液检验意外事故时有发生,这多和检验人员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不高以及检验室安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相关。如下,笔者就如何避免血液检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做进一步探讨。
2 血液检验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绝大多数的病毒性传染疾病多是通过血液载体而床波出去的,其中以艾滋病的病毒和乙肝病的病毒最为典型。这两种病毒在临床的血液检验中最容易威胁到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它们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来传播扩散的。具体为:(1)血液检验时的安全意识不强,由于通常实验室中检测的大多数血液标本是来自于社会上的无偿献血人,往往检验人员普遍认为那些血液是非常安全的,因此,在实际检验中缺乏生物安全的防护意识。(2)因检测水平不高引起的危险:在我国大多数的血液检验中,因为受到经济、经费等方面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多数的血液检验中心仅仅是对HBV、梅毒以及HIV等展开检测,仍有部分没有列入到检测项目中的潜在感染源也十分危险。例如:HTLV、EBV等新发病毒、仍处在窗口期的.艾滋病、质控血清、肝炎等等及处在窗口期的肝炎、艾滋病、试剂盒中的阳性对照血清、质控血清等等。(3)直接接触的危险因素分析:①皮肤损伤而感染:因擦伤或者溃疡等皮肤受损后,和携带有艾滋病毒及乙肝病毒的全血或者血浆等有较长时间接触的检验人员,有可能会受感染。②黏膜接触而感染:因没有封闭好,而导致医用的相关试管突发离心事故,使得血液飞溅,最终使携带艾滋病毒及乙肝病毒的全血或者血浆等和检验员口腔黏膜、眼结膜粘膜等接触,造成感染。③皮肤刺破而感染:在检验过程中,刀片、针头等器具意外刺伤检验员,使携带艾滋病毒及乙肝病毒的全血或者血浆等键入到检验员皮下,造成感染。通常乙肝病毒和艾滋病毒刺伤感染的可能性分别为:0~1%、 5%~35%[1]。(4)间接性接触的感染因素分析通常皮肤以及黏膜等和被乙肝病毒血液污染到的相关物品接触,例如试管、手机等。会感染乙肝病。检验人员的手部极易受到乙肝病毒的感染,饮食、抽烟等和受有相关接触的行为容易形成间接的接触,进而导致感染。
3 加强血液检验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工作
血液检验科室的安全防护工作十分重要,笔者认为应该从实验室管理、检验人员意识、行为以及对意外事故处理这三个大的方面去加强安全防护工作,具体如下:
3.1 实验室方面
3.1.1 完善检验室的管理制度:完善的检验室管理制度,才能使检验人员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因此,们必须要加强对其的建立及完善。与血液检验相关安全防护制度应有:(1)检验室的消毒制度、(2)仪器设备的安管制度。(3)费弃物的处理制度。(4)差错意外事故的管理制度。(5)检验员的防护制度。等等。首先应建立健全上述制度,并要求相关检验人员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相关负责人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及考核,切实做好监督工作。严厉禁止非检验室人员,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进入检验室内[2]。
3.1.2 配备安全性高的血液检验设备:血液检验室内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发生感染,因此,检验室内应该配备安全性高的检验设备。例如采血器材,可以以真空的采血系统为主。该系统由双向的无菌针头、多种真空管以及持针器组成, 和各种检验仪器相配套,构成一个全封闭的系统。此系统在最大程度上内能够减少检验员在整个血液检验的全过程中和血样的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的机会。或者可血浆凝胶管( PST), 把血清和血细胞相分离, 达到一管操作,避免和血样接触的目的。
3.2 检验人员方面
3.2.1 增强安全意识,制定防护措施:检验人员必须全面掌握有关血液病毒的特性、危害,以增强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要十分明确的一点是对于对血样病毒的感染性不清楚的情况下,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将血样假定为具有传染性,并严格制定防护措施,不可存在侥幸的心理。
3.2.2 强化对检验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近些年来,血液检验中心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不是十分的重视,而这极易造成检验员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安全事故,所以,必须加大对相关检验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定期组织检验人员学习《血站的质量管理规范条例》、《血站检验室的质量管理规范条例》以及《血站的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进一步强化相关人员的技能培训,特别是要强化新近人员的安全培训,坚持持证上岗,实行绩效考核。组织相关人员学习“血液检验防护原则”,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
