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历史研究论文

时间:2020-10-11 18:18:45 历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秦始皇历史研究论文

  秦始皇的历史研究对于我们对历史的了解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秦始皇历史研究论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秦始皇历史研究论文

  秦始皇历史研究论文一

  摘要:

  秦始皇不但统一了6国、统一了货币、统一了衡量度等,还在文化方面进行了统一。这样就导致了“焚书坑儒”的发生。那么“焚书坑儒”真的如我们从生活中得到的信息一样吗?本文针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进行分析探讨,使人们重新认识焚书坑儒事件以及它对史学的影响。

  关键词:

  秦始皇 焚书 坑儒 影响

  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焚毁书籍和坑杀术士以及儒士的事件在历史上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现在的人们只要一提到中国古典书籍,就会想到焚书坑儒事件,认为之所以很多古代文学书籍的消失和损坏都是由秦始皇所致。一直以来,焚书坑儒始终是史学家们争议的焦点,因为经过史学家的对历史的研究发现焚书并不是将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消失殆尽,坑儒也未必是坑杀儒士很肯能是坑杀方士。

  一、对焚书坑儒的理解

  (一)对焚书的理解

  焚书事件其实是秦始皇统一6国之后,想要加强对百姓思想统一的做法。在当时,法家学派与正统的儒家学派就秦王朝执行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还是执行分封诸侯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斗争;在当时,由于旧有的思想在新建立的秦王朝仍占有一定的地位并控制着很大一部分百姓的思想,秦始皇及其身边的权臣认为,这些思想如若不加以根除,不仅会惑乱新王朝的新思想,而且对封建专制的巩固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原因导致了秦始皇为了加强对百姓的思想控制下令焚尽除秦国史记之外的所有史书书籍,其中只有医学、占卜、农作物等书幸免遇难。

  实际上在当时的形式来看,焚书是由于时势的变化爆发的,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只不过秦始皇的手段过于激烈,使百姓及其后人对秦始皇产生了过于强烈的谴责。因为从史书看来,焚书事件并不是秦始皇一个人决定的,每个国家的领导人背后都会有一定的智囊团,而为秦始皇出谋划策的人就是李斯,从焚书这一历史事件来看,李斯才是整件事情的策划者以及执行者,秦始皇只不过是对他提出的计划加以允许,也就说国家的统治看起来是由秦始皇一个人完成的,但是,并非如此,因为秦始皇所在社会是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地主阶级的利益就是秦始皇乃至国家的利益,因此,当李斯提出有益于地主阶级利益的焚书要求时,秦始皇自然而然的就会同意李斯的要求,进而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每个朝代的建立,都会出现新势力铲除旧实力的事件,统治者都希望统治并控制百姓的思想,与其说焚书事件是秦始皇残暴专制的体现,不如与其说是地主阶级对其他各阶级实行专制的体现。况且儒家经典古书在秦朝时期数量不多,焚书令又对焚书种类有明确的规定,因此焚书事件并没有真正的对中国古代文化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二)对坑儒的理解

  对于不研究史学的人们来说,只能从小到大的所学书上知道焚书坑儒事件,而并不知道其实焚书和坑儒实则是两件事情, 认为焚书坑儒就是焚烧儒家经典书籍(比如《尚书》、《春秋》等)残暴的坑杀儒家学士的事件。实际上,坑儒事件另有说法。坑儒的起因是错综复杂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所记载,坑儒事件是因为秦始皇迷信候生、卢生等方士以为有长生不老药,但是方士并未寻得对秦始皇进行欺骗并逃跑,候生、卢生等人还认为秦始皇刚愎自用、凶残暴力,致使秦始皇勃然大怒,导致秦始皇下令拷问咸阳四百多名方士,最后将与候生、卢生两人有关的460余人全部坑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坑儒事件。

  也就是说秦朝的坑儒事件原因是几个方士对秦始皇的欺骗和造谣生事引起的,和儒士并无直接关系,只不过方士逃跑之后连累了儒士,最后导致了460多人被坑杀,但是实际上对秦朝时期的儒士打击并不是很大,最为博士官的儒生依然有很多在朝。

  二、焚书坑儒对史学的影响

  焚书坑儒事件对历史的影响可谓很深远,人们只要提到焚书坑儒就会对秦始皇咬牙切齿,恨不能回到过去阻止他的这一暴行。那么焚书坑儒是否真的对史学有这么坏的影响呢?

