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美术教育的不变之变论文
我们谈论新型美术学院的建构问题,其实是探讨当下美术学院何以作为问题,美术学院是否能为当今社会培养输送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艺术家。具有现代形态的中国高等美术教育走过了百年历程。百年来美术院校不仅为中国现代艺术运动与发展输送人才资源,更源源不断提供着思想与理论资源。在中国美术的现代性转换过程中,时常出现思潮跌宕、流派纷呈的局面,美术院校无不在其中起着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可以说美术院校与艺术运动、艺术思潮始终有着紧密的关联性。当下,当代艺术创作的活跃局面与美术教育机制不断被“格式化”形成了明显的矛盾感,院校的美术教育与艺术发展的对应感弱化了。也就是说基于“格式化”而建构的美术人才的培养机制与当代艺术人才应具有的素质需求之间发生了不匹配的现象。
通过考察与审视,我们不能不认识到当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生产机制与以往的艺术及艺术生产机制发生了明显的转换。这种转换简略归纳起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艺术创作动因上由个体的情感表达或仪式化的呈现转向了对外部世界介入的强调。艺术不断地介入日常生活,激荡起了日常生活审美化,艺术的日常生活化潮流的涌动;与此相对应艺术也不断地介入社会,更多担负起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的责任;在艺术的生产机制上,由创作主体的创作行为决定主体的方位价值逐渐转向了艺术家(创作主体)、策展人、批评家、赞助者、受众互动合作机制决定着艺术家的成功与否;在艺术呈现的空间方面,由私密化、体制化空间逐渐转向了公共空间(如城市空间、网络空间)、公共领域,也就是说艺术担负起了搭建不同人群对话交流平台的职责;在艺术形态上,由技术构成的视觉样式逐渐转向综合性样态,甚至反视觉法则、非审美化、非物质化的策略等。
面对这些转换,美术院校何以应对?或者说艺术自身的发展给当今的美术院校提出了何能、何为、何去的必须思考与变革的现实课题。美术院校何能?这实际上关涉美术院校的价值取向问题。笔者认为在当下消费文化占相当地位的“景观”社会中,重温蔡元培先生的艺术教育思想,恪守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超越工具理性的认知模式,对于美术院校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百年前,蔡元培先生推进包括美术教育在内的审美教育,倾力构建具有现代形态的中国艺术教育阵地,其根本目的是培养造就具有现代国民人格的人。今天的美术院校,时常沾沾自喜于生产着没有价值立场与完善人格的熟练的技术操作者,这与艺术教育的终极价值取向相去甚远。深思并身体力行地构建美术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应该是当今中国美术院校不应回避的重要问题。美术院校何为,关涉美术教育的内涵与底色问题。我们知道,艺术的理性与感性的合二为一性,是艺术的魅力所在,也是艺术存在的价值所在,当然也是艺术容易被误解的地方。偏颇地强调感性形式构建所需的技术训导是美术院校长久以来存在的现象。艺术的智性力量在这种偏颇中被弱化,精神性特征被遮掩。当代艺术的精神性、观念性特征不断得以强化,给美术院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如果我们还清楚要扼守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明白美术教育的内涵,那如何去重构价值体系,并使这个体系的底色丰厚与鲜活,这必然就要去思考美术院校何去的问题。笔者认为,美术院校在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是要高扬人文精神、拓展学术视野、重视思维训练、关注新兴媒介、强化介入能力。所谓高扬人文精神,这是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使然。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行为和文化观念的视觉呈现。无论中西,艺术的发展都经历了从与一般的物质生产性的制作技术混为一体的“技艺”向作为精神性生产的视觉文化的转换。艺术,特别是当代艺术的文化性和精神性特质更为凸显。囿于技术训导,而缺乏精神培育的教学体系是一种自我迷失的体现。没有精神性和价值观导向的美术教育,最多是一种技术传习。拓展学术视野是艺术人才必备的质素。当下,整个学术界都在力求冲破原有的学科边界,以跨学科的视野和方式去拓展学术的广度与深度,学科边界的模糊、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艺术学科内部比其他学科更充满超越门类、超越专业疆界的激情与践履精神。如果我们美术院校的课程体系、专业建设,自甘于以媒介、材质、风格为主导的壁垒构筑,无疑等于“画地为牢”。思维训练要比技术训练重要得多,因为当今检验艺术人才创新能力的尺度已不再是技术上的翻新,而是对当代精神的敏锐而深刻的把握,并有将一种新锐的思想、对社会的评判、对生活的感受转化为形式的能力,一种对本土文化艺术精神能深刻领悟和与世界文化艺术对话的能力。可以说重技术的训练向重观念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由学科中心论向人文艺术的转换,这是美术院校自我身份构建不可缺失的尺度。我之所以强调关注新兴媒介,是因为信奉海德格尔的“艺术是一个用技巧重新组织过的世界”的观点。对物质材料加工制作能力的锤炼,对将文化态度和内在心灵感受转化为视觉形式能力的培养是亚里士多德的传统,也必然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不过,在今天的美术专业教学中,不应再拘泥于用传统材料以及对这种传统材料改造技能的训练,而应该培养学生去认识、发现、利用新媒介的能力,用新的创造性语言与形式有效地表达对世界、对自我、对人生的认识与态度。
这里所说的强化介入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基于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及艺术生产机制的转换而必须强调的。介入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应局限于单一的技术操作能力的提升,而应着眼于更为广泛的对应能力、适应能力、创意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教育而言,比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公共精神、担当意识的培育。
中国的美术院校与美术教育正处在变革与发展过程中,教育的理念、专业的设置、课程体系的建构、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变革,必须顺势而变、顺势而为,不变的是美术院校应该而且必须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资源、思想资源,美术院校始终要担负起人格塑造的使命。
【浅谈美术教育的不变之变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育论文-浅谈欣赏教学03-18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论文(通用8篇)03-11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高校美术教育论文01-01
美术教育与欣赏的论文12-06
少儿美术教育论文07-16
幼儿美术教育论文06-07
课程衔接美术教育的论文11-22
有关于美术教育的论文精选12-05
美术教育版画论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