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的论文

时间:2024-06-11 15:16:35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临床护理的论文(推荐)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临床护理的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临床护理的论文(推荐)

临床护理的论文1

  1 临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表现

  (1)无论感染还是非感染疾病,只要有病就用抗生素。

  (2)无论什么感染,都用广谱抗生素。

  (3)无论疾病性质,大都用静脉注射,而且剂量过大,疗程过长。

  (4)不考虑抗生素的抗菌特点,随意联合使用。

  (5)使用一些在儿童期禁用、慎用或已被淘汰的药物。

  (6)与其他药物如病毒唑、维生素等混合在较大量的液体中静滴。

  2 儿童不宜使用的'抗生素

  (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都有轻重不等的耳毒性和肾毒性,尤其是耳毒性,可引起永久性耳聋。

  (2)四环素类抗生素,能与新生长牙齿中的钙结合形成黄色结合物沉着,俗称“四环素牙”。此类药物还能与骨中的钙结合抑制婴儿的骨骼生长。故8岁以下儿童禁用。

  (3)氯霉素早产儿和新生儿应禁用,儿童慎用。

  (4)磺胺类药物早产儿和新生儿应慎用。因此类药物能引起早产儿和新生儿黄疸、粒细胞减少等。

  (5)喹诺酮类,12岁以下的儿童禁用,18岁以前慎用。

  (6)第一代头孢菌素儿童不可大剂量使用。因为此类药物肾毒性较大,可引起小儿血尿、肾组织坏死。

  总之,选择抗生素时要全面考虑患儿的感染情况、生理状态、病理状态,合理选用药物的品种、使用剂量、用药时间以及给药途径。有效控制感染,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防止人体内菌群失调,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3 滥用的不良后果

  滥用抗生素可导致儿童体内耐药菌株产生,引发难以治愈的感染性疾病。大量耐药菌的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导致病菌感染的机会越来越多,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费用越来越高。据报道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几乎“刀枪不入”。绿脓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肺炎克雷伯氏菌对西力欣、复达欣等16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52%-100%。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除万古霉素外已经无药可治。

临床护理的论文2

  1结果

  1.1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1~48岁,平均(31.84±5.97)岁。学历:中专1名(0.7%),大专32名(20.9%),本科117名(76.5%),研究生3名(2.0%)。职称:初级职称97名(63.4%),中级及以上56名(36.6%)。带教年限:小于5年66名(43.1%),≥5~≤10年54名(35.3%),10年以上33名(21.6%)。

  1.2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机会和意愿

  43.1%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很少有或几乎没有培训机会,96.4%表示愿意或非常愿意接受培训。

  1.3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时间安排的需求

  35.9%认为每季度组织一次培训比较合适,43.1%认为每次培训的最佳时间为1h,28.8%选择2h。

  1.4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对培训形式的需求

  结果显示,88.9%希望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理论培训,79.1%希望采取教学查房和教学观摩进行教学实践培训。

  1.5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内容的需求

  结果显示,对培训内容需求排在前3位的是临床护理教学技能培训、护理实践技能培训和临床教学管理培训,排在后3位的是护理教育学、护理文化、护理伦理学知识。不同学历、职称和带教时间的带教老师对各条目培训需求程度选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讨论

  2.1加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带教水平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临床实际相衔接的重要环节,也是护理教学重中之重,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阶段。其中,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着主导性作用,其整体素质和带教水平是影响护理学生临床训练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带教队伍,而加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培训是快速提高带教老师整体水平和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将师资培训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将封闭式教学变成开放式教育,提高老师的积极性。统计显示,临床带教老师非常重视临床带教工作,96.4%表示愿意或非常愿意接受培训。本次研究对象中带教时间小于5年66名,占43.1%,这部分带教老师担任教学工作时间短,更迫切希望接受能够解决他们临床带教工作具体问题的培训,提高临床教学能力。目前各个医院针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培训明显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培训需求,有43.1%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表示很少有或几乎没有培训机会,需引起医院和学校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同时充分地利用医院、学校的教育资源,加大培训力度,组织和开展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带教水平,改变老师教学理论、转化老师角色,保证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2.2科学安排培训时间,保证临床带教老师培训可持续进行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在面对和处理复杂、动态的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还要承担临床护理教学任务,超工作负荷造成了一系列消极的后果,如护理质量下降、护理带教老师没有时间为教学做准备、与其他工作人员协作时间减少等。如何安排培训时间更容易让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接受培训,这是保证临床带教老师培训可持续进行必须考虑的问题。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更容易接受定期的短时培训,每年2~3次,每次1~2h为宜,集中解决他们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培训前期的需求调查帮助培训者制订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内容,以增强培训效果。

  2.3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效果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属于继续教育的范畴,而新时期继续教育的重点不是新知识的传授而是能力的培养;目前很多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课堂多为填鸭式,老师被动地听课,接受培训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效果不明显。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应充分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员的兴趣和主动性。可以看出,由于专题讲座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有用的信息,成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最期望的理论培训方式,高萍等报道,通过邀请专家开展教育学知识的讲座提高老师的授课艺术。其次,是信息资料共享,研究显示,带教老师更愿意接受实践培训方式,79.1%的带教老师期望教学查房和教学观摩,77.8%选择案例分析和操作示范,71.9%希望进行经验分享。可见,灵活多样的实践培训方式是带教老师所迫切需求的,同时增加了带教老师对培训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

  2.4以临床护理教学能力为主进行培训,加强人文社会学课程培训

  由于临床护理带教老师都是护理专业毕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学培训,教学能力相对薄弱,在临床教学中存在老师带教水平参差不齐、理论知识差、护理技术操作演示不规范、带教随意性大、经验式教学等问题。对培训内容需求排在前3位的是临床护理教学技能培训、护理实践技能培训和临床教学管理培训,排在后3位的是护理教育学、护理文化、护理伦理学知识,提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对护理教学能力相关的培训需求度高,而忽视护理人文社会课程的重要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护士更多地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的健康的影响,加强护士人文素质教育是早已被接受的理念,强化带教老师人文意识、加大人文社会学课程培训力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大问题。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的主要目标不仅要及时、有效地解决他们的实际需求,还要弥补他们重视度不够的课程,应集中进行以临床护理教学能力为主的培训,同时,加强人文社会学课程培训,提高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

临床护理的论文3

  【关键词】 护理;临床带教;工作体会

  新时代的实习护士大多都是90后的孩子们。她们大多都是受过高等护理教育,和以往护校的实习生相比,她们的理论知识更扎实,接受能力更强。不过她们也有她们的不足,她们工作有时缺乏主动性,安全意识、法律意识较薄弱。如何针对现代护生的特点,将她们培养成为理论扎实、技术过硬、医德高尚的新时期合格护理人员,是笔者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向临床实践的过渡,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续。带教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问题[1]。因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临床带教质量。现将实践和体会总结如下。

  1 严格选拔带教老师

  要求带教老师必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或工作5年以上,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技术过硬,具备较高带教能力,经护理部审核后聘用。

  2 制定切实可行的带教计划

  按照学校实习大纲要求,制定具体的带教计划,定出讲课计划,每两周安排1次。作为总带教老师可以将讲课内容逐一安排给每位带教老师,使全体带教老师共同参与,不仅可以减轻总带教老师的工作压力,更可以促进带教老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带教老师认真准备讲课内容,应结合临床,突出专科特点,使学生能抓住各科的特点及重点。

  3 加强临床带教工作,培养实习生实际工作能力

  3.1 入科培训 热情接待每一位新入科的护生,详细讲解科室的规章制度,介绍病区环境,使她们尽快进入角色,为实习工作打好基础。

  3.2 一对一的带教方式 带教老师必须具备护师以上职称,并且相对固定。运用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的操作技能,扎实的理论基础,言传身教。坚持一带一,放手不放眼,做到嘴勤,眼勤,手勤,腿勤。