3.2.3 戴好护目镜:为了防止出现由于血液飞溅进入人眼的现象,必须严格要求相关检验人员在实际的血液检验过程中戴好护目镜。特别是在做离心时,要注意有可能因多种原因导致标本溅出或者试管破裂,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导致污染。所以在操作时,应尽量带盖离心。在打开试管盖时,要在生物安全柜之中进行。
3.2.4 戴好医用的乳胶手套 :医用的乳胶手套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护检验人员免受针头、刀片等机械损伤。此外,若受到针头的意外损伤之后,其还可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减少病毒血液进入伤口的量,进而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乳胶手套必须是作为一次性的医用产品,要确保其质量。在购买时应查看好是否有肉眼可看到的破损。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因各种理化因素而破损的,必须要及时更换。此外,因乙肝病毒能通过间接接触而感染,所以,在使用电话或者电脑过程中。
3.2.5 安全使用及处理针头 :检验员在使用针头时,原则上应尽量减少针头的操作使用,应仔细小心。现阶段,多数医院多是采用真空采血系统,已提供专用的针头处理容器。检验员采血完成后,血样进入到了真空管中,而检验员手拿持针器,针头即可在专用的处理容器内取出来,进而自动落尽容器内。这样的操作,这对检验员、对血样质量都是有较好保证的。
3.2.6 清理血迹 :清理血迹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内容,检验人员应十分重视。具体应为:首先,在清理之前,戴上乳胶手套,穿好保护服。若血污中有锐利物,则应清除干净。若血污过多, 应穿上防水胶鞋。其次,用纱布或、纸巾等将血迹吸干, 以此来增强消毒剂效力。再者清洗受污染的表面,且吸干。第四,应用消毒剂给表面进行消毒。第五,将消毒液吸干。第六,用以水冲洗干净,且擦干[3]。
3.3 意外安全事故处理方面
3.3.1 及时洗手: 若出现意外情况,是手部沾血,则应立刻使用肥皂进行清洗,其次应用流动清洁水将伤口或污染面清洗好,最后再结合实际,对伤口进行包扎处理。粘膜或者眼结膜受飞溅血液污染的,也应及时进行冲洗。
3.3.2 和乙肝病毒的意外接触:由于乙肝病毒能够通过间接或者直接接触之后发生传染,所以,有可能会出现由患者传染给相关的医务人员,又或者是医务人员传染给相关患者等现象。若是检验人员与乙肝病毒意外接触之后,必须立即注射乙肝疫苗,以预防感染。我国的职业安全及健康管理局有作出如下几个规定:所有接触乙肝病毒的相关医疗工作人员必须是要注射乙肝疫苗,又或者是检验人员与乙肝病毒意外接触之后,必须立即注射乙肝疫苗,以预防感染。具体的标准程序为:全部有可能或者是已经接触乙肝病毒的相关医疗工作人员在首次注射后乙肝疫苗之后的第2个月、第6个月必须再注射乙肝疫苗,总共需要注射 3次。通常检验人员的粘膜或者是皮下和血样有直接接触之后,感染乙肝的危险系数高低主要是由血样乙肝的感染情况以及检验人员乙肝疫苗的注射情况、免疫能力等来决定的。所采取的预防措施是以危险性的大小为依据的。
3.3.3 和艾滋病病毒的意外接触:艾滋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意外进行传染,但是目前仍没有证明其可以通过间接接触而传染。但若是意外接触到病毒血样,并且该血液是怀疑呈阳性,又或者是已经被确认成艾滋病毒阳性之后,将会是难以展开有效安全的免疫防护。到目前为止,临床上仍未有有效的艾滋疫苗,通常是用用叠氮双脱氧胸腺嘧啶(AZT),其可阻止病毒 RNA 逆转为DNA[4]。不过这种药物具有实验性质,其的临床疗效在目前仍没有得到进一步确定。但是如果发生和怀疑成阳性的血样,又或者是已经被确认成艾滋病毒阳性有意外接触之后,可以优先考虑运用这种药物。 如果是发生和艾滋病毒直接的意外接触之后,若是决定使用该种药物,则就应尽快地使用。除此之外,还应该当地的省级疾控预防中心,向专门德预防机构进行详细咨询,并寻求相关帮助,以及时做好预防措施。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临床的血液检验过程中,危险因素众多,医护人员通常会直接或者间接地接触到病毒,因此,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必须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这样不仅可以确保血液检测结果的质量,最主要的还能够保护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健康。
参考文献
[1] 李豫青,马红茹,包沁香,易虎. 医学院校病原生物实验室肝炎病毒的生物安全问题[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xx, (01) .
