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历史小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历史小论文1
为了考查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学习能力,20xx年初中历史毕业会考新增了一种题型:写历史小论文。这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很有必要正确指导学生学习撰写历史小论文。本人抛砖引玉,将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与同行分享,望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首先,要求学生思想上重视,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畏难情绪。教师要在课堂上经常、反复地向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历史小论文一点也不用害怕,一是它字数不多,一般要求150---250字左右,二是初中历史小论文大多会给出相关的材料,只要具备一点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知道合理运用材料就能写出历史小论文。这样学生消除了对历史小论文的恐惧感,敢于动笔,在中考中就不至于失分。
其次,教给学生写作历史小论文的方法。
写好一篇历史小论文,尽量做到论点新,角度新,文笔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具体注意以下几点:
(1)仔细审题。教会学生先读懂题意,弄明白题目的具体要求,抓准题目中的关键词,做到下笔时胸有成竹,紧扣题意,而不是离题万里。
(2)拟好标题。好标题能画龙点睛。写作时视具体情况而定。标题过大,写作内容就会空洞不实在,标题过小则会让自己的思路打不开,无话可说。因此标题的内涵宜适中,让自己感觉有话可说,标题字数不能过多。如①“浅论科举制度”,②“浅谈隋唐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③“浅谈隋唐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④“科举制度与唐诗的繁荣”四个论文题,比较而言题①就显得文题过大,题④则显得文题过小,而且还需要一定的语文知识,写作起来会感觉有点难度,而题②教材介绍了科举制度从隋朝文帝、炀帝到唐朝太宗、武则天、玄宗的发展历程,题③关于隋唐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教材也有讲述,因而学生会觉得好写得多。
(3)组织材料。要围绕主题选材,要适当运用已经给出的`材料,通过自己的思考把材料组织起来。材料不是越多越好。要让材料为自己去“作证”,就一定要选择那些说服力强的、容易让人信服的、容易打动别人的材料。
(4)正文写作。一般要求具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结论。论点要紧扣标题,是论文阐述的具体观点:论据是用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的历史事实或经典名言;结论是对全文进行扼要概括或总结。可将其总结为三段式:亮明观点---证明观点---概括总结。
第三,给学生以范文指导。为了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尤其是学困生,教师可以准备相关的一些范文,给学生做示例指导。现列举两篇加以说明。
范文一:秦始皇应该修长城。
秦始皇该不该修长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个人认为秦始皇应该修长城。
首先,从秦始皇修长城的背景看,为了阻止强悍的马背上的民族匈奴族南下骚扰,给中原人民一个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秦始皇除了修建长城之外,也没有更好的别的办法,修长城虽有些劳民伤财,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确是无奈之举。长城的修建的确有效地阻止了匈奴族的南下,有利于边疆人民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安定,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其次,从现在看,长城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见证,是公认的“世界奇迹”,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综上所述,我认为秦始皇修长城利大于弊。
范文二:秦始皇不该修长城。
我认为秦始皇不该修长城。
修长城要役使大量的劳动人民,给劳动人民带来巨大的劳役负担,打断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给人民造成巨大灾难,因此至今仍有孟姜女哭长城之说。修长城是秦暴政的一个主要表现,正是由于秦的暴政最终导致了秦的灭亡。
秦朝修长城不能有效阻止匈奴族的南下,反而阻止了中原汉族人民与边疆少数民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可以尝试与匈奴族和平共处,可以通过联姻、和谈、互市、册封等方式说服匈奴贵州,放下武器,结为盟友,共同发展。这样既可以避免很多的伤亡,又可以续写一段汉匈友好往来的佳话,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我不赞成秦始皇修长城。
两篇范文围绕“秦始皇该不该修长城”展开,一正一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从写作上看,都是开门见山亮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列举两个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再下简短的结论。
第四,指导学生写作练习。对于历史小论文的写作,光有教师的“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还不够,必须要学生亲自去练习写作。教师可以给出学生一些议题,如“隋唐科举制度”“秦始皇修长城”“我眼中的武则天”“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百年沧桑”“上海的变迁”“家乡的变化与改革开放”“我看社会福利制度”“经济全球化”等,要求学生自拟标题,有的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交,有的要求学生课后完成,甚至可以是口头作文,相互交流和点评,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但不管何种形式的作文,都必须达到如下要求:字数要够,语句要通,要符合三段式要求即亮明观点---证明观点---概括总结。
第五,教师做好习作批改与讲评。对上交的习作,不管写作水平如何教师都必须仔细批改,包括标题、内容、格式、语句甚至错别字,对学生严格要求,写出评语,指出问题和亮点,给出恰当的分值,提出激励性的要求,并对每次作文批改进行讲评,使学生在每次作文后水平都有所提高。然后挑选出其中的典型文章,作为范文在班内宣讲在年级内展示,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经过以上练习,大部分学生就会消除对历史小论文的畏难情绪,学会撰写历史小论文,能够从容面对中考了。
历史小论文2
历史小论文题是近些年高考尤其是新课标卷中非常受推崇的新题型,考查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体现了历史新课程的教学方向。其命题特点是:以研究性学习为命题目标,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为作答原则,以开放性为答题形式,往往从前沿学术观点入手提供几个观点材料,对学生的历史能力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考查。答案一般具有非唯一性和不确定性,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并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对于该题型诸多专家学者的解题论述多见于报刊,但从教学实践来说,总有些高屋建瓴,不好把握。如何从学生的视角,让该题型更好操作,笔者做如下尝试,不当之处,共同商榷。
一、试题类型:
历史小论文题按命题形式分为两类:提供观点型开放题;提炼观点型开放题。
提供观点型开放题即材料中提供现成观点,学生可针对任一观点加以评价,也可以根据自己认知水平,提出其他观点进行论证。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照样可以得分。如“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一种观点认为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你同意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此题除了上述两种观点外,还可提出另外的观点,如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均半,没有主次之分。
提炼观点型开放题即材料中未提供现成观点,需要学生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先加以提炼再作答,难度加大一步。如20xx年石家庄二模文综41题:
宋朝租佃制的普遍实行、农业的精耕细作以及农商并重的政策,促进了宋朝经济的繁荣;虽与辽、西夏、金发生战争但内部没有发生席卷全国的农民暴*,且更多的是和平友好局面;“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以儒立国,而儒道之振,独优于前代”;新兴的市民阶层诞生,市民的富裕闲暇的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的文化高度繁荣。
宋朝立国初期,发生了多次农民包括手工业者、兵士等起义,到真宗时,宋祁曾上书提出
“三冗”,-----宋朝向辽、金割地、纳贡,还向西夏输银、帛------宋朝削弱相权、兵权、行政权以及大搞另类思想专制等举措,强化了专制集权;宋最发达的学科是理学,但理学家研究的.都是远离现实的“性理”,对抵御外敌丝毫无补……宋虽发明了火药,但军事上怎么都处劣势;经济实力强,养的多为“冗兵”,科举取士越多,越无才可用,甚至奸臣辈出,火药越多,宋的可偏安领地越少;指南针越多,越找不到可供流亡的生路——陆秀夫只好抱着南宋最后的小皇帝跳海。
——孙景坛《关于宋代的历史定位及总体评估新探》
评材料中关于宋朝历史定位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该题可提炼出如下观点:观点一: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全面繁荣、全面超越的重要朝代。
观点二:宋代是积贫积弱的朝代。观点三:宋代在历史上是全面繁荣的朝代,但这种繁荣在现实中往往呈现负效应。
二、评分方式及解题技巧:
历史小论文题没有固定答案,只给评分标准。如:
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引用史实正确;概括准确;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较正确,概括较准确;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引用史实不正确;概括不准确;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针对历史小论文开放性的评分标准,我认为应从如下五方面加强解题技法指导。
1.简明扼要的亮明观点——前提。
学生尽量选择自己最擅长、有史实论证基础的观点,然后开始组织答案。亮明观点能起到画龙点睛的
效果。观点明确与否是论文质量档次高低的前提,也是能否吸引判题人第一注意的关键。学生要思考如何“明确”观点?观点是用来表明作者立场的,其评判原则是既要简练又要表明立场,缺一不可。