  3.3 严格考核带教老师 教学组长及带教老师必须认真履行职责,规范教学行为,严格教学。每月考评带教老师的教学情况,并做好记录。护理部定期检查临床带教工作,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3.4 提高护生综合素质,加强人际交往能力 采取护理查房,业务学习,操作训练等多种形式进行临床教学。组织护生进行护理查房,引导她们自觉看书学习,全面掌握病人情况,学会制定护理计划的方法,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并培养护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同时提高自身素质[2]。

  3.5 教与学双向评定 即带教老师对护生、护生对老师的评价。老师从德、能、勤、纪四个方面考评学生。学生从带教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带教能力、考评老师。一方面围绕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考评,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指导,同时让学生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了解带教老师的教学情况,从中找出问题,以便针对性地指导教学工作[3]。

  4 体会

  今天的护生,便是明天的护士。因此培养优秀的护生是我们护理工作中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带教老师的责任所在。要做好带教工作,首先要加强对带教老师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业务水平,做到有真才实学,把先进的理论和技术传授给她们。同时在临床带教中,应让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尽快适应角色,调动她们的积极性,提高她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她们顺利走向临床第一线,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学燕. 临床实习生带教体会略谈.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xx,7(1):80-81.

  2 叶琳,张海风.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几项对策.解放军护理杂志,20xx,21(2):76-77.

  3 周怡华.影响护理临床带教的因素及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xx,19(1):69.

临床护理的论文4

  【摘 要】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师在社会实践及临床实践中进行现场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帮助学生将课堂上做学到的基础知识与分析,解决护理和专业问题的理论知识及技能应用到临床的过程。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从而加深理论的认识与理解,全面培养临床护理能力,为今后从事的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关键词】

  临床护理教学、人才培养、带教老师、专业素质、沟通技巧

  临床护理教学的目标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及态度目标。临床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质量。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型的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所表现出的知识水平、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教学效果。临床教师素质结构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护士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影响到护理学生毕业后从事未来临床工作能力的高低。临床护理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在临床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响的护理专业人员。80年代教师们在临床的主要任务是教学指导,而到了90年代临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协调临床人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承担临床联系者的角色。护理教师即是护理实践的参与者,又是护理教育者。

  教育者的角色最为重要。许多学生是通过观察自己教师的工作行为,最初理解和建立对护理工作的概念。教师的教学行为分为职业素质行为、护理能力行为及教学能力行为。作为护理专业的临床教师,要热情,乐观向上、思维活跃、有创造性、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对挫折和失败有高度的承受能力,以职业道德约束自己。护理能力行为是临床教师在护理实践中表现出的专业知识、临床技能、专业态度情感以及职业责任心。教师和学生所认定的重要行为特征包括:准确快速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丰富的专业知识等对学生的影响力很大。教学能力行为是指临床教师创造一种环境,能够将知识、技能、态度、情感通过一定方式转化为学生学习成果的能力。教师与学生认为教学能力中,熟练准确示教,关心爱护学生等是较为重要的行为,教师的专业行为特征包括:精心备课做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教学示例等。

  从学生的角度看,临床护理教师具有以下专业素质和教师行为有助于护理学生的临床学习:人道主义态度、善于与人合作、合格的护理实践、利于教学的管理方式、教学意识,愿意解释并回答学生的问题、鼓励并表扬学生、关心尊重学生、具有幽默感、声音语调愉快、当学生需要时会及时出现、对学生指导的量适当、表现出自信并信任学生。

  临床护理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和重要的影响源,教师的言行举止可以成为学生模仿的依据,因此对教师的心理素质与健康予以足够的重视。

  临床护理教师的压力来源。压力主要来源于环境、工作和家庭社会。人们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要不断适应这种文化转型,迅速学习和思考新的文化与知识。护士承受着较高水平的压力,有研究表明医护人员的职业心理紧张程度高于中学教师,对医生和护士的心理状况比较结果显示心理状况差。医疗护理临床教学由于其特殊性——服务对象是病人,因而在教学时常会遇到一些特殊困难,这也会导致带教老师压力增加。

  临床护理教师的管理。选拔与资格确定,设立专职带教老师,教师的培训与考核。教师在带教中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向护理学生传授知识与医疗道德。一位优秀的教师将带出一批合格的护士。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一批高学历的护理学生进入临床,给临床带教提出了新的挑战,选拔工作迫在眉睫。有志于从事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优秀护士,采用综合评分、教学竞赛的方式,逐步选拔,通过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护理教师一旦确定,便在护理部注册备案,成为专职带教老师。角色的明确有利于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专职的带教老师是为了更好的教书育人。护理部设临床教学科,由专职护士长管理。制定和不断完善带教老师职责和各项教学制度,严格要求,增加教师责任感。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送出去,请进来。增加学习机会,从教师方式、内容、教师素质等个方面进行系统培训,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由护理部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带教质量,了解学生反馈,并设问卷从职业道德、组织纪律、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四大方面进行考核。

  教学方式的发展。医生是护理教育和实践的直接监督者,护士的医院培训完

  全由医生完成,医疗实力与护理实习相结合的临床实习模式。实际带教的过程中,从整体护理的角度出发,运用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重点抓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训练,培训护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模拟教学效果显著。模拟临床工作情境进行训练,使学生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犹如身临其境。护士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是站在床边观察病人的反应,而这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临床教师有责任缩短此差距。

  护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21世界的“以病人为中心”进而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能够处理卫生保健问题的护士。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护理模式的转变,一名合格的现代护士,仅有丰富的护理知识与熟练的操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有机结合。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或环境的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体现在人能否正确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科学素质体现在学生所表现的专业能力,目前我过护理学生被期望的能力包括七项:照顾、管理、沟通、专业、教学、研究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丽亚赵丽琳韩桂霞、浅谈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外医学研究、20xx.09(22):215

  【2】韩叶芬、浅谈临床护理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西南军医、20xx.10(2):105

  【3】秦丽霞、孙岩红、苏丽净、浅谈临床护理教学的几点体会、20xx/.29(2):35

临床护理的论文5

  摘 要:我院20xx年7月~20xx年7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70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干预组与对比组。干预组35例采用骨科护理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干预,35例对比组给予常规护理。

  关键词:医学类论文发表,发表医学护理论文,医学职称论文投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xx年7月~20xx年7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70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干预组与对比组。干预组35例采用骨科护理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干预,35例对比组给予常规护理。其中男性40例,女性30例;年龄19~38岁,平均年龄(27.54±1.56)岁,两组患者均无其他严重并发症。70例患者在一般资料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护理方式知情,并签定知情同意书。

  1.2方式

  干预组给予护理临床路径,本组护理人员均经过护理临床路径培训,患者入院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各种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临床路径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将护理临床路径表交到患者及家属手中,并详细耐心的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表中内容及将会出现的各种问题,让患者与家属能够更好的配合护理及治疗工作,护理人员根据护理临床路径表中内容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如在患者入院时对患者踝关节进行局部冰敷,以防止局部肿胀并谨防冻伤,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让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在术前一天对各种术前检查与检验情况进行分析检查,嘱咐患者术前一定时间内禁食禁饮,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清洗,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对患者各种情况进行观察护理,并嘱咐患者及早锻炼、多饮水和食用清淡易消化类食物等护理路径。护理人员完成护理临床路径表中内容以“〇”注明,护理过程若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责任护士长及医生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比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时,将我院自制的包含护理工作满意度、认知水平等内容的问卷调查表发放到患者及家属手中进行调查,发放调查表70份,收回70份,有效率100%。

  2结果

  35例干预组患者满意度为100%,对健康认知率为100%,医院费用为(18100±480)元,住院时间(5.5±3.4)d;35例对比组患者满意度为87%,对健康认知率为89%,医院费用为(22000±510)元,住院时间(8.1±5.4)d。

