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企业技术积累与核心能力形成
摘要: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取得长期竞争上风的保证,而企业技术积累是形成核心能力的关键。论文以此为出发点,讨论了技术积累对核心能力形成的促进作用和避免企业技术积累中对核心能力形成产生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技术积累;企业核心能力;知识积累一、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是技术积累的结果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在企业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已被人们充分肯定。从其概念上看是指一组以先进技术为核心的知识流。而技术积累是指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在从事技术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寓于企业组织之中的知识积累和技术能力递进。因此,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技术积累的结果。
1.技术积累提供了形成核心能力的核心要素——先进技术。
企业有了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拥有有竞争力的产品。假如把企业的所有技术进行分解,识别核心技术,则是从企业的关键技术发展而来的,而关键技术的获得是企业通过技术积累实现的。该项技术在企业的同行业中具有先进性,该技术的持续创新的延展性强,企业对此项技术的把握速度与能力都优于竞争对手,并且此项技术还决定着企业主要产品的功能是否优异。
企业拥有关键技术后,对整个技术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有序的系统。整合过程属于知识治理过程。企业完成整合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
根据傅家骥的理论,技术积累是形成创新集群的根本原因。即基于技术轨道的顺轨型创新集群;基于技术平台的衍生型创新集群;向某一技术关联域扩散的渗透型创新集群是由企业不断进行技术积累形成的。而假如把技术轨道、技术平台、技术关联域放在企业内考察,基本上就是企业的核心技术系统。
首先,对于技术轨道而言,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多西的理论,技术轨道是由范式所决定的“常规”的解决题目活动。即是一组可能的技术方向,它的外边界是由技术范式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并且,技术轨道中的技术一般存在着互补性,同时,轨道中一种技术的发展与不发展可能会促进或阻碍其它技术的发展。这种发展呈积累性特征,未来技术发展的可能性与人们在现在技术边界中所处的地位相关。因此,技术轨道是技术积累形成的。对企业而言,技术轨道的形成过程中,决定技术轨道发展和变化方向的技术就是企业的核心技术。这样企业的核心能力就是以企业技术轨道中的主导技术为中心的知识体系的形成。实在,假如企业能够形成典型的技术轨道,呈现出轨道性发展趋势的技术体系,就构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
其次,企业假如在内部形成技术平台,平台技术中主要技术就成为企业的核心技术,甚至有时技术平台本身就成为企业的核心技术。构成企业技术平台的技术可能是一组技术,也可能是多组技术。企业的技术平台是企业技术积累的阶段性成果,平台的先进性代表着企业核心技术水平。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通过有意识的技术积累形成平台技术,通过技术积累实现构建技术平台后的差别化、系列化生产的任务。当一个技术平台难以满足当前生产产品所需技术水平时,就要考虑技术平台升级题目,技术平台升级仍需技术积累的支撑才能实现。因此,对企业的技术平台及满足差别化、系列化生产技术的知识整合过程,就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
第三,企业亲近度高的技术的不断积累,也就是向其他企业进行技术渗透能力强的企业,越轻易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由于企业积累的技术相似性越强,企业越可以更多地利用原有技术积累,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因此,技术积累形成的核心技术和较高的知识整合能力对企业提升竞争力非常关键。企业的核心能力的重复使用过程中,价值不但不会减少,而且还能增加,具有连续增长报酬递增的特征。因此,核心能力是企业在市场中取得逾额利润的主要原因。
2. 整合先进技术流的知识积累。
核心能力的形成是整合先进技术流的知识体系的形成,这一体系的市场表现在于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上风。因此,企业的知识体系就具备了企业资本的性质,这种资本自然也就是企业长期的技术积累形成的,其它企业难以仿制。而且,企业的类型不同,这部分知识资本的表现方式也不同。对于技术型企业来说,专利、技术方法、贸易秘密、构成其知识资产的主要部分。对于营销型企业来说,商标、品牌、企业着名度、版权等成为企业重要的知识。对于以信息技能为中心的企业来说,企业积累治理经验、团队合作能力、流程再造、企业文化的培养、价值体系的建立、企业资信系统等成为企业知识积累的重点。企业知识积累状况表明了企业知识治理能力。
二、企业技术积累过程中对核心能力形成产生的负面影响
企业在技术积累过程中由于战略选择或知识技能选择不当,一方面会随着知识技能的积累,使企业的技术体系失往了弹性,不能自如延伸和拓展,即形成了核心刚度;另一方面,企业知识和技能积累的越多,越难以形成核心能力,难以使技术知识集成化、体系化,淡化了核心能力。
1. 技术积累形成核心能力的同时,企业出现了核心刚度。