2.要多角度论证观点——核心。
在论证过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的选择史实,力求证据充分。论证原则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有史无论太肤浅,平铺罗列没有深度;有论无史太空洞,无源之水力度不够。多角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⑴、依据社会史观包含的层面: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⑵、依据历史的纵向线索:不同时段。⑶、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⑷、从同类事物对比角度论述(古今、中外)。⑸材料中提供的其他角度。论据的来源:材料加所学。即先把材料提供的论据充分用好。再用所学知识弥补。
3.回扣主题或理论提升——升华
论证完成后,用凝练的语言对观点进行回扣或理论升华,使整篇论文档次有个提升。
4.表述要成文,切忌要点式作答。不能像问答题一样,应以文章的形式来呈现。
5.语言精炼:
由于文科综合题量和时间的限制,历史小论文字数一般控制在200字左右,应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命题意图的基础上,先打草稿或列腹稿再动笔,以保证语言精炼,切中要害。一定要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切忌口头语。单纯的史实堆砌,或者是空洞的论述,都是不能得高分的。
三、例文赏析:
20xx年石家庄二模关于宋朝历史定位的范文
观点一: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全面繁荣、全面超越的重要朝代。
经济上:经济繁荣,纸币的使用,市民阶层的出现,更加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政治上:相对稳定局面为宋朝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内部基础;实行重文轻武政策、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对欧美文官制形成有一定示范作用;思想文化上:理学出现、宋词兴起、话本的产生与发展等,铸就了文化的繁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如: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使用与外传,对推动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迈进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之,宋朝在历史上是发达繁盛的朝代,起程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观点二:认为宋朝是积贫积弱的朝代。
政治上:宋初的农民起义、三冗″的提出是宋统治腐败的体现;割地求和的屈辱行径以及军事上的劣势,表明宋在中国当时的割据政权中最懦弱;强化集权的举措,给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而宋的专制是宋代腐败、懦弱、卖国的总根源;经济上:遭受异族掠夺和每年缴纳“岁币”,破坏了经济正常发展,加重了人民负担;思想文化上:理学压抑、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而文化的繁荣多为畸形发展,这些都不能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且在现实中往往呈负效应。
综上所述,宋代在历史上是积贫积弱的朝代,在多民族政权并立中,多遭欺凌。
观点三:宋代在历史上是全面繁荣的朝代,但这种繁荣在现实中往往呈现负效应。
论据:二者结合
总而言之,开放性试题突出了“活”、“新”、“探(探究性)”的特点;它源于历史教材,却高于历史教材;它突破了传统试题的设问方式,将学生已掌握的认知结构运用于新的历史情境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历史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所以,这种题型考查的力度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历史小论文3
【摘要】君主专制制度,是以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在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存续了两千多年,虽有王朝的更迭,但君主专制的制度始终不移,并未如西方一样走向民主道路,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具有迥异于西方的政治文化观。
【关键词】君主专制;政治文化观;儒学思想
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得以一路沿袭而没有演变成西方式的王权治理,最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具有迥异于西方社会的政治文化观,它是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借以建立并不断推向极致的基础。从文化与制度间关系的视角去探析中国君主专制制度长存的原因,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助于我们反思现实,剔除国家治理中的“专制”流弊。
一、文化与制度间的关系
制度由深厚的文化支撑,文化是制度的基础,作为一种集体行动的产物,制度有赖于传统习惯和文化观念的支持。西方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对于西欧资本主义兴起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后指出,中国没能产生资本主义的原因在于其文化特性的不同,韦伯强烈地意识到宗教观念、文化精神、道德伦理等对于资本主义产生与否的重要支持作用,将制度变迁与文化演进联系在一起,指出制度变迁的过程受到文化因素的支持。
古代中国君主专制统治的政治文化基础早在王朝政体成立之前的公社形态下就大致成熟了,在漫长的公社时期,社会关系靠伦理道德规范调节,而伦理道德又以宗法血缘关系为核心内容,“尊尊也,亲亲也,男女有别,此不可与人变革者也。”(见《礼记·曲礼》)的伦常关系到了三代社会就不再仅仅是习俗而已,而是神圣化了,成为“不可与人变革”的法律规范,封建制度的金字塔于是在宗法规范与伦理纲常的基础之上建构起来,并经过儒者大张旗鼓的理论宣传,以传统的制度和普遍的社会心理为基础,形成一种以伦理道德为中心的深具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价值观,这种政治文化观之中赤裸裸的父权、君权和神权思想自不必说,就是常为今人称道的仁政、平均主义、大同理想等等传统政治思维也从根本上区别于个人价值、尊严、独立、自由、平等之类在今天民主观念之下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在这一政治文化观之下,催生了我国“国家主义”的政治文化精髓,家国同构,国大于家,主张国家生活、整体生活、社会生活高于个人生活,“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正是这种家国同构、国大于家的政治文化观,衍生出维持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文化价值观。
二、维持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文化价值观
(一)“君权”的合法性
关于君的来源,有多种观点,《春秋繁露·尧舜汤武》认为:“天以天下予尧舜,尧舜受命于天而王天下。”《春秋繁露·尧舜汤武》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左传·文公十五年》则认为:“礼以顺天,天之道也”将君权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归因于“天”,由“天”赋予君王垄断性与绝对性的权力。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者,用“君权天授”的说辞,将君王塑造为国家的最高立法者、最高权力执行者,为君王的统治权寻找到一个超脱自然的合法来源。
(二)“易君”的合法性
董仲舒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汉书·董仲舒传》),“天命不常”一“有道伐无道”一“反皇帝不反皇权”的王权理论,是通过极端形式对君主政治的运行进行调整,其最终结果仍是重建君主统治的体系,但这种理论提供了制约君权的理论依据,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调节君权的必要性。“德化的治道”是对君主至高无上权力的一种制衡,“以有道伐无道”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内在调节机制,君权的绝对化理论与对君主专制的调节机制有机地融为一体,君权至上的刚性原则是统治秩序的主体,是坚定不移,不可动摇的;王权调节机制是对绝对君权的补充,其立论的前提实质上仍然是对君权的肯定。“易君”这种内在调节机制并不触犯君主政治制度本身,而是针对那些倒行逆施,背离原则,有损于统治阶级整体利益的昏君暗主,其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使君主专制体制更加巩固。
(三)“君统臣”的合法性
从战国到秦汉,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为了维护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都竭力宣扬事君与事亲一体的伦理纲常。《孝经·开宗明度章》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礼记》说:“父子之道,君臣之义,伦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董仲舒作《春秋繁露》、班固撰《白虎通义》,以阴阳五行的学说解释三纲六纪,更进一步为君权、父权的结合提供了神学的依据。对君权的绝对服从,既是政治上人身隶属关系的规定,又是伦理纲常上尊卑名分的要求。
在把君权绝对化、“君命”绝对化的过程中,君主利用宗亲血缘传统,把君臣关系比作父子关系,借用宗法家长专制传统观念,强迫臣服从君,臣事君如同子事父,子对父要“报生以死”,臣对君要“报酬以力”,这是“人之道也”。在这种家长制的等级结构中,君统和宗统统一,天子对于诸侯,上级贵族对于下级贵族,大宗对于小宗,都具有天然尊长的身份,君对于臣,亦是臣的家长。战国时,《国语·晋语》说:“事君不贰是谓臣,好恶不易是谓君,君君臣臣,是谓明训。”“委质为臣,无有二心。委质而策死,古之法也。君有烈名,臣无叛质。”这种绝对臣忠君观念,维护了君主专制的.统治。
(四)“君治民”的合法性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是“民本君主”,即把政治体看做是由君王和臣民这两个部分组成的统一整体,君王和臣民作为整个政治体的组成要素,它们密不可分。其中,君王是这个政治体的“主”,而臣民则是这个政治体中的“本”。从这个根本前提出发,一些人强调“主”在这个政治统一体中的作用,被称为君主主义,另一些人则强调“本”在这个政治统一体中的作用,被称为民本主义。
“民本主义者”认为君与民的关系是天定的,君主是为民而设的,是为了“抚民”、“养民”,抚民养民是上天给君王的职责。孔子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当做“仁”的基本内容,并且强调“天无二日,人无二主”。孟子提倡施“仁政”而行“王道”。苟子说“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荀子·王制》)。 君主主义者认为,君王既是上帝在世的化身,是“天子”,又是世间的“人主”,是“民之父母”,因而,君王是联系天与人的惟一环节,他“动静上配天,下顺地,中得人。”(《汉书·晁错传》)
