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对现代企业治理影响的利与弊

时间:2023-03-23 11:40:51 丽敏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道家文化对现代企业治理影响的利与弊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听说过道家文化吧,但是你知道道家文化所带来的影响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道家文化对现代企业治理影响的利与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道家文化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摘 要 从文化、文化和企业治理的内涵进手,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以及道家文化对现代企业治理的正面和负面,指出在现代企业治理中应该辨证对待道家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企业治理 道家文化

  1 、文化、企业文化与企业治理

  1.1 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等。同时,文化还可以理解为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以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及人们运用文字、一般知识的能力。

  由于文化是因人而生,因人而进步,因民族熟悉和习惯的不同而各异,是从深层次、从精神和意识方面反映着人类(以民族而区分)乃至个体的人的差异性,从而表现出气质和风格。而企业是个体的人的企业组织,是基于明确的发展目标而将既有资源(包括人力)与整体利益相结合的组织。既然企业是人群组织,是将既定的发展目标与个体的人同一起来的组织。而然地,企业这个人文群体理应具备一定的“气质”和“风格”。这种气质和风格与个人相比,是经过碰撞、激荡、磨合、调谐和优化过的,是代表集体个性的,它并不是由个人意识来主导,而是需要用个人言行和意识来传递和表达这种集体的、组织的个性和风格,这就形成了企业文化。

  1.2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以经营和企业精神为核心,以企业的生产活动、经营活动、组织形式、规章制度、物质环境和企业行为、企业形象为载体的一种文化,由企业所创建的商品文化和市场竞争文化、市场观点和竞争观点,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行为、策略、艺术等。

  对于企业文化的内涵,美国学者阿伦·肯尼迪和特伦斯·迪尔以为包含五个方面: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礼节和庆典、文化。其中,企业环境是塑造企业文化必须具备的主、客观条件,有着制约、决定性的作用;价值观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全体职工的共同信念和追求,是企业领导和职工据以判定事物好坏的标准;英雄人物、礼节和庆典、文化网络属于塑造企业文化过程中的艺术范畴。从这些方面来说,企业文化具有五个方面的作用,即导向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融合作用和辐射作用。

  企业文化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实践证实,企业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需要文化的参与和整合,在企业中这就体现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有效和稀缺的资源,对企业的治理作用是在企业产生时就产生了。它最初只是从属于企业治理,并且随企业治理而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只到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才成为众多学者的热门和讨论的对象,并成为一门科学。到了20世纪90年代,企业文化在西方得到迅猛发展。从企业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看,普遍以为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导向。

  1.3 企业治理

  企业治理就是通过公道配置资源,让系统产生最大效能,即在扩大业务和利润率的同时,在确保质量的条件下从系统的各个环节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本钱。

  纵观世界的状况,企业文化对现代企业治理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所以说企业治理本身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文化,是自己价值观、信念、工具和语言的一种文化。而企业治理的则涉及到世界各地区各行业的工、农、商等企业。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治理的一种软件治理,对企业治理的发展有着相当的重要性。

  2、 道家文化对企业治理的影响分析

  企业在市场经济里生存,就必须考虑企业的运动,而研究企业兴衰和经济运动的,可以用道家思想来解读和研究,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道家文化中的某些思想可以对企业文化建设治理有鉴戒意义。但是,道家中的某些思想对企业治理也存在负面影响。

  2.1 正面影响

  2.1.1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老子治理思想的核心,是道家治理思想的主旋律。道家的“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和支配世界万物的根本规律,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夸大了事物的因果性——“必先有为而后无为”。“无为”并不是碌碌无为,而是不妄、稳定为。实际上,经济环境的营造是最该“有所为”的。它对道家来说只是一种手段,把“无为”思想运用到社会和企业治理上,要求领导者的行为要顺应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按照规律往制定相应的、制度,不轻易变更;人们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对道家来说才是真正的目标。

  这样,无为而治的治理实际上构成了这样一个闭合圈:由无为到无不为再到无为模式。其中,无为而治的出发点是用人,正所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用人则是组织队伍,人不仅是具体工作的执行者,做好用人工作,也就是把工作措施具体落实到每个人的头上,即“君不善将兵,但善将将” 。在此过程中,治理者本身的工作素质影响是无处不在的,能将劣势防于未然,将上风大为发扬,即所谓的“四两拨千斤”。最后治理者通过考核评价施以控制,扶正纠偏,审阅最初的规划及运行过程,从而开始新的循环。

