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企业创新与内部控制变化
摘 要: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与创新模式之间的理论模型,提出了企业内部战略控制与企业的突变创新正相关, 与渐进创新负相关,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与突变创新负相关,与渐进创新正相关的假设,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这些假设,为企业创新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持。?关键词:企业创新;内部控制??
在动态复杂的环境中,企业在做出创新决策及执行实施过程中必然面临很多不确定性,而且创新的程度与所面临的风险有着密切的关系。成功实现创新就需要不断地检验、修订、优化原创新方案,对创新所带来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固然静态风险治理已经成为企业治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风险、汇率风险等经营风险也有了比较成熟的应对策略,但是创新风险的治理这一企业无法回避的现实题目一直没有得到切实的解决。因此,如何选择控制机制,降低创新所带来的风险,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目标,也是实践中企业治理的核心题目。创新风险治理的解决之道只能依靠于控制,谁更好地采用合适的控制机制解决创新风险的题目,谁才可能获得新的竞争上风。?
1 基本概念及其度量?
1.1创新的内涵及其度量?
创新是创新者借助于技术上的发明与发现,通过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进行新变革,并使变革取得贸易上成功的一切活动, 它具有规律性、主观能动性、风险性、连续性、阶跃性、新奇性的基本特征。创新过程中,技术变化强度不同,其风险、周期也不相同。按照创新过程中技术变化强度或程度的大小,创新可分为渐进创新和突变创新。突变创新是指导致投进、产出或者流程中根本性或者明显改变的创新。 突变创新往往会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应用方式, 不仅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化,会“摧毁”一个旧产业(如真空管产业),创造一个新产业(如微电子产业),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与社会基础的变化。显然,对于这一类创新的治理不同于渐进创新,需要有长期、周密的战略规划,巨大的研究与发展的投进和切实的实施计划与治理。一般来说突变创新风险较大。?
渐进创新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引起的渐进的、连续的创新。渐进创新表现为:首先,固然在某个时点的创新成果并不明显,但它有巨大的累积性效果;其次,它受经济和市场因素的影响更大;再次从成果看,它不仅强化企业的生产和技术能力,同时能强化企业、顾客和市场的联结,效果延续性强;最后,特别要求组织环境的不断完善和治理能力的不断进步,通过持续的不断积累的局部或改良性创新,由量变导致质变,终极演变为明显的创新。一般说来,渐进创新风险较小。?
参照已有研究成果,本文对突变创新从四个方面来衡量:①创造在性能上全新的产品在市场中销售;②在产品的研制上经常引进最新理念;③是本行业中开发和引进全新技术的企业;④公司是新工艺、技术的创造者。对渐进创新从三个方面来衡量:①公司在式样、服务等方面创造新产品在市场中销售;②公司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经常改进、进步技术;③公司经常进行现有工艺流程的改进和创新。?
1.2 控制的内涵及其度量?
控制是治理的基本职能之一,是一个用以使系统的要素通过在追求某一期看的目标和状态的过程中所建立的标准而变得更加可以猜测的限制过程。控制的本质是那些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调整组织运行的行为,它的基础是治理者手中把握的信息。公司往往利用控制机制来常规化他们的行为或促进非路径化的行为,如学习、风险承担和创新。本文主要考察与企业创新治理紧密相连的两种内部控制机制——战略控制和财务控制。?
战略控制夸大战略竞争导向和战略效益导向,夸大战略对企业持续创新的促进,关注长期的绩效。夸大战略控制的治理者评价业务治理职员所制定的战略以及他们所采用的行动,而不是关注最后的结果,相对而言,是一种过程控制。战略控制的绩效考评基础是与战略相关的指标而不是客观的财务类指标,其中包括顾客满足度、新申请专利数目、是否能在预定的时间内成功引进新产品和新工艺,是否达到质量控制标准等。?
财务控制夸大回报多、回报快,资本增值状况好,其绩效考评的基础是客观的财务指标,比如:净收益、资产回报率以及销售利润率,更加类似于结果控制,需要企业能够在短期内达到一定的确定结果。? 2 理论分析与假设?
2.1 财务控制与创新模式的关系?
财务控制不利于激励突变创新。财务控制的特征是:绩效考核标准关注定量的财务结果;绩效以客观的标准进行评价。因此,在那些注重财务控制的企业中, 考核是按照短期的、客观的财务指标来实行的,并且按照员工所完成的、客观的财务业绩进行奖励。短期的、财务目标的进步可以通过降低长期的投资来达到。而突变创新则是需要长时间的、大量的投资才能完成的,并且突变创新的盈利能力的产生需要更长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企业的部分经理的任期一般不会很长,这样,那些重视财务控制的企业中的部分经理们很难通过等到突变创新产生利润来获得奖励。在中国转型经济中, 由于经理职员更换频度的迅速,这种情况更加明显。?
2.2 战略控制与创新模式的关系?
战略控制提供了更有利于突变创新的宽松环境。企业要长期从事一个固定领域的活动,需要竞争上风来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竞争上风更多的是通过突破性创新获得,而很难通过渐进创新获得的。由于突变创新固然需要资源多、周期长,但一旦成功,为企业争得的竞争上风是渐进创新不可相比的。战略控制机制的特征是: 评价标准既包含定性的绩效指标,又包含定量的绩效指标;绩效可能由监控者根据自己的判定进行主观的评价;致力于发展而不是评价。换句话说,战略控制关注于企业长期绩效的进步,因此,夸大战略控制的企业经常关注和夸大企业核心业务的长期发展,在评价部分绩效时,是从部分的实际战略行为而不是具体的结果来衡量,会经常建立不同的考核标准鼓励重大创新以及通过这些标准激励业务经理,这对在创新开始和创新回报之间的时间很长、会碰到很多阻碍、风险较大的突破性创新是至关重要的,相比而言,对渐进创新的意义就小多了。因此,战略控制的特点对于企业保持创新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而设计良好的战略控制系统能够激励企业员工从事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进进市场的、缓慢的,但却是意义重大的产品或过程创新。?
3 结论?
由于企业家与企业的内部治理控制机制及其创新选择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企业家可以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选择而实现不同类型的创新模式。通过涉及国内十余个省市自治区800 余家的企业样本和数据,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如下的观点:战略控制与突变创新正相关,与渐进创新负相关;而财务控制与突变创新负相关,与渐进创新正相关。具体而言,企业家通过财务控制可以有效实现渐进创新的目标,而企业家也可以通过选择战略控制而有效实现突变创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隆平, 曹国界. 人力资源审计初探[J]. 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 (2).?
[2]米尔科维奇, 布德罗. 人力资源治理[M].北京: 机械产业出版社, 2002.
【浅谈企业创新与内部控制变化】相关文章:
谈企业创新与内部控制变化03-18
浅谈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03-24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审计03-23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的审计03-24
浅谈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12-10
内部控制的发展与创新03-21
浅论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创新03-21
浅谈内部审计质量的控制03-22
浅论内部控制和企业控制文化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