[2] 杨丽,胡黎娅,周友全,杨伟,马莉. 对检验专业实习生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必要性探讨[J]. 卫生职业教育, 20xx, (08) .
[3] 马韫佳,赵宏,王玉花,马志俊.护理与血液检验标本采集质量保证[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xx,(10).
[4] 林红艳,黄聪,谭瑞琼.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与血液安全的关系[J].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xx,(06).
临床血液检验论文2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影响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和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xx年4月11日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正常的A型血液样本78例,进行血液指标检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当采血量、放置温度、标本稀释比例均不相同时,血液中的各项指标均会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血液细胞检验中,只有控制好检验过程每一个细节,制订质控措施,才能有效控制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
【关键词】血液细胞;临床医学;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55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ISSN.20xx-6681.20xx.21..02
临床血液细胞检测结果对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但检验结果易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造成误差[1]。本文针对临床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观察研究,探讨分析相关质量控制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20xx年4月11日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正常的志愿者A型血液样本78例。其中有男42例、女36例,年龄18~51岁,平均(28.3±5.6)岁。
1.2方法
1.2.1标本采集
采用EDTA-K2抗凝的血常规真空采血管,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管,标记为AB管,其中A管正常采血2ml,B管减半采血1ml。将所采集的78例志愿者的A、B管血液分别混匀,并均分成78份。然后按照血液分析仪操作说明进行完全相同的检测,以比较采血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1.2.2样本的稀释及处理
将A管混合血液采用1:15000(正常比例)和1:30000的两种稀释比例进行稀释,以检测RBC/PLT。以1:250(正常比例)和1:500的稀释比例进行稀释,用以检测WBC/HGB。对比检测结果。
1.2.3低温放置
将78份A管混匀的血液标本分为两组,每组39份,放置在4±2℃冰箱中,分别于0.5h、3h后进行检测,对比检测结果。
1.2.4仪器和试剂
深圳迈瑞BC-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1.3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条件下血液中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白细胞(WBC)及血红蛋白(HGB)的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采血量不同检测结果对比
不同采血量在PLT、RBC、WBC及HGB等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同样本稀释比例的检测结果对比
与正常稀释样本组相比,非正常稀释组的结果呈现不规则变化,两组情况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低温下放置不同时间检测结果的对比
在冰箱分别放置0.5h和3h后,对RBC、WBC及HGB影响较小,差异不明显;但对PLT影响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临床血液细胞检验不仅为血液病的诊断提供主要依据,也为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可提供重要信息,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2]。要想获得准确、可靠、稳定的检测数据,必须充分考虑多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
在本次试验中,将采血量控制在规范采血2ml和减半采血1ml两组,减半组1ml与正常组2ml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量过多,抗凝剂相对不足时,标本中容易出现微凝血块,造成仪器堵塞,使检验结果偏低。减半采血后,抗凝剂比例过高,可造成中性粒细胞肿胀、分叶消失和血小板破坏,人为造成检验误差。所以应严格按照负压真空管要求规范操作。
试验中,RBC/PLT的测定,标本以1:15000(正常)和1:30000的倍数进行稀释,WBC/HGB的測定以1:250(正常)和1:500倍数进行稀释。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血细胞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准确规范的稀释倍数和测量容量是血细胞检测的重要基础。稀释倍数过低,会造成细胞排队通过传感器的重合缺损;稀释倍数过大,则会造成一定测量容量内血细胞的数量过少,严重影响血液细胞检验的测量精度,这与任先来[3]的研究结论相一致。
在4±2℃冰箱中放置不同时间对PLT影响比较大,可能的原因是长时间低温条件下,PLT容易发生粘附和聚集,使得仪器检测PLT计数偏低[4]。这就需要及时观察血小板直方图及MPV参数,对血液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作出判断。
综上所述,在临床血液细胞检验中,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需对检验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按标准规范操作。选择适宜的操作人员、精确采集及稀释标本、及时检测避免放置时间过长,发现问题及时复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检验的准确度,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陈爱梅.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xx,24(3):254-255.