  3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做好护理工作,对护理工作有计划性与预见性。其主要目的有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等,把患者放在第一位是临床护理路剖宫产是产科解决难产、作为母胎紧急状况下终止妊娠的'急救措施之一。由于剖宫产对产妇来说是一种创伤,产妇会有一径的理念。临床护理路径使临床护理工作具有科学性,提高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临床护理路径表,从而有计划的进行护理工作,方便护理人员对患者各种生命体征的观察,若护理过程中出现对患者不利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医生,作出相应的对策,才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

  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就严格按照护理临床路径表中内容对其进行检查、治疗、护理等护理工作。同时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让患者自愿主动的参与到康复计划中,从而能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出现。通过护理临床路径表让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过程一目了然,患者不会因为对治疗过程的茫然而产生焦虑程度,护理人员主动、耐心、详细的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对身体康复有利的因素,报告中,干预组患者满意度、对健康认知度高于对比组;干预组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均低于对比组,与相关文献结果一致。由此可见护理临床路径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降低因住院时间长和医疗费用较高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

  总之,护理临床路径能够增强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对健康的认知度,减少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定的心理压力,还会产生焦虑、恐怖、自卑。

临床护理的论文6

  1手术护理

  患者在手术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要培养患者良好的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并且给予患者耐心、细心、真诚的关注与关怀,及时的了解患者的内心变化,增强培养患者的良好心态以及为患者树立信心。

  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顺利的进行、完成,护士需要密切的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对患者的`脸色、腹部的起伏情况,并且做好记录(意识的消失时间、麻醉时间、麻药剂量、手术时间、出血量、有无出现不良反应等)。在手术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安全,给药之后患者的肢体乏力,下肢易滑落,应要注意扶持。当患者处于全麻的状态之下,容易发生舌根后坠从而引起喘憋、呼吸困难,同时患者停经7周左右就是是早孕的反应期,大部分患者容易发生恶心、呕吐,同时还存在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的危险等。因此,在手术的过程中要保持呼吸发道的畅通,护士在配合医生的前提下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况。

  待手术完毕之后即可叫醒患者,在患者完全清醒之后还需要继续的观察35min,等到患者乏力、嗜睡、头晕等症状消失之后,才能拔出特提,停止给氧,并帮助其穿好裤子,取舒适的体位休息。此时护士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现不良反应等,尤其是关注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脸色、意识;观察患者有无出现下腹疼痛、阴道流血、出冷汗等状况。在手术要给予患者常规的饮食、饮水以及健康的卫生知识宣传和教育。叮嘱患者要加强营养的的调整,尤其是要避免生、冷、辣等过于刺激性的食物入口。在手术后要禁止2周的盆浴,注意外阴部的清洁卫生,以防出现细菌性的感染疾病。尽量每天使用温水清洗外阴部1-2次,勤于换洗内裤和卫生护垫;手术后要禁止1个月性生活,避免发生交叉的感染。若是咋手术后出现了腹部的剧烈的疼痛、阴道出血量的增加或者是伴发炎症、发热,需要及时的回院进行检查,必要的时候接受治疗,以便于促进子宫的恢复,降低出血量,同时还能降低人流术后子宫收缩出现疼痛感,还能降低人流术综合症的症状。

  2加强手术室的管理

  首先,按《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的要求,合理的规范手术室。污染物品通过外走廊、污道与供应室清洗间相连,供应室的消毒室通过洁道与手术室限制区的无菌物品间相连,供应室严格划分区域,各区间有物理屏障相连,遵循人流、气流由“洁”到“污”,物流由“污”到“洁”强制性单向流动的原则[3]。

  其次,手术结束后,由洗手护士用酶稀释液对器械进行初步处理,供应室回收后,根据污染性质分类浸泡,再经水洗、酶洗、自来水漂洗、去离子水漂洗,一些内镜器械和精细器械可配合高压水枪清洗及人工清洗。除此之外,还要对合格的器械进行包装灭菌,且放置到位。

  然后,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为不断提高基层医院的手术护理服务内涵,应加强对手术护士专科技能的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深入实践满足手术医生对专科技能的实际需求,跟踪科室特色技术发展动态,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及时开展技术培训,针对护理配合的难点和特点请手术医生讲课或列席护理培训课程,直接听取他们对手术配合意见,实施针对性整改,是提高手术专科技能、保证手术质量和工作效率、提升手术室医护协调性配合访视满意度的重要环节。

临床护理的论文7

  患者安全是世界卫生组织(WHO)高度重视 的问题,也是衡量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急诊 住院患者中3.5%?16.6%曾经发生过医疗不良事 件,其中30%?50%的不良事件被认为应该可以 通过系统的介入加以预防、避免[1]。患者安全作为 医护人员的首要任务在全球范围内正日益受到关注。WHO于20xx年发布了关于患者安全课程教 学指导[2]。患者安全的维护需要多学科合作完成[3], 特别是医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所有医学生和 护理学生都应具备处理医疗差错的必要能力,确保 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对患者的伤害降到最低,而有效 的患者安全医学教育与培训是取得这一目标的重要 途径。了解目前医学生和护理学生患者安全知识、 技能和态度的现状,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患者安全教 育。因此,本研究采用中国循证医学中心《患者安 全知识、技能和态度问卷》调查皖南医学院实习前 医学和护理本科生患者安全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现 状,以期为更好地开展临床医学生和护理学生的患 者安全教育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皖南医学院五年制实习前的 临床医学生和护理本科学生。

  1.2调查方法使用《患者安全知识、态度、技能问卷》[4]进行 调查。该问卷包括5个维度,29个条目:A,"医疗差 错相关知识"7个条目;B,"医疗差错发生后我应该 怎么做"6个条目;C,"医疗差错发生后的情感"4 个条目;D,"患者安全的个人态度"8个条目;E,"有 关患者安全你的意向/打算"4个条目。针对每个条 目采用5级评分法,最高计5分,最低计1分,得分 越高越好。在四年级课程结束后、实习前,由研究者 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对象匿名答卷、逐项完成。

  1.3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取双人录 入并交叉核对确保录入数据的准确性。问卷完成达 到70%视为有效问卷,用样本的中位数替代缺失 值。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 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为a=0.05。

  2 结果

  共发放问卷771份,回收有效问卷747份,有 效应答率96.89%。其中向护理本科生发放问卷451 份,回收有效问卷435份(男47人,女388人);向 临床医学生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12份 (男146人,女166人)。

  2.1临床医学生与护理学生问卷得分比较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男护生在"医疗差错 发生后的情感"和"有关患者安全你的意向/打算"2 个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临床医学男生。除"医疗差错 发生后我应该怎么做"维度外,护生全体和女护生得 分在另4个维度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全体临床医学生。

  2.2不同性别学生问卷得分比较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临床医学女生在"医 疗差错发生后的情感"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临床医 学男生。而女护生在"医疗差错发生后的情感"、"有 关患者安全你的意向/打算"2个维度得分上显著 高于男护生。

  3讨论

  3.1重视学生的患者安全教育,临床医学生更加

  紧迫临床医学生和护理学生问卷调查得分均在60%左右,对患者安全的理解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实习 前对临床医学生与护理学生的患者安全教育要并驾 齐驱。临床医学生与护理学生相比,除"医疗差错 发生后我应该怎么做"维度外,其余维度护理学生 得分均显著高于临床医学生,这与Nie等[5]的研究 结果相一致,可能原因在于,患者安全是衡量护理 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与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 全息息相关。目前,医院对护士的患者安全教育培 训比医生更加严格,护士在教学过程中将患者安全 知识融入到护理学生的课堂教育中。当前有关患者 安全教育的研究基本都是针对护理学生。由于 患者安全是多学科团队合作的结果,其最主要的障 碍是缺少医生的参与。因此,强调患者安全教 育时,临床医学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学生患者安全知识水平较临床 医学生高,所以临床医学生的患者安全教育更加迫 切,为临床医学生设置患者安全教育课程有助于提 高患者安全全体水平。

