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论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虚拟企业
摘要:文章以为虚拟企业是信息技术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必然,通过分析虚拟企业产生的原因及特征,探讨了虚拟企业的运作与治理,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看。 关键词:信息技术;虚拟企业;运作;障碍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涉及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一般地,虚拟企业是一种由多家独立企业通过信息技术联系起来的临时性网络,网络中各成员充分信任和相互合作,发挥各自的核心上风,共享技术,分摊用度,迅速将共同开发与制造的产品推向市场,一旦市场机遇不存在,该虚拟企业就解体。虚拟企业通过企业间的最佳动态组合,不仅能迅速捉住市场,提供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快速响应复杂多变的市场,而且通过集成各成员企业的核心能力,发挥综合效应,充分利用成员企业现有的资金、技术、设备、人力及信息资源,节约产品开发用度,降低生产本钱,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资源上风的同时,促进了企业注重专精,培养核心能力。
一、 虚拟企业产生的原因及特征
有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条件必然产生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与之相适应,虚拟企业就是这样一种新型的企业形式。它建立在公共信息网络基础上,没有固定组织边界,具有资源互补的上风,能快速地响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
1. 虚拟企业的产生具有多方面的因素。(1)企业外部的需求。现代市场竞争变化莫测,而用户需求的个性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企业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快速、高效、低本钱的向市场提供服务是现代企业面临的一大题目。另外,高新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及其通讯网络的日益普及,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发展提供了技术平台。(2)企业自身的需求。现在市场形势多变,企业不能希看通过以前“大而全”的模式来进行生产。很多时间,尤其是推出新产品或对产品进行重大改进时,单独由某一个企业来完成的本钱很高,而且风险也很大。假如由多个企业共同研制开发,就可以使每个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减小、所需用度也可以共同分担。这样就会使更多的企业有能力,有机会进进到这个领域中。
2.虚拟企业作为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有它自身的特征。(1)具有扁平的、动态网络的组织结构。虚拟企业的组织体系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组织结构是一次历史性的创新。它由原来金字塔模式的结构转变为动态的、扁平的组织结构,这就减少了信息传递所经过的层次;同时由于伙伴企业间可以进行充分的协调,也使得企业间的柔性增加,刚性降低。(2)具有集体外部企业功能的作用。对于虚拟企业来说,各个伙伴企业分别贡献自己的核心能力,各自承担业务流程的一部分内容,而单独的一个成员伙伴,它本身并不具备工作所需的所有的业务功能。但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仍然觉得自己面对的是单独的一家企业,这就是由于虚拟企业把外部企业的功能加以集成的结果。(3)可以组建跨地区的伙伴企业。虚拟企业的构建是基于互联网络的,这就使得异地的企业之间可以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因此即使处于不同地点的企业之间也可以结成同盟伙伴的关系,可以实现异地制造,异地生产,从而使企业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快速结盟。
二、 虚拟企业的总体运作框架
1. 虚拟企业的运作形式。虚拟企业运营的关键是把握企业的核心功能,把企业的有限资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部分上,在保持竞争上风的基础上,留意品质、本钱及周期等其他能力的平衡;并时刻留意市场的动向,一旦利益不再,立即调整策略目标,调整虚拟企业的组合方式,以高弹性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具体运作形式有以下几种:(1)业务外包。首先要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上风,并把企业内部的智能和资源集中在那些具有核心竞争上风的活动上,然后将剩余的其他企业活动外。(2)企业共生。即几家企业有着共同的需要,出于对技术保密或(和)本钱的考虑,对不愿外包的部分共同出资建立专业化的厂家来生产,并共同分享利益,负责本钱。(3)战略同盟。是指不同的企业各自拥有不同的关键资源,而彼此的市场又存有某种程度的分割,为了彼此的利益以及共同开发市场,遂组成战略同盟,交换彼此的资源,藉以创造新的竞争形势。(4)虚拟销售。指企业或公司总部与下属销售网络之间的“产权”关系相互分离,销售虚拟化,促使企业的销售网络成为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销售公司。