[2]陈效章.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xx.27(15):20xx-2053.
[3]任先来.血液细胞检验中的几点注意事项[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xx.29(1):94-94.
[4]王 宇.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外周血细胞计数的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xx,13(26):89-91.
临床血液检验论文3
【摘要】本文通过收集和血液细胞检验有关的研究资料,对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以此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让检验的结果更加准确,提升临床检验的准确率。通过研究发现,对血液细胞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了样本的采集、稀释、储存、检验等,在这些操作过程中均有可能会影响最终的检验结果,让结果和真实情况出现偏差,影响临床诊断或者治疗,因此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和预防,采取质量控制手段,提升结果的准确率。
【关键词】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
血液细胞检验也叫作血常规检查,是临床检验项目中比较常用的检验方式,检验目的是对患者的血液各种指标成分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1]。因此,血液细胞检验的意义非常重大,为了让检验的准确度提升,我院将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现进行以下报道。
1血液细胞的检验
临床中,血液细胞检验是对患者的血液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等指标进行全面的检测,为临床各种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信息。医院检验科室中,血液细胞检验是使用比较多的检验项目,科室检验时,对于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是必要的,能够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升检验的准确性。
2进行血液检验的注意事项
2.1确保细胞形态的完整性
检验前进行标本制作时,需要让血液标本中的细胞保持完整,否则实验室的结果和实际情况就会有出入。所以,高质量的检验结果需要有高质量的血液样本为前提[2]。
2.2血液细胞标本的采集
血液细胞标本的采集都是从患者身上采集静脉血或末梢毛细管血。静脉血可以反映出患者的病变情况,具有比较高的准确性,也能够重复的进行检验,对统计白细胞和血小板具有很大的帮助[3]。因此采集血液样本时,静脉血是首选。并且采集血液时,不要在患者输液的滞留针部位进行,不要在输液静脉同侧进行,这样血液因为药物、输液等的影响而被稀释,对检验的结果产生了影响。
2.3对血液细胞标本进行抗凝处理
完成标本采集后,对抗凝剂的使用要更加合理,抗凝剂是EDTA,对血小板和白细胞形态没有严重影响。而且对抗凝剂和血液的比例关系要控制好,如果使用的抗凝剂不足,血浆内会出现为凝血块,导致仪器阻塞,对结果产生影响。如果血液比例太低,白细胞形态会发生变化,同样影响结果。通常抗凝剂的浓度控制在1.5mg/ml左右[4]。
2.4稀释血液细胞标本
白细胞的计数比较困难,需要对血液进行稀释,如果稀释倍数太高,血细胞数量会降低,稀释太低,又会导致血液细胞出现重合缺损情况。一般而言,血红蛋白和白细胞的稀释比例为1:250左右,而血小板和红细胞的稀释比例为1:20000左右[5]。
2.5储存血液细胞标本
有研究人员指出,在采集血液标本的5min内或者30min以后,先将其在室温条件下保存,如果在8~10h内对其实施血液细胞检测,便能够获得理想的实验室检验结果。若在稀释血液细胞的过程中添加有适量的细胞稳定剂,则保存时间需要控制在4h以内[6]。
3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
3.1健全质量控制机制
更新质量控制理念,完善检验机制。检验人员的职责权限划分要明确,能够有比较完善的奖惩机制。并且对实验室操作指标进行完善,保证实验人员的操作是有依据的.,减少失误率。
3.2规范血液细胞检验流程
对检验工作流程给予重视,实际操作中,检验人员要根据血液检验设备来对检验流程进行优化,对各个环节进行细化管理,及时说明。
3.3完善血液细胞检验工作的有效质量控制方法
进行血液细胞检验时,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都不可缺少,各环节要有序的衔接。
3.4血液细胞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
患者接受血液细胞检验前,要对各种仪器设备进行仔细的校验,保证设备的性能良好,然后根据相关规程和要求进行检验操作。
3.5血液分析仪的质量控制方法
(1)一般而言,血液分析仪的工作温度为22℃左右[7];(2)要严格遵循实验室操作程序进行,且血液分析仪要定期保养,做好清洗工作,必要时需要浓缩冲洗;(3)要全面地分析参数的变化情况,并要借助于直方图对细胞计数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分析,必要时,需要借助于显微镜进行仔细的复查.
