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与题目探讨

时间:2024-10-25 19:14:15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供给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与题目探讨

摘要:本文首先总结了供给链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其中包括对供给链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供给链绩效评价方法、评价系统与工具等研究现状进行了探讨,然后提出了目前供给链绩效评价存在的题目。  关键词:供给链 供给链绩效评价 研究现状 题目探讨
  
  目前,供给链绩效评价的研究是供给链治理研究的热门之一。研究表明,目前很多企业没有对其供给链的整体性能进行评估,有的企业即使制定了评估指标也没定期对他们进行监控,从而导致绩效评估的成效不大。因此,建立科学、全面的供给链绩效评估体系,是当今供给链企业面临的严重挑战。截至目前对供给链绩效评价的研究还十分有限,鉴于此,本文对供给链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题目作一些探讨。
  
  供给链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
  
  目前对供给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绩效评价的指标选取、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方面,以及绩效的计算方法上。
  (一)供给链绩效评价指标选取与指标体系构建
  在供给链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评价指标的选取最为关键。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组织所采取的指标体系有所不同。目前,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关于供给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
  1.Lummus等人从四方面列举了供给链绩效的主要考核指标。在供给方面,有供给的可靠性、提前期;在过程治理方面,有过程的可靠性、所需时间以及计划完成情况;在交货运送方面,有完好订单完成率、补充提前期、运输天数;在需求治理方面,有供给链总库存本钱、总周转时间。Lummus等人对指标并没有完全给出所有指标的具体定义和算法,例如供给商可靠性、过程可靠性等指标只是一个定性的描述,具体怎样操纵尚未涉及。
  2.Beamon从资源、产出和柔性三个方面构建了供给链绩效评价体系,资源方面的指标有:总本钱、配销本钱、制造本钱、存货本钱和投资报酬率;产出方面的指标有:销售额、利润额、订单满足率、准时交货、缺货、顾客响应时间、制造前置时间、运送错误和顾客抱怨;柔性方面的指标包括:时间柔性、数目柔性、产品柔性和混合柔性。资源和产出评价在供给链绩效评价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柔性则很有限。
  3.反映整个供给链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目前国内外研究得很少,我国学者徐贤浩等对这一题目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七个能反映整个供给链业务流程绩效的评价指标,并逐一进行了解释。他们列举的指标有:产销率指标、均匀产销尽对偏差指标、产需率指标、供给链产品生产或投产循环期、供给链总运营本钱指标、供给链核心产品本钱指标、供给链产品质量指标。
  4.马士华教授等提出了供给链绩效评价的一般性统计指标,包括客户服务、生产与质量、资产治理和本钱四个方面。他们还指出,除了以上一般性统计指标外,供给链的绩效还应辅以一些综合性的指标,如供给链生产效率来度量,也可以用某些由定性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如用户满足度等来反映。
  5.供给链研究的权威机构PRTM在SCOR模型中提出了度量供给链绩效的11项指标,它们是:交货情况、订货满足情况、完美的订货满足情况、供给链响应时间、生产柔性、总物流治理本钱、附加价值生产率、担保本钱、现金流周转时间、供给周转的库存天数和资产周转率。目前,供给链委员会的170多个成员在使用该评价指标。SCOR模型按照供给链运作流程分可靠性、响应能力、灵活性、本钱以及资产5个维度构建了供给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共有120个左右,其中有些给出了具体的指标算法,有些没有定义。
  6.考虑到用户满足是供给链整体绩效的外部体现,我国学者马丽娟、霍佳震等以用户满足度的角度从产品质量、服务水平、承诺水平、产品价格这四个二级指标建立了供给链整体绩效评价体系。同时,霍佳震等在对集成化供给链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集成化供给链整体绩效评价的两个方面:顾客价值评价和供给链价值评价。同时运用供给链的理念来研究供给链核心企业的内外部绩效及其评价体系;不同供给链类型下的供给商短期和长期的绩效评价体系;供给链中零售商的服务和内部绩效及其评价体系。
  7.陈志祥按照供需协调的物流协调、信息协调、资金流协调与工作协调四大领域,建立了适合灵敏供给链供需协调绩效评价的分层、分类考核的多目标的绩效评价体系,并且对各指标都建立了相应的量化计算方法。
  8.马士华等在一般平衡记分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平衡供给链记分法,从客户角度、供给链内部流程角度、未来发展性角度和财务价值角度研究了供给链绩效评价的题目,并提出了相关参考指标。但是对具体的算***述很少,只是为构建供给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理论框架。
  (二)供给链绩效评价方法
  绩效评价的分析方法随着绩效评价理论的发展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标杆法。标杆法是美国施乐公司确立的经营分析法,以定量分析自己公司现状与其它公司现状,加以比较。标杆法是将那些出类拔萃的优秀公司作为测定基准,作为学习的对象,以迎头遇上,并进而超过之。
  2.专家评价法。这是一种以专家的主观判定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其具体形式有:加法评价型、连乘评价型、加乘评价型、加权评价型、功效系数法。优点是简单方便,易于使用;不足之处是该方法的主观性太强,不宜使用在复杂的系统中。
  3.数理统计法。数理统计法主要是应用其中的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方法对一些对象进行分类和评价等,其优点是可以排除评价中的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而且比较适宜于评价指标间彼此相关程度较大的对象系统的综合评价;不足之处就是这种方法对数据的要求较高,不宜用在供给链整体绩效的综合评价上。
  4.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用于涉及模糊因素的对象系统的评价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可对涉及模糊因素的对象系统进行综合评价,而且更加适宜于评价因素多、结构层次多的对象系统;但该评价方法本身并不能解决评价指标间相关造成的评价信息重复题目,隶属函数的确定还没有系统的方法,有待进一步探讨。
  5.层次分析法。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的萨迪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AHP把复杂的题目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又将这些因素按一定的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决策者的判定,确定决策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的排序。
  6.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它是将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一种系统评价方法,它能比较好地解决系统多指标的综合评价题目。但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时,一般很少考虑评价对象的特性值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而是把评价指标作为常量进行评价,或是只根据某时间点的一组指标值进行评价,然后将评价结果推及整个时间段。这种评价方法,对于求解某些题目显然是不适合的。李贵春等提出的多级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法就是对模糊评价法加以改进,在构造评价矩阵时引进时间参数k.解决了一般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碰到的困难, 可以实现实时的动态评价。
 7.灰色关联法。灰色关联法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一个分支,是一种从信息的非完备性出发,研究和处理复杂系统的理论。它通过分析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的曲线几何外形的接近程度,来判定变化趋势的接近程度。灰色关联法经常被作为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灰色关联评价法)。一般选取最优方案为参考序列,与之关联度越大的方案越优。
  8.仿真的绩效评价方法。大多数实际系统无法建立精确的实际模型,必须借助仿真的方法对模型进行分析,获取所需数据以评价模型运行绩效。韩坚等提出了基于优化仿真的绩效评价方法:借助多agent理论研究供给链上各个实体协调和合作成为一个研究热门。我国学者林丽红结合神经网络知识,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供给链绩效评价网络结构,并在Metlab 6.5软件环境下进行供给链绩效评价的仿真实验。较好地避免传统方法人为取权值和相关系数过程中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并且该评价方法只需要适量的练习样本,一旦通过对适量典型样本进行学习,确定网络的各权值和阀值后,就可对大量待评数据进行评定,该评价方法简单、正确、省时、省力。
  (三)评价系统和工具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目前国内对供给链治理绩效评价的研究,缺乏智能化的手段,限制了绩效评价方法的应用与推广,假如能开发出智能的绩效评价系统,可以提供一个有力的辅助工具,进步绩效评价的水平。
  关于供给链绩效评价软件系统和工具目前就国内而言还比较少,霍佳震等人提出了供给链绩效评价决策支持系统(DSS)的构架设想,并对供给链绩效评价DSS作了需求分析。
  Oracle公司开发的供给链治理软件系统的绩效评价子系统,对一些关键指标进行了系统定义,通过信息集成对其进行自动的计算。其中对权重的计算,该系统给出了权重计算平台,通过内置的算法库来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
  香港大学的Shi和Huang等人则开发了一个基于web的可以天生绩效评价工具的系统,系统采用面向过程的绩效评价方法。通过用户定义绩效指标、评价单元与聚合算法,并提供同步工具来避免冲突的发生。
  