  3.2患者安全教育可减轻学生发生医疗差错后的

  负面情感反应在"医疗差错发生后的情感"维度上,临床医 学女生得分显著高于临床医学男生,护理女生得分 也显著高于护理男生。女生出现医疗护理差错主要 是恐惧、羞愧、内疚、不安的负面情感反应,这与 Patey等[12]和Muller等的研究结果一致。传统 的男性性格特点是果断、领导、冒险和自信。相比 之下,女性接受不确定性事件的能力比男性差,比 男性更害怕犯错误。在"医疗差错发生后的情感"维 度上,护理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临床医学生,护理女 生显著高于临床医学女生;护理男生显著高于临床 医学男生。Gorini等[14]对249名医护人员和学生(38 名医生、11名医学生、127名护士和73名护生)的 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学生和高年资护士比医学生和 资深医生在出现不良事件后更担心被惩罚而感到害 怕。Nevalainen等[14]的研究结果与Gorini等[15]的 研究结果相似,其对307名医学生进行不确定性接 受度的调查,结果有22%的学生认为自己难以接受 医疗差错的不确定性,其中女生占27%,男生仅为 11%。造成这些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增加如何处理 医疗差错的学习以减轻学生的恐惧和不确定感是明 确的'。因此,我们倡导尽早对学生进行患者安全教 育,提高学生的患者安全知识水平,减轻学生发生 医疗差错后的负面情感反应。

  3.3建立非惩罚的患者安全文化氛围是提升学生 患者安全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重要途径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医疗差错发生后的情 感"维度(总分20分)平均分最低的是临床医学男 生12.97分,平均分最高的是护理女生17.01分。这 说明,无论是临床医学生还是护理学生,医疗差错 发生后都趋于负性情绪。虽然WHO极力倡导非惩 罚性的患者安全文化,但责备文化的影响仍非常深 刻。责备文化的特点是将医疗护理差错归咎于医生 护士的无能、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或者不道德,而 不是视其为医疗系统本身的问题。责备文化对 医疗护理差错采取的是惩罚性处理方法。不良事 件发生后,因担心别人知道自己或同事工作有失 误,也担心因为失误受到惩罚、甚至解聘,医生和 护士不敢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更不愿主动上报医 疗护理差错或不良事件,妨碍了医生护士从错误中 学习。不从根本上建立非惩罚性的患者安全文 化氛围,就不能建立卓越的患者安全教育的师资队 伍,学生的患者安全教育就如同无水之源,无本之 木。Day等特别强调建立非惩罚性的患者安全 文化对于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性。因此,除了提高 知识和技能,建立和培育非惩罚性的患者安全文化 氛围,对于临床医生、护士形成正确的患者安全观, 正确对待医疗护理差错并勇于承认和上报,让大家 以更开放的态度从错误中学习非常重要。这样的氛 围既有利于患者安全教育教师的培养,又能提供真实有效的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实现临床医学生和护 理学生的患者安全教育,提升未来医生、护士的患 者安全知识、态度和技能,最终提升患者安全水平。

  3.4结论

  本科阶段,护理学生患者安全知识水平高于临 床医学生,但均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患者安全教 育要临床医学生和护理学生并重。以教师的培训为 起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给学生相关知识、技 能的同时,创建非惩罚性的患者安全文化是提升患 者安全的重要保障。

临床护理的论文8

  优质护理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护理理念,优质护理的推行能够极大程度的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这无论对院方还是患者而言都是比较有利的。因此个医疗结构应该加强优质护理在内科护理中的推进与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xx年1月~20xx年1月所收治的患有内科疾病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0例,女110例,平均年龄49岁。所有患者在正式治疗前除了病变部位外其它器官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240例患者中心血管系统存在异常的有90例,占37.5%,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有65例,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有70例,患有其它种类内科疾病的有15例。把2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每组患者则的性别、年龄、病况以及受教育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对照组中采取传统的一般护理方法,在研究组中采取优质护理方法。具体优质护理方法的内容见下所述。

  1.2.1对护理服务的过程进行规范优质护理的实施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对各个护理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尽可能的让护理过程能够充满尊重以及人性。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尊重,相关的护理人员要最大程度的遵守“六个一”原则,让患者能够在亲切的氛围之内以比较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和护理。另外相关护理人员也应该注重病房、病区卫生的保持,让患者能够在洁净的环境下接受治疗。

  1.2.2护理人员应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由于在内科所接治的患者中,其所患疾病种类多样,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多种疾病的相关知识,因此要想做好优质护理,护理人员必须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尽可能的能够让自己符合现代化内科护理的要求,为给患者最优质服务的提供创造条件。

  1.2.3加强奖励措施的落实优质护理的实施离不开相关激励措施的制定与落实,因此在优质护理推行的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要注重护理质量的提升。内科护理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具体的患者情况制定出适合护理人员的考核标准,一般情况下护理的考核内容应该包括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所表现出的专业程度,另外对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也应该被纳入考核内容考虑范围之内。护理人员应该的`把护理情况上报至相关人员,其要对自己的护理效果及时反馈给相关的医生,从而为医生治疗措施的采取提供依据。在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情况进行评估后,相关部门应该根据评估结果对护理人员进行绩效工资或者奖金等的发放,从而最大程度的使得护理人员能够积极的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去,为其护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动力。

  1.3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的收集及处理均采用软件SPSS10.0,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护理后,对照组对于治疗和护理过程非常满意60例,占50%,对治疗过程以及护理情况呈现还算满意40例,占33.3%,对治疗和护理过程表现不满意20例,占16.7%,总满意率为83.3%,研究组对于治疗和护理过程非常满意90例,占75%,对治疗过程以及护理情况呈现还算满意25例,占20.8%,对治疗和护理过程表现不满意5例,占4.2%,总满意率为95.8%。

  3讨论

  内科是医疗机构中组重要的科室之一,和其它科室相比,内科护理人员所面对的护理任务更加繁重。优质护理的推行对于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都有极大的意义,因此加强内科优质护理的临床实践是目前各个医疗机构都必须重视的工作之一。在优质护理推行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患者自身的需求来制定出比较合理的护理方案,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最大程度的理解和尊重,让患者能够在比较舒适的心情之下接受治疗和护理。另外为了促进优质护理在内科顺利的推行,院方也应该以积极的姿态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为内科护理人员全身心投入护理工作提供动力。

临床护理的论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xx年2月至20xx年2月收治的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麻醉方式均为全麻,且均出现暴露性角膜炎。50例患者中31例为男性,19例为女性;年龄为18至80岁,平均(49.4±12.5)岁;18例为耳鼻喉科,17例为口腔科,15例为眼科。

  1.2护理措施

  1.2.1环境护理

  做好噪音管理工作,将医疗设备报警声调低,营造安静优良住院环境,集中开展护理与治疗工作,为患者充分休息提供保障。

  1.2.2眼部护理

  护士应对患者眼部情况行密切观察,确保角膜处于湿润状态。及时对红霉素眼膏予以使用,3次/d;亦可与0.3%妥布眼液交替使用滴眼;可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至2滴/次,4至6次/d,该药物可加快角膜上皮细胞生长速度,修复角膜基质层[3]。清醒后将导管拔除,若患者主诉眼部疼痛则使用0.1%丁卡因滴眼液,1至2滴/眼;亦可使用甲基纤维素,4次/d,该药物可于角膜附着生成保护膜,进而有效润滑与保护,术前使用还能有效预防。叮嘱患者滴入滴眼液后闭合双眼,眼球转动至上下左右,便于充分纳入药液,而后闭眼休息。确保眼部处于清洁状态,可使用毛巾(需干燥、柔软以及清洁)将患者眼泪擦掉,每日使用温水对眼周予以清洁,因角膜上皮受损后会导致原有防御能力减弱,营造优良环境便于微生物进入,诱发感染,导致角膜溃疡。因此一定要确保面部与眼部皮肤清洁,同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1.2.3心理护理