4结果
对血液细胞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了样本的采集、稀释、储存、检验等,在这些操作过程中均有可能会影响最终的检验结果,让结果和真实情况出现偏差,影响临床诊断或者治疗,因此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和预防,采取质量控制手段,提升结果的准确率。
5结语
选取接受过系统培训并合格的检验人员对患者进行血液检验,并对血液细胞采集、分析等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分析质量控制时检测前,对试剂盒抗凝剂稀释比等等进行核对和确认,并且关注血液分析仪的运行情况,进行疾病判定时,要绘制细胞直方图,根据检验的数据来进行分析处理,提升检验的准确性。总之,在采集、稀释、储存、检验等操作过程的每个环节均可能会影响最终的检验结果,让结果和真实情况出现偏差,影响临床诊断或者治疗,临床开展血液检验时应该要对质量控制引起重视,能够提升检验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1]徐晓嵘.浅析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xx,23(9):1378-1379.
[2]王宏书.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xx,23(10):133.
[3]李璐.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xx,12(1):125-126.
[4]刘金朋,孙院红,罗冲.探讨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xx,2(23):4772-4773.
[5]王天震.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xx,31(13):115,117.
[6]宋庆欣.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xx,27(23):3196,3213.
[7]张瑜.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分析[J].医学信息,20xx,27(4):398.
[8]范喜顺.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的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xx,23(19):116-118.
临床血液检验论文4
1 研究对象
选取我校20xx级医学检验专业所有在读的9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所开设的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实施教学改革。
2 具体改革方案
2.1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多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使得临床血液学检验的发展范围越发广泛,内容涉及面逐步拓宽。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对作为知识传播者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事实表明,一支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师资队伍是搞好新时期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生物医学技术,我校鼓励教师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注重对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选拔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内外高校进修或继续深造;引进高水平的专门型人才,为我校医学检验学教学团队注入更多新鲜血液;鼓励教师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英语的学习,主动学习英文原版教材内容及关注国际临床血液学检验研究的最新进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将双语教学逐步纳入常态化教学模式中。
2.2实现教学内容丰富化,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2.1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功的训练
现代循证医学的.发展对医学检验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上检验报告单在辅助诊断中的作用和地位逐渐上升,这对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是极大的挑战[3]。我校医学检验专业教师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学生严格要求,从入学的第一个学期、第一次课甚至第一次课的第一分钟,就帮助他们建立注重基础的思维方式,为实验教学打下坚实基础,教育学生将每次的实验标本看作真正的临床标本,认真分析各项实验结果,做到融会贯通,真正将知识点学透学精。
2.2.2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
我校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明了地学习有关知识,特加大了实验室的开放力度,使实验室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学生参与实验操作的机会增加,在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具备了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自觉性大大提高,学习热情也得到极大满足。我校斥资购入了一批新的实验教学仪器,积极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加大实验课的课程占比。为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延长了实验室开放时间,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到实验室观摩学习。
2.2.3增加理论知识与临床联系的指导,将病例式教学运用
其中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到我校合作医院的检验科、血液科参加见习与实习,并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多穿插实际病例的教学指导,这样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联系起来,在与患者的直接接触中,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认识血液疾病的各种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从而弥补单纯实验教学的不足。