无论民本主义者还是君主主义者,实际上其倡导的观点都是将君与民看做对立统一的整体,君离不开民,民也离不开君,民是“本”、君为“主”,这种“本”“主”关系的实质就是被统治与统治的关系。
三、古代中国政治文化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在论述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时,孙晓春认为: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经历了缓慢的循序渐进的历史进程,决定于强大的专制主义统治,儒家的道德意识以及相对稳固的小农经济三种因素的作用。儒家的道德意识因而具有了一种建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基础的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治理国家的政治思想得到了充分发展,儒、道、墨、法等学派的思想在这一时期确立起来;汉代,随着政治一统和经济繁荣,思想文化的统一提上了日程,董仲舒以儒为主,吸收了道、法、阴阳家的思想,作《春秋繁露》,开创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奠定了这一局面的,正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殊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
(一)中国古代,宗教神权始终不发达。
由于特定历史环境,中国古代文明初期,没有经历过神权国家阶段,以神为本体的文化很不发达,决定了中国文化向人文主义发展的方向。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是以确认人的本性为出发点,以道德为标准,对人性进行品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的儒家“八条目”,规范着臣与民的行为,也把君的“德治”含于其内,成为民德、臣德、君德的坐标。
(二)经学方式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思维特征。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体是儒学,经学是传统儒学的制高点。自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确立以后,传统儒家的思维方式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日益扩大,人们在主观上认定,儒家经典是一切科学与知识之源。从两汉始至清代,经学一直被人们视为最精深的学问,历代注家层出不穷,虽然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经学的思维方式有着不同的表现,但是有两点却是共同的:一是把自己的思维视野囿于儒家经典之内;二是把圣人之言、经传所云视为人的政治行为的规范和治理国家的准则。它将儒家的道德理想、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制度化”为每一个人,包括君、臣、民的目标、原则与活动规范,使专制制度获得了思想源头和皈依。
四、结语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深深植根与文化之中的道德准则,以一种无形但却强大的力量,把人的行为拉入符合道德规范的轨道,这种力量是发自内心的自觉与自愿,甚至是一种无意识,其效果却具有强烈规范意味。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说,人们遵守道德习俗时的那种“毫无思考”与“出于方便”就是一种无意识。这种无意识使道德习俗具有了“在今天可能还是非常命令性的,连一个也没法推翻它们。”的行为约束力,出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现象,这种已经积淀为特定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道德意识,已经具有了制度化的特质,为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供了强有力的合法性来源。
历史小论文4
一、打造阅读课堂,把握知识脉络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打造“阅读”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对于学生的在历史知识方面的大略了解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的方式梳理课文知识脉络,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从而为提高学习效率和加深知识印象奠定基础。第一,引导学生进行“目录阅读”,让学生在标题阅读中梳理历史知识。阅读能力不仅体现在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还体现在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丰富知识内容,累积知识经验加深对历史事件的串联效果。在历史教材中的目录不仅可以体现出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引导学生把握答题知识框架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该让学生经过阅读经验“学会阅读”,善于分析章节之间的联系和因果,从而在宏观上发现历史发展的重要引导点。例如,在目录中第一节的内容是“新文化运动”、第二节的内容是“五四运动”、第三节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从而达到阅读的目的。第二,增添“任务阅读”的课堂环节,让学生带着疑问促进有效的阅读。传统的历史教学课堂知识一味的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在被动式的学习中容易产生厌倦、消极的学习氛围,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丰富学生的阅读方式,利用多样教学的手段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课堂阅读前可以先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阅读过程中找到对答案,这种“任务法”的设计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总结能力。
二、丰富课堂阅读环节,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教师要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有效发展,首先要合理设计历史课堂,创造让学生乐于阅读的环境,其次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手段丰富学生的阅读,让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方式增加阅读量,最后教师应该通过学生的进步和变化制定更加适合学生教学计划,从而为全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而努力。第一,创造阅读环境,促进多样阅读方式并行的高中历史课堂。传统的历史课堂场地只是局限在教室内,学生面对有限的资料和教材内容无法实现拓展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将学习的场地定期换成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机房等,让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查阅资料、丰富历史文化知识,可以在阅读的同时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发展。阅读的环境是促进学生实现高效阅读的基本内容,多样阅读的方式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改变以往的老旧、固定式的传统课堂是让学生改变学习观念重视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第二,组织小组合作阅读,实现互相阅读交流,促进学生阅读思想的多样化。合作学习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不仅深入到高中课堂,教师可以将这种学习方式引进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课堂中,学生之间通过合作阅读的方式互相交流阅读的心得,不仅可以增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加深阅读内容的理解,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的阅读感悟发现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忽视的内容。阅读能力的发展不仅需要通过学生自身通过对阅读内容的感悟和积累,阅读环节的交流也可以增加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了解知识内容,通过阅读产生的多样化思想是让学生促进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阅读感悟的抒发,让学生在交流中成长,在发展阅读能力的同时锻炼表达能力的发展。
三、总结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表明,教师只有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表现和学习能力制定适合学生的发展计划,通过优化课堂结构内容实现阅读课堂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和进步。教师应该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通过学生实际阅读能力的发展情况,结合制定的相关目标计划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高效课堂,让学生喜欢阅读、乐于阅读,从而实现现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高素质发展的人才目标。
历史小论文5
摘 要: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建设方面,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高效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其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改善学习效果就是广大初中的历史与社会教师必须深思的问题。将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对初中历史与社会自主高效课堂的构建加以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自主;高效课堂
所谓的高效课堂,简而言之就是效果好、效率高的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高效的课堂环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和激励性的课堂环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一个高效的课堂环境往往就能够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学习机会,随着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合作的频繁,学生的合作力、分享力也会潜移默化地得到提升。