  护士需鼓励患者,告知手术成功性,祝贺患者,且做好术后疼痛解释工作,促使患者疼痛耐受力得以提升。亦可使用暗示疗法,促使患者疼痛得以减轻。对症处理眼部疼痛患者,对眼液与眼膏予以及时使用。

  1.2.4预防交叉感染

  应专人专用眼膏,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现象。将眼膏涂上之前应先将双手洗净,不可用力,需稳准与轻柔,尤其是小儿或者睑裂患者不可粗暴。应轻柔分开上下眼睑,在眼睑结膜囊内充分缓慢挤入眼药膏,剂量需多,不可于眼球中部涂抹,防止刺激角膜,致使患者出现反射性眨眼或闭眼动作挤出眼膏[4]。具体操作如下:左手食指将患者上下眼睑撑开,拇指对下眼睑予以牵拉,右手拿住红霉素眼膏从下眼睑结膜囊内充分挤入,将药膏放下,右手将下眼睑提起后松开,再左手提起并松开,将眼膏覆盖。若剂量少且术中耗时长,会延长眼球暴露时间,导致角膜处于干燥状态,结膜出现充血现象,导致暴露性角膜炎。因此眼药涂抹方式至关重要,若不对会减少药物效果,影响预后。

  2结果

  50例患者中39例(78.0%)患者为结膜水肿充血与一过性眼睑皮肤发红,采用上述护理措施后消退于6h内;11(22.0%)例为重症患者,消退于12h内。出院后患者视力均恢复,未受到影响。

  3讨论

  对于手术患者而言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为主要麻醉方式之一。由于全麻手术会导致暴露性角膜炎,因此术前可预防性使用药物减少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率。若患者出现则需强化护理工作,坚持无菌操作,开展精心细致眼部护理,保持眼部处于清洁状态,开展心理疏导,坚持眼膏专人专用,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现象。本组中50例全麻手术患者出现暴露性角膜炎,接受相应护理后症状均消失,且视力未受到影响。综上所述,全麻手术致暴露性角膜炎需及时采取科学护理措施,避免患者视力受到影响。

临床护理的论文10

  在临床上,前列腺增生、尿路结石、膀胱癌等是泌尿外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且老年人占大多数,一般以手术进行治疗。近几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老龄化现象的日益增多,泌尿外科疾病的发生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鉴于此,文章择取40例泌尿外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xx年1月?20xx年3月收治的80例泌尿外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其中研究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33?69岁,平均年龄(45±2.6)岁,;S程为4?16年,平均病程为(7±2.8)年。疾病类型:13例为前列腺增生,10例为尿路结石,5例为膀胱癌,2例为其他泌尿疾病;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1?70岁,平均年龄(43±3.2)岁,病程为5~19年,平均病程为(8±3.1)年,疾病类型:15例为前列腺增生,10例为尿路结石,6例为膀胱癌,9例为其泌尿疾病。全部患者均符合泌尿外科中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且在临床一般资料的对比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护理模式,包含内容为关于该症状的健康宣教、日常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及出院指导应该注意的事项等。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如下。

  1.2.1 建立优质护理服务小组 对优质护理小组进行讲座或发放资料等形式进行学习,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的重要性。建立宣传栏和健全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并嘱咐护理人员将其优质的护理理念落到实处,给予患者带来全新的护理模式。

  1.2.2 入院护理 用亲切、温和的语气和患者交流,协助患者办理人院手续,主动自我介绍,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病区的环境,呼叫铃的使用及作息时间和相关管理等,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目前的症状、自理能力以及心理状况,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大胆的表达自己所需和顾忌,建立护患之间的信赖关系,以减轻患者住院的孤寂感和陌生感。

  1.2.3 特殊护理 叮嘱患者白天多喝水,告知多喝水的好处,对于有结石史者、肾功能尚好者及长期置引流管者,每天饮水量应控制在2500?4000ml,尿量在20xx?3500ml,以达到内部环境得到净化,避免尿路感染,预防尿碱阻塞;每天对尿道口进行清洗消毒2次,造瘘口擦洗2次/d,以保持其清洁、干净卫生。为防止污染,所使用的导管、引路管、引流瓶等均是无菌装置,且每2周更换1次;倾倒尿液时,引流管绝不能抬高或者倒置,以避免尿液倒流,给患者带来各种疼痛;密切关注患者排尿情况、尿颜色的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诊。

  1.2.4 术后护理 术后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检测,比如血压、脉搏等,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保持尿道管畅通,以防尿道阻塞、扭曲或脱落等,同时对膀胱进行持续的冲洗,观察冲出液的`颜色,根据冲出液颜色调整滴速,若红色则调快滴速,反之调慢,并发症护理行电切手术后,患者往往会表现出各种电切综合体征,如四肢无力、胸闷、烦躁、恶心等症状。一般手术5天之内禁止灌肠,防止前列腺窝内的继发出血,同时要不定时的进行翻身或按摩,以促进血液的循环,以防褥疮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经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泌尿系统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泌尿系统功能有所改进;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泌尿系统功能等均未好转,甚至有加剧的趋势。并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调查,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调查,并有专门人员将问卷回收,本次共回收80分有效问卷。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计算与处理。用百分比代表计数资料,且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5%(31/40),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7%(38/40),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调查问卷后发现,对照组有22例为非常满意,11例为满意,7例不满意,满意度为82.5%;研究组有24例为非常满意,15例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7.5%,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组别 例数 痊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满意度(%)

  对照组 40 17 14 9 77.5 (31/40)82.5 (33/40)

  研究组 40 22 16 2 95.7 (38/40)*97.5 (39/40) *

  X2 0.205 0.139

  3.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一切以患者为中心,通过不断提高自身护理水平,逐步加强基础护理工作的开展,全面落实并执行护理责任制,强化护理专业的内涵,最终从整体上提升临床护理的服务水平与质量吒在临床上,对泌尿疾病的治疗往往采取外科手术,对泌尿外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并配合治疗,对患者疾病的恢复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7%)高于对照组(77.5%),且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临床护理的论文11

  一、内科护理多发事故原因

  该院内科护理总体比较好,但是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在工作过程中对安全意识的不重视以及对病人护理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不到位而造成。具体分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给药的错误,在实际的护理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药物以及注射药品的给药错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住院的患者较多,在较大的工作压力下导致部分药品摆放混乱、床号标记不清、单据字迹潦草等问题;另一方面则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在交接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进行交接,导致接班护士出现发放错误或者混乱的情况。其次,在输液的过程中由于部分患者丧失了自我行动能力,由于照顾人员的疏忽等问题,容易出现输液的渗漏对周围肌肉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甚至是局部坏死。最后,其他人为原因造成的损害。这方面损害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的疏忽与患者的自我行动而造成的。主要可以分为病患的跌倒、坠床、窒息以及烫伤等问题。内科病患部分丧失了行动能力,或者存在一定的行为偏差。在其自主活动或者无人监护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由于行动不便而出现的意外。