2.3优化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2.3.1熟悉教学大纲,实现教学内容合理化
我校临床血液学检验授课教师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研读教学大纲,提炼其中的精髓,将知识点主次归类,便于讲课的条理化。避免课堂“填鸭式”教学,鼓励学生课前预习,养成自学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课本中相应的实验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主能力。
2.3.2跟随现代科技步伐,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授课效率,我校适时采取网络授课的方式,将本门课的教学资源放在校内公共网站上供学生下载学习,优化了教学资源,使学生针对自身特点进行选择性学习,事半功倍。此外,我校还引进了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用于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实时交流,实验课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2.3.3实现考核方式的灵活性,重视实际操作与运用
我校不再将期末笔试成绩作为学生成绩的唯一衡量标准,而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全面合理地设计实验考核方式。
2.3.4根据教学进展随时反思,促进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
教师应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找出其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促进了我校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教学系统的日臻完善。
3 改革初步成果
实施改革后1个学期,统计我校20xx级医学检验专业所有在读的96名学生的临床血液学检验期末成绩。结果显示,成绩优秀者(≥85分)为79人,优秀率为82.3%,比实施改革前的20xx级医学检验专业在读学生的成绩优秀率(共89名学生,成绩优秀者54人,优秀率60.7%)有明显提高(P<0.05)。此外,我们也给研究对象发放了教学改革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满意人数为94人,满意度达到97.9%。
4 讨论
医学检验专业正朝着技能更细化、创新和实践操作技能要求更高的方向发展,所以未来检验专业的学生面临的现实仍是残酷的。因此,各所高校检验专业课教学需要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4]。针对我国医学教育现状,国家应大力发展医学检验基础教育,严格落实师资力量建设,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整体水平。
作者:彭淑莹 单位: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临床血液检验论文5
临床血液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最主要的学科之一,它即属于血液学的内容,也属于医学检验的分支学科,因此该学科的专业性、实践性都很强,要求学生即要掌握牢固理论知识,也需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该课程学时少,教学内容又多,特别是细胞形态,不容易记忆,而实验课是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环节,实验课的教学方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研究了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在临床血液学实验课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20xx级和20xx级我校的应届检验专业本科生78名,学生均来自齐齐哈尔医学院,分为两组并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观察组39名,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对照组39名,采用以板书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两组均使用统一的教材,具有相同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且实验课均由同一名教室进行授课。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学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具有比较性。
2.方法:多媒体技术教学是通过声音、视频、动画、文字、图形以及图像等多种形式,把骨髓细胞的细微结构直观、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来。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视频和音频两者有效的结合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方法是以板书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老师的课堂讲解还有书写板书,让学生以听课的方式来完成授课,该方法是以老师为中心。两组的评判标准以最后实验课考试成绩为主,采用百分制,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在最后采取调查问卷调差学生的满意度。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使用(x珋±s)来表示,计数资料用t检验方法,当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两组学生最终的实验考核成绩结果显示,观察组成绩要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458,P<0.05)。两组调查问卷的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415,P<0.01)。
三、讨论