  首先,焚书坑儒事件确确实实使部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流失,使现在很多的学术问题成为谜团,阻碍了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经典古籍的深入研究。

  其次,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焚书坑儒事件实质上是统治者发动的一场统一思想的运动。无论是作为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统治者,要想实现国家统一,都要在文化上、经济上和政治上进行统一,特别是在秦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春秋战国时期刚刚结束,思想领域过于混乱呈现百家争鸣的现象,导致秦王朝难以使统治的百姓和统治阶级形成相同的价值观。因此,秦始皇同意李斯提出焚书坑儒的计划也是顺应当时的发展的。胡适曾说过,古代的思想家,无论是哪一个学派,都有排斥其他学派思想的倾向。况且焚书事件并没有全部将儒家古籍全部焚烧,还有很大一部分得以保存,这一事件比起清朝的文字狱来说并不残忍。

  最后,我们还可以从焚书事件看出秦始皇是非常重视史学的。第一,秦始皇很重视史书对社会和百姓思想产生的影响。秦始皇当时为什么要同意李斯提出的“焚书”呢?就是因为秦始皇早就看出古典史学对社会、对百姓都已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认识到要想使秦王朝长期发展下去并繁荣昌盛就必须从思想上对百姓进行控制,防止有复国想法的人起来造反。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历史,不能片面的了解历史并作出评价。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秦王朝时期的焚书坑儒事件并不是秦始皇因为自己的独裁专制而进行的,它是封建统治者为了进行文化统一而采取的高压政策。只不过每个领导者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其方式、性质的不同对历史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由此可见,一个朝代的发展不仅仅要使经济、政治、军事得到发展,还要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自由和发展。

  秦始皇历史研究论文二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这是《过秦论》对秦始皇的`描述。有许多影视作品,都将秦始皇视为一个凶残暴虐的反面角色。就连相对客观的《史记》,在《陈涉世家》中也透露出对秦始皇剥削百姓,大兴土木的厌恶。然而,无论再怎样描述他的残暴,也无法否认他是一个极有能力的君主。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争论秦始皇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至少在我心中,秦始皇是功大于过的。

  一提到秦始皇,许多人会想到“焚书坑儒”这个词,后世的学人恨不得将他掘尸鞭之。然而这几乎成为铁的事实,真的是秦始皇所为吗?且待我一一分析。首先是焚书。焚书,即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私藏的《诗》《书》等。这里需注意,并不是将全部的书烧毁,无论秦始皇出于什么理由,他还是让《诗》,《书》得以保存至今。用朱熹的话说,秦焚书也只是教天下焚之,他朝廷依旧留得。这比在那场十年内乱中损失的书籍着实要少太多了。我们都知道,秦朝时代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等各家争相齐放,而秦朝采用的是韩非子的法家之说。焚书是为了统一天下思想,如此,一个国家才能真正统一。这种法治思想在我们当今社会仍在延续。作为一个有才能的统治者,统一思想是绝对必须的。汉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目的与秦皇完全相同,只不过一个是“硬暴力”,一个是“软暴力”。而得到的评价却太不相同,实在想为他鸣不平啊。

  至于“坑儒”,观点就更五花八门了,首先我想说,我们对任何一种思想学术都不能用绝对的好坏来说明。几千年来,人们已经不自已地将儒学看作是“好”的学派,正统的思想。这使人们对“坑儒”格外反感。《史记》中原文中写的是“坑术士”,后人多解释为,秦时的儒士与术士多混为一谈,这里的“术士”便是儒士。而事实上各史上记载各不相同,甚至有完全没提到坑儒的,如此解释未免太过武断。另有观点认为,此术士是“江湖术士”的术士,可能是指观看天相,占卜算卦的阴阳术士。总之无论怎么看,《史记》中记载的史实缺少细节,且很多因袭《说苑·反质》的传闻,并不完全可信。因此,“焚书坑儒”这个记载,并不完全可信。且天下的统一为历史大势所趋,即使“焚书坑儒”真实存在,也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所以我们不能将所有的标签都贴在秦始皇身上。

  “大兴土木”这一词用在秦始皇身上确是恰当。比如长城,阿房宫,咸阳宫等。有诗歌曰:“秦皇宫,燕王台,高楼坍乱余尘埃;千万载,君见何人得重来?”说到长城,难免会提到千里送寒衣的孟姜女。而奴役百姓,凶残暴虐……人们若将长城与秦皇放在一起,定会想到这词。而将长城与劳动人民联系起来,则定会是“智慧的结晶”之类。然而古往今来的君主,几乎没有不兴土木的。埃及的金字塔,新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几乎大多是为了满足君主的一己私欲,而秦长城,至少是为了保卫疆土,防止外敌进攻,而且它也成为了中国强大意志的象征。只是秦皇身边没有能进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臣子,定也没有料到人民的力量能强大到几乎推翻了他一手建立的秦朝。再说阿房宫,甚至至今都没有任何实物能证明它真实存在过,目前无从考证。

  至于功,这根本不必一一细说了。修灵渠 ,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度量衡……

  或许,秦始皇不是个开明的皇帝,不是个爱民如子的皇帝。然而谁也不能否定他的功绩和才能,他“世代最有作为的皇帝”的称号决不是子虚乌有。

  “千古一帝”,世间绝无二人。这,就是我心中的秦始皇。

【秦始皇历史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中医古籍英译历史研究的现代意义论文

2.试析历史研究的客观性问题论文

3.分析历史研究的客观性问题论文

4.历史研究黑白简历封面

5.浅析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误区和对策论文

6.浅谈唯物主义历史观对历史研究的意义论文

7.论科学的权威化与历史研究中身份意识的转换论文

8.浅析史学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

9.观秦始皇兵马俑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