  二、基于安全视角的临床优化对策

  基于如上所反映的多方事故以及存在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护理意外是可以通过安全教育以及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而避免的。针对存在的问题该文主要从药物的管理、护理行为的规范及病人行动辅助等三个方面对安全模式下的临床优化对策进行探讨。具体如下:首先,对药物清单以及床位号等明显标识采用电子化办公以及电子输出等模式进行,在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避免了由于字迹潦草等人为问题造成的药物管理混乱。通过建立核查机制即主治医生—护理人员的双重防范机制,利用主治医师对药品进行最终监管的方式来对药物的注射以及发放进行最终核查进而保障药物发放与使用的正确性。此外,还需要明确护理人员交接工作的具体流程,从时间角度去看需要为护理人员交接提供必要的缓冲时间。从管理制度角度去看需要明确交接责任。其次,这对输液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输液统计以及输液护理工作,护理科室对于输液内容需要有充分的认识,按照输液过程中风险的大小进行分类识别与管理。做到风险化的区别对待。最后,建立并积极应用高效的床头召唤设备,在硬件设施允许的情况下缩短护理人员的反映时间。在病患出现意外之前对所有风险进行评估,并做好提示工作。

  三、内科护理人员管理体系构建

  为了达到护理零事故的目标,该院对内科护理临床的管理体系进行了改革。改革主要从组织模式、责任监督以及绩效体系的构建等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如下:在组织模式方面:本院内科护理改变传统的护士长领班的组织模式而是采用护士长以及科室骨干护士组织成立责任护理组的管理方式。同时,利用这种管理体系使得每一个护理护理人员都能够参与到管理工作当中去。在责任监督方面:采用了全员监督以及自我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错误与问题予以监督与修正。具体操作方式是首先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在工作后积极的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检测与总结,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发现护理的漏洞,并进行积极的补救。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将以病房或者具体的病人为基本单位,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护理人员上,通过这种明确的责任制度来增加每个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在绩效体系建设上:主要是通过在护理人员的绩效评价内容中增加安全绩效的概念,并提高安全绩效在整体绩效中的比例,此外,在护理人员绩效评价模型中引入质量评价体系,并以此为依据,将安全、质量、效果等概念融入到护理人员的绩效体系之中。并以奖金、培训、升职等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激励。最终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安全意识。

临床护理的论文12

  【摘要】目的针对儿科护理实习生,讨论带教管理方法,为日后的临床带教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科20xx年5月~20xx年12月带教的儿科护理实习生107为对照组,11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带教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规范化带教管理模式,并对比两组儿科护理实习生的最终成绩及对带教管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经对比,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科护理实习生满意度为98.0%,对照组儿科护理实习生满意度为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习生进入到医院参与医疗工作时,需经过正确的引导,才能熟练的应用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将规范化带教管理模式推广应用,为医院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管理

  对于医院来讲,儿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管理工作,不仅要面对较多的实习生压力,同时还要面临日常的工作压力。因此,以往很多儿科护理实习生,其接受的带教管理模式,都偏向于常规模式,整体上很难有所成就。由此可见,常规带教管理模式,不仅浪费了儿科护理实习生的时间,还对日常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对人才培养而言,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是非常严重的。本文针对儿科护理实习生,讨论带教管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xx年5月~20xx年12月带教的儿科护理实习生107为对照组;选择我科20xx年5月~20xx年12月带教的儿科护理实习生114例为观察组。观察组男2例,女105例;年龄17~23岁,平均年龄(20.3岁±1.2)岁;中专54例,专科53例。对照组男3例,女111例;年龄17~23岁,平均年龄(20.4岁±1.8)岁;中专62例,专科52例。两组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带教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规范化带教管理模式。对比两组学生的最终成绩及对带教管理模式的满意度。1.2.1对照组应用常规带教管理模式,根据儿科护理实习生的专业,直接将相应的人数分配到各个科室当中,安排相应的护士进行带教管理[1]。1.2.2观察组应用规范化带教管理模式。首先,根据护士的带教规范及相关标准,有效制定临床实习计划,确保儿科护理实习生能够接触到真正的工作、患者,能够将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融合应用[2]。其次,在带教管理护士的选择上,一定要考虑到护士本身的工作强度、时间,以及儿科护理实习生的能力,保持护士与儿科护理实习生的匹配度,减少矛盾和冲突,维持好医院的正常工作[3]。第三,实施岗前培训。儿科护理实习生是即将步入到医院工作的人员,因此在带教管理时,有必要对其开展基础的岗前培训工作,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了解到工作的要点、难点、细节等等,减少差错,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4]。第四,积极完善入科宣教。护士在带教管理过程中,针对分配到本科室的儿科护理实习生,必须在宣教工作上有所努力,要让所有的儿科护理实习生,按照医院的规章制度办事,绝对不可以过于理论化,要把自己当作是真正的医务工作者。第五,运用多元化的带教管理措施。结合儿科护理实习生的专业学习情况以及日常工作表现,通过合理的工作强度安排和不同的训练手段,帮助儿科护理实习生克服自身的薄弱环节,达到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准。

  1.3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对两组儿科护理实习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进行对比。同时在儿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管理满意度方面,设定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项标准。满意:儿科护理实习生得到了相应的帮助,获得了专业的技能学习,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一般:儿科护理实习生认为,带教管理模式并不适合自己,虽然能够达到带教效果,但是与心理上的预期,存在较大的差异;不满意:儿科护理实习生与带教护士出现矛盾,双方各执一词,对带教管理十分不认可。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临床对比,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儿科护理实习生满意度为98.0%,对照组儿科护理实习生满意度为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对于儿科护理实习生而言,带教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现阶段入职的很多医务工作者,仅仅是在理论成绩上达标,几乎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因此在入职以后,还要“从头学起”,这对繁杂、大量的医务工作而言,造成了很多的阻碍。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应用规范化带教管理模式后,其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明规范化带教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有效性均比较突出。相对而言,规范化带教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为儿科护理实习生匹配最合适的护士,在专业技能的'应用、客观经验的积累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减少了以往的矛盾现象,能够为医院的未来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建设出强大的人才队伍。同时,规范化带教管理模式,基本上不会对带教护士、儿科护理实习生的时间安排,造成太多的不利影响,二者的日常工作均可以按照预期来开展。综上所述,儿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管理,是对实习生的一种再教育。实习生进入到医院参与医疗工作时,需经过正确的引导,才能熟练的应用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建议在今后的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管理中,将规范化带教管理模式推广应用,为医院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杜丽.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xx,12(11):2286+2303.

  [2]陈辛华.精细化管理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运用[J].齐鲁护理杂志,20xx,05(06):123-124.

  [3]曹艳,鲁丽萍,王刚琴,何瑾,杨婧.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效果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xx,22(03):133-134.

  [4]余喜红.浅谈临床护理实习生的带教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xx,02(12):258-259.

临床护理的论文13

  我院作为“松原市白内障复明工程”的定点医院,在救助白内障患者上的问题上义不容辞,不过由于较为缺少临床专科护士的同时,却遭遇患者多的问题,势必引发传统的护理模式显示出其明显的弊端,不利于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临床实践显示,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普遍最为认可临床护理路径,认为这种利用图表形式的护理方式最科学最规范,能减少漏项,让护理及诊疗达到效果,并使得护理的质量获得提升。为此,我科室结合科室具体情况,着手进行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并组织实施,目前各项数据显示效果不错,具体报告在以下有所体现。

  1 临床资料

  20xx年3月~11月,248例白内障患者在我科获得免费实施手术。男113例,女135例,年龄45~76岁。

  2 护理方法

  在分成两组时采用随机法,观察组为124例,其中男55例,女69例;对照组为124例,其中男58例,女6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按传统护理工作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按白内障护理临床路径进行护理。

  2.1 制定临床护理路径

  根据相关科室规定对参加复明工程的护理人员进行分组,分组的依据主要参考工作经历与业务能力,共分为3个小组,除了包括筛查小组与围手术期组两个小组之外,还有健康教育组,而确保这些组成员明确职责,特安排了专业的岗前培训。由医务科、护理部、手术室、院感科、科主任与护士长参与制定,经反复讨论,参照其他医院优点结合本科室特点修改制定而成。

