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近三十年来东汉抒情赋研究综述
摘要:以中国知网为主要搜索依据,梳理近三十年来关于东汉抒情赋的研究成果,可将研究的主要内容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东汉抒情赋的范围及界定、东汉抒情赋的思想体系、东汉抒情赋的艺术特色、东汉抒情赋对楚辞的接受、东汉抒情赋体裁研究。
关键词:东汉抒情赋 思想体系 艺术特色 综述 界定
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文学样式之一,也是汉代文学的代表。关于汉赋的研究一直是学界的热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汉赋的研究逐渐深入,汉赋的抒情性也逐渐被学界关注,一些专门研究汉赋的著作也涉及了汉赋抒情性的特征。马积高《赋史》认为汉赋中成就较高的是“从西汉初贾谊到东汉末年赵壹等人所创的抒情言志之作”,肯定了汉代抒情赋的文学价值。其后万光志《汉赋通论》认为汉赋进入东汉中叶以后,进入了抒情化和小品化的时期。高光赋《赋史述略》中也认为汉代的抒情赋与叙事赋是并行不悖的,同时存在于赋的发展过程之中。龚克昌先生在《汉赋研究》中重点论述了楚辞的抒情性与汉赋叙事的传承关系,并开始关注汉大赋叙事时的抒情品格,揭示出散体赋的抒情特征。其后,许结、郭维森《中国辞赋发展史》论述了汉赋的发展流变过程,认为从骚体赋到散体大赋的流变过程中,出现了三次文学思想变革。许结从这种文学形式的流变及发展的过程中强调了汉赋叙述与抒情之间的关系。陈庆元《赋・时代投影与体制演变》探究了抒情小赋与叙事大赋之间的区别。另有著作探讨汉赋与楚辞之间的关系,如费振刚《汉赋概论》探讨了汉赋体制及其流变,揭示了汉代抒情赋对楚骚的继承与创新;郭建勋《楚辞与中国古代韵文》谈到楚辞与骚体赋的前后继承关系,探讨了楚辞与汉赋之间的渊源流变。以上著作都是从汉代整体出发研究汉赋的抒情性问题,西汉赋中虽然有很多抒情性作品,但是从数量上来看远远不及东汉时期,尤其是东汉中叶以后,抒情小赋的出现与成熟把汉代抒情赋推向了高峰。
一、东汉抒情赋的范围及界定
谈到东汉时期的抒情赋,就不得不提到对它的范围及界定。关于何为抒情赋,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一般来说,抒情赋发源于西汉初年的骚体赋,并且贯穿于整个汉代。但是存在争议的是,东汉时期的抒情赋始于何时?有的学者认为东汉的抒情赋就是从张衡的《归田赋》开始,与抒情小赋为同一范畴,但是也有一些学者的论文认为东汉时期的抒情赋与西汉抒情赋是一脉相承的,只是到东汉中叶发生新变,成为抒情小赋。
对于抒情赋内涵的界定,一部分学者对其含义的界定与抒情小赋的含义有所重叠。陈海燕《汉魏六朝抒情小赋的语体研究》中将赋分为散体大赋和抒情小赋,认为能够表达作者内心情感以及个人意志的抒情性的赋作都叫作抒情小赋。蔡金平《汉魏六朝抒情小赋题材研究》中也认为抒情小赋和抒情赋属于同一范畴。学界普遍认为,抒情小赋产生于东汉中叶,而此论文中认为抒情小赋并不是东汉后期才出现的,而是从西汉初年骚体赋开始,认为凡是能够表达个人意志,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都应该属于抒情赋范围,与其自身的体裁没有关系。阮忠《两汉抒情赋论》中认为汉代抒情赋始于西汉骚体赋,并一直流行于整个汉代时期,到了东汉中叶,骚体抒情赋仍然流行于文坛。至于东汉中叶出现的抒情小赋,只是在摆脱传统骚体形势下出现的新变而已,两者是两种不同的范畴。另有何天杰《由“情胜于理”到“理胜于情”――论汉代抒情赋》中提出:“绝大部分的抒情赋都是以骚体形式、以悲悼屈原的不幸为题材而写成的。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东汉后期才有所改观。”因此,他也认为东汉中叶出现的抒情小赋与抒情赋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姜文燕《从抒情寄意到述行序志》,常先甫《东汉抒情赋文化精神溯源》也赞同此种观点,认为东汉抒情赋与小赋是不同的两种文学样式。
张宏伟《汉代抒情赋研究》中认为只要“主情”的赋都可以算作是抒情赋,而“主物”赋中只要有抒情的成分,也应该纳入抒情赋的范围。王瑞凤《东汉末年抒情赋与高丽时期抒情赋比较研究》认为抒情赋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既要抒写情志更要体制短小,在内容与体制上对东汉抒情赋进行界定。常先甫《东汉抒情赋的情理世界》中将东汉抒情赋的内容分为:遭遇无常,悲士不遇;关注国事,批判现实;避祸自适,与士逶迤;情感世俗,趣味浓厚四部分内容。
二、东汉抒情赋的思想体系
无论哪种文学样式都离不开思想观念的支撑,东汉抒情赋也是在不同思想观念下形成的。综合各学者的研究成果,东汉抒情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思想观念:
1、道家思想
佘正松《道家思想与汉代抒情小赋》中主要论述了道家思想对汉代抒情小赋的发生、发展产生的影响,认为张衡的《思玄赋》是有感于老子的“吉凶倚伏”的哲理,作此赋“以宣寄情志”。张宏伟《汉代抒情赋研究》认为东汉时期王朝的更迭,士人出于避祸的考虑,思想逐渐由儒家转向老庄一派,道家思想对士人的影响逐渐加深,道家思想如同儒家思想一样影响着士人的治世方式。
