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民间美术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论文
摘要: 我国民间美术资源广而富, 有地域性。民间美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自然发展状态下持有的生生不息的力量。探索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民间美术资源, 积极探索创新出更加适合民间美术活态教学模式, 是提高小学教育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 小学教育; 民间美术; 活态教学形式;
民间美术是在自然发展状态下产生和发展的, 有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 使得民间美术具有“自然”与“活性”的特点, 也具有了活态特性。我们借用“活态”一词来审视民间美术, 对民间美术进行探索与研究, 对民间美术以教学的形式纳入小学教育中, 促进民间美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传承与延续、得到普及与弘扬, 不致使民间美术“人亡艺绝”。
一、民间美术活态教学传承方式
民间美术伴随着人类劳动而兴起,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由于产生地域、方式、时间的不同, 其活态教学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 归纳起来当前民间美术的活态教学形式, 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 师徒言传身教
言传身教就是用言语讲解和口头传授,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示范表达, 语言和动作是言传身教的两个环节, 这是民间美术最为基本的一种教学态式, 也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态势。自古由于民间技艺传承者自身文化知识的限制, 很难将技艺以文字形式作为最终表达, 因而“言传”“身教”就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民间美术传承的有效性取决于技艺性语言的凝练 (如技艺口诀的编撰) 、体态性语言的交流程度, 其发生方式往往是通过传承者与被传承者产生共鸣而进行的。
2. 民俗活动默化
民俗活动的开展是最能体现民间美术“活态”的一种形式。在我国, 各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比比皆是, 人们通过看民俗展演、吃民俗特制食品等方式融入民俗中, 感受民俗所承载的民间美术文化, 并在民俗接触中将这种文化深深根植于个人文化生活中, 构建自己的文化生存理念, 形成民族文化认同, 这种认同也时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而促进文化自觉。归纳起来, 可以说民俗活动主要是以人与人交流的形式开展的, 并在潜移默化中将民间美术文化不断传承和发扬。
3. 民艺品物化呈现
我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 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地域文化。民艺品的传承路径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通过民艺爱好者以描摹、仿制的形式, 通过信息技术和商业途径扩大原有民艺品的地域性、时间性限制, 以物化的形式传播民间美术的精髓, 将具有特色的民艺品传播到世界各地。二是子承父业、师徒传承。那些承袭了代代相传的独特技艺的传统艺术家们, 延续着这些宝贵的技艺, 坚持保卫着一份传承的火种。
二、小学教育中民间美术活态教学的现状分析
整体来说, 民间美术资源特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使用比例仍然较低, 尚未形成完整的民间美术活态教学体系, 教学方式的刻板、学习内容“灵性”的缺失, 使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民间美术活态教学当前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 对其重要性达成普遍认同。但是, 在民间美术活态教学方面出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面活心不活”
在当前的民间美术活性教学中为了表现“活性”, 广泛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设备, 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体现教学的活态, 这不是“活态教学”, 这是“教学活态”。是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活态教学”本意的表现。活态教学本意是回到原初的“生活文化”, 回到“生活土壤”, 多媒体教学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只是工具, 是生活的“片段化”, 文化的“碎片化”的复制和重现, 缺乏生活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只是传统“静态教学”的部分“动态化”。不是真正的“活态教学”, 表现为“面活心不活”。
2.“师活生不活”
当前活态教学重在教师“请进来”, 而不是学生“走出去”。当前小学民间美术教学大多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之内的传教, 教师教学侧重于民间美术理论知识和发展历史的讲授、注重于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和了解, 学生切身的文化感受与空间感悟被忽视。教师教学的结果是“教而不会”;民间美术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开发趋向于简单化、生硬化, “活”体现较少, 学生学习内容“死板而僵化”, 理论和实践相脱节, 很难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中汲取知识,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性, 学生学习的结果是“知而不会”。
3. 评价方式不统一
由于民间美术活态教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对民间美术活态教学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的研究还非常薄弱, 甚至是空白。有的学校仅仅将美术教育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 衡量标准也仅仅是学生是否完成美术作业。对于如何学、该怎么学、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都没有明确的界定, 美术一直作为非主流学科生存于夹缝中, 发展举步维艰。这就导致对民间美术活态教学无法进行客观的科学评价, 没有评价标准, 对民间美术活态教学的评价难以达成统一, 出现“无法评价”或者“多种评价”无法统一的现象和问题。