  2.1.2 “顺其”

  “顺其自然”即“道法自然”,它可以理解为“道性自然”,其原则是老子从万物中出来的体现“道”的精神,它是人们行为的依据,是人们要遵循的养生原则,反映了老子对客观世界的独特熟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告诫人们做事的道理,要求人们在养生活动中要顺其自然,也就是指人们做任何事情要遵循客观。所以老子以为应该效法大道、顺应万物的自然属性。顺应自然,才能让万物自由安闲地,发挥各自的特点,达到“无不为”的境界。

  道家思想中的人的本性是一种与自然牢牢联系在一起的,人的内驱力能量类似于“水”的特性,可依附一切而又无所不在、无处不至。在治理中,每个职工都有各自的特长和短处,领导者可对其加以引导,让其充分活动,顺应其自然本性。通过领导者的正确引导,按照不同职工的特点进行分工合作、扬长避短,才能够激发每一位职工对企业的热爱之情,发挥其特长,使企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2.1.3 “理身理国”

  自先秦以来,道家和道教各派就有相当丰富的“理(治)身理(治)国”思想。“理(治)身理(治)国”观是以“身国同道”原则为基本内涵的,其意义如同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含义。老子的“身国同道”就是“推天道以明人事”,他力图将自然之天道当作个体(身)安身立命及制度(国)建构之基础。在老子看来,常道是道之体,体现道的虚无和因应变化于无为的本然状态(“道法自然”);可道之道是道之用,是道的“可为之、可执之”的非常状态。“身国相拟”,在确立治身理国的本体依据和实践原则的同时,老子亦将身国相比为功能相似的系统:“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信天下”。就身国关系论而言,国本质上是身(个体生命)的外在化和社会化的表现。二者都是或处于常态或处于异化状态下的生命共同体。贵身、爱身喻示了合乎自然的生命形态的张扬,以此对生命的至爱推及于天下,天下自然呈现出清明、净化的生态。故“理国”的实质是对“理身”的模拟,“理(治)身理(治)国”观充分体现了道家和道教各派对个体生命及其生存状态的深度的人文关注。

  道家的理(治)身理(治)国观所包含的“身国同道”、“身国相拟”原则,后为道教所发展。东汉《太平经》从元气说出发,主张理(治)身(重命养躯和养性)重在养中和之气,理(治)身的法则可以作为治理国家的宝器,将养生学及内丹学之修炼法则作为政治领域的治理法式,把这些思想用于企业治理中,有助于企业制度的完善和建设,对于建立式的现代企业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2.2 负面

  2.2.1 “小国寡民”

  “使有十百人之器而勿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船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看,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观就是老子的理想王国。在这近乎原始的封闭的社会里,人们回回自然,固然清贫简陋,却安居乐业,其乐融融。可见,这只是一幅建立在寡欲、节欲基础上的理想社会的空想图景。假如把这作为现实政策付诸实施于现代企业治理当中,就很难避免限制和压抑人民的欲看,到头来只能是不利于商品经济的良性循环,限制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2.2.2 “黜奢崇俭,否定消费”

  老子主张“是以圣人往甚、往大、往奢” 观,提倡俭朴反对浮华,要求“见素抱朴”。在老子看来,俭朴的生活符合自然法则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尽管俭朴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但从消费的观点来看,消费作为商品经济循环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假如限制了商品的消费,其结果必然是导致商品经济的恶性循环,从而限制企业的发展,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2.3 “满足常乐,安于现状”

  老子以为满足人消费的标准不在于物品的多少,而在于内心的满足与否,若欲壑难填,那是莫大的祸患,而满足则体现了道的精神。他所夸大的满足是以“实其腹”,即获取有限的生活必须品,以维持人自身的生存为主要。这种观点要求以心理上的不欲和观念上的满足来抑制人们自发的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尽管满足常乐不乏生活的哲理,它对于人的身心,对于调节消费需求与消费能力的矛盾有积极意义。但是,它使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综上所述,道家文化对现代企业治理既有有利的影响,又有不利的影响,有利的影响可以促进商品经济的良性循环,推动企业和社会的向前发展;反之,不利的影响只会使商品经济倒退,阻碍企业和社会的向前发展。究竟,道教产生于我国的封建社会,具有浓厚的封建政治色彩,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类,对于现代企业治理的影响是缺乏效率的,这也是与西方文化对现代企业治理影响的不同之处。把握了道家文化对现代企业治理的影响,既有利于创建现代企业文化,同时对建立中国式的现代企业治理也有着重要作用。