临床血液学检验的实践性较强,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在学习上都很困难,将实验课和理论课极好的联系起来是教学中的难点,而且实验课也是该学科学习的主要环节,临床血液学检验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血象、细胞化学染色、骨髓象检验、骨髓活检白细胞检验、染色体检验及分子生物学检验等。其中血象、骨髓象检验是这门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就是细胞形态。其教学难度大,教学内容抽象不容易学习,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教室以板书、挂图等方式进行讲解,学生理解的慢,而且学生采取被动的方式听课,很难讲解清楚,而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容易区分,学生掌握起来很困难。因此我们采用了新的教学方式,就是多媒体技术教学。多媒体技术教学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课本上的知识点以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形式表现出来,图文并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现出细胞形态等教学内容,而且可以通过临床中患者的病例图片与课本上内容相结合,把理论和实践中的现实情况紧密的联系起来,如正常与异常细胞的比较、同类细胞不同阶段的比较、不同类型细胞的比较、不同标本中同类细胞的比较等,是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而且也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让课堂气氛不再是以老师的讲述为主,让学生更易学习到知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成绩要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458,P<0.05)。两组调查问卷的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415,P<0.01)。表明多媒体技术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具有显著的`效果,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也可以表明,这种教学模式在学生中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多媒体的实验教学对教师也有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应该转换自己的实验教学观念,应多了解一些国内外的最新教学方法,充实自身的知识量,并且能够灵活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在授课时能够运用自如;老师应在多媒体实验教学中多与学生交流。还有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多媒体课件要精心制作,要体现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在多媒体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多重视教学内容,避免走形式。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要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在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课中,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在教学中广泛采用。
临床血液检验论文6
血液检验作为患者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如果检验出现了误差会严重影响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又称为血常规检查,是指对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及相关数据的技术检测分析,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2]。本次选取我200例职业健康体检人员采取血液标本后进行检测,现将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中心20xx年1月-20xx年12月的200例职业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血液指标进行监测。男性为111例,女性为89例,年龄为15-80岁。
1.2仪器和试剂:SysmexXS-1000i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
1.3方法熟练采取静脉全血2ml置于EDTA-K2抗凝的血常规真空管中,立即轻轻混匀静置。将200份血液标本放在22℃的室温下分为两组,每组100份,分别在22℃和6℃条件下,放置4h和8h的后进行检测,对比检测的结果。
1.4统计学分析通过对检测各项记录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室温(22℃)条件下静置标本在不同时间检测结果比较在室温条件下,随着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细胞形态改变程度逐渐加大,且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随之下降。放置4h时,为红细胞(4.41±0.55)×1012/L、白细胞为(6.30±1.23)×109/L、血红蛋白为(119.48±17.64)g/L、血小板为(206.1±21.1)×109/L;放置8h时,红细胞为(4.56±0.48)×1012/L、白细胞为(6.55±1.49)×109/L、血红蛋白为(117.39±17.96)g/L、血小板为(182.1±25.5)×109/L,(P<0.05)。
2.2低温环境下(6℃)静置标本在不同时间的检测结果比较在低温条件下,不同放置时间标本各项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放置4h时,为红细胞(3.55±0.43)×1012/L、白细胞为(14.44±3.20)×109/L、血红蛋白为(151.9±40.5)g/L、血小板为(176.61±31.11)×109/L;放置8h时,为红细胞(2.95±0.55)×1012/L、白细胞为(18.58±3.47)×109/L、血红蛋白为(190.5±31.5)g/L、血小板为(128.9±33.55)×109/L,(P<0.05)。
3.讨论
3.1在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的检验中,高质量的.血液标本是数据结果准确保证的基础,所以在临床血液样本采集过中,需要采取一些质量控制措施[3]。
3.2采血人员在使用真空采血管采血前,需要对采血管进行仔细的检查,避免因为使用了不合格的产品而影响检验结果;采血人员需要对检查指标的生理变化完全掌握,在最合适的时间内采血,避免时间不当而影响结果[4]。
3.3检测的环境温度对于检验的数据结果影响比较大,血液分析仪计数的最适温度为18℃~22℃,保持稳定,才能有效保证结果的可靠和准确性。温度过高、过低均对结果有影响。
3.4加强宣传教育与指导:在抽血前检验人员要对每一位服务对象进行宣传教育,告知抽血的注意事项,加强血液检测知识的宣传,并要求体检者不进行剧烈运动,停止服用会影响血液检查结果的药物,并一一核对服务对象的身份信息[5]尽量避免因服务对象自身原因而造成的检验误差。