一、善于选择合适的教学切入点
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意义就在于让学生在历史回顾和了解的过程中获得现实的启发和教育,也即所谓的“以史为鉴”。有鉴于此,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自主高效课堂的打造中就要据此目标创新教学内容,注重将教材内容与社会实际相联系。所以,教学中切入点的选择甚为重要。具体而言,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切入点的选择上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1.结合社会热点
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特别是对于社会上的新鲜和热点的事物更是如此。为了有效地引导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加以思考,培养学生对历史与现实问题进行辩证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初中教师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就应该有意识地结合社会热点问题,通过课堂上的师生交流和学生间的讨论,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总而言之,与社会热点和实际紧密相连的教学切入点能够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可以提升初中社会与历史教学的实际价值,为教学提供一个实际的社会立足点。
2.联系学科知识和现实
历史与社会学科和现实之间的联系是多方面的,是多维联系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切入之时就要对这些复杂的联系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有意识地将其巧妙、恰当地加以衔接起来。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从地理、历史、政治等不同角度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方式。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学好一门课程,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具备对此门课程的'兴趣。只有怀着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去学习,才能不断地有所收获。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想增强学生的学习情趣,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学习的乐趣,增强课堂教学的亲切感,从而有参与其中的满足感。如此,学生不仅会积极配合课堂教学,更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课堂中,参与到与之相关的教学活动中,其对于该门课程的学习冲动和兴趣就自然得到了激发。简言之,就要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就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吸引他们的兴趣。至于营造和谐教学氛围的方法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一般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1.教师要放低姿态,做学生的学习伙伴
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严师”形象,真正化身成学生学习的好伙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地去思考和探索。而对于学生在思考和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则要给予合理的引导,决不能一味地纠正甚至是批评。如果教师真正把姿态放平,用真心去和学生交流、合作,学生自然也愿意和老师谈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如此,在双方有效的沟通、合作之下,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自然就会大大提升。
2.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很多历史问题都可以充满趣味性的方式加以解读,比如一些有趣的故事和问答。这些趣味性十足的故事和问题就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调动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借助一些趣味性的故事和问题,不但能很好地切入到教学主题,更是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都是很有利的。
三、借助多媒体
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能够有效地协助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因而任何教师都应积极地运用好这些设备,以提高教学效率,创造高效课堂。多媒体的利用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用于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又可以是用来播放影音短片,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而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的善加利用。
总之,打造初中历史与社会高效课堂的方式和方法还有很多,以上几点是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所总结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方面,希望能给同行带来一点思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单中惠,朱镜人.外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
[2]丁晓腊.搭建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论初中历史教学中沟通历史与现实的若干方法[J].科教文汇,20xx.
[3]光,陈启胜.构建学案导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xx.
[4]王卫东,宋兆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xx.
历史小论文6
中国古代服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服饰的演变是一部穿在身上的历史,服饰潮流的变迁背后是每个朝代社会风貌的反映。每个朝代服饰各有特色,同时又有共同的内涵,彰显了中国传统文明的永恒魅力。
历史演变古代服饰变迁内涵服饰,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又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它的产生和演变,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地理、历史以及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都有密切关系,相互间有着一定影响。本文以时间为序来展示中国服饰文化潮流的变迁及背后所反映的各个时代文明的演进。
一、秩序井然的服饰——自夏至西周时期
周朝作为最强盛的奴隶制王朝,为了巩固统治,制定了一套非常详尽周密的礼仪来规范社会,安定天下。表现在服饰上,如不同场合要穿戴不同的服饰,有祭礼服、朝会服、从戎服、吊丧服、婚礼服。这些服饰严格区分了天子与官僚、贵族与平民的等级差别,形成了一整套的冠冕制度模式,影响了自商周以来三千年封建社会的服饰文化。从此,服饰开始标识每个人的社会角色,以便“分贵贱,别等威”。
二、从百花齐放到趋于一致——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战国时期七国崛起,各自独立。在服饰上也各显其地方风格与文化风采,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呈现出一派绚丽多彩的景象。如春申君的3千食客中的上客皆着珠履;平原君后宫百数,婢妾均披绮披纱;卫王宫的卫士穿黑色戎衣;鲁国的儒者服长衣、褒袖方履,等等。秦汉时期随着国家统一的实现,服装风格也逐渐趋于一致。至东汉明帝永平二年,重新制定了祭祀服制与朝服制度,形成了正式完备的冠服制度。
三、胡汉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内部分崩离析。正是由于战争,北方民族的游牧文化、西域文化与汉族文化碰撞、融合,使得中国服饰文化进入到一个追求时髦、胡汉交融、奇装异服盛行时期。这个时候因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来住,胡服便成了当时时髦的服装。汉服中的紧身、圆领、开叉,就是融合了胡服的特点。同时,受先进的汉文化和风气的影响,北朝各族纷纷推行汉化运动,仰慕汉族衣冠服饰,形成了“群臣皆服汉魏衣”的状况。
四、开放浪漫、异彩纷呈——隋唐五代时期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造就了独特的开放浪漫风格的唐朝服饰。尤其是唐代的妇女服饰,是历代中的佼佼者。唐代的女装颜色鲜艳,造型雍容华贵,装扮配饰富丽堂皇。如在衫、裙之外还有披在肩上的长围巾“帔”。还有特别的短袖半臂衫,套穿在长衫外面。这种装扮使唐朝女装形成袒胸、裸臂、披纱、大袖、长裙等极为开放的风格。
五、质朴保守——宋朝时期
宋朝统治者注重文治,竭力推崇程朱理学,把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根据加以倡导,其目的在于去掉人们的任何反抗意识。这种理学观念影响到人们的着装,使宋朝的服装一改唐朝服饰旷达华贵,恢弘大气的特点,服装造型封闭,拘谨保守。颜色严肃淡雅,色调趋于单一。另外,两宋时期,边患不断,统治者的`软弱无能,官僚队伍的壮大,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为此统治者三令五申,要求服饰简约淡泊,力戒奢侈铺张,从而形成了以后质朴淡雅为宗的一代审美标准。
六、异地胡风——辽金元时期
作为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又一高潮,这时期的服饰既体现了游牧民族的特色又有融合的色彩。服饰大多用毛织品并且制作较为简单、实用,易于马上作战射猎。党项族妇女多着翻领胡服;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圆领齐膝外衣,足下着长筒靴。元服则吸收宋服形式,官服款式较特殊为窄袖、盘领、缝掖,独具特色。
七、继承创新——明清时期
朱元璋统一天下,建立大明帝国后,对服饰也有统一的要求。先是禁胡服,继而又以明太祖的名义下诏:衣冠悉如唐代形制。对民间的男装也有规定,大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头上戴四方平定巾。
清朝作为古代文明向近代文明转型的前夜,在服装史上也是改变最大的一个时代,清服是中国古服与近代服的交接点,它的存在是以后发展到近代男士的马褂长袍、女士的旗袍的前提。清代还是个满汉文化交融的时代。清代中期始,满汉各有仿效,到了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颇盛,甚至史书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之记载。