   供给链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题目
  
  固然国内外对供给链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但还是存在以下不足:
  从评价指标的选取上来看,现有的研究对于定量指标的选取多种多样,但是对定性指标的选取由于有关评价方法的缺少还未几。
  绩效评价指标的具体算法研究不够,很多学者包括供给链组织提出了数百个供给链绩效评价指标,但很多指标没有具体的计算方法。
  指标体系缺乏系统性,供给链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大部分是以本钱或顾客满足度作为基础的,而对产品质量和供给链的发展能力等重要方面却重视不够。
  面对复杂的集成化供给链,目前还缺乏能够综合考虑整体绩效和节点关系绩效的指标体系。
  对供给链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造行业,研究领域和应用面比较狭窄;供给链可分为多种类型,但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都是单一的,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没有针对性。
  目前,对供给链绩效评价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比较少,有些还很不完善,如何开发出适合供给链绩效评价的新方法、新手段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题目。
  由于供给链各成员之间的协作是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并没有一个有特权的组织来领导建立供给链绩效评价体系,如何确定供给链绩效评价组织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给链治理[M].北京:机械产业出版社,2000
  2.霍佳震等.企业绩效及供给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J].同济大学学报,2001

【供给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与题目探讨】相关文章:

供给链治理研究现状与探讨03-22

供给链绩效评价研究综述03-21

供给链绩效评价研究述评03-21

灵敏供给链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03-22

中外供给链治理模式研究03-28

基于电子商务的供给链治理的探讨03-21

钢铁企业供给链物流治理探讨03-22

基于供给链的供给商综合评价系统研究03-24

基于活动结构的供给链本钱研究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