3.5提高采血人员和检验人员的专业素养:科室需要严格规范采血和检验的过程,牢记各类检验所需的采血量,并能够熟练指导服务对象采用正确的体位采血。检验人员需要避免在已经输血、输液的部位再次抽血,需要选择对侧肢体,止血带要根据患者情况对松紧进行调节,避免长时间对血管进行压迫,采集到真空管内的血液应轻轻摇匀,避免剧烈晃动而发生凝血[6]。采血人员应该多熟练抽血技术,快慢适宜,防治发生溶血。尽量避免因检验人员疏忽等原因而造成的血液检验误差。
3.6每日开机后,应先做室内质控,参加室间质评。室内质量控制是质控的主要环节,它能够保证仪器测定值的稳定性;室间质评可以解决准确性和参加室间结果协调一致的问题,这是保证成批测定标本不会产生明显误差的重要部分。综上所述,血常规检验结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要想取得准确的数据,对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应进行严密控制和监测,尤其应大力提高对质量控制方面的分析、判断、表达及计算能力,要有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才能保证实验的科学性,才能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价提供准确的信息。
临床血液检验论文7
随着我国现代医学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血液检验[1]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方便临床诊断。在血液标本实际检验过程中,血液标本检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合格血液标本,严重影响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可靠性,误导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正确的血液标本收集、送检等操作,能够有效提高血液标本的检验质量,提高患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笔者随机抽取我院20xx年1月—20xx年6月时间段中存在的260例不合格血液样本,统计不合格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以探讨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血液标本质量的措施,现将探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我院的260例不合格血液样本,均是护理人员负责采集与送检,不合格原因以标识模糊、溶血、标本量过多或者是过少、送检不及时、标错标本管等为主。260例不合格血液标本中,25例信息丢失,20例标本量过少,25例漏抽,24例血液标本不符,21例送检不及时,32例标识模糊,23例标本量较多,28例血液标本凝固,29例标本管抽错,13例输液中抽血,血液稀释,20例血液标本出现溶血。
1.2方法
统计不合格血液样本的原因,对于不合格血液样本需及时通知临床人员再次收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并及时送检,以提高血液样本的检测质量。
2结果
在本次探究过程中,260例不合格血液样本中,103例凝血标本,占39.62%,43例血液标本量不符合规定要求,占16.54%,5例血液标本错误,占1.92%,52例血液标本出现溶血现象,占20.00%,47例脂血,占18.08%,
3讨论
在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中,需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操作,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血液标本检验数据,方便患者的临床诊断。检验人员需根据患者具体的血液检测项目选择最佳的检验方法与仪器设备[2],废除不合理的检验指标,促使血液样本检测向着合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同时需不断修订实验室中的诊断标准,以满足不断发展的血液样本检验技术的需求。在抽血前,须做好准备工作,且医务人员以严谨、认真的态度面对,以防对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血液样本采集过程中所用到的试管与注射器等用具,需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消毒与保存,以保证清洁性与干燥性,注意注射器与针头无法使用酒精进行消毒,以防对血液样本检验结果产生呢个不良影响。
现阶段,我国医院多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与试管,很好的避免上述问题。在血液标本采集前,患者需空腹12h,且在采血过程中,患者选择卧位,以降低药物、食物等因素产生的不良影响,空腹抽血的.脂血发生率较低。在血液样本采集过程呢够中,需避免采集时间过长、血液样本量不足或者是过多、抗凝效果不良等现象,尤其是急诊患者,血液循环功能较差,因此血液样本采集需在患者静卧20min后,且患者使用止血带的时间需低于60s,在抽选后立即将止血带松开,若血液样本采集不顺,就会大大增加溶血的发生率。
血液样本采集后需保存在真空采血管中,医院需保证是正规厂家提供的,真空采血管颜色的不同,表示抗凝剂使用的不同,因此医务人员需根据患者具体的检测项目选择相对应的真空采血管,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中规定的采血管顺序进行[3]。医务人员在穿刺时,最好时选择患者静脉相对明显的区域进行,且需避开患者的皮外伤部位,例如炎症、血肿、冻疮等,且在血液样本采集结束后,需动作缓慢的来回晃动真空管,以保证血液与抗凝剂混合的充分性,不能将真空管平放,以防破坏血液细胞。
本研究中,笔者随机抽取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我院血液检验科的260例不合格血液样本,其中主要原因是凝血标本(39.62%),依次为血液标本出现溶血现象、脂血与血液标本量不符合规定要求(20.00%、18.08%、16.54%),血液标本错误最少(1.92%)。与邹龙娇[4]等人的结果保持一致。综上所述,血液标本是否合格直接影响检验结果,从而影响临床诊治,因此需提高血液样本的合格率,以提高临床医学血液标本检验质量,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
【临床血液检验论文】相关文章:
临床检验质控论文12-07
临床医学检验论文11-27
东方医学论文血液内科临床实习模式浅谈共11-17
浅议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论文01-01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的质量控制分析论文11-14
临床护理的论文05-15
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03-22
临床毕业论文12-07
儿科临床论文内容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