  道家思想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与佛家文化相比,道家文化具有更加明显的本土气息,而后期衍生的道教也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家思想和文化对于我国文化的影响极大,在我国人心中也刻下无法磨灭的痕迹。而中国企业的管理文化中可以借鉴道家文化的有很多。本文主要是对于道家文化(非道教)简要谈一下个人见解:

  一、道家辩证法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关系

  道家思想具有中国最淳朴的辩证思想,如阴阳、八卦等,道家思想认为世间万事万物相生相克,有对立之处,又有融合之处。这在道家阴阳鱼图案中表现十分明显,还有老子曾说的“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等。中国人始终对于辩证法的认识和运用都是比较深的,因此中国人看问题通常会比较全面。而为了防止人们受到情绪的控制丧失理性的判断,所以道家教导人们要“致虚极,守静笃”,这样人们才能保持好的心态。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辩证法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企业管理者需要看明白事物背后的本质,要看人与事的两面性,还要看到这两面性的变化与融合。比如企业危机管理,假如发生危机,企业管理既要看到危,也要看到机,要能看到事物表象之后的深层次影响与变化,做到化危为机。同时管理者无论在做战略管理还是事务管理时,都需要有辩证的思想,要分清利弊,看清主次,在管理下属时也要全面的认识下属,避免偏颇。

  二、道家“和”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关系

  道家追求和谐,追求“天人合一”。避免争斗,老子也曾说“夫之不争,则天下莫与之争”。这看似与现代企业管理大相径庭。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就是要竞争,争品牌,争利润,争市场。但是一个企业过于强调争,可能会发展的很快,但是也蕴含着极大的危险。因为过于强调争,就容易走极端,牛奶企业为了争,压低成本,使用三聚腈胺,最后走上绝路,如三鹿。巨人集团为了争,建造巨人大厦,结果只盖了两层就撑不下去了。秦池古酒为了争,把央视广告标王拿下来的时候也就决定了它的结局。过于强调争会容易让企业管理者丧失理性的判断,容易形成铤而走险的习惯,反而不如一些中小型企业活的长久。同时在公司内部过于强调争则容易造成不好氛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都是争的关系占主流,那么势必影响配合。一个团队乃至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协调配合,过于在内部强调“争”,则很有可能引发有损公司整体利益的行为。而且过于强调争,会使员工乃至领导都精神紧张,压力加大,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也是美国为什么心理医生这个职业这么走红的原因。所以企业在市场经济参与竞争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忘记“和”。企业内部要和谐,才能协调运作,保持团结。尤其是企业领导,更需要有“和”的精神,要把功劳让给员工,员工才会忠诚于自己,才能更努力工作。企业还要学会与自然保持和谐,不能做出有损生态环境的事情;要与社会保持和谐,不能做出有损社会大众的事情;还要尽量与同行保持和谐,尽量能化争为和,共同发展,否则即使赢了,也可能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正所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三、道家“水”的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关系

  道家思想与水有着很大关系,老子曾对孔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可以看出,道家对于水的理解很深。水能润泽天下,却不争名夺利,而且甘愿处于低洼别人不愿去的地方。因此企业管理者也应该有这样的精深,做企业是为了帮助社会,造福社会,而不是为了个人名利。企业获利是为了员工能够更好的生活而不是为了自己攫取金钱。这样的企业才能长久的发展下去。同时水是柔弱的,却没有东西能胜过他,正是因为它不刚强,柔性至极,所以刀砍到水里,水还是会继续流。并且水还经常能胜刚强,如江河湖海乘势而下,谁能阻挡;水中坚石,也一样会被磨损削平。而对于对于企业管理来说也一样,刚强未必有益,要学会水的柔,才能不败甚至胜刚强。

