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国画中水的运用

时间:2022-12-07 21:52:40 美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析中国画中水的运用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汉族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

  摘要:历代画家对作画中如何用水都很重视,当代中国画的创作更是在传统基础上发展了冲水法、辅水法、点水法,并从水的温性和冷性、清性和浊性、独特媒介性质方面深入了解用水的技巧,研究和发展了水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水法 媒介 水性

  一、水与墨的亲密关系

  中国画有自己的一套独特而细腻的表现方法,它含蓄深远、雅意绵长,中国画家将自己的感受和文化修养、智慧和才情借助墨与色轻落在宣纸上,而完成这一玄妙的媒介是――水,水与墨、色交融,才能使作品承载画家的思想精神及种种意趣,把自然美升华到更高境界的智慧抽象。

  在中国画千年的实践传承中,历代有成就的画家都是善用水的高手,扬州八怪中的李鱓就曾言:“水为笔墨之介绍,用之得法及凝于神。”现代的黄宾虹、傅抱石等对水法的精研更有自己独到的体会,黄宾虹提出用水用墨分积墨法、泼墨法、破墨法,是谈墨色的运用,更指水的泼法等手法。傅抱石采用破笔渲染法,也是用大量水形成水气漫洇的画面氛围。

  这些认识归为一句话:无水不能施墨,更无法彰显色彩的轻灵或凝重。墨分五彩,靠的也是水拉开墨的轻重干湿变化。有水才能让画面有生机变化,所以才有种种“水法”。今天,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再次寻求用水之法,试图让中国画的创新更向前一步,找到适应当代审美需求的新途径。

  中国画的生成发展从自然之美到艺术美的传神再造,画家都在殚精竭虑地研究笔墨纸砚、技法意境和笔墨之道,而谈用水的艺术方面很少,其实水中蕴含着运用技巧,在宣纸上会产生很多微妙的变化生机。笔墨的运用离不开水,如果不了解水性,不谙水法,笔墨就没有生机韵味,这其中的原因,一是不能悟出水的妙用,把水只当做化色运墨的载体、稀释剂,不能上升到“法”的高度。二是对水性的认识局限在表象,对微观世界的体悟很有限。

  二、中国画中水的运用方法

  我们翻阅历代大师谈论笔墨的记载时,可以看到他们总是独具慧眼,把水放到很高的地位:

  齐白石对用水非常讲究,自言“白石用水五十年未能得其妙”,清代张式在《画谭》里说:墨法在用水,以墨为形,以水为气,气行形乃活矣。所以古人言水墨二字有它的至理在。清代的石涛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说画有三胜:一变于水,二运于墨,三受于蒙。这也就解释了画要用水才生动有变化,并受制于生活和个人修为蒙养。高迈庵也说:作画无水,如船搁滩,划不得以浆。清代·李繟在《冷艳幽香图卷》中题跋:笔墨合作生动,妙在用水。潘天寿在《论画残稿》中也提到:“墨非水不醒,笔非水不透,醒则清而有神,运则化而无滞,二者不可偏废。”

  在当前中国画创作中,各种技法的研究探索比以往更多,也更重视对水的运用,更讲究利用水产生独特的作用,除了传统用水调和稀释墨汁取浓淡分五彩的方法,水调和各种色彩,和水破墨水破色形成丰富的效果,以及用墨用色互相冲破,取其变幻多端、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如张大千的山水常常采用泼色的方法,使墨色更沉着,后来泼上的石青石绿色彩更鲜明精神。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较特殊的方法:

  1、冲水法:在画面色彩将干未干之时用笔在上面或点或泼清水,这样画面就会出现毛茸茸的烟雾一样的水汽效果,如果画面更干一些则会出现一块块斑痕硬块色迹,形成丰富的肌理效果,如当代花鸟画家贾俊春在处理芭蕉叶的时候有时使用这种点渍方法,淡淡细细的水渍别有一番美感。这种方法如果水用得得当可以增加画面的表现语言,补充画面不足的地方,让画面气氛更添活泼。使用时一般是在画快完成时一次性使用,这里要强调的是如果依赖这些特殊技法为主要表现手段,则会使画面显得制作痕迹太重,刻板或脏腻,失去高雅的意趣。

  2、辅水法:这种方法在山水画和花鸟画中常用,有些时候在人物画的背景上也偶作使用,即在画作将要完成时,刷上一层水,使画面调和统一起来。在某些画过了的地方可以减弱些,整个画面显得含蓄整体。实际上目前很多画家在画面完成时都需要洗一洗,将画上的浮色洗去,使画面看上去干净统一,这种方法在南京的花鸟画家中尤为常用,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对于不同的表现对象,水的控制是很重要的,如表现鸟毛时要待画面六七成干时进行比较好掌握,表现一些特殊的强对比时要立即趁势进行,另外在不同“性格”的纸上也要摸索进行,如果是熟宣容易掌握些,生宣纸上则要多试一试以积累经验,水分大了容易泡得无法实现形色的目的,漫延无度,水分少了没有什么效果,当然偶尔出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是很有趣味的。

