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论文三篇
初中历史论文第一篇
一、整合教材
教师授课前要打乱上课的章节编排来整合教材。整合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素材选取的真实性、趣味性、逻辑性。因此,教师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要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储备。历史课堂要专业,所传授的知识意义深远。不仅要能激发学生的热情,还要让学生逐渐意识到历史课堂不单是生硬的说教,原来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有章可循,它得出的结论对我们的实际生活有很大的指导和借鉴,学生为自己知其所以然而产生成就感。
对于授课的方式,本人在建议信息化与常规传统课相结合,单纯的进行任何一种教学手段、教学方式都不利于历史课堂的有效实现。在课堂中,需要有很大的思考空间给学生空出来,让学生消化。
二、提问
我们所倾向的提问是有质量的提问。初中历史要求教师问题的设置要能体现学生的能力要求、价值观教化等。设问要巧妙、严谨,对于书本中一目了然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自己找到并且把它记住。教师只做提示,考查应在落实环节。养成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只依赖于教师苦口婆心告诉学生时间、地点、人物。课堂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掌握深刻的知识,而不是单纯记忆浅层的知识层面。另外,从入学初就要鼓励学生积极提问,让学生感受到回答问题得到关注和成就感。特别是课堂中要及时关注回答错误的同学,及时给予鼓励。
三、有趣
要想达到初中历史理想的课堂效果,需从趣味性着手,但是如何把握趣味的尺度呢?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服务于当堂的知识点,围绕其中某几个点,用哲理性小品和历史性故事来穿插课堂。既使课堂丰富,又使课堂效果得以实现。那么,在选取题材时,要求教师把好关,要在传授方法的同时,使学生从情感上喜欢历史课。课堂可通过多媒体将有用的图片和视频灵活运用于课堂,可以在学生了解历史人物、历史传记时,无形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以上所说,是从要求教师的角度来分析。另外,学生在享受课堂的同时,针对相关的历史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积极讨论和发问。师生共同感受本学科的深刻性、思考性。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高效课堂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落实
依据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掌握的层次来考核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能力,落实是最能说明课堂效果达到与否的试金石。那么,对于本学科在初中阶段的学科任务和教学要求,课堂该如何落实?
1.规矩。由于初中学生年龄较小,自觉性有限,对学生课堂纪律加强管理。严格的课堂管理,并非死板、严肃的课堂气氛,而是要求学生遵循基本课堂规则。
2.引导。前面提到课堂自主、有趣的特点。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要谆谆引导学生去思考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适当的以古鉴今、联系时事,让学生感受到这个学科并不是自己所想的只了解过去发生的事,而是要明白过去的事对我们有何影响。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历史思维得以培养。
3.练习。如果实践太少,就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状态。课堂中有扎实基本功的同时,要逐步培养学生学科的解题方法。教师在做题练习中,培养学生总结做题的规律。
4.反馈。学生反馈对达到课堂效果有重要帮助,这里的反馈不单是学生的分数段位置,更多是要关注每节课对于重点、难点在优劣中差的课堂直接反馈。另外,课外反馈也可以很好的利用起来。
5.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学必备环节之一,对今后的教学提高引导和提示作用。教学反思本身就是用历史的眼光分析问题,教师需要反思教学中各个环节外。本人认为,除了教师业务素质反思外,还要教师和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共同反思,教学相长。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思维回归到课堂和自身的学科魅力,最终达到历史课堂自我反思成为一种课堂习惯和终身学习。那么,历史课堂有效性就指日可待。
综上,就是针对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的个人之见,有诸多的不足之处,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与同仁共同探讨。
初中历史论文第二篇
一、表演历史小短剧创设教学情境
现代教育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模拟相关的历史事件,扮演相关的历史人物。学生们在扮演这些历史人物之前需要对相关的历史资料了然于胸,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角色,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扮演不同的历史人物,最大限度地深入了解这些人物的精神世界。比如,在讲述明清经济发展时,我们可以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编演一个小短剧。《醒世恒言》讲述了明朝时期一个手工业者逐渐发展成为当时的机户的故事,同学们根据内容演一个小短剧,大致剧情为:明朝中期,苏州丝织业发达,有一对名叫施复的夫妻边说话边挑拣蚕茧。丈夫夸媳妇织出的绸布供不应求,他们最后关于如何处置银两出现争执,媳妇想多买几张织布机,丈夫希望买田置地。在一番谈论之后,最后决定多买几张织布机,招帮工。在这时,桥头两个机工正等待雇佣,希望找点活养活家里。施复夫妇决定雇佣他们,在商量好报酬之后开始纺纱织布。十年后,这对夫妇攒够了几千金成为当地的机户,又买了几十张织布机,继续招人织绸。在准备这个小短剧的过程中,表演的同学需要自编、自演以及准备道具等等。同学们在观看完小短剧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比如:机工与机户产生的历史背景,两者间的关系,机户与地主的区别等等。通过表演小短剧活动,模拟当时的历史情境,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学生对历史了解得更加深刻、全面。
