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历史探究论文
日常中的时间
当电脑逐渐进入每个家庭的时候,很多人高呼信息时代来临了,还有很多人正在电视机前思考什么是信息时代的时候,日常的时间地盘就已经被所谓的信息时代占据光了,信息时代来临了,那些奔走相告的先知们早早在国王放弃的空地里播种下了自己的种子。商业是一切种子的生命,就这样我们被带着小钩子信息也逐渐拖进这个商业信息的大时代,如今再回头想想,那些逐渐在日常生活中弥漫出来的让人们欲罢不能的各种信息,除去打发掉了不少无聊的时间,也逐渐控制生命的日程,如今会议室里再也没有交头接耳的声音,火车站的候客厅也能获得宁静,在同学会上也会间歇性地失去了交流,甚至一家人在一起也可以各自低头进入自己的角色,那些不断刷新的信息成为日常时间的座上宾,我们甚至可以给它带上王冠,庆祝它的胜利。
记忆中时间
在结绳记事之前,生命对时间的依赖是基于怎样的现实?或者那些被称之为时间密度的东西刚好存在于这些提问当中。人类对时间的感受是时刻在变化的,有时时间是太阳神拉的一艘欢乐的独木舟,有时只是在日晷中慢慢移动的影子,有时它培植于庄稼的田地里长进了作物的叶茎、果实里,有时它被寄存在航海者的那块怀表当中,当代人把它存在手机当中,依附于碎片化的信息里。今天人们所在时间里填充的东西,不像农耕时期那样只能随着季节的更替产生单调的变化。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自我制造、自我复制的消费时代,在这里时间就像黑色的垃圾袋,一个接一个被充满后就被丢弃掉了。这种虚无主义的时间观念不是某个人想出来的,而是社会分工和资本意志的结果。换在 50年以前这种景象是不可想象的,上世纪 60 年代,人们生存的时间是有一个神圣的国家富强统一的民族集体信念在的,在这种具有信念的时代里,物质的匮乏、信息的匮乏没有成为生活乏味的理由。那时的人似乎有更多的时间去支配自己的生活,他们中有些人总会有乐器伴身,茶馆和小酒店杂货铺是公共聚会的好去处,小孩在停电的时候玩得更疯。相比现在也许那不是一个什么美好的时代,但是人们不需要被信息时代的步伐控制,早先的记忆会让人意识到现代人已经如同木偶,或许在此文中我们能触摸一下以往时间的质感,在那还有神的时间里人类是怎样存在的。
神话的时间与炼金术士的考验
时间没有脱离自然之前,是存在于神话中的。例如,在中世纪以前,一星期七天的不同名称起源于古代罗马神话,后来被德国人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习俗进行了改造,把其中代表周二至周五的四个神换成了相应的德国人的神。最后这些名称流传到英国,才成为今天的样子。在古罗马神话中,Sunday 的寓意是太阳,当然了,有Sun Day 就会有 Moon Day,月亮神是太阳神之妻,罗马人把星期二叫做Dies Martis,这是罗马战神 Mars(火星)的日子。但是,今天的 Tuesday源自 Tiu'sday,和德国战神和天空之神泰尔(Tiu/Tiw)有关。星期三是Dies Mercurii,是众神信使墨丘利神Mercury(水星)的日子,日尔曼民族用他们自己的神 Woden 取代了墨丘利神,这就是 Wednesday 的起源。星期四是 Dies Iovis,代表朱庇特主神、雷神 Jove(木星)。德国人就用他们自己的雷神 Thor 来代替 Jove,这就是 Thursday 的起源。 星期五是 DiesVeneris,代表爱神维纳斯 Venus(金星)。后来挪威人用他们自己的爱神Frigg(Odin 的妻子)取代了维纳斯,所以今天的星期五就是 Friday 了。 星期六代表的是罗马神话里的萨杜恩农神 Saturn(土星),这个词没被德国人“动手脚”,所以 Saturday 还是原汁原味。古代中国也有七天我们称之为七曜,与西方的神嗣一样,中国的七曜也各自有着自己的性格,相比之下中国的神更多讲究抽象的五德,而西方的神更多表现个人的气质。除却这些神嗣,中国文化里还有年兽,月神,节气神,二十八星宿等,西方也有太阳神,月神,季节神,黄金十二宫。
人们在这些时间里生活着,带着原始的冲动和信仰,在敬畏和恐惧中留下了神灵的节日。在神灵的信仰中,永恒是生命最为伟大的追求。胡夫金子塔这一永恒象征物对应的是天狼星,而天狼星的形象正是埃及掌管生死之神阿努比斯,在神话中太阳神拉会给予阿努比斯一道念词以让河神伊希斯复活土地神奥西利斯。而整个仪式都将在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的日子里,尼罗河泛滥的洪水会将淤泥冲击于岸边,于是人们开始新一轮的耕作。