  3、点水法:这种方法可根据情况在作画前或上色后进行。如果在作画前喷洒水珠,则后来的墨色不易渗入到生宣纸中,从而形成特殊的水珠斑斓效果。如果在工笔画中往往是上色后喷洒,其中还可以加入一些媒介制作。使用时控制住笔上含的水分,水分太多会流淌,水分少了或者画面干了则看不到想要的效果。

  4、水拓法:对于生熟不同的宣纸,这种方法出现的效果也不同。这种方法就是在较大的容器上盛满水,再在水上滴上墨水或者颜色,让它在其中流动变化,然后将宣纸轻铺在上面吸附,则可以将这种变化的效果保存住,接着就可以利用这种效果进行山水创作,达到用笔达不到的效果。有时可以将墨或者颜色涂在玻璃等光滑的物体上,然后用纸去吸附,如果是熟宣纸则会形成不同的水纹效果,类似于波光荡漾的水景,这种使用办法可以增强画面的趣味效果,有时可以作为一幅画的主要制作技法。

  三、水性

  作画中,画生于笔墨,笔墨生于水,而水生气韵,气韵生精神。水作为绘画的媒介,要注入作画者的精神气韵才能生机勃发、灵动多变。水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理解:

  1、温性和冷性。在绘画中,对水的温度的运用和笔墨效果的关系,画家常常不注意,明代唐寅的《珊瑚网引》中有这样的记载:“作画破墨不宜用井水,性冷凝故也。温汤或河水皆可。洗研磨墨,况笔压开,饱浸水气,然后蘸墨,则吸均畅,若先蘸墨然后蘸水,被冲散不能运动也。”为什么不能用井水,因为井水比较冷,不利于与墨色结合,容易凝重,难于化开。一般情况下我们习惯用自来水就可以了,但是我曾反复尝试过水的温度调试,发现热水,就是温度和人手上的温度大致一样或略高时,墨性柔和,溶解比较快,淡墨缱绻,别有韵味。温水,温度在20度到37度之间,不是冰凉的水,这时墨溶解较快,色彩也会调和生发得快些,适合水墨渲染,富于层次感。冷水,即水温在4度到0度之间的寒凉之水,这时墨色溶解慢,凝重冷峻,色彩不易发开。具体作画时需要什么样的效果,需要画家自己用心体悟,慢慢实践摸索。

  2、清性与浊性。画画的水一般都是用于调色、调墨、涮笔。对于作画的水,大致可分为:清水、浊水与墨水。水质的清浊不同,笔墨效果也不相同。清水,水质清澈,能体现墨色的纯正,颜色的鲜艳,墨与水混合后,水中只有墨,质地比较纯粹,宜于表现墨色层次,颜色的轻重浓淡都能显出很鲜亮的表现力;浊水,因为墨和多种颜料与水的混合,水质浑浊,此时作画在生宣上容易出笔痕,利用好这种用笔的边缘洇出的痕迹则会出好的效果。并且水中掺杂了多种矿物质,搁置些时间有杂质,适合综合调剂墨色和颜色的质感。作画时画家都有自己的实践经验,用好了物质的特性就会达到想要的效果。

  3、独特的媒介特性。在墨中或色彩中加入一些特殊的材质,可以抑制或增强水与色墨的交融,由此可以达到独特的画面效果。这种强化水的特性的用水之法由来已久,如徐渭的大写意花鸟就在墨水中参加胶液。现当代画家在水中加入的东西更是让人开眼界,如加胶矾、盐等,产生的效果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元素。说明当代画家勇于实践,不断创新摸索水的载体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对水的运用,都是根据对水的控制和时机的掌控完成,这些方法需要多做试验,大量积累经验才能掌控得当。总之就是水多则水墨淋漓、朦胧柔和,水少则干枯硬健。在画论中有云“干裂秋风,润含春雨”,即枯而能润比较好。在实际运用中一定要学会控制水分多少和水的外形、痕迹,水多的地方往往是虚的地方,是画的松活放松之处,要结合实的地方进行,正所谓虚实相生、骨肉相宜、松紧有度。

  当今随着时代进步,对水的研究使用将呈现出更多的手法和面貌。水在画里的作用看似简单不明显,但每一个画家都要花大力气体会水分的作用,只有反复尝试才能自如地使用好它实现自己的主题意图,体现出自己需要的画面感觉。

  参考文献:

  [1]王琳琳.浅谈中国山水画的用水及意境发掘[D].天津师范大学,2013.

  [2]郑直.中国山水画中“水”的技法演变[D].四川大学,2003.

  [3]肖蓉.虚谷绘画中用“水”的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07.

  [4]罗艳龙.石涛山水“点”的形态与“三墨法”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3.

  [5]葛瑞庆.中国花鸟画中“水”的意象探微[D].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2013.

【试析中国画中水的运用】相关文章: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中国文化呈现04-19

试析霸王品牌的成长历程05-31

试析文解字添奇趣06-01

试析“手段是如何变成目的的?”06-02

《舌尖上的中国》英译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运用05-16

试析海洋生态价值的特点及补偿05-31

试析我国善意取得制度的完善01-17

试析坚守诚信是企业的重要社会责任05-28

试析高校网络道德教育05-29

试析变电运行事故分析及处理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