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京津冀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摘 要] 基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从产业规模上风、产业市场上风和产业竞争上风等三个侧面对京津冀三地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京津冀三地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分析。[关键词] 制造业;产业上风;竞争力
一、产业规模上风
京津冀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其制造业30个产业按增加值大小排列,前10个产业依次为:玄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产业,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农副食品加产业。这10个产业的增加值占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增加值的74.10%,其中前4个产业占51.49%。
1. 北京市
北京市制造业增加值占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增加值的29.86%。制造业30个产业按增加值大小排列,前10个产业依次为:玄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产业,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这10个产业的增加值占北京市制造业增加值的78.73%,其中前4个产业占53.68%。
2. 天津市
天津市制造业增加值占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增加值的27.39%。制造业30个产业按增加值大小排列,前10个产业依次为: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玄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产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这10个产业的增加值占天津市制造业增加值的78.58%,其中前4个产业(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玄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产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55.99%。
3. 河北省
河北省制造业增加值占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增加值的42.75%。制造业30个产业按增加值大小排列,前10个产业依次为:玄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产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产业。这10个产业的增加值占河北省制造业增加值的74.39%,其中前4个产业(玄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产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占53.67%。
二、产业市场上风
在京津冀地区制造业30个产业中,市场占有率较高的10个产业依次是:玄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产业(22.15%),医药制造业(14.04%),食品制造业(12.44%),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1.70%),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0.7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0.71%),金属制品业(10.68%),专用设备制造业(10.28%),饮料制造业(10.20%),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产业(9.94%)。前9个产业市场占有率均在10%以上。
1. 北京市
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前10个产业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5.81%),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5.79%),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6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5.46%),专用设备制造业(4.15%),食品制造业(3.91%),医药制造业(3.79%),饮料制造业(3.5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产业(3.1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95%)。其中,前4个产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市场占有率均在5%以上。
2. 天津市
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前10个产业是: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82%),玄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产业(4.62%),医药制造业(4.28%),金属制品业(3.9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0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04%),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产业(2.98%),橡胶制品业(2.9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产业(2.82%),家具制造业(2.80%)。只有一个产业(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市场占有率超过5%。
3. 河北省
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前10个产业是:玄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产业(15.15%),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6.66%),食品制造业(6.19%),医药制造业(5.9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92%),农副食品加产业(5.22%),饮料制造业(4.67%),造纸及纸制品业(4.64%),金属制品业(4.45%),橡胶制品业(4.15%)。其中,前6个产业(玄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产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产业)市场占有率均超过5%(见图1)。
三、产业竞争上风
1. 北京市
竞争上风系数(单位投进所获得的市场份额,以全国同行业为1)较高的产业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3824,全国第二),烟草制品业(1.3962,全国第五),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3223,全国第七),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产业(1.2849,全国第八),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产业(1.0460,全国第九)。
2. 天津市
竞争上风系数较高的产业是: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2791,全国第一),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产业(1.4470,全国第二),玄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产业(1.1787,全国第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产业(1.3768,全国第四),农副食品加产业(1.1875,全国第四),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3389,全国第六),金属制品业(1.0844,全国第六),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0705,全国第六),医药制造业(1.0349,全国第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产业(1.3123,全国第七),通用设备制造业(1.1367,全国第七),饮料制造业(1.0362,全国第十)。
3. 河北省
竞争上风系数较高的产业是: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9880,全国第一),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1.5902,全国第二),食品制造业(1.3282,全国第二),玄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产业(1.2305,全国第二),橡胶制品业(1.1308,全国第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产业(1.2010,全国第六),农副食品加产业(1.1662,全国第七),通用设备制造业(1.0204,全国第八),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0082,全国第八),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1.0428,全国第九),家具制造业(1.0188,全国第九),烟草制品业(1.1708,全国第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0157,全国第十)(见图2)。
四、综合分析及结论
1. 总体来看,对京津冀地区制造业贡献最大的是河北(总产值占京津冀地区41.14%,增加值占42.75%),京津的贡献不相上下(总产值,北京占29.01%,天津占29.85%;增加值,北京占29.86%,天津占27.39%)。分产业来看,对京津冀地区制造业贡献较大的产业是:玄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产业,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这4个产业创造了京津冀地区制造业产出的一半(总产值的53.30%,增加值的51.49%)。其中:玄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产业,河北贡献最大(增加值占京津冀地区65.14%),北京次之(20.31%),天津最小(14.55);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天津贡献最大(59.28%),北京次之(37.21%),河北最小(3.5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北京贡献最大(40.13%),河北次之(30.75),天津最小(29.1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北京贡献最大(46.93%),天津次之(31.15%),河北最小(21.92%)(见表1)。
2. 京津冀三地比较,制造业30个产业的市场占有率之差异,天津市最小,河北省最大,北京市居中。在制造业30个产业中,北京市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产业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5.81%),最小的产业是化学纤维制造业(0.14%),极差为5.67%,标准差为1.72%;天津市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产业是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82%),最小的产业是化学纤维制造业(0.31%),极差为5.51%,标准差为1.25%;河北省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产业是玄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产业(15.15%),最小的产业是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25%)(见表2)。以上表明,京津冀制造业30个产业市场占有率之分布特征:天津市较为集中,河北省较为分散,北京市介于天津市与河北省之间表明天津的制造业基础较好。
3. 京津冀制造业整体竞争力(=规模上风×市场上风×竞争上风),河北最高,天津次之,北京最低。京津冀制造业中,北京和天津以机电制造业最具竞争力;而河北则以资源加产业最具竞争力,其次是轻纺制造业(见图3);京津冀机电制造业中,北京和天津均以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最具竞争力,其次是北京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京津冀资源加产业中,河北以玄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产业最具竞争力,其次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而天津的玄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产业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京津冀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均有一定竞争力。京津冀轻纺制造业中,河北的农副食品加产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及纺织业具有较强竞争力(见图4)。
[参考文献]
[1]武义青,顾培亮.竞争上风测定的一种新方法[J].数目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6).
[2]武义青,贾雨文.经济系统运行效能研究[M].北京:经济治理出版社,2003.
[3]国务院第一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04[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京津冀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相关文章: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05-30
分析我国竞争力低下的原因及对策08-27
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及预测实证分析05-29
浙江产业结构的经济分析论文04-12
提高上海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研究08-23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艺术原创性分析论文07-25
实证法思想的演化05-11
我国产业内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04-22
金属制造业非致死性职业伤害流行特征分析05-28
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和就业状况分析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