八、古代服饰共同的内涵
中国古代服饰潮流演变中真实地反映了历朝历代政治经济生活和风貌。虽然各有特色,但是又有共同内涵。
中国传统服饰中包含着“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早在上古时代,就产生了“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故上衣玄,下裳黄”。乾即天,坤即地。天未明时,天空是黑色(称“玄”),上衣如天,所以用玄色。而大地为黄色,下裳如地,服色即用黄色。人们穿着上玄衣下黄裳,拜祖先、祭天地,以此表达对天地、祖先的崇拜,从而实现天下大治。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受这种等级制度“礼”的影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礼记》中对衣着等级作为了明文规定:“天子龙衮,诸候如黼,大夫黼,士玄衣裳。”《中国历代服饰》记载:秦汉巾帻色,“庶民为黑、车夫为红,丧服为白,轿夫为黄,厨人为绿,官奴、农人为青。”
中国古代服饰还体现了大一统观念。几乎每个统一的王朝都对服饰有统一规定。秦始皇在服装的颜色上做了统一规定——以黑为最上。元朝初建,也曾令在京士庶须剃发为蒙古族装束。此外,明朝流行的一统六合帽和平定四方巾也都带有大一统的色彩。
中国古代的服饰在相当长的历史里,不断吸收其他外来文化和异族的服饰文化元素,造就了内涵丰富,风格独特、永远流行的中国服装文化。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如今中国服饰在不断地融入国际潮流,成为中华文明的又一个符号,焕发出越来越瑰丽的光彩。
历史小论文7
秦始皇兼并六国,创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专制帝国。但专制暴虐、焚书坑儒、大兴土木,使秦始皇饱受抨击。这个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帝王就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他在13岁即位9年后亲政,迅速平定太后的舍人嫪毐发动的叛乱,并以放纵嫪毐的罪名罢免吕不韦。通过这些行动,秦王嬴政把权利完全集中到自己手中。 他花费10年时间,实现了统一各国的雄心,也适应了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 成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国。在政治方面他推行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和三公九卿制分权独立又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统治体制,确保皇帝对全国的统治,组建了一个空前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在文字方面全国改用小篆,文字的统一对各地的文化交流和共同文化进一步形成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他下令统一货币度量衡,方便了各地的贸易来往和国家的财政税收。并且还修筑驰道,疏浚鸿沟开凿灵渠,为抵御匈奴,修建长城,有效阻挡北方少数民族侵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采取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的措施,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权机构。
秦始皇也是一个唯我独尊、专制暴虐的君主。他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无限制地使用民力、物力,超过了当时人们
所能忍受的限度。为了修建宫殿、陵墓和满足秦始皇奢侈的生活,秦王向民众征收大量的赋税,造成“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力织不足衣服”的悲惨状况。为了稳固其同志,还制定严酷的刑法。 尽管后期他昏庸无道,但是他结束了战国以来的混乱局面,《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缺点掩盖不了他的光芒。
历史小论文8
初中历史课程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是通过历史基本知识与技能,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当前我们提倡主体性教学,让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就是其学习主体性的基础。素质教育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提倡创新精神,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他们发展的根基,是他们求知、探索的原动力。那么,作为历史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一种艺术。
一、多措并举,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性,采取多种方式,使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脑。注重学生的思想活跃,态度积极,使其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例如,通过阅读、演示、辩论、竞赛、用第一人称介绍历史人物事迹等方式,使学生投入其中,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并乐于积极配合教师教学活动,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学生的参与,绝不是仅仅几个个别学得好的学生参与,而是全班同学的参与。其次,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培养善于驾驭课堂能力,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沟通心灵,也可以像央视《百家讲坛》栏目里的大师一样潇洒自如,妙趣横生:在非智力素质方面,通过教师的风格、气质、表情、眼神、手势、姿势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使学生一提到这个老师就信心百倍,激情饱满,以此来吸引学生要比浅层次的兴趣教法更为有力。
再次,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以人格魅力感化学生。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熟悉教材,扩大知识面,增强自己的业务技能是最基本的。但是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不能仅仅停留在兴趣上。教师往讲台上一站,这种客观存在要产生既有形又无形的一种力量、一种威势、一种信心,这就是一种人格魅力。在智力素质方面,要有深厚的业务功底,驾轻就熟教材,旁征博引知识及简洁、生动、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教无定法,同样的课题、同样的课堂,不同的教师,其精彩度、影响力绝对不一样。
二、灵活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教师应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课堂教学开始时的导入,我们应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复习旧课式的导入、提出问题式的导入、图片赏析式的导入、讲述故事式的导入、引用诗词式的导入、播放乐曲式的导入等等,由导入创设情境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尽快投入到历史学习的情境中。其次,由于历史包罗万象,涉及中学的所有科目。所以要温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联系各学科的知识)。如数学方面,有圆周率的计算者祖冲之等。语文的课文背景是历史,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的发展的历程。再次温课外知识之“故”而知新。这个“故”不是所有学生都了解,但恰恰是这一点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最让学生有自我实现的空间,而且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历史与现实不可分割的联系。
三、勇于创新,培养教育教学新理念
教学可以说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既然是科学,就有规律可循;既然是艺术,就要不断创新。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如:讨论、问答的方法、模拟、竞赛、游戏、角色扮演、历史课本剧编演等方法进行教学活动。此外,课堂上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性、动态性的还原历史。科学的、适当的教学方法,是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具体途径。
教师应在充分掌握本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日开展活动,指导学生参观相关地点,或上网查找有关资料等,使学生自觉的、多方面捕获历史信息,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四、加强历史与实际的联系,是学习历史知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有效途径可以联系当前国内国外的发展形势,联系本地区的具体实际等。例如,要讲中国的改革开放,可以先通过商鞅变法的例子来分析。商鞅变法得到多数人的支持的史实,使学生体会到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古今同理,结合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宏伟大业这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支持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措施。因此,历史教学要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人生,贴近学生,这样才会有生命力。总之,在教学方面,教师要切实把握初中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改进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索问题。教师要针对初中生的特点,加强兴趣引导,培养学生特长。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更好地展示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历史小论文9
初中的时候,我不喜欢学历史,就像听天书一样,每节课都昏昏欲睡。我一直不明我们学历史究竟就是为了什么?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知道那些我们还没出生就发生的事情呢?
我不知道历史在发生的时候就是偶然的还就是被人安排好的,但就是我知道我们学习它的时候,就是被安排好的。就连评价都就是安静的躺在那里,等你去背它。
我上初中的时候我们的历史就是开卷考试。我基本每次都做不完,时间过去一大半的时候我在奋力翻书找选择题的答案。可恨的就是,我干干净净的书上居然总就是找不到答案。
和老爸看电视的时候,看到电视上说一些历史人物的时候,我总就是问老爸,这就是谁呀。老爸每次都说一句话:“你历史怎么学的?”
就是啊,我也很郁闷呢!我历史怎么学的?