2、儒家思想
王瑞凤《东汉末年抒情赋与高丽时期抒情赋比较研究》认为东汉抒情赋作家在思想上主要以儒家思想为主,兼有道家思想,这两种思想共同影响他们的文学创作。
3、隐逸思想
赵晨《东汉辞赋中的隐逸意识研究》主要分析隐逸思想对汉代知识分子的思想、生活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在汉赋创作过程中的隐逸情感的流露。作者还认为,东汉时期的隐逸思想大都存在于骚体赋与散体赋之中。
4、战国纵横之风
常先甫《东汉抒情赋文化精神溯源》认为战国纵横之风对东汉抒情赋创作有一定的影响。文章认为,战国初期,士人在高度自信的同时也有着强烈的英雄无用之感,这对汉代士人的“不遇”心态有很大影响,付诸在作品中,“士不遇”主题成为汉代抒情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5、老庄思想、佛教观念
张家卫《汉代抒情赋略论》认为东汉时期社会的动乱与社会的黑暗导致文人渐渐从儒家思想中脱离出来,老庄思想和佛教观念则占据其主导位置。
三、东汉抒情赋的艺术特色
张家卫《汉代抒情赋略论》将汉赋的艺术特色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沉郁深邃的语言、简洁的结构、现实与梦幻相间的虚构艺术、“诗化”倾向、鲜明的个性化风格。常先甫《东汉抒情赋的艺术手法》中将东汉赋的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作者认为直接抒情能够反映社会现状,表达对现实的焦虑、批判和厌倦,而间接抒情的效果则是使感情表达得更加委婉曲折。王甜甜《东汉抒情小赋研究》认为东汉是抒情赋继承了骚体赋中托物比兴的艺术手法,比兴寄托成为其最主要的艺术特色,并且东汉时期的抒情小赋有诗化的倾向,吸收了诗歌的形式和风格。而且,东汉抒情小赋在语言风格上更为平实流畅。
四、东汉抒情赋对楚辞的接受
汉赋无论是在精神内涵还是艺术手法上,都对楚骚系统有所继承,这也是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近年来一些汉赋研究文章都涉及了这个问题。
杨冬琴《东汉诗赋对楚辞的接受》从传播学和接受学的角度,研究楚辞的主题和模式在东汉赋体中的流变,包括楚辞在东汉的传播方式、东汉赋在形式、内容和题材上对楚辞的接受。周建江《汉赋中的“楚风”研究》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论证了骚体文学对于汉赋的影响。蔡金平《汉魏六朝抒情小赋题材研究》中认为汉赋来源于楚辞。郑明璋《论汉赋对楚辞的接受与创新》认为汉赋继承了楚辞的传统,首先是汉赋将楚辞中的“怨悱而发”的内在精神与自身铺陈、象征、描写等外在形式融为一体。其次,楚辞中的对话体被汉赋吸收改造成为了正方说服反方的形式。蒋方和张忠智《两汉士人阅读屈原的价值取向探释》对汉代士人与屈原及词赋的价值取向进行探究,认为汉代士人对于屈原的同情使他们从对自身的不遇的感伤中转变成对忠君爱国的表彰。
五、东汉抒情赋的体裁研究
关于汉赋体裁的研究较之汉赋其他问题一直显得略微单薄,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在论作中提及此问题。
对汉赋研究贡献较大的曹明纲先生在《赋学概论》中对汉代抒情赋的体裁做出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汉赋较前代在题材方面更为开拓。另外蔡金平《汉魏六朝抒情小赋题材研究》认为,汉代的抒情小赋应该始于西汉初年,且一直存在于汉魏六朝赋作之中,在此汉代的抒情小赋不单单指东汉中叶出现的以张衡、赵壹为代表的抒情小赋,同时还认为抒情小赋的体裁在汉代则有很大的开拓,在东汉之后相继出现了“述志赋”“宫怨赋”“怀古赋”“寓言赋”“隐逸赋雏形”和以张衡和赵壹为代表的抒情小赋,汉赋的体裁取向变得更加宽泛。
不难发现近三十年来学界对东汉抒情赋的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是大多数的研究只是将东汉抒情赋放到整个两汉时期的脉络下,或者仅从张衡为开端进行研究,而缺少具体分析东汉各阶段抒情赋自身的特点及对东汉抒情赋历程演变和对魏初抒情赋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马积高.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7.
[2] 何天杰.由“情胜于理”到“理胜于情”――论汉代抒情赋[J].学术研究,1987(4):117.
【近三十年来东汉抒情赋研究综述】相关文章:
近年来药用植物抗寒生理研究进展综述11-29
论近年来留学生篇章衔接偏误研究综述03-19
微电影研究综述05-17
说话人识别研究综述03-07
旅游感知形象研究综述03-21
藏族民间谚语研究综述03-14
关于VMI策略的研究综述03-01
开题报告及研究综述(精选6篇)01-07
禀赋优势论研究文献综述03-13
文艺理论研究综述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