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其人

时间:2022-12-21 02:45:08 历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陈涉其人

  论文关键词:陈胜   革命  失败

  论文摘要:陈胜引领了上第一次农民起义,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他虽有豪情,虽有壮志,但目光短浅,不会用人,缺乏头脑的性格缺陷最终导致了他的覆亡。本文试就这几个方面来解读陈涉,了解其失败的原因。

  从高中课本中,牢牢记住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1],陈涉的勇气与志向也牢牢印在脑海中。当时虽然从众所周知的历史知识中很清楚的知道陈胜革命最终没能成功,然而事隔多年,完整的看完《史记·陈涉世家》之后才明白,他的失败是一种必然,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陈胜,字涉,秦末阳城人。他曾经帮人做过工,但是并不安于现状,所以会发出“苟富贵,勿相忘”的慨叹;他也有着足够的自信,所以在遭到同伴质疑的时候,他回敬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他对统治阶级也有着很独特的思维,不像一般人那样相信天命,而是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当然他也有抓住时机的魄力,因而首当其冲的揭开了轰轰烈烈反秦农民革命运动的序幕。他只称王六个月,应该说也没有什么遗憾了,毕竟他称了王,过了一段他敢想而别人却不敢奢望的生活,出尽了风头,显尽了威风。短短的一百八十天,一切似一场梦,华美而又不真实。而他的命运由于他的性格等各方面的因素也注定像昙花般不能长久。

  革命的开始还是很成功的,由于他很明白“天下苦秦久矣”的现实状况,并且成功利用人们的迷信,先是在渔人捕到的鱼肚子中塞入写有“陈胜王”的帛书,制造一点神秘气氛,等于说有点惑乱军心的味道,然后又指使吴广并且是“强令”他在半夜到驻扎地的祠堂边,点着火把学狐狸叫“大楚兴,陈胜王”。果真“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目指陈胜。”然后又利用吴广想来爱护士卒,士卒多为其所用的有利条件,杀死押送他们的尉兵,还要诈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威名领兵起事,开始了他向富贵生活迈进的第一步。由于士卒们被秦欺负的忍无可忍,并且“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总之横竖都是死,权衡来权衡去,还是跟着反了比较划算,再说一旦起义成功指不定还能捞上一官半职呢,于是皆曰:“敬受命。”从此历史上开始有了农民运动这一说法。

  从攻下大泽乡开始,然后又一口气攻下了蕲、、酂、苦、柘、谯等地然后入陈,然后就赶紧听从所谓三老、豪杰的拥戴下,无视陈余“先立六国后人为王,为秦朝树敌,然后快速西进,取咸阳,号令天下,这个颇有远见的构想”连忙自立为王,号张楚。虽然表面上很威风,似乎达到了他的目的,然而却很不明智的为自己的覆亡埋下了伏笔。要知道此时的秦朝,并不是想象的中的那么不堪一击,他还有足够的力量去对付“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的革命队伍,所以陈胜的称王就等于把自己竖为箭靶等待秦军的攻打。贪图名利,目光短浅,这是陈胜失败原因之一。

  无法识别、重用人才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二。对于张耳、陈余这两个魏国名士,他们曾为陈胜制定过夺取天下的战略。然而看透了没有政治眼光的陈胜,便寻找机会溜之大吉开辟另一片可以更长远生存下去的土地了。“著名儒者叔孙通在陈胜手下无所作为,在刘邦那里却屡有建树。八世孙孔鲋提出一条重要建议,未被采纳,从此销声匿迹。汉相陈平曾投靠魏咎,也就等于投靠了陈胜,因未受重用而改换门庭。”[2]有才的被他冷落忽视掉了,而他任用的吴广骄横,有不懂得用兵权谋,结果被手下假冒命令砍掉了脑袋。那个所谓的陈县有名的贤人,自诩曾是项燕军中的占卜望日官,也在楚相春申君黄歇手下做过事。于是陈胜就给他金印,让他领兵西去攻秦,他一边走一边招兵买马,到达函谷关时,居然达到战车千乘,士兵几十万人。然而这庞大的军队在周文的领导下却不堪一击,章邯一出手就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最后周文无颜面见人不得不自杀。这是策略和战场上用人的失败,如果说是因为陈胜远离了前线,不在基层不能很好了解任用人才,似乎还有一点可以同情的理由,然而在上,在他的身边同样没有什么好的表现。他任命自己信任的朱房做中正,胡武做司过,专门督察群臣过失,而这两个人颠倒是非凡是自己不喜欢的,就擅自给予惩治而不经司法部门的审理,这样一来,律例便形同虚设,没有实际意义,一切行事都变的随便没有规矩。下面的将领也各有私心,不大遵从上面的命令,各自为政。有令不行,这恐怕也是自取灭亡的一个征兆吧。

  不会笼络人心,刚愎自用。陈胜称王以后,就不在奔赴前线,成就个大的事业,而是呆在自己的宫殿内,享受荣华富贵。因为他曾经的“苟富贵,勿相忘。”被当时的哥们牢牢记在心底,于是在他发达之后,那人便忘记当日的嘲笑来分一杯羹。在宫门守了三天,终于得以到陈王的宫殿中一饱眼福,然而这位伙计不识好歹,寓指责于感慨中道“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 不仅在宫殿到处乱窜,为了显耀,还到处乱讲陈涉过去的不堪经历,这可怎么得了,如今的陈涉已非昔日的佣耕之人,怎么能被随便谈论呢,何况还是抬不上桌面的不雅之语。他再继续嚷下去,陈胜王的颜面何存?于是为了保卫陈涉的尊严,这个人就不明不白的掉了脑袋。这一刀,似乎将陈涉的威严拔高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然而人心却悄悄地散了,以前的好哥们都毫不留情的杀了,我们又算什么呢?“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有才能的自立门户了,像陈余、张耳;没用的被杀了像吴广、周文;本来还可以依靠一下的旧友又被吓的躲得远远的;陈胜还有谁可以依靠呢?他将自己一步一步孤立起来,没有人愿意在为他效劳,一个被架空的王,不死何为?于是他的车夫很痛快的结束了他的生命,让他不再无助不再失落。

  想掌管天下,封王做侯,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时的豪情,更不可能是只具有喊出一句口号的能力。仔细研读,陈涉并不能称得上英雄,他只能算得上一个对权力对富贵有着强烈渴望的人,因为有了渴望便有了追求的动力,变得有头脑,变得有哲理,然而一旦得到了荣华富贵,所有进取的意志就会消亡。自从陈胜起,历代的农民起义都会走进起初轰轰烈烈,最后都不免销声匿迹的失败结局,虽然朝代不同,领导人换了,但都无法脱离这个怪圈。这是由于他们所处的特定地位决定了他们特定的思维方式也造成了特定的失败方式,许多人称之为小农意识。

参考文献

【1】《史记》简体字本   ( 汉 )司马迁撰    中华书局    2000年

【2】《陈胜的长处与短处》  陈晓光   《》    2009年02月

【3】《陈胜的两张“脸”》   宋军伟    《党员干部之友》  2005年01期

【4】《陈胜二三事》        刘建强     《课外阅读》  2007年11期

【5】《陈胜新论》 曾祥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科学版)》1988年05期

【陈涉其人】相关文章:

论涉他合同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