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民间工艺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论文
摘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不仅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艺术底蕴,还具有娴熟而精湛的手工制作技艺。该文对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目前针对现代手工艺专业开展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全程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认为此教学模式既促进了传统工艺美术的发掘、研究和继承,又解决了手工艺教学中技艺不精和设计与生产脱节的问题,对目前的现代手工艺教育与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教学过程需要任课教师周密计划和积极配合,既要使大师的潜能得以全面发挥,还要充分利用大师的各种资源,拓宽教学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关键词: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教学模式;现代手工艺;传承;技艺
一、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全程进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创新
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工艺美术在当今高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受到了巨大冲击。因此,保护和促进工艺美术发展,加强对工艺美术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的发掘、研究和应用,促进中华文化的全球推广,极具必要性。现行工艺美术教育最为突出的弊端就是设计与实施之间脱节的问题。部分专业课教师行业实践经验不足,导致学生所学技艺不精,在技术操作上似是而非,在设计过程中也缺乏对功能、工艺、生产及市场等多方面的考虑,导致设计与执行缺乏科学的融会贯通。基于以上原因,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特意针对手工艺专业部分课程开展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全程进课堂教学活动,即采取聘用与课程内容相符的,在此行业已获得较高成就并得到社会认可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参与教学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所聘大师必须是省级以上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所谓“民间”,是指他们的工作室具有独立性和非官方性,且具有传统手工艺的特点;所谓“工艺美术大师”,是指他们在工艺美术方面具有显著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艺术特色,并得到了社会和官方的普遍认可。二是大师全程进课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倡导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全程进课堂教学模式,并非是大师仅参与教学过程的某个环节或者仅做某些方面的技能演示或开展讲座,而是学校根据手工艺的教学特点,在安排本校教师授课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特点聘请相应大师走进课堂,与任课教师共同全程参与课程教学的教学方式。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全程进课堂实际上是一种由大师和任课教师共同指导的双师制教学模式。在设计教学中采用双师制教学模式早在包豪斯就已经开始,包豪斯将工匠称为作坊大师,将艺术家称为形式大师,前者教会学生掌握工艺的方法和技巧,而后者与工匠密切合作,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独到的形式语言。在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全程进课堂教学模式中,任课教师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可谓是形式大师;而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可称为作坊大师,但与包豪斯作坊大师不同的是,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不仅有精湛的技能,还具有突出的艺术成就和较高的民间艺术修养,他们不仅从技能上指导教学,还能给学生以民间艺术的启迪,使传统手工艺得以发掘、研究和有效传承。从这方面讲,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全程进课堂可谓是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笔者在2017年大二陶瓷班的陶艺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中,有幸邀请到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李闻雷走进课堂。李闻雷参与课程规划,主导教学实践,结合自己多年的陶艺创作实践经验,为学生上了一门生动有趣、切实有效的模具设计课程,使学生受益匪浅。
二、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全程进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实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全程进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大师与任课教师相比虽然具有丰富的专业创作和实践经验,但在教学方面往往少有参与,对课程环节和教学大纲的内容比较陌生,对专业理论的系统性把握也往往不足。因此,任课教师一方面要对课程的专业理论进行系统讲解,另一方面要对整个课程的进展和效果进行把握和监督。二是大师在业内已获得突出成就,不仅技能娴熟,在专业创作上也往往有着自己的独门绝技和独到认识,并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所以,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大师的教学意见,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的教学计划作出适当的调整,使大师的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发挥。为此,笔者在与大师进行了充分沟通后,结合学校要求对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如下调整。1.突破以往教学时数,拓展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模具设计是陶瓷设计专业解决日用陶瓷和异型陶艺快速复制成型问题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原教学计划周时为4周,周学时数为16课时,总学时数64课时。而大师进课堂教学除了任课教师照常讲授8课时专业理论和操作流程之外,要求每天除文化课之外的其余课时大师全程参与示范和指导,任课教师全程跟进教学。除文化课和部分学生的选修课程之外,本次课程的教学时数达120余课时,远远超过原课程的64课时,从教学时数上保证了教学的顺利开展。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也作了适当调整,原课程作业只要求学生翻制出石膏模具即可,而现在要求在翻制石膏模具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的延伸:学习注浆成型和手工印坯成型,进一步制作出空心泥坯,并在课程结束前在本校烧制成瓷。2.扩大知识面,增加大师课堂讲座和参观学习内容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保护意义上讲,其传承主体、表现形式、文化空间以及所生成的持续的文化认同感,均需要人们加以关注并采取切实的保护措施。大师精通自己的专业,对行业发展动态往往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见解。为此,笔者特意安排了4课时的大师课堂讲座。李闻雷在黑陶创作方面深有研究,因此特意组织学生参观龙山文化博物馆、中国现代黑陶艺术馆和他的工作室,以增强学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三、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成效
