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高中历史课教改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课的教学思想和手段也得到了更多的发展和创新。近年来,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断地应运到历史课教学中。但是,很多的改革手段免不了有“时尚”之嫌,违背了历史课教学中活生生的历史性特点。如何还历史课轻松、生动、真实于学习成绩之中,这是我们探讨的中心课题。
关键词:历史课教改探索
笔者从教十年,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理论见过不少,但总感觉美中不足。传统教学法面面俱到、点滴必究,知识讲授是丰富了,但教师累得半死,学生昏昏欲睡。这几年兴起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现代科技,声、光、电、影齐备,似乎应是最高境界了,但过犹不及,弊端又露出来了:一是制作课件费时费力;二是狂轰滥炸,学生多数时候光去看热闹了,缺少历史的情感体验。再者多媒体教学设备昂贵,能保证每个班每节课都能运用的有几个学校?至多不过是建一两个多媒体教室装点门面,偶有集体听课,则刻意“秀”一番罢了。
本人在教学中,曾留意于历史教学方法的思考,冠之以“轻松”为特点,现将这一教学方法的思路做一简单论述,以期抛砖引玉。
一、轻松教学法的基本操作过程
(一)教师整体介绍本节(章)
每章节之开头,教师先介绍本章节在全书中的地位、本节的背景、本节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概况等等,意在拓宽学生视野,构筑整体印象,激发学生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此即传统教学法的“破题”,也就是“导入新课”。
(二)教师抄本节的学习思考题
出题原则是难易结合,让学生既掌握了本节基础知识,又能站在本节的高度,思考与本节相关的问题。从因材施教的角度看既照顾了能力层次低的学生,又照顾了能力层次高的学生,层次较低的学生思考回答基础题,层次高的学生回答能力要求高的题。从能力培养的角度讲,体现出从低层次到高层次培养能力的过程;从思想教育的角度讲,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体现出用情感去体验历史、分辨历史,超越了简单的“说教”模式。
(三)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
传统教学也讲究预习。但这里的阅读思考不是简单的看一遍书,而是带着问题积极思考,是思维与情感体验过程。现在的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多、高科技的玩具多,电视、电脑网络游戏等占用了学生太多的时间,学生的阅读量普遍较少,历史知识往往少而肤浅。但他们又不可能去阅读大部头的历史文献,历史教材就成了最好的学习历史的工具。让学生读教材,就是增加阅读量,增加知识的积累、储备。虽然每节课阅读时间不过短短的五分钟,但长期坚持下来,数量可观,效果很好。这一步骤犹如练武术的人练基本功,越是功夫深时,其作用越是显著。
(四)教师教学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视不同情况灵活处理,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一般情况下,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集体回答,一带而过;需要讲解的则详加讲解,旁征博引,化难为易。可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以提高其成就感,培养其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可用较难的问题提问能力强的学生,杀杀他们的骄气,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更多的应以问题为切入点,向学生讲解课本及有关知识,使之了解相关问题及背景,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
所以然,从而使其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二、轻松教学法的特点
1.教、学两轻松。轻松教学法的基本理念是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学生既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又提高了历史思维能力,提高了人文素质,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2.板书较少。这是因为轻松教学法借鉴了问题中心教学法和目标教学法。问题既是学习的目标之一,又是教学的提纲,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教师只需将重要内容写出来,以达画龙点睛之效,无须大规模地板书,提高了教学效率。
3.教学时间安排灵活。不一定课本一节的内容就上一节课,应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4.有利于学生的减负。现阶段,学生学习的科目较多,任务繁重,历史学科更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轻松教学法的作业和巩固复习基本在课堂上完成,课后花的时间较少,有事半功倍之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5.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一是要求教师知识丰富,表达能力强。书本上的任何一个知识点,都能信手拈来,如风行水上、行云流水,不见任何做“秀”痕迹。二是要求教师对各种教学方法都能熟练运用,对学生非常了解,随时准备解决学生的问题,随时随地应势而变。既能调节上课气氛,又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使学生各得其所,各有所获。
6.教学语言不拘一格。只要是健康的、符合政治和道德规范的语言,教师都可用,甚至可有“戏说历史、调侃历史”之味,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感受历史人物,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感到历史人物是活生生的人,不是令人生畏、令人厌恶的僵尸。
三、运用“轻松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1.题目的深浅问题。太深学生想不到,太浅达不到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而且学生的班级差异、个体差异较大,教师把握有一定难度。
2.学生的自觉性问题。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驾驭学生,很可能使读书和思考都流于形式,使此法走向反面。
3.教师的知识和能力问题。此法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不可能照着写好的教案念,更不可能照本宣科。需要教师随意调用历史资源,信手拈来,没有任何做作痕迹。这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都很高,是对教师的极大挑战。
小结
历史教师不应是板着面孔贩卖知识,而应是与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互动探讨。学生思考的时间多了,教师喋喋不休的说教少了,思考中学生经常会达到想说又说不出的境界,此正所谓不悱不启。教师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学生往往发自内心有“原来如此”之感,因而普遍欢迎此教法,觉得轻松,考试成绩也很不错,本人也从满堂灌中解放出来,自我感觉比较轻松,自认为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此教学方法真正成熟尚需时日。
【高中历史课教改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高等艺术设计教改研究论文06-22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论文09-23
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论文06-18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论文09-03
中学历史课程教学设计研究论文07-26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评价设计论文07-10
音乐与高中历史课程整合探究论文09-26
试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10-30
高校音乐教改模式与思路论文10-25
有关物理实验教改探索的论文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