4. 师资力量有欠缺
具备民间美术活态教学能力的教师不足, 大多教师“学校进学校”的经历, 往往缺乏民间经历。导致当前小学民间美术活态教学大多注重于名气比较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忽视或者无视“非遗”之外广大民间美术的教学, 出现民间美术不“民间”问题。如今, 各地民间美术活态资源本身的巨大差异以及城市化及全球化的冲击, 民间美术活态资源正逐渐消亡, 且缺乏相关的培养、培训和引进渠道, 导致民间美术活态教学的能力严重不足。
5. 基础设施需加强
民间美术教学空间、教学场景这些基础的教学条件, 直到今天很多学校仍然未配备齐全, 在一些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 有的学校甚至连美术教学的功能教室、基本教学设备都没有, 教学条件不足严重制约着小学民间美术活态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小学民间美术活态教学的发展趋向探究
小学生的天性在于“活”, 促使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朝灵动性方向发展, 以最大可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小学民间美术教学发展态势由“静态”转向“动态”, 由“死态”转向“活态”已是大势所趋, 其发展具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关注民间美术和活态教学的内涵解读
民间美术的内涵和范畴是当前研究的一个重点。不同时间段对于民间美术的内涵和范畴的界定是不同的, 比如, 1990年农村读物出版社《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商务印书馆《中国艺术百科辞典》、200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教育词典》对于民间美术内涵和范畴的界定都不尽相同, 有的把民间美术和民间工艺合二为一, 有的则把二者独自分开。但也有诸多相同点, 如都强调民间美术的“民间性”“民族性”和“民俗性”“三民”特性, 美术和工艺的统一性。所以, 当前对民间美术的界定和范畴大多认同为基于“三民”的“二者”统一。
活态教学的内涵和范畴是当前研究的另一个重点。“活态”本意是一个科技名词, 指非钝化金属的自然性溶解状态, 把它用于民间美术主要着眼于“自然”和“活性”两个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 活态内涵日趋明确, 越来越强调活态的所赖以生存的“生活文化”和“生活相”两个核心要素。回到“生活的源流”, 回到“生活文化”, 回到“生活相”, “三生三回”才是活态的真正本质内涵。活态教学主要是指教学重返“三生”做到“三回”。民间美术活态教学的内涵主要是基于“三民”和“二统”的“三生三回”教学。
2. 关注教学场景的“田野化”
进行民间美术教学, 教师请进来固然重要, 但是不可否认“请进来”的很多知识都是“僵化的”“死的”, 很难给予学生比较直观、鲜活的感受。让学生走出去, 从课堂回到“生活现场”, 从课堂的学到生活中的做, 在做中学、在做中悟, 从课堂的理性体验到生活中的感性体验才是活态教学的本真面貌。小学教育的民间美术活态教学要从请民间美术艺人进课堂, 转向教师带领学生近民间美术艺人, 由课堂教学回到“田野”教学, 从生硬记背转向知识默化, 才是活态最为本真的实现。例如:博物馆参观民间美术作品展览;到民间艺人的工作室或作坊参观, 并能亲自体验民间美术的制作过程;也可以把民间美术家请到学校, 让学生在学校与民间美术家近距离地接触。
3. 关注教学内容的“民间性”
民间美术一定要有民间味道, 要在民间。一方面这就需要教师要深入民间、了解民间、体验民间和感受民间, 在自身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选择上要广泛, 不能仅仅限制于单一的名气大小来定论, 从而对部分民间美术自动忽视;另外一方面, 也要求教师在民间美术的传授上要尊重民间美术的原汁原味, 切不可因自身的喜好随意更改民间美术的意蕴。教师通过言教这一口头的传承形式把民间美术的审美情趣、工艺技巧与要领传授给学生, 使得民间美术能够代代相传。教师的身教更是传授民间美术的重要途径, 一尊泥塑、一幅年画、一张剪纸……都要经过教师的实践、演示, 通过身教直观的教学方式去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 让学生在民间美术的长河中徜徉。
4. 关注教学方式的信息化。
关注“活态”乃是与传统的“死态”, 即博物馆或是美术馆中的静态展示相对而言的。强调了具体文化情景的重要性, 静态展示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文化与文化情况相剥离的基础上实现的, 文化的价值也会随之消失。对此, 我们可以借助教育技术的手段设置民间美术工作的动态场景图, 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不再受限于时间和地点, 通过虚拟模拟技术再现民间美术发生、发展的场景, 实现民间美术的情景化教学, 让学生切身体味民间美术携带的文化价值, 实现真正的活态教学。
结语
总之, 民间美术具有实用性、丰富性、历史性、大众性的特点, 有着丰富的艺术形式, 探讨民间美术活态教学无疑能更好地促进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与持久力。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探讨民间美术活态教学研究不仅有益于弘扬民族精神、扩大传承规模, 更有利于加强受众群体的接受程度、把握民间艺术传承脉络。民间美术活态教学研究对民间美术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 民间美术体现出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美学气质和表现形式。体现了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民间美术活态教学研究对传承和发展我国民间美术文化瑰宝、彰显我国民族精神起着重要作用。
【民间美术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传统民间美术的应用分析的论文06-26
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分析论文06-14
论文: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德育分析05-12
高中美术教学现状实践应用创新分析论文四篇06-19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9-03
民间美术中的色彩论文06-21
民间美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09-21
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应用现状论文09-07
CAI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10-26
赏识教育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论文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