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寺庙建筑与西方哥特式教堂异同

时间:2023-02-27 04:32:25 美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中国传统寺庙建筑与西方哥特式教堂异同

   【摘要】建筑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建造目的,运用一定的建筑材料,遵循一定的科学与美学规律所进行的空间安排,是物质外显与文化内涵的有机结合.换言之,建筑是空间的"人化",是空间化了的社会人生.
  【关键词】中国传统寺庙建筑;西方哥特式;美学角度
  
  建筑的本质:文化是建筑的灵魂,美学家黑格尔这样赞叹建筑艺术:“建筑是对一些没有生命的自然物质进行加工,使它与人的心灵结成血肉因缘,成为一种外部的艺术世界”.
  一. 中国寺庙建筑展现人神和谐相处“天人合一”,而西方哥特式教堂建筑喻示天国与人间两个世界的对立
  从建筑外形结构上分析,哥特式建筑是垂直的,与“尖拱技术”同步发展,使用两圆心的尖券和尖拱,推力比较小,有利于减轻结构体自重和增加跨度。尖拱和尖券大大加高了中厅内部的高度。哥特式教堂内部,可以看到从柱墩上散射出来的一根根骨架券,它交合于高高的拱券尖顶。 高耸入云的塔尖,色彩缤纷的彩色玻璃嵌画,玲珑矫健的飞券是轻快的哥特式教堂的风格。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是欧洲哥特式建筑的丰碑,荡魂摄魄的繁复尖塔和眼花缭乱的彩绘玻璃窗是其最独特之处。教堂顶部尖塔林立,远远望去如一座巍峨的石林,直刺天宇。
  根据心理学移情原理,外界的形式感会影响人的心理活动,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使人也有飘然欲升的意向。建筑学家指出,这种高大拱型穹顶、繁复的尖塔及彩绘玻璃窗无不体现着宗教寓意。四面皆壁的封闭空间、弯曲的围闭形成的穹顶及尖塔的笔直通道暗示着上一层空间的存在,这就是天堂,人世是苦难的,只有天堂才是乐土,也表现了一种“崇高”。建筑的每处细节无不用心良苦地表达出天国与人间两个世界的对立。使我们不自觉联想,进而感受到“崇高”。正如席勒所说:“没有一定强度的想象,巨大的对象就完全不会成为审美的对象,相反没有一定强度的理性,审美的对象也不会成为崇高的对象。”
  中国寺庙建筑则恰好相反,它有意将内外空间模糊化,讲究室内室外空间的相互转化。殿堂、门窗、亭榭、游廊均开放侧面,形成一种亦虚亦实、亦动亦滞的灵活的通透效果,所蕴涵的空间意识模糊变幻,这与中国天人合一、阴阳转化的宇宙观有深层联系。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空间与时间的无限,即为宇宙。“宇”字本意为房檐,无限之宇,当然则以天地为庐。这个宇宙观,把天地拉近人心,人与自然融合相亲。“以天地为庐”的观念古已有之,“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天地人乃一大调和,那么艺术 ———“乐”,就应该体现这一调和。
  所以,中国寺庙建筑群才会有那么多的室外空间,它并不把自然排斥在外,而是要纳入其中,“深山藏古寺”,讲究内敛含蓄。张世英说:“审美意识是人与世界的交融,用中国哲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天人合一’,这里的‘天’指的是世界。人与世界的交融不同于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之处在于,它不是两个独立实体之间的认识论上的关系,而是从存在论上来说,双方一向就是合二为一的关系。”“托体同山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正是天人合一的体现。
  二.西方哥特式教堂建筑注重表现人心中的宗教狂热,并把它具化为实在的视觉形象,而中国的寺庙建筑则受儒教实用理性的影响,重在再现人们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安。
  李泽厚指出,“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与山水画“可游”“可居”理论是一致的,它不在意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是展现能供游览的生活场所。它不像欧洲大教堂那样,人突然一下被扔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中,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中国寺庙建筑这种平面铺开的有机群体,实际上是在把空间意识转换为时间进程,当人慢慢游历在一个复杂楼阁的不断进程之时,他感受到的是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西方教堂建筑那种瞬间直观把握的巨大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了时间绵延流动的美,以理智的入世精神排斥了非理性的迷狂。萧默指出,欧洲中世纪是一个漫长的宗教长夜,君主制屈居于神权之下始终不能茁壮成长,教会成了社会的中心,“君王施权于泥土,教士施权于灵魂,灵魂的价值超过泥土有多大,教士的价值即超过君王有多大”。因此,西方国家才会不计工本地去营造富丽堂皇的教堂,那些著名的教堂往往耗时上百年才能建成。中国的寺观是以平民难得一见的宫殿为蓝本来建造的,这既显示了佛的尊贵,又形象化展现了佛国的富饶安乐。如建筑学家傅熹年所言,神的居所规格是由皇帝来规定的。例如:屋顶的最高规格庑殿顶,是为皇宫主殿及佛殿专用;斗拱只许皇宫、寺观和王府使用;黄琉璃瓦只有宫殿及佛殿可用,而王府及菩萨殿只能用绿琉璃瓦。可见诸神受到皇帝颇高的礼待,但他们并不能凌驾于皇威之上,其规格在都城没有超过皇宫,在郡县没有超过王府和衙署。从另一个角度理解,神的居所与人的居所一致,其实旨表明乐土就在现世,在人间,天人合一,人神同在。
  三.中国传统寺庙建筑与西方哥特式教堂均为美的不同文化模式,表现一种“宗教型文化”,美在宗教体验中实现,美的深度表现为文化深度,即两者都体现了“美”,都使人感受到愉快。
  从模态的方面说,“美是不依赖概念而被当作一种必然的愉快的对象”。这种宗教型的美,使审美主体产生“共通感”。如康德理解“有一个共通感(不是理解为外在的感觉,而是从我们的认识诸能力的自由活动来的结果),只在一个这样的共通感的前提下,才能下鉴赏判断。”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中国传统寺庙建筑与西方哥特式教堂均为美的不同文化模式,都表现出一种“宗教型文化”,美在宗教体验中实现,美的深度表现为文化深度,即两者都体现了“美”,都使人感受到愉快。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三卷)》
  [2]席勒《秀美与尊严》
  [3]《易·乾卦·文言》
  [4]《庄子·齐物论》
  [5]《乐记·乐论篇》
  [6]董仲舒《春秋繁露》
  [7]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北京人民出版社)
  [8]李泽厚《美的历程》
  [9]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十论》
  [10]康德《判断力批判》 

【论中国传统寺庙建筑与西方哥特式教堂异同】相关文章:

中西方艺术精神的异同分析12-13

论西方平等观念的普及06-14

论民用建筑施工成本控制06-13

论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04-19

论建筑工程中建筑电气节能措施论文08-03

解析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之美论文05-10

论悔恨05-07

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西方中心论”倾向评析06-02

论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指向05-29

论批判的终结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