1.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学生对大师往往怀有敬仰和崇拜心理,大师熟练地创作优秀的作品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对专业的浓厚兴趣。在课程情境设置上,由原来的一师授课变为双师授课;在课程内容组织上,在单一的校内学习基础上增加了参观、交流的学习内容;在学习任务的布置上,由原来的简单翻模转换为大师演示并传授各种形态的翻模形式。这些改变都提升了课程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心理学领域,产生兴趣表明人处于积极的动机性状态,对某种对象产生进一步了解、探索的欲求。此种欲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习成绩明显提高。2.学生操作技能更加娴熟,作业难度普遍提高虽然大学专职教师对于模具设计此类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并不陌生,然而大学教师平日多忙于教学和科研活动,且授课内容往往不固定,所以在动手操作上具有间断性。而大师常年专注于一个行业和领域,日常操作比较频繁,所以操作通常比教师更加娴熟。李闻雷多年专注于陶艺创作与研究,在模具制作上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上课期间,他认真负责,为学生演示了多种模具的制作工艺和技巧,从简单的同心圆形态到复杂的异型形态,从两片模到多片模的翻制,都一一手把手地教授,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帮助解决,使学生很快熟练掌握了各种模具的成型和制作工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往的作业以两开模具为主,现在学生大多可制作出复杂的4开模甚至5开模的模具,作业的难度明显提高,学习效果十分显著。3.知识传授更加广泛,文化传承更加有效李闻雷从事陶艺创作和研究多年,对于以黄河泥作为陶艺材料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黑陶创作方面也具有深厚的造诣。上课期间,李闻雷在传授模具设计技艺的同时,还讲述了黄河泥和黑陶制作的特点,丰富了学生对于制陶材料的认识。在参观龙山文化博物馆和中国现代黑陶艺术馆期间,工作人员为学生讲解了黑陶的艺术特色、发展历史和制作工艺。之后,李闻雷还为学生示范了黑陶特有的正反刀雕刻技艺,学生为黑陶的艺术魅力和大师精湛的制作工艺所折服,对黑陶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提升了对陶瓷艺术的鉴赏能力,拓宽了视野,为将来的专业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还促进了黑陶文化的传承。而对李闻雷大师工作室的参观也增加了学生对于陶艺创作流程的直观认识,使学生受益匪浅。4.增进了学生对行业的了解,使部分学生明确了职业规划李闻雷在课堂讲座中先是带领学生赏析自己的作品,然后向学生讲述了自己的创业经历以及目前陶艺界的发展和市场状况,结合学生对工作室的参观,大大增进了学生对于陶艺行业发展形势的了解和对民间工艺美术的认识,也使学生对于创业的艰辛和创业的成功感有了初步的认识。原来部分学生对于所学专业充满疑虑,职业规划更是一片迷茫。自从开展大师进课堂教学活动以后,学生提高了对陶艺创作的兴趣,坚定了对陶艺专业的学习目标,甚至有部分学生表示毕业后也要坚守陶艺创作研究,并立志在此行业做出突出成就。
四、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全程进课堂教学模式对现代手工艺教学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也有局限性。一方面是大师的理论教学经验往往不足,初进课堂容易局限于技能的操作和示范,对大师的综合艺术才能展示形成阻碍,无法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因此,任课教师应该提前了解大师的艺术特长,并及时与大师沟通,合理安排课程的学习计划,配合大师进行授课,做好大师的助手,使大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理论得以充分展示,使民间技艺得以有效传承,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另一方面是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大多聘用经费较高,多课程推广学校难以承受。因此,可以针对工艺性和技能性最强的课程安排大师进课堂,以减少学校的经费支出。
结语
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全程进课堂的双师制教学模式,突破了以往单一的课程内容,通过整合民间资源,借助大师的效力和影响力,传承技艺和民间艺术,使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有效取得了“1+1>2”的教学效果,在现代手工艺教学中值得借鉴和推广。在教育大变革的今天,大学的工艺美术教育既需要构建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又承担着继承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请大师进课堂授业解惑,使学生在继承中思变,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使手工艺教育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潘鲁生.工艺美术的复兴.装饰,2014(5).
[2](英)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林鹤,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3]张黎.从设计概念到设计初步.装饰,2014(9).
作者:史海云 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民间工艺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论文】相关文章:
工商管理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的论文11-06
工艺美术毕业论文(通用6篇)04-13
民间美术特征浅析论文04-17
网红经济营销模式分析论文04-12
民族文化融合下皮革工艺美术教育探究论文05-12
高校反思型钢琴教学模式初探论文04-30
民间艺术论文(精选14篇)08-09
课堂教学论文参考文献04-15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12-08
小学音乐即兴创编探索论文(通用5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