2. 虚拟企业的运营特征。(1)企业界限模糊。虚拟企业打破了传统企业组织机构的层次和界限,虚拟企业也打破了行业界限。(2)企业运作灵活。以利用市场机会为组合动机的虚拟企业明显不同于传统企业以特有产品为核心构建的企业组织,它往往是应“机”而生。
3. 虚拟企业的运营阶段。(1)战略环境分析。通过环境分析,确定企业的核心资源,识别机遇,从而确定企业的长期目标。(2)虚拟企业建模。选择加盟企业来设计虚拟企业的模型,仿真虚拟企业的经营过程以及加盟方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根据资源互补、共享,研究不同的潜伏伙伴的灵敏性,来选择战略伙伴。(3)谈判签约、定义利益/风险的分配形式。确定虚拟企业的伙伴以后,合作各方即围绕目标、利益和义务进行协商,并根据参与形式以及投进的多少组建由各加盟方领导层组成的总协调机构,决定利益和风险的分配形式。(4)组织设计与虚拟企业仿真。进行虚拟企业的组织设计工作并进行优化,对重建的虚拟企业进行仿真,如效果理想则组织实施,否则重组。(5)虚拟企业的治理。跟踪、记录虚拟企业的参与者之间的竞争—合作效果,根据具体情况和签约制定的规则,修正组织元模型。在组织元发生变动或市场有较大变更时,反馈有关信息,进行虚拟企业的修改或解体。(6)虚拟企业的清算解体。当虚拟企业完成了特定的市场机遇或产品过程之后,需要按照约定的利益分配格式清算各自所应承担的用度和应获得的权益,包括治理用度、开发用度、制造用度的分摊,资金的清算,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技术知识的回属题目等等。
4. 虚拟企业的运营策略。(1)实行虚拟经营的企业必须拥有自身的核心竞争上风。企业选择任何一种形式的虚拟,都必须建立在自身竞争上风的基础上,必须拥有关键性的资源(如专利权、行销通路或研究开发能力等),以自身的核心上风为依托,通过虚拟化的整合途径取得外界资源和气力的配合,以达到上风互补的目的。(2)实行虚拟经营的企业必须慎重选择适合自己的合作伙伴。实现企业内部资源公道有效的配置。虚拟经营的精华就是将自身的资源上风集中在附加值较高的功能上,而将附加值低的功能虚拟化,通过借用外力来改善或弥补自身的短缺。因此,合作伙伴的优化选择在虚拟企业的组合过程中至关重要。(3)参与虚拟化合作的成员企业必须努力减少磨擦。积极培植融洽同等的伙伴关系。由于虚拟企业各成员来自于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计划、目标和要求以及不同的治理风格与企业文化氛围,在合作中必然产生一定的习惯性防卫心理与行动,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矛盾与冲突。要保证虚拟企业的成功运作,就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沟通策略。
三、 虚拟企业构建和治理的障碍
1. 社会文化障碍。社会文化的影响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直接影响包含在其中的企业经营哲学和行为规范。成员共同处理题目的方式直接影响虚拟企业的持久性。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来影响环境并制定战略方针,或竭力避免尖锐的矛盾和公然的对抗。考虑到成员关系的同等性,只能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协调,否则难以达成共叫。可以通过跨文化培训,使成员把握与伙伴相处的技巧,并鼓励进行多渠道的跨文化接触,以进步彼此行为的透明度。
2. 政府政策障碍。受到不同产业政策等政府因素限制的企业结成的虚拟企业,
由于政府对合作与竞争的政策存在差异,尤其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下,跨地区、跨国界的虚拟企业更加困难。但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消极影响很轻易被企业所面临的技术变革和市场进进等紧迫的压力所缓解。当然,企业也可通过游说政府,迫使政府照着有利于企业的方向改进。
3. 企业文化障碍。企业在长期经营中,很轻易形成独特的个性,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一旦结成虚拟企业,不同的文化融合在短时间内难以做到。跨文化冲突不仅影响组织的效率,而且也轻易导致虚拟企业的瓦解。
4.战略导向障碍。虚拟企业的最初目标实现以后,各成员企业的内部条件、战略目标和外部环境等都有了新的变化,先前的战略组合将被打破,如何保持灵活性和适应弹性,使成员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战略,也非常关键。
5.组织治理。虚拟企业是一种网络式的疏松组织,其内部存在着市场与行政的双重机制,因此对于单一企业来说,其治理工作难度更大。成员各方的利益与冲突不能以行政命令来解决,客观上要求合作各方既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又必须建立并运行一个科学的治理系统来维持组织的正常运转。
6. 信任题目。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实际上是基于一种对未来行为的承诺,这种承诺可以公然规定,也可达成默契。在各方参与合作的过程中,担心由于将企业机密暴露给对方,导致自身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失往上风,因而为了守旧各自的贸易秘密,避免不应转换的技术发生泄漏,防止不法竞争者以合作的名义窃取技术和贸易情报,会采取一些保护和防范措施。同时又希看对方能毫无保存地进行合作,使自己获得最大效益。这样导致企业终极从自身利益出发,有保存地进行合作,导致伙伴间的信任与亲密程度降低,降低结盟的效果。