  2.2 实施

  2.2.1 筛查小组在筛查小组的人员构成上,除了有1名眼科护士与1名轮转护士之外,还包括有2名实习护士,这一组人员的工作职责包括有:一是协助医生检查前来就医的`患者,是否都达到白内障复明工程的要求;二是对这些患者进行过往病史的检查工作,主要检查是否有呼吸及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三是对于那些确定有心血管的患者,先了解其日常的平卧时间,如果不足30 min,就需要及时提升主治医生;最后就是协助患者办理术前的相关手续工作。

  2.2.2 围手术期组对于围手术期组来说,在人员的构成上则是由2名眼科护士+1名轮转护士+1名实习护士组成。这一组的工作范围也较广,主要包括在次日配合医生重点检查患者的眼部,如眼部 A 超等,此外,还要细心的做好各项术前的准备工作。除了这些基本的工作职责之外,还需要与患者家属做好相关的沟通工作,让家属对手术有个大概的了解,便于他们为做好后期的护理工作做准备。在患者进行手术的时候,需要负责接送工作,在进行手术之前,还协助做好签手术协议书等。除了做好以上这些工作之外,还有一项重要工作,那就是包括术后加大巡房力度等方面的护理工作。

  3 结 果

  两组患者正确掌握滴眼液的方法,掌握护眼常识,遵医嘱定期复查及满意度各项指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

  4 讨 论

  4.1 目标明确

  临床护理路径这种护理模式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即品质高与成本低,这种模式通过设计工作流程图,让所有参与护理工作的人员明确职责,在工作上发挥积极主动意识,对复明工程提供全方位的优势护理服务工作。

  4.2 提高工作效率

  一般的治疗白内障工程不同,复明工程一个比较特殊的特征就是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帮助大量的白内障患者完成手术,并能在这基础上通过专业的护理方式确保患者能顺利恢复健康。这种护理是一种连续与动态的护理过程,在这过程中注重对护理内容进行升级与优化,消除、简化、合并,让整个护理工作更科学,立项实施,方便快捷,在确保护理质量的基础上还能减低成本。

  4.3 保证健康教育质量

  大多数来自农村是白内障复明工程患者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年龄较大,基本上属于文盲,因此对眼科的基本常识更是不太了解。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各种简单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讲解,这些健康教育的讲解需要循序进行,让患者及家属对这些白内障的一些基本常识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经常沟通也有利于与医患之间建立信任感。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中,在各个环节上都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规定,如在每个时间段都需要有人负责,这就为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提供了基础。

  4.4 保证复明手术的质量

  在白内障的护理工作中,其中比较关键的一步就是需要做好预防感染性眼内炎的工作。临床数据表示,如果没有做好护理工作,那么就最容易发生预防感染性眼内炎的感染。加上患有白内障的患者一般来自农村,在卫生方面较为淡化,常用脏手、手绢、卫生纸、甚至直接用衣服角擦拭眼睛,因此对这些患者积极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地预防了这一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护理的论文14

  医院没有针对带教医师与实习生建立齐全的制度,没有统一的进行带教效果的评估与考核,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评教评学制度,使得带教好坏没有约束力,教学结果不够理想。

  1.3临床医师带教热情欠佳

  实习带教教师承担医疗、科研和教学三重任务。很难保质保量的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加之近年来实习医学生人数日渐趋多,一名医师同时带数名医学生的情况较为普遍,老师对教学疲惫不堪;另外有的医师由于资历浅、缺乏带教阅历,表达能力欠缺等因素对教学不主动,带教热情不强。

  1.4临床实习带教方式落后

  过去的“填鸭”式讲解理论,或是走马观花式的义务性带教,实习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口头上的理论教条,实际的临床操作极少。老师没有及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实际演练和纠错,不利于培养实习生动手能力。难以适应目前带教的需求,导致儿科带教效果明显减弱。

  1.5实习医学生学习能力欠缺

  许多实习生初次步入真正的临床工作中,感到惶恐和不适,缺乏自主学习观念和有效的方法,对参与带教持轻视和抵触态度;部分同学认为临床带教阶段的学习情况对今后的工作影响很小,仅是被动地在教师带领下进行查房,参与积极性不高;学生不能通过自己独立的思索来对问题进行正确的剖析与处理,由于很少主动接触病患,无法理论联系实际。

  2、我院儿科实施导师教学策略

  2.1制定导师资格条件

  (1)导师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良好,学术道德端正,医德医风高尚,热爱教学工作,能认真履行导师职责;(2)临床业务能力强,学术造诣较高,具有较高临床实践教学能力;(3)具备10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副主任医师或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4)儿科疾病诊疗经验及授课经验丰富,演讲能力较好,可对案例及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授;(5)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熟悉儿科学专业国内外研究动态;(6)由本人申请,经儿科教研室讨论无异议后,通过多级考核,上报科教科同意方能成为导师;(7)有参加省市级或以上教师资格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的教师优先考虑。

  2.2明确导师工作职责

  每位导师指导1~2名临床实习生,导师在实习期内指导实习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定期与实习生交流沟通,对实习生实习过程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困惑,进行指导;每两周进行一次总结交流,交流学习成果、心得体会以及临床实习中的具体问题,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发掘教学思路,指导学生进行临床工作,实习期结束导师对实习生进行评估及考核。

  2.3入科培训

  每位学生除了参加医院层面的岗前培训,还要参加儿科教研室组织的入科培训,加强对实习生的医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同时介绍科室的基本设置和实习规章制度,儿科常见的病种和诊疗规范,科室的医师职称结构和导师简介,了解导师的临床与教学工作能力情况,为接下来的导师见面会打下基础。

  2.4培训方案及评价方法

  制定严格的培训方案及培训计划,内容包括科室相关所有基础操作技能。实习过程中定期举行专题讲座、教学小讲课、教学查房;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收集学生意见并向导师反馈,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学生档案,根据定期考核结果随时记录更新,采用学生考核教师评价表及理论和技能考核表(技能操作考试)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导师制的实际应用效果。

  2.5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制定学生用教学记录评教表,建立评教评学机制,将实习医师导师的职称晋升、评先进相关事宜与学生座谈会及出科考试成绩情况结合,每学年进行考核;此外对带教优秀者适当给予经济补助。

  2.6导师制的质量监控

  结合临床工作实际情况制订可操作的`质量标准,师生共同参与监控标准的制定过程,保证所制订的标准能有效推广。明确导师和学生责任,强化临床导师责任意识,加强对导师的带教培训及进修,转变教学理念。注重过程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并做好反馈。

  2.7儿科实习医师导师制的阶段性成绩

  我科自实行实习医师导师制以来,“重医轻教”现象明显改善,医师参与教学工作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实习生出科技能和理论考试成绩均明显提高,实习结束前的全院性技能考核中成绩名列前茅,对老师的评价质量及对儿科医疗工作的认同感明显改善,工作方式明显有亲和力,积极参加附属医院举行的实习技能操作大赛,成绩斐然;2名医师获得院优秀教师及优秀教学工作者称号;2名老师获得优秀带教老师;儿科教研室连续两年评为“优秀教研室”称号。

  3、总结

  导师教学加强了老师与实习生的联系,对医学临床实践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目前在我国多所医学院校的本科教学进行探索运用,明确了实习带教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师生交流以及实习生的管理,有利于提升实习生的临床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为未来执业医师考试和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打下基础。导师制的核心是“因材施教”,在临床医学生实习阶段中推行导师制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传统实习方式中教师频繁更换并有效地调动导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临床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有效的医患沟通技能、并初步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和文献阅读技巧,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为我国的医疗行业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

临床护理的论文15

  高职护理教育应以临床需求和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临床需求的高技术技能型护理专门人才。近年来,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开展,对临床护士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培养适应岗位能力的学生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1],高职护理教育应该随着临床岗位需求调整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以期培养能够快速适应岗位的护理人才。本文就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开展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出建议。