前两天班里举行了一次辩论会,辩题就是“李鸿章到底就是著名的外交家还就是晚清的卖国贼”。这个题目就是我们班自己选的,当时还有关于慈禧太后和曾国藩的,可就是慈禧太后被否决了,曾国藩又不感兴趣。
其实我当时已经很喜欢学历史了,这要归功于我们的历史老师。虽然高中也就是先学战争的,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历史在那位历史老师的讲述中,就活起来了,虽然我还就是记不住那些基本的东西,可就是我开始对历史感兴趣了。我想历史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把当时的社会描画的生灵活现,这不仅仅现象的.反映,也就是在发展着中国的文化。
可就是我没有参加辩论,因为,在我心中,李鸿章不就是作为个人被载入史册的,而就是但就是整个的社会。并且无论在你眼中李鸿章不论就是卖国贼还就是外交家,那些都已就是百年前的事。我们不应该再追究谁对谁错,历史不会因为大多数人怎么想就被改写,就能重来。李鸿章不论做过什么,放在那个时代里都就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了解,感知和通过对他的学习来完善自己。
历史不仅仅就是李鸿章。
我想说的就是,历史在演变的过程中,就是按照人类、社会、自然的发展规律成形的。我们应该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
在每个人的心中,对每一段历史的认识就是不同的,不要把自己的当作唯一正确的,然后和意见不同的人争的面红耳赤,也不要拘泥于课本对历史的评价,要知道课本的人也夹杂了他们对历史的认识。
历史小论文10
摘 要:
对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进行有效改革,不仅是提高目前历史课程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为学生创造更多发展空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必然措施。主要就现阶段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有效创新措施展开具体的阐述,希望对初中阶段历史课程教学局面的改善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历史教学;有效应用
就初中历史课程来说,是对学生综合素养以及人文素质进行教育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课程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就初中历史课程的开展现状来说,似乎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有效创新迫在眉睫,下文将对具体的创新措施展开详尽的阐述。
一、话剧方式的有效融入
就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现状来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对教学内容提不起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就现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来说,教师可以采用话剧表演的方式对历史课程教学进行有效的革新。通常情况下的模式都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历史作用及影响”,在这种模式中,基本上已经构成历史话剧的几大要素,因此如果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采用历史话剧的`形式展开有效教学,对具体历史课程教学进行有效创新的话,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对于丰富历史课程教学手段,改善现阶段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都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有效应用
通过上文的相关论述,我们已经了解到初中历史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现状,对其教学过程进行有效创新,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话剧教学形式之外,还可对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利用。可以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去收集一些相关的影像或者音频资料,将有关信息融入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影像或者音频资料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一来,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接下来教学内容的兴趣程度和参与程度,同时还可以有效丰富历史课程教学的具体内容。
综上所述,就现阶段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来说,教师应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手法进行有效的创新,通过话剧的形式以及多媒体教学方式对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改革,从而提高相应的教学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兴趣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争取为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和努力。
历史小论文11
在我的脑海中,有许多印象深刻的历史人物:刘邦、项羽、曹操、诸葛孔明、岳飞、郑成功、戚继光……其中让我最感动的,他便是生活在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
诸葛孔明姓诸葛,字孔明,道号卧龙先生,人称卧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军事家。他一生追随刘备,多次为刘备打仗时出谋划策,帮助刘备取荆州,得马超,破许昌……一生为蜀国立下的功绩不计其数,直到刘备死后,诸葛孔明为报答刘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由于大将魏延的'不慎,在五十九岁时去世,死前留下了一个图本和以后出事的应对措施,帮助蜀国在他死后仍然像以前那样兴旺了一阵子。
诸葛孔明一生经历过许多大的战争,且计谋大部分是诸葛孔明出的。比如说草船借箭:周瑜心胸狭窄,嫉妒诸葛孔明的才华,想方设法的要除掉诸葛孔明。这时正值秋日,在许昌整顿了一年的曹军现已精神焕发,准备驾船攻打江南。周瑜得知消息,本想全力抗曹,但是军中却缺少弓箭,周瑜便想出一计,让诸葛孔明赶造十万支箭,若十日内没有完成,便军法处置。然而诸葛孔明并没有抱怨,而是说只需三日便可完工。周瑜嘲笑诸葛孔明说大话,于是便任由他去了。
第二天,诸葛孔明把从鲁肃那里借来的二十艘快船推入水中,船上插满了草人,并下令向曹军水寨进发。这一天正好有雾,曹军的视线不好,错把草人当成了士兵。霎时间,曹军朝草船万箭齐发,都射在了草人的身上。每条船上足足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上轻而易举凑齐了十万多支箭,周瑜哑口无言,计划落空。
诸葛孔明最令人感动的便是他对刘备的忠心。他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刘备疾病缠身的那一段时间里,诸葛孔明对他的关怀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刘备死后,有才能的诸葛孔明并没有称王称帝之心,而是全力帮助后主刘禅带兵打仗,管理国家大事,对待刘备的孩子就像对自己的亲生儿子那样,但是蜀国有才能的人都相继死去,诸葛孔明一个人独木难支,难管朝政,最终死去。他在临死时还在关心着国家大事。
诸葛孔明这个令人感动的历史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熠熠生辉,永远不会被人忘却。
历史小论文12
【内容摘要】近几年,随着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制作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影视作品的发展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进步,极大地丰富了文化艺术形式,其中历史纪录片是新世纪以来中外纪录片中发展较为快速的一种影视艺术,在文化交流、民族对话的时代主题下,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它以美学价值和历史脉动为基点,阐述了世界各国文化发展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文章主要以《美国,我们的故事》为例,分析历史纪录片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历史 纪录片 艺术分析