7. 地位失衡。虚拟企业得以维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伙伴各方竞争地位的平衡,然而随着双方技术,资源、能力的交换与更新,又可能导致一方竞争地位的上升,而另一方竞争上风衰退,竞争地位格式被打破,强大一方视另外一方为累赘,从而造成彼此沟通与合作的困难,使企业面临***的危险。
8. 收益不对等。成员各方收益不完全对等,阻碍了企业间的同等合作。虚拟企业所取得的收益一般有特定的分配结构,一部分共享,其它部分分配。有的企业受短期利益的影响,不惜损害共同利益而实现分开部分利益最大化,破坏了融洽关系。由于各成员面临的竞争条件不同,特别是属于不同国家或不同行业的企业面临的竞争强度、外部环境存在差异,导致个自优先考虑的题目不同,意见难以同一。此外,由于双方资源投进比例不平衡,造成收益分配的难度,对资源丰富的一方而言,轻易忽视同盟的协作性,而资源稀缺一方则可能过分依靠对方资源。
四、 对虚拟企业未来发展的某些展看
信息与各个传统产业紧密相连并给传统产业的变革带来巨大活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二者融合的结果是,市场将由地域市场转变为空间市场,网络成为未来市场的核心,由此,产生出全新概念的虚拟企业,将给我们信息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展看。
1.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是虚拟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电子商务指在贸易领域借助计算机进行的贸易活动,其主要功能是使消费者(包括企业)能通过互联网完成订货、支付和运送等,从而使企业的生产、销售、储运有所改变,大幅度降低本钱。电子商务在国外发展很快,吸引了众多商家参与。阿里巴巴是一家由中国人创办的国际化的互联网公司,自1999年景立以来,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网上贸易市场和商人社区,为来自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60多万企业和商人提供网上商务服务,天天更新超过3000条的海外求购信息。另外,淘宝网、易趣网等也都发展得很快,网上购物和网上拍卖为网民提供了低本钱、快捷的服务方式,顾客与企业的商务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2.网上银行的出现为虚拟企业的资金传递带来全新概念。在Internet技术浪潮下,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电子货币正在改变着世界。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1995年10月在网络上开业至今已近两年。开张几个月,即有近千万人次上网浏览。有多位专家猜测,未来5年里,银行分行的开设将逐渐减少,自动取款机(ATM)的增长率亦将减缓,而电话语音系统及网络银行的使用将大幅度增加。网上银行将取代国际金融界长期以来一直讨论而未具体实施的家庭银行计划和企业银行计划。时至本日,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经营理念的挑战已经明晰。
3.虚拟企业的出现为传统企业的信息化改造提供了范本。在《幸福》杂志公布的前1000家企业中,有22%正在利用Intranet网促进公司的经营治理和发展,另外有40%的企业正在建Intranet网或考虑建立自己企业的Intranet网。我国国有企业面对信息化浪潮所带来的冲击,其应对能力应该比较强一些,由于在信息化改造方面,我们与西方的差距要比别的领域短,这主要源于Internet的商用功能在国外产业界受到重视也是最近几年的事,1994年、1995年才出现***。而我们的Internet进进贸易领域也是在这两年。
参考文献:
1.刘宝欣.“虚拟企业”——全新企业的组织模式.华北金融,2005,(7).
2.冯永泰.论虚拟企业的性质.特区经济,2005,(8).
3.马玉超.新经济时代企业运作新方式——虚拟运作.上海贸易,2004,(4).
4.解树江.“虚拟企业—理论分析、运行机制与发展战略”.北京:经济治理出版社,2002.
5.Robert Krau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Alternative Uses of the Internet in Households.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December 1999,10(4).
【论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虚拟企业】相关文章:
论我国当前社会条件下的诉讼调解08-26
论悔恨05-07
论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指向05-29
论批判的终结05-28
论概念设计05-28
论人生的选择05-29
论税权划分05-11
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哲学分歧论文05-19
当前市场条件下社会经济常用指数指标05-25
论翻译是文化翻译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