  一、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概况

  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是以病人为中心,通过医生和护士在平等自主、相互尊重和信任,且在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开放的沟通与协调,共同决策,共同承担,为病人提供整体护理的诊疗过程[2]。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临床一线的主要工作方法有医护联合查房,医嘱管理,复杂病例及个案讨论,规范临床路径,共同探讨健康教育内容,共享信息资料;医护共同参与专科诊疗和护理操作,综合心理干预等方式[3]。护士渴望参与治疗和决策[4],但是新入职护士往往因存在专业知识不扎实、健康教育和沟通能力欠缺、不能理解医生医嘱内容、对专科操作不熟悉等问题而受到置疑。调查显示,由于医护双方在知识、技能等专业知识的差异,医护沟通能力的缺失及“医尊护卑”的社会观念等因素影响,医护合作并不尽如人意。[5]因此,众多学者建议医学院校开展医护一体化教学,培养医护合作意识,增强医护专业间的理解、渗透及团队协作,有利于毕业生适应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提升病人的满意度[6,7]。

  二、高职内科护理教育现状

  (一)内科护理培养模式

  近年来,高职护理专业纷纷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仍难以满足临床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内科护理作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内容多,专科性质强而课时有限。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课堂教学脱离临床实践等问题[8]。传统教学中学生仅有的见习实践因带教教师、医院或学生方面原因[9],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实习以前,学生并未真正参与到临床护理中,教学与实践脱节。调查显示,刚刚入职的护理专业实习生反映高职护理教育与临床发展存在较多不适应,认为教学过程不能体现工作过程,对临床新知识、新技术不了解,对医生的一些操作感到陌生[10]。临床专家普遍评价新入职高职护生的专科护理知识缺乏,停留在一般的打针、输液等基础护理操作,缺失专科护理技术,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足。结合临床岗位能力需求实施内科护理教学改革设计,对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綜合职业能力有重大的意义。

  (二)内科护理师资现状

  内科护理教师一般由护理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教师担任,大多毕业即入职,缺乏临床经验,且在教学中多沿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护理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过度强调护理的共性知识,如休息与活动、饮食、皮肤护理等一般护理知识;而对专科护理知识如特殊用药或专科技术的护理等特殊性的点不能很好的阐述;对疾病病因、机制、检查和治疗等医学诊疗内容更是浅尝辄止,认为那是医生需要掌握的内容,无需讲解。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疾病知识的整体把握,更是把护士置于医生的附属地位,不利于临床医护平等关系的构建和护士责任心的养成。护生入职后自然难以适应临床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临床专业教师则反之,他们对疾病诊疗知识进行深、杂、细的阐述,对护理相关知识则一带而过,甚至要求学生自学完成,学生的专科护理知识得不到加强。

  (三)高职护生学情

  高职学生经历高考“失败”后,再接触复杂的医学专业知识,学习自信心不足。用人单位的评价是“理论知识相对于本科生显得薄弱,技能操作相对于中专生不够扎实”。这些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好,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渴望了解更专业的医护诊疗知识,但是传统以灌输为主的授课,以基本护理知识为要点的讲授,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容易倦怠,不易获得成就感和职业认同感,从而失去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强化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全面把握专科疾病知识,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职业感,有利于大专生职业素养的形成。

  三、开展内科护理医护一体化教学

  明确医护一体化教学目标内科护理教学目标是培养护生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疾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结合临床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对护士的能力要求和我院在行业中的调查得出,临床对护生的职业能力除了基础护理操作能力外,还需具备专科护理操作能力、评估病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健康教育的能力、沟通交流和与人协作的能力以及关爱病人敬业奉献的职业素养。其中一般护理与专科护理操作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被认为是最主要的职业能力。因此,在高职内科护理中的教学目标应分别确立专业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并以形成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最终目标。专业目标是学生能阐述内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专科护理要点,能全面评估病人病情,针对性实施健康;能说出疾病的病因、主要诊疗手段、一般护理要点;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特殊检查的护理配合。能力目标是形成学生观察病情、分析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形成医护合作意识、护患沟通的能力。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爱伤观念及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的职业素养。

  (一)课程内容设置医护一体化

  1.内容突出专科特色,增加实践课比例

  内科护理要实现与临床的对接,突出内科的专科护理特点,加强实践实训课程。由于高职学生在校时间短,内容必须精化,强调对常见病以及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疗护理、健康指导进行重点阐述。理论内容应适当参考临床专业内科学,不要忽视疾病的.病因机制、检查治疗等内容的讲解,也不要对一般护理等常规护理内容过度重复。同时,授课内容要突出专科护理知识和健康教育训练,避免基础护理操作的重复,适当拓展新知识。在授课计划中增加实践课的比例,开展诸如专科实训、视频电教课、小讲课、模拟健康教育、见习等实践课。通过课程内容调整与设计,逐步强化学生专科护理技能和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并逐步融合形成护理综合职业能力。

  2.开设医护跨专业教育(IPE)课程

  随着疾病谱改变,医疗保健各专业人员合作能提供更优质的健康服务。医学生开展跨专业教育有利于学生培养职业认同感,并快速适应临床工作。临床专业的诊断学、内科学与护理专业的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在内容上存在交叉,为开设共同选修操作技术课程奠定基础。借助高仿真模拟人,开展专科医学生和护生共同模拟查房、案例讨论、模拟抢救配合等临床常用诊疗技术和护理技术的实训合作练习,能提高医护合作意识和岗位能力。有学者认为,学生在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基础上早期开展跨专业教育,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入临床工作。因此,我院目前正探讨在大二护生与医学生中借助高仿真模拟人开展部分医护一体化实训操作。

  (二)课程设计医护一体化

  实践教学是培养岗位胜任力的有效方法。开展理实一体化课堂,以问题或任务为载体,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增加课堂互动,让学生理论课堂变单一的听为听、说、做、想一体。教师在课堂中扮演医生开展教学查房、案例教学、PBL教学,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自主探究学习。从内科疾病病人的临床表现思考其病理生理、病因机制,并引出治疗原则,进而讨论护理问题提出护理措施,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最后整合知识点,根据病情模拟健康指导,形成对该疾病病人的整体护理能力;最终进入临床见习,进行真实演绎。

  四、讨论

  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应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随临床工作模式改变而相应改革,学习过程要体现工作过程。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对高职护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完善实训设备、拓展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展医护一体化实训提供条件;专业教师尚需不断强化拓展医疗、护理、人文、管理、科研等知识、态度、技能,提升综合教学能力,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医护跨专业教育作为新的医学教育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其开展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还需进一步实践和探索。此外,还需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以促进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刘莉.对接岗位胜任力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xx(9):76-77.

  [2]陈静,张振香,谢红.医护合作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xx,46(11):1136-1139.

  [3]杨力.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运用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xx(1):9-10.

  [4]李圣杰,徐习.医护一体化合作的研究进展[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xx,30(12):827-830.

  [5]张新庆.论医护合作[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3(4):1-5.

  [6]舒春梅,赵庆华.三级综合医院医护合作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xx,31(19):48-52.

  [7]陈静,刘晓黎,张振香.醫疗专业和护理专业实习学生对临床医生或和护士角色期待的认知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xx(9):695-698.

  [8]刘晓黎,倪晓丽,陈静.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实习生医护合作态度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xx,48(8):701-703.

  [9]杨秀兰.高职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赤子.20xx(10):108.

  [10]姚洁,史永博.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全科护理,20xx(3):272-273.

【临床护理的论文】相关文章:

临床护理的论文05-15

[精]临床护理的论文06-10

临床内科护理论文12-04

临床护理的论文范文12-07

临床护理的论文【精选15篇】06-08

儿科临床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论文11-02

临床护理的论文15篇(必备)05-16

临床护理的论文精品(15篇)05-17

临床护理的论文15篇(精品)05-17

临床护理教学研究论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