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民营企业在构建***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时间:2024-07-12 05:39:12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简论民营企业在构建***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充分发展民营企业。如何正确评价民营企业在构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直接影响着河南省经济实力的整体提升,对于河南走在中部地区前列、实现中原崛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民营企业 ***社会 地位 作用
  
  一、河南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河南民营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经济总量迅速增长,整体实力不断进步,已成为省域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
  1.民营企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6年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增加值6855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省GDP比重达55%;实交税金475亿元,同比增长43.4%;全省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产业企业1.16万家,实现增加值2152.32亿元,同比增长29.1%,增幅高于全省规模以上产业均匀水平5.7个百分点。非公有制产业在全部产业中的比重继续上升,首次超越公有制产业企业达到51.9%,同比进步7.3个百分点。2007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60%左右,非公有制产业增加值占全部产业比重、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均达70%左右。
  2.民营企业新上项目质量不断进步,企业技术创新进步明显。 2006年底,全省民营科技型企业占全省科技企业总数的90%,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260项。2007年6月底,全省有168家民营企业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61个;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105项,33种产品被评为国家名牌产品,237个产品被评为省名牌产品;2530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治理体系认证。全省民间投资比重由2003年的26.1%进步到2006年的54.3%,其中民间投资项目占城镇投资项目65%,对城镇投资贡献率达75.6%。
  3.骨干企业带动能力增强,民营经济已成为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2006年与2004年相比,营业收进超亿元的民营企业由411家增加到1091家。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出口总值25.06亿美元,同比增长62.2%,占全省出口总量的49.1%。
  4.民营企业已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再就业的主渠道。2006年,全省民营经济从业职员达1625.1万人,占全省从业职员的1/3以上,其中新增就业110万人,占全省新增就业的60%以上。从资金总量看,民营企业注册资本2085.8亿元;全省个体工商户总数 130.63万户,从业人数 281.8万人,资金数额达204.38亿元。
  5.民营企业已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据统计,全省民营企业已占到县域企业总数的98%以上,2006年县域固定资产投资中,民营企业新上项目和技改项目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90%左右,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气力和进步农民收进的主要来源。
  尽管河南民营企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题目,需要着力加以解决。
  (1)民营企业综合实力不强,整体竞争力较弱
  全省民营企业投资规模整体偏小,团体化程度低,整体水平不高,缺乏规模效益。民营企业多以小型企业为主,大中型企业比重较小;企业投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重复建设、结构趋同,短期化行为严重,向传统产业和资源开发型产业投资多、向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少;向流通领域投资多、向生产领域投资少;内向型企业多、外向型企业少。企业科技投进不足,技术供给短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未完全建立,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较弱。科技型企业所占比重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2)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进进深度不均衡
  2006年在国民经济18个大类行业中,民营企业都有进进,但投资主要集中于一般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在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新兴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民营企业投资的产业进进深度明显不足。据统计,在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教育,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公共治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国有经济投资比重高达75%~90%,民营经济的进进深度明显不足。
  (3)民营企业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全省民营企业增长模式仍然比较粗放,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内生机制不健全,发展效益还比较差。产业结构方面呈“橄榄型”结构,第一产业不仅数目少且规模小;第二产业比重偏大,且大多集中在资源开采和传统加工行业,产出能力较低,经济效益进步缓慢,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精尖产品;第三产业投资和发展势头不旺,比重偏低。
  产品结构方面,低级、传统产品多,产业链条短,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名优特新产品少;不少企业走的是一条粗放型、外延型和数目型发展路子,传统产业色彩较浓,加之受地方局部利益驱动,造成资源过度开发、产能过剩、污染环境且引发很多不正当竞争和地方保护主义加剧。节能减排工作任重而道远。
  地区结构方面,存在明显的结构趋同。全省民营企业数目众多,门类齐全,企业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弱。资源主导型、粗放型增长经济特征比较明显。产业园区和特色经济发展不够充分,产业规模小,集中度较低,产业竞争上风和聚集效应不突出,支撑辐射带动作用不强。民营企业中自营出口和利用外资的份额比较少,经济发展外向度相对较低,开拓国外市场存在一定困难。
  (4)民营企业经营者的综合素质亟须进步
  受制于大环境的影响,不少企业治理者来自不同阶层,很多不是职业经理人,没有受过正规的工商治理知识培训,经营过程中缺乏先进的发展理念,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机遇意识、品牌意识等比较淡薄;企业家凝聚力不强,企业之间缺乏信息沟通,相互合作;家族化治理严重,实行集权化领导、独裁式决策,企业治理制度不健全,缺乏企业文化;设备科技含量低,技术改造相对滞后,优秀人才对企业没有认同感难以真正融进民营企业;有些企业家的知识结构老化,熟悉传统产业,对新型产业了解少,投资决策思路不宽,模仿多、创新少,重战术、轻战略,决策盲目,小富即安,缺乏创大业的勇气和魄力,知识产权观念不强、保护不力,劳动纠纷不断增加,侵犯职工正当权益现象时有发生;企业信誉不高,经营的盲目性、投机性、随意性特点突出,导致企业生命周期过短。
  (5)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政策环境不尽如人意。一是缺乏同等发展的政策环境。多个行业或领域如邮政、通讯、广电、电力和金融等,民营经济进进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玻璃门”现象,即看得见、进不往。比较突出的是以资本实力、技术水平和从业资历等各种理由抬高民营企业准进门槛;二是相关扶持政策缺乏力度。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一方面不系统,没有形成协力,另一方面受多种因素的限制,不少企业未能享受。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民营企业发展涉及到很多部分,但目前为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的支撑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中介服务机构缺乏,面向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企业在信息获取、人才培训、市场策划、引进资金、税务代理、记账代理等方面得不到支持;有的职能部分服务意识差,办事效率低下,甚至存在故意刁难的现象。

【简论民营企业在构建***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关文章:

试论《尔雅》在注释学上的地位和作用03-07

探析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03-18

浅析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03-24

论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03-09

论工程师在施工索赔中的地位和作用12-05

论礼在先秦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11-21

试析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中的地位和作用03-23

现场监理工程造价控制地位和作用论文11-08

21世纪国际私法的地位和作用的探讨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