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条件,录音、投影、计算机等技术不仅更新了教学手段而且推动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扩大、改变了视觉与听觉途径,达到更好的视听效果。借助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场景和情境的再现,吸引同学的注意力,熏染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感知历史,活跃思维。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思维过程通过计算机的文字与画面体现出来,制成教学识课件。通过计算机剪辑电视画面、电影以及教师的解说词,将过去的历史情境尽可能真实地展现在课堂上,做好声、形、光、色等方面的处理,使其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较深的印记,加深他们对历史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例如在讲解“南京大屠杀”时,教师可先播放剪辑好的录像,录像中呈现日本侵略者残忍杀害南京居民的画面,有的被活埋,有的被枪击等。让他们知道有时候历史是残忍的,它提醒着我们需要谨记历史,肩负起我们身上的责任。学生在观看这些录像时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南京大屠杀,铭记曾经的历史,引起他们对以前、现在以及将来的思考。现代教学手段是实现历史情境再现的重要手段,在往后的历史课堂中要充分借助这些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
三、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创设教学情境
开展有效、科学的课外活动是实现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重要手段,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学校也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比如,参观纪念馆、博物馆、历史遗址等,使学生直接面对这些历史遗迹,在自己的脑海中回想特定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在回忆这些历史内容的同时进一步加深理解。
总之,历史情境教学为课堂注入了活力,带动了学生,这是对素质教育的'有益探索。在课堂上创设历史情境一定要精心设计,切勿盲目设计,脱离教材,脱离历史。此外,运用情境教学要紧扣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的,考虑学生所学的内容与理解能力,把握好度与量。我们相信,随着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尝试与创新,在将来,情境教学会更好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
初中历史论文第三篇
一、教学方式的优化,多样而有趣
在历史教学中,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呈现方式,若要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引发学生主动思维,教师需要立足知识结构,分析学生身心特点,尽量选取趣味生动的手段与方法,营造趣味横生的学习环境,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来,让学生因兴趣激发而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在学习中兴趣盎然。
如采用故事呈现。历史本身就蕴含诸多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相关的历史故事来引发学生参与热情,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分析历史现象的原因、过程与结果时,穿插有关故事,让同学们既深化理解知识,又提高历史学习情趣。又或者采用动画、漫画呈现。漫画或动画是深受初中生喜欢的教学方式之一。由历史课程本身来看,就有着丰富多样的历史漫画,它们以象征、比拟、变形等方法,形成诙谐幽默的画面,描绘了相关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引入思考,由表象发掘本质特征。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运用漫画或动画来给历史知识添加趣味,激活课堂教学。
如教学《洋务运动》时,在导入环节,教师可通过别致而新颖的动画,创设富有想象的洋务运动的历史现场,将学生注意力深深吸引过来,将学生学习热情点燃起来。然后因势利导,提出思考问题:“画面里的曾国藩是哪一时代的伟人?又是哪一运动的首倡者?”等等。这样,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新课学习活动。分析“洋务运动的结局”时,可呈现有关历史漫画,再引导学生结合“甲午中日战争”这一知识点来深入探索洋务运动的结局。
通过漫画学习,既给学习增添了趣味,也引导同学们学会联系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串联历史事件的学习能力,使其更深刻地认识到洋务运动形成于统治阶级内部,最后也毁在统治阶级的腐朽之上。
二、学生活动的优化,新颖而活泼
历史学习是学生对知识的感知、探索、理解与积累的过程。这需要学生进行各种自主学习活动,包括课堂学习以及课后探究活动,学会收集整理资料,分析情境材料,总结归纳,发掘规律,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学习的乐趣,这是被动听讲所不能得到的感受。另外,由初中历史教材看,其本身编排了不少活动,具有过程性、综合性、探究性、主体性等特点,可以把原先封闭而静态的学习行为巧妙变成思维作用下的独立阅读、自主思考、讨论交流、表演体验、实践操作等动态的具体行为,让知识学习变得更生动活泼,也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活动,并根据各方面的实际,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并有助于调动学生主动思维的学习活动,满足学生活泼求新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多样实践活动中发挥无限的创造能力,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收获对历史知识的喜爱之情。
如教学《社会生活的变化》时,八年级的同学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喜欢模仿,好动爱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同学们借助情境剧、相声等方式再现不同时期社会的生活,观看的同学则思索为何会出现这些生活变化?这些变化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等等。这样,通过学生自主体验、合作学习,直观认识社会习俗的变迁,就可加深知识理解。比如分析剪发辫、改称呼这一知识点时,引导学生观看各朝代人物发式与现代人物发式的图片,想想中国男士长发是何时剪掉的。然后请两组学生表演事先编排的节目:《老爷出门》的相声、《大街剪辫》的情境剧,让其他同学在愉悦的氛围中理解有关知识。接着,再呈现一组材料与图片,让同学们根据材料思考讨论,则教师在学生答问的基础上予以小结。
当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若要让学生充满强烈的学习热情,轻松而愉悦地学习历史知识,教师需要在教学语言、教学方式、学生活动等方面下功夫,让历史知识变得“好看”而“好听”,让课堂氛围更生动活泼,学生自然会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初中历史论文三篇】相关文章:
6.历史论文答辩
7.历史论文致谢例文
8.关于历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