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的案例探讨论文
一、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的特点
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是一种让幼儿与社会、大自然亲密接触,将幼儿的在园生活和美术教育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活动。除了与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所共有的属性外,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在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实施及评价等方面有更多特性。
1.活动内容具有统整性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以学前儿童美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总体目标。〔1〕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通过整合社会、健康、科学、语言、艺术领域的内容,使幼儿的美术知识、经验和情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最终使幼儿的美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得到发展。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通常在社区和广阔的大自然中进行,是融合了多个领域的综合统整性的活动。
相对于园内美术教育活动,社区、自然情境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活动的空间更广阔、更真实,能接收到的刺激更多,丰富的刺激有利于促进幼儿经验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家长一起带领幼儿去当地人文景点游览、写生。在此过程中,幼儿可以直接接触到传统文化,可以与同伴、父母乃至游客或当地居民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交流。
领域间的融合与统整可通过多个活动并行来达成。园内的美术活动由于受场地、时间限制,一次往往只能开展一个活动。在户外广阔的空间中,幼儿可以接触到丰富多彩的事物,相应地,可以生成多个活动,例如绘画、摄影、郊游、游戏等。
活动的统整性、丰富性、复杂性对于幼儿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首先,涵盖了各个领域内容的活动,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调动、整合、提升幼儿的经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其次,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单一的活动难免失之单调。在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中,丰富多样的活动有助于幼儿保持对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另外,多个活动的融合也对幼儿提出了挑战。在园内狭小空间内,较单一的活动以及教师过多的控制行为不利于幼儿主动性的发挥,而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对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教师带领幼儿去沙地,将玩沙游戏与美术活动结合了起来,幼儿一边在沙地上尽情玩耍,一边又在玩沙的游戏状态中轻松地创作。又如,在实地游览人文景点时,教师将“寻宝游戏”的线索贯穿活动始末,让幼儿寻找教师事先藏在景点中的与美术活动相关的图案、标牌等,这种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幼儿在积极参与的同时也对传统艺术有所了解。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往往需要幼儿和团队中的同伴合作,和家长、老师互动,这样的过程有助于锻炼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2.活动实施途径多元化
在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可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近距离接触自然和人文情境,可以学到许多在幼儿园学不到的东西。如,教师和家长带领幼儿实地游览人文景观、感受传统文化。幼儿边参观边聆听教师的讲解,他们在此过程中获得的感性认识,比在园内教学活动中只欣赏图片来得更为生动和直接。值得一提的是,开展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活动,还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例如寻找爱好艺术的家长,带幼儿参观他们的工作坊。幼儿欣赏真实的艺术作品,感受艺术作品创作现场,肯定比教师单纯的语言描述更有感染力,更能有效激发和增进幼儿对艺术的喜爱和进行艺术创作的热情。
3.活动过程凸显生活化、趣味性
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是在真实的社会和自然情境中进行的,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如,秋天,教师带领幼儿去大自然拍照,这样的活动设计将幼儿园日常的郊游活动与摄影活动结合在了一起,又将摄影中的取景与美术活动中的主体与背景关系的处理结合在了一起。幼儿在大自然中感受秋天,给秋天拍照,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习了必要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同时积累了审美经验,提升了审美素养。
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周围世界的欲望。社区和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活动可让幼儿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充分互动,因此活动本身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如,教师带领幼儿去沙地作画,让幼儿以沙地为画纸,以沙子为材料进行创作。幼儿本就喜欢玩沙,以沙作画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了自然材料的可塑性,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的爱以及对艺术创作活动的热情,使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体验到了艺术创作的乐趣。
二、设计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
活动空间从幼儿园切换到社区、自然情境,不可控因素多起来了。应对活动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对于教师和幼儿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因此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对幼儿户外环境相关经验的准备、对活动流程以及活动安全措施的设计和落实等。
首先,教师要提前“踩点”,充分了解活动现场情况。教师提前熟悉环境,重在了解环境中的安全隐患,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教师心中有数,才有余力在活动中结合幼儿的兴趣和表现生成教育内容。如,在组织幼儿实地考察当地古建筑的活动前,教师宜提前去了解当地古建筑的地形及其分布情况,确定便于幼儿参观、欣赏的古建筑。教师宜提前搜集有关当地民间美术的资料,以便在活动中渗透美术教育的内容。
其次,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也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识。
再次,确保幼儿在活动前有较充分的经验准备。比起园内的美术活动,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活动综合程度更高,也更复杂。正式活动前,幼儿最好有较充分的经验准备。此外,教师在设计教育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幼儿已有的经验水平。如,在户外游览人文景观时,如幼儿已经具有写生经验,教师便可以安排幼儿开展对景物进行写生的美术活动。
2.营造开放的活动氛围
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注重让幼儿与大自然和社会充分接触,从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提升审美情趣。这类活动的设计更应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和需要等因素,体现低结构化的特征。因此, 教师要改变高控者的角色定位,给予幼儿充分的活动空间,营造开放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与周围的环境和人互动。要注意的是,开放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将美术元素贯穿在活动过程中,及时给予幼儿适宜的指导和点拨。
一方面,教师要放手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目标宽泛,活动设计灵活性较强,幼儿在活动中有更多主动探索的机会。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资源和教育契机,放手让幼儿去充分地探索,而不必拘泥于某个具体的目标。
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把握好度,不至于让活动过程太过松散、随意。一是因为社区、自然情境中的不可控因素很多,太松散、随意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二是环境中的刺激过多,教师若不注意及时引导,则可能失去合适的教育契机。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穿针引线”,引导幼儿发现情境中的美,挖掘其中的美术元素;也要善于观察环境及幼儿,捕捉合适的教育契机,提供支架,提升幼儿的审美经验,促进幼儿整体素养的发展。
3.积极开展家园及社区的良性互动
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与家长、社区的密切配合。家园、社区是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实施的共同体,教师要协调好家园、亲子及社区的关系。教师在活动前要与家长密切沟通,寻求家长的支持和 配合。如,举行家园亲子共游活动,可以发动家长的力量,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活动,家长和教师共同承担带领和引导孩子的责任,使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更具可行性。在利用社区资源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的美术教育元素,并与社区建立相对长期、稳定的关系。
总之,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作为一项综合性活动,重在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他们在与大自然和社会的亲密接触中,在有趣的活动中发现美,提升美术水平和审美素养,获得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边霞.幼儿园美术教育与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42.
【社区、自然情境中的美术教育活动的案例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探讨企业营销管理中触及的相关法律问题论文06-26
探讨生命化音乐教学论文04-15
美术教育学论文09-02
新闻传播中的价值问题探讨10-13
探讨艺术教育中的德育异05-28
探讨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教育理论论文(精选11篇)05-26
化学实验教学探讨论文06-23
声乐艺术的审美表现探讨论文05-28
内部审计风险及应对措施探讨的论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