历史纪录片作为一种影视体裁,具有丰厚的艺术积淀。我国历史纪录片的发展主要借鉴西方纪录片的形式,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历史纪录片《美国,我们的故事》以戏剧化的故事为主要讲述形式,通过演员精湛的角色扮演和摄影、剪裁等电影化手法的应用,进行超常规的探索性实践,最终形成一种鲜明独特的影像风格,创造出新颖的观赏效果,体现非凡的艺术性价值,对我国历史纪录片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启示。
一、历史纪录片的特点
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的影视作品,是通过创作者对现实素材的观察、思考、选择而产生的作品。纪录片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艺术感染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起观众的思考与想象,具有声画性、文献性、真实性与艺术性特点。简单地说,纪录片是把现实的事情记录下来,使之成为历史。纪录片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叙事情节上。纪录片通过故事来传播文化观念和精神意义,通过对一些原本故事性不是很强的题材进行故事化叙述,来传播其价值理念,可以说纪录片是一种叙事艺术。
历史纪录片主要是按照时间顺序将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或者人物事迹过程叙述出来。历史纪录片的叙事视点主要以全知视点为主体,从故事外部视点进行叙述,通过摄像机进行展示,能够充分体现出其宏大的叙事风格,同时又能捕捉到历史故事情节中珍贵的回忆和情感流露。《美国,我们的故事》这部历史纪录片的创作就是比较好的代表。
二、《美国,我们的故事》的'艺术特色
《美国,我们的故事》是一部12集的史诗纪录片,一经播出,收视率超过很多美国电视剧。这部纪录片采用电脑CG技术,引入好莱坞的表演技巧和电影《阿凡达》的视觉效果,使人几乎忘记这原本是真实的历史。这部纪录片采用画外音叙述、嘉宾评论、演员表演三种表现方式,在拍摄中频繁使用特写、偷拍、过肩镜头等纪实手法,结合现代影像语汇,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纪录片形式。
《美国,我们的故事》12集主要内容为:第1集主要讲述反抗者的起义,第2集主要讲美国独立战争,第3集主要讲西进运动,然后依次为:分裂、内战、收复失地、城市发展、经济繁荣时期、经济萧条、二战、超级大国、黄金时代,内容涵盖了美国从移民北美大陆,反抗英国政府、独立建国,到今天的超级大国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是一部电视版的美国简史。该剧在美国历史频道播出后,收视率创历史新高。该片阐述的主体是理想、信念、奋斗及科技的创造与发明,片中对一些意义重大的、先进的技术发明都有深刻而生动的描述,体现科技力量是国家进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该片第一个艺术特色是以故事为轴,以矛盾、冲突、悬念为核心,把美国精神贯穿在内,刻画出一部真实的历史纪录片,其中生动形象、具有生命力的故事正是其艺术价值的体现。该片中的每个故事既独立又相互联系,贯穿于整个故事中有两个基本的理念:科技与创新、创新与冒险。该片在讲述历史事件的同时常常伴有对新发明、新科技的描述与刻画,如铁路、大坝、电视、电梯、电灯、电话、原子弹、电脑、互联网等,着重强调这项新科技与新发明对美国政治、经济及军事的影响与价值,充分体现出科技改变命运的真理。而对于创新与冒险,美国梦就是冒险、创新、探索与尝试。该片中有很多展现艰难移民、艰苦独立、经济繁荣、克服危机,一直到成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发展史,美国的发展验证了美国梦。
该片叙事艺术的第二个突出特点是,将演员的角色扮演发挥到极致。从表面上看这部纪录片与其他纪录片没有太大的区别,同样是利用三种形式进行描述,但是《美国,我们的故事》强化了角色扮演成分,抛弃了传统纪录片借助文字、图片、文物等讲述历史的手法,直接利用电影化的角色扮演呈现历史故事。该片讲述的内容比较广泛、历史事件多而久远,所以涉及的演员、场景较多。在角色影像处理方面,一般纪录片往往为了掩饰制作水平的不足而采用人物及场景虚化的形式展现影视内容,但是《美国,我们的故事》中所有的人物角色都是按照原妆上镜,特别是如华盛顿、富兰克林、罗斯福等大人物,不仅不加以虚化,而且给予特写镜头。
该片中第三个艺术特色是,以人物带动故事的处理手法的运用,事件的叙述主要从小人物的微观视点切入,以小见大。每一个视点人物的出场,都以黑白定格的方式,通过画外音解说其身份,起到突出视点的作用。该片第1集开场以农民约翰罗尔夫为视点讲述早期移民的故事,第4集以一个年轻黑人为视点引入当时严重的种族冲突,这种叙事方式摒弃了传统纪录片的英雄史观,将焦点放在历史事件的普通人身上,充分体现出美国精神。以小见大的叙事技术很早就出现在影视制作中,在我国大型纪录片《复活的军团》中,在讲述秦军后勤供给时,运用的就是这种叙事方式,更能够突出历史中普通人命运的悲欢,更加感动观众。
三、《美国,我们的故事》的影像艺术
《美国,我们的故事》充分利用电影影像美学,强化影像语言和感官娱乐效果,引入现代电影技术,如CG奇观、高速剪辑、跳接等,同时结合更多探索性的影像实验,形成历史纪录片独特的艺术形式与影像风格。这部影片中运用最多的是偷窥视点。一般影片中偷窥视点的应用是在正反镜头中越肩镜头的拍摄,以对话中听话者的视点切入,但是该片的偷窥视点强调拍摄的晃动感,不仅利用肩、头、背等身体部位的拍摄,还广泛应用现场障碍物,充分体现对观众的视觉刺激。此方法是该片的基本视点,处处被引用。另外,高度剪裁也被该片极致地运用。高度剪辑是好莱坞戏剧美学的基本风格,利用镜头的缩短,加快影片节奏,以达到影片的娱乐效果与独特的视觉效果。而《美国,我们的故事》镜头短得让人惊讶,如第7集,影片时长45分钟58秒,由1462个镜头组成,1秒及1秒以下的镜头占74%左右,其剪辑速度对于纪录片来说是空前的。这样疾风骤雨般的剪辑能够给人强烈而凌厉的视觉效果,大大刺激观众的情感,提高了影像和叙事的强度。 另外,《美国,我们的故事》对特写镜头的运用也比较广泛,仍以第7集为例,该集共有1462个镜头,其中特写镜头有1006个,占总镜头的68.8%;近景有234个,占16%,可以说这部电影将观众拉到了电影人物面前。传统的纪录片一般是运用远景或者全景展现电影场景,很少运用特写,而《美国,我们的故事》反其道而行之,体现了一种戏剧性的影像美学,强化了对观众感官与情感的刺激,提高了电影的现场感、参与感与真实感。
总之,该片运用大量的特写、跳接、快速剪辑等影像手法,充分体现出历史事件、时间与空间的碎片化,如在第2集中两次大陆会议的场景描述中,没有一个场景交代其空间环境与相关全景镜头。引入人物特写,将时间和空间碎片化,结合画外音解说和偷窥视点等手法的运用,提高了影片的观赏效果。观众刚开始看此片时,往往会被独特的场景所吸引,继而会发现紧张刺激的镜头均是一些影像语言创造出来的。从这方面来说,该片把戏剧美学发挥到了极致,通过特殊的手段强化影像效果,达到刺激观众感官的效果。该片中CG奇观技术的应用也比较突出,如第1集中开场的镜头设计新颖、运动流畅,CG制作与真人拍摄相结合,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以戏剧美学为主线,以演员角色扮演和故事讲述为方式,刻画奇观化影像,提高影音的刺激强度,充分体现出该片的艺术化特征。
结语
《美国,我们的故事》这部历史纪录片具有高度的艺术观赏性,从叙事、制作、裁剪、角色扮演、场景拍摄等方面都与传统的纪录片有着较大的不同,给人以强烈的刺激感,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眼球。从观影效果来看,该片是电影化叙事与创新影像语言的探索,创造出了强烈的视觉观赏效果,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这部纪录片的成功主要是在纪实美学的基础上借鉴戏剧美学的精华,对传统影像技术的探索与创新,创造出有别于其他纪录片的观赏效果。我国纪录片也应该学习这种创新与探索精神,创造出纪录片独特的美学风格。
参考文献:
[1]森茂芳.历史纪录片的历史脉动、美学诗薮与创作艺术――以《消失的古滇王国》等电视历史纪录片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xx(5):104-112.
[2]詹庆生.走向电影化――纪录片《美国,我们的故事》的艺术分析[J].现代传播,20xx(8):88-91.
[3]雷建军,李国辉.影像至上――从《人类星球》看纪录片的美学趋势[J].中国电视,20xx(5):152-153.
[4]周文.历史的影像再现――纪录片《美国,我们的故事》探析[J].中国电视,20xx(5):88-92.