由此可见,在农耕社会里自然界是唯一可以依靠的时间对象,在这种缓慢而规律的时间中,任何异想天开的拔苗助长都是会导致颗粒无收,这也导致了农业文明长期保持相对保守,循时守纪的生活习性。即使面对苛刻的徭役时期,个体的劳作依然要适应天时,而且所有的劳作都能有足够的空隙,满足人获得短暂的闲适。在依赖自然的过程中,自然的神性逐渐被作为崇拜的对象,虽然生产力低下,但是人拥有更多的时间自主权。而面对商业劳作在这种不分昼夜的囤积、买卖,早期农民百姓都会不知所措。而商品效益最大化的生产就是制造假币,自古以来私铸货币的现象总是屡禁不止,从西汉开始民间私铸货币就给国家带来重大的灾难,私铸的货币流通到社会后造成了剧烈的贫富差距,这使得生存在底层的农民和穷人的财富大量的缩水这构成大部分贫苦人们更为沉重和艰难的生活,而将财富转化为田产和贵重金属的富人风险却小得多。放到今天来看这种现象依然如此,在这里炼金术是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一个有意思的分水岭,这里的炼金术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与以往自然观不同的世界观。在这些观念里人通过理智地探索获得支配自然时间的力量。炼金术士大多数是喜欢冒险的科学家和书呆子,因为常常与正统宗教意志不一致,他们总是和占星术士,艺术家混杂在一起。炼金和炼长生丸的属于少数人,但是这么一拨人却将人类的探索领域从世界生长的表层经验进入到了世界的生长的内部结构,从炼金术士那里人类逐渐从自然的神话时间走向了都市的理性时间。但城市里的奴役比乡村更为残酷,人被科学地饲养在工厂周围,因为他们不再依附于自然也就没有了任何神灵可以眷顾他们,他们的时间取决于资本的持有者和整个市场的需求,他们在工业时间里生产,也在工业时间内消费,自然已经驯服,人工的社会虽然枯燥乏味,但是人们依然乐此不疲,在工业社会里,人成为唯一的自然,人们真正意义上生存在自己创造的镜像里,这个镜像可能永恒被复制粘贴改造成欲望枯竭时的一缕清泉,在一个我们称之为创新的世界里,疲惫感和永恒感共存着,而这就是炼金术士的考验。
现代时间的诞生
到依附于电脑时间生存的人
中世纪黑死病迫使人们寻求解决方法,而大量的.知识都储藏在古代希腊图书馆和流散知识分子手里,中世纪晚期欧洲人从希腊文化那里重拾对自然的理性。随着工商业的技术的发展,农业的发展也出现成倍的增长,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多余的农民来到城市,弥补瘟疫造成的城市劳动力亏空。而对于死亡的恐惧使得他们更加珍惜时间。中世纪晚期人类发明了摆钟,并修筑了钟楼。在此之前,人们使用日晷计时,不会发出任何声音。恩斯特·容格(Ernst Jünger)曾形容说:“钟表创造了自然界中新的节奏。此后人类彻底告别了时间由自然决定的时代,摆脱了自然界的束缚,开创了自主划分时间的新纪元。”钟声带来的对时间神祗的礼拜,在心理上,已先于教堂里的仪式而完成。钟,成为教会进一步加强神权精神统治的工具。钟表就这样在欧洲的宗教社会里,建立起满是庄严与强权色彩的意识形态之基。自 14 世纪初始,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自意大利萌发,这之后的 300 多年,艺术家们开始将关注的目光对准了人自身。同时,16 世纪上半叶经过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森严的宗教铁律也有了软化,“信徒皆祭司”的理念让每个人可以自行与上帝沟通,笼罩于钟表之上的神性色彩渐渐褪去。钟表的嘀嗒声,也不再是专属于教会,只传达“上帝的声音”了。16 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达 · 伽马远航至非洲及印度西南,探险家哥伦布四次航行发现美洲,欧洲人探索世界、发现新的经济增长源及殖民地的热情同样也催生了航海钟的产生。16 世纪初哥白尼的日心说也作为这一时期的一种代表性思想,除了在天文学上的成就,同样影响着人们看待世界的眼光。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则紧随其后,于 1519 年开始的环球航行则历史性地证明了人对世界的认识与把握。伴随着科技发展与实践,钟表的角色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褪尽了神权影响,人们开始学会自主自发地掌握时间了。19 世纪末,继美国 Waltham 公司的工业化生产之后,瑞士路易制表家族进行了产业改革,放弃了旧式的装配系统,引入更精密、更先进的机械及技术,采用标准化生产方式,生产统一规格零件,引进新式分工系统装配。由此,钟表零件的规格化提供了流水线生产、分工装配的前提。随着手表生产批量化的普及,对时间判断已经不再是个别特殊职业和富有阶层的专利,平民化的时间观也带来了平等的身份地位。之后的时钟的发展史中它已经不再是计算人类生物活动周期的器物而变成衡量微观世界运动的计量器,如原子钟和铯原子钟等等。
而今天离我们最近最快的计数单位就是计算机单位时间里运行速率。从最初每秒运行计算 5000 次,到今天每秒运行十亿次,经历不到 70 年的发展历程。人们的生活发从集体的工厂迈向了由高速连接形成的网络世界,在这里新的聚群正在发生,自媒体时期只是个体相互吸引发声,共鸣的前期,在这个时间里人或许要忍受信息超载带来的烦乱,而且要面临网络时间对现实时间的吞噬,但是最终所有枝干都会生长出来,在这个高速颤动的世界里。
【时间的历史探究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