根据伦纳德·巴顿的理论,核心能力形成后,对以后的关键性知识活动不是促进而是阻碍,就形成了核心刚度。因此,企业在技术积累的过程中,把形成核心能力作为目标的同时,要避免过早形成核心刚度。
(1)企业要正确对待转换本钱。转换本钱是指由一种状态或行为转换为另一种状态或行为所产生的损失和需要付出的代价。企业在技术积累过程中,转换本钱的存在是不足为怪的。企业的有形系统和无形系统都有某种特定的专用性。即企业硬件资产的自然惰性和治理方法及理念的惯性使得企业在形成核心能力的同时,很难再创造出利于关键技术、知识活动的畅通渠道。而企业要打破核心刚度则意味着削弱公司现有能力。这期间,对治理等软件的改变要难于对硬件的改变。此时企业一方面要克服心理障碍,打破思维与心理惯性;另一方面,要对企业的转换效益作战略分析。由于转换效益与转换本钱的时间的非对称性,企业要对潜伏转换收益与显现转换本钱作长期的财务猜测。也就是说,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是企业获得竞争上风的途径。但是,一方面这个体系的建立不是一劳永逸的;另一方面,这个体系要保持开放性与适度的弹性。技术平台与技术轨道要留有扩充的空间。但是企业留有空间也轻易被其它企业所挤占。这就要求企业的反应速度要快,防止竞争对手的进进。
(2)企业要正确对待技术看门人对知识的过滤。企业的技术看门人是企业中筛选、传播技术的关键人才,他们本人有随时了解本领域的最新知识动态的机会和能力,通过数据库,利用关键字作检索搜寻日常的专利,选择积累新的技术。当企业已经形成了某种技术轨道和技术平台的核心能力,技术看门人往往在对大量的新知识识别后,把与企业现有核心能力无关的知识滤除掉,这样,企业核心能力被加强的同时,也注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弹性能力被弱化了。可能使企业进行试验的技术范围缩小。另外,假如技术看门人对某种新的知识、新技能存有某种偏见,也会影响企业对知识的选择。因此,企业在技术积累时,要努力使企业成为一个接纳多种创新思路和建议的主体。这就要求企业的治理层与企业的生产操纵层建立信息交流渠道,消除个人对技术知识的偏见。也就是企业要形成一种崇尚创新的氛围。
(3)治理科学化——正确的目标与价值选择。企业在技术积累的过程中,要注重科学的治理。既不能没有目标,也不要刻意往实现目标。比如:一方面,企业过多的关注现有客户,则轻易失往潜伏的客户;另一方面,由于新的客户的潜伏需求超越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的时候,可能失往当前的客户。因此,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具备弹性,在充分满足现有客户的同时,引导市场需求方向的变化,使企业将来的发展适合潜伏客户的需要。
再有,企业要形成治理系统的正反馈机制。不同的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和角色不同。假如地位低的部分或员工把握了某种对企业至关重要的知识与技能,若这种知识与技能被排除在外的时候,则不能形成核心能力弹性的正反馈机制。由于,它不能吸收该领域的优秀人才。由此,企业在治理当中的价值定位要科学,使部分之间、员工之间,在知识、技能、创新眼前具有同等的地位。
2. 企业的技术积累使企业核心能力淡化。
企业假如技术积累不当,不仅难以形成核心能力,甚至会淡化企业原有的核心能力。
(1)技术积累速率的影响。企业技术积累要保持合适的速度。假如企业技术积累的速度太慢,就即是给其他企业留有追赶的时间。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企业的技术体系没有通过技术积累迅速实现自组织过程,或者是企业出现了核心刚度,不能迅速地通过技术积累适应市场的多变,那么结果就是过缓的技术积累不能使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或丧失原有的核心竞争力。久而久之,企业整合先进技术流的知识体系不能呈现一种稳定的演进趋势,相反,还削弱了企业的核心能力。
(2)技术冗余度的影响。企业在技术积累中,会形成技术冗余。假如企业技术积累中形成的技术冗余过大,尤其是超过40%,积累的技术知识越多,实在不是在强化企业的核心能力,而是淡化企业的技术能力。企业所积累的知识与技能,一方面不能完全被企业利用,企业在吸收这些知识技能时会产生冗余;另一方面企业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使原有的技能出现了冗余。这些不能利用必须剔除的技术冗余越多,企业越难以形成核心能力。由于我们不可能将这些技术冗余象销毁物质产品一样消除掉。这些冗余的存在会影响新的技术体系的功效的发挥。因此,企业技术积累时既要充分考虑技术的亲近度,又要捉住利用不同知识耦合实现技术跳跃的机会。再者技术冗余过大从淡化核心技术能力到淡化整个知识流,还会使企业背上沉重的本钱压力。因此企业在技术积累时要充分考虑。
参考文献:
1.(美)多萝茜.伦纳德.巴顿.知识与创新.新华出版社,2000.
2.G.多西等.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3.鲁开根,王大海.企业永续制之路——核心竞争力.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4.冯婉玲,雷家马肃.企业技术创新治理.机械产业出版社,2000.
5.傅家骥.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企业技术积累与核心能力形成】相关文章:
企业变现能力分析02-23
企业能力创新探析06-0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07-21
企业文化核心层构建管理06-12
论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05-31
施工企业管理能力提高08-14
探讨如何提升道路货运企业核心竞争力05-20
服装企业核心企业文化的构建工商管理论文04-29
积累资料的方法06-14
谈企业经济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经济论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