[5]李勇强,关峥.历史题材纪录片中“搬演”的运用及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xx(01):95-98.
历史小论文13
【摘要】真正的素质教育和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长期效应,有利于学生良好心态的形成,真正的成人成才,才是我们教育必须坚持、不懈追求、孜孜奋斗的方向;而活跃课堂气氛在高中历史的素质教育和三维教学目标中亦为重要,因为高中学生较之于小学初中学生更具有理解能力、鉴赏能力。与老师之间更能进行语言、思想、情感的沟通。更需要课堂的活跃性和幽默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升学生的激情、激情比方法更重要。所以改变古板式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提高教学质量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 素质教育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首先,精辟开讲,先声夺人。“文如看山不喜平”一种新奇巧妙、引人人胜的课堂导入能使学生一上课就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准备心理之中,很快就能集中全部的情感、意志于学习新课上。因此,教师应精心组织导入,或巧设疑问,或以情动人,或结合时事……通过不同的方式巧妙、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渴望获取知识的境界,让学生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知识,提高能力。其次,求新求异,不断创新;历史是一幅有血有肉,丰富感人的画卷,但大部分的学生不爱学习历史,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还是由于历史课堂教学不尽人意,缺乏趣味性;为此,我大胆探索,力求在“新”、“异”上创出特色来。最后,营造情景,以情求趣。恰当合适的语言会很快将学生引入思辨的天地,趣味横生的语言会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幽默风趣的语言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教师应该用语言魅力征服学生、感染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喜学、乐学,陶醉在历史学习中,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
二、重实践和观查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用于感化我们的同学构建今天的和谐社会,需要我们以博大的胸怀、宽容的心去融化别人的错误,那不是放纵而是原谅,在潜移默化中改正别人的错误。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那“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吉鸿昌的“恨不抗日死,留做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都是最好的三观教育的材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而扬起三观教育的激情。学习历史要与现实相结合,做到社会化实用化。经世致用为现实服务学习历史关注社会,既关注社会实际问题,又关注高考热点、难点问题;从古代的毁林开荒到今天的退耕还林,从大跃进到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清朝前期的闭关锁国到今天的.改革开放,从郑和下西洋新航路的开辟到今天的全球一体化和地球村。都要以史为鉴不要重蹈覆辙,从历史的悲剧中去领会和总结今天的我们该做什么怎么做,以加快社会发展。让学生学以致用,从成就感和责任感中去增加兴趣。
三、在探索中活跃课堂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刻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探索,参与知识的形式过程,少灌输、多活动。通过独立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在观察、思考、做做,议议等过程中尽情地、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即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讲解,自己去小结,不仅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更使学生学会学习。波利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我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自己发现探求新知。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找到了一些方法,学生情绪高涨,都为自己是一个发现者而激动、骄傲,学习气氛热烈而活跃。课堂教学,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则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思维就趋于呆板,那么在课堂上何不尝试让学生讲、老师听呢?不仅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而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基于这种思想,对于一些适宜学生讲的教材内容,可充分让学生探索道理,讲思考方法。这样教学学生探索有激情,讨论的比较方法超出了书上列举的范围,且印象深刻。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有深度,更有创新度。
四、运用图片、实物、模型等,直观展示
教师在讲授历史时,必须运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难以记忆的历史知识。运用图片、实物。模型、投影等直观材料的展示与解说,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他们更容易接受知识;也可以把较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历史叙述的是过去的社会生活的现象,教师的叙述无论怎样形象生动,如果学生没有视觉上的感受,就会印象不深。借助直观教具,帮助再现历史现象,就显得十分重要。实物和模型不仅能形象地反映出历史的真实情况,而且是许多重要历史知识的直接来源,在历史研究中和历史教学中有很高的价值。图片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它可以把历史的资料展示给学生,通过感观的刺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与想象,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最后,高中历史具有信息量大、思维量大、理论性强的特点,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内容丰富而复杂,贴近现实生活,素来是历史研究的活跃领域,给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了新的资料,也出了许多难题。如何教好训中历史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课题,我也每个高中历史教师的责任。这需要我们教师有较强的理论功力,但我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高中历史教学一定能迎来一个新明天!
历史小论文14
放眼尽观“清朝统治史”
从三皇五帝至如今,中国历经无数荣辱兴衰,中国人民也饱受身心的煎熬。
不论是唐、宋、元,中国的经济、科学都位于当时世界的前列。可自从明中到清末中国一蹶不振。可见明、清二朝对于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起着位高权重的作用。其中清朝政府的统治,对于中国的落后有一种不可推卸责任。
首先明清朝的科举制度对于人才的开发起着较大的阻力。“八股文”对于清朝文人学士起着较大的`阻力。“八股文”对于明清朝文人学士的思想起了一定的阻碍。它像一个牢笼,将文人的思想拘束于一个范围内,将原本胸怀大志,可以成龙的学子们,套上了链索,使他们的文学才华不可展现的淋漓尽致发挥出来。其次,“文字狱”也为中国造成了不可磨灭的损失,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事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另外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刚开始时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可是,当时西方国家发展速度飞快,逐渐超过中国,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的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使中国走向落后趋势。
清朝从刚开始,“只留头,不留发”的统治到了最后的灭亡,这是值得他们反思的。当年,清朝刚入关时十分英勇。骑、射、打、猎都是他们的强项,可到后来他们一味的不务正业,奢移成性,最终酿成了清政府的衰亡,毁灭。
从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到亡国之皇溥仪,中国历经了无数的荣辱兴衰,什么割地赔款,火烧圆明园,这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耻辱,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了永不褪色的阴影。
历史小论文15
自从我看了外国侵略中的历史时,我感到非常的气愤,因为外国的侵略和压迫实在是太残忍了,那昏庸无能的慈禧太后,只知道退让,和求和。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唐太宗,武则天那时的朝代唐朝都非常的兴盛,唯独到了清朝,出现了民族的败类,“慈禧太后”那时的皇帝光绪帝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意见来变法,可是光绪帝没有兵权,慈禧太后闻之,简直反对,这个昏庸无能的亡国之君又把戊戌变法破灭了,这个维持只有108天的变法,这表现了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的爱国之情。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烧杀抢夺,无恶不作。到了圆明园,进去之后,看见富丽堂皇的宝物,开始实行野蛮的土匪行为,拿不走的就砸,当一车一车的宝物从北京城拉到鬼子国家的时候,手挽着手,都非常高兴。伟大的雨果作家曾经给巴特勒上尉写了一封信,从这封信看出这位作家是向往和平,自由的人。借此来讽刺来讽刺英法联军的土匪行为。我的朋友对我说:这是两代人历史的结晶,这显现了我们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和工匠师的鬼斧神工,在刹时间,被英法联军破坏掉了,现在我们只能看见几块石头,没有任何的生息显现在圆明园的面目上,从此我觉得这个被英法联军破坏掉的圆明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
我们上上下下的炎黄子孙都要铭刻在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历史小论文】相关文章:
历史小论文怎么写?10-11
历史小论文(精选23篇)07-18
初一历史小论文怎么写03-29
家庭历史小论文2000字(精选20篇)05-09
初中历史的小论文怎么写(精选6篇)10-11
有关历史教学的论文12-05
科技小论文03-14
数学小论文11-08
物理的小论文05-16
历史教学的论文怎么写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