  四、道家无为之法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关系

  无论是对于水的理解,还是对于自然之道的理解,着眼点都在“无为”二字,“无为之治”是道家有关管理方面的精髓所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必先有为而后无为”。“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不乱为。我们把“无为”思想运用到企业管理上,就要求管理者的行为要顺应规律,按照规律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且不随易变更;把权力放给下属,下属在制度框架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企业管理者就可以做到“无为”,企业就可以做到“无不为”,这也是对道家来说才是真正的目标。但是一些企业管理者,总是显示其领导的优秀,要做“有为”领导,对于属下工作事事插手,甚至越级去管理下面的事情,权力不下放,完全集中在他一人手中,最后的结果不是把企业管死了,就是把企业管乱了。

  除以上的内容以外,有关到家中可借鉴的企业管理的文化非常还非常多,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终究强调所有事情必须踏实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每一步都像刚开始那样兢兢业业,不骄不纵,才能会成功。还有像“天子不仁,以万物为除垢”的平等思想等等,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对于道家的理解我个人还是很表面化,只是采了九牛一毛来谈与企业管理的关系,只希望以后能够更加深入的进行理解和学习。当然道家文化中也有不可取的东西,比如“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就有些政策的意识,这就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更需要深入的研究,才能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学为我用。

  浅谈道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摘要:道家文化对中国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软件管理,对企业管理的发展有着相当的重要性。古为今用,与时俱进。将几千年的道家文化运用到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有利于企业进行全面管理,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浅谈道家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得出了将道家文化运用到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道家哲学不同于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

  一、道家文化概述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同时,文化还可以理解为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以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及人们运用文字、一般知识的能力。

  道家文化是通过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容纳哲学内涵,效法自然寻求人间繁荣的,道家文化是有利于每一个个体的自我觉醒、成长,而不利于既得利益群体维护自身利益的。道家文化以利于每一个个体的利益为出发点,而非以利于群体利益为出发点。道家提倡自然无为,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道家这一思想文化体系的最高范畴,道是什么?道相对于天、地、人以及其它万物而言,老子认为它具有“先天地生”、“为天下母”、“万物之奥”、“似万物之宗”的诸多形而上的本体特征。核心在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无为而治的思想方法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着道的规律。道的规律就是前面所说的“道法自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主观意志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也就是“无为而治”。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发展。所以在道家看来,为人处事,修心炼性,都应避免有为妄作。

  二、现代企业管理

  (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以经营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以企业的生产活动、经营活动、组织形式、规章制度、物质环境和企业行为、企业形象为载体的一种文化,由企业所创建的商品经济文化和市场竞争文化、市场观点和竞争观点,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行为、策略、艺术等。 企业文化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实践证明,企业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需要文化的参与和整合,在企业中这就体现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有效和稀缺的资源,对企业的管理作用是在企业产生时就产生了。

  (二)现代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就是通过合理配置资源,让系统产生最大效能,即在扩大业务和利润率的同时,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从系统的各个环节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企业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所以说企业管理本身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文化,是自己价值观、信念、工具和语言的一种文化,而企业管理的应用则涉及到世界各个地区各个行业。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软件管理,对企业管理的发展有着相当的重要性。

  三、道家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企业在市场经济里生存,就必须考虑企业的运动,而研究企业兴衰和经济运动的规律,

  可以用道家思想来解读和研究,并得出准确的结论,因此,道家文化中的某些思想可以对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有借鉴的意义。

  道家思想的核心就是:无为而无不为,道法自然。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无为是实现无不为 、无不治的前提和条件,“以无事取天下”。“无为”与“无不为”是有机统一的。老子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认为治国安民,要反对“有为而治”,而主张“无为而治”。在他看来,“为无为,则无不治”,“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圣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道家思想中的人的本性是一种与自然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人的内驱力能量类似于水的特征,可依附一切而又无所不在,无处不至,在企业管理中,每个职工都有各自的特长和短处,领导者可对其加以引导,让其充分流动,顺应其自然本性,通过领导者的正确引导,按照不同职工的夜店进行分工合作,扬长避短,才能够激发每一位职工对企业的热爱之情,发挥其特长,使企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道家从维护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在经济理论、社会实践方面创立了“人本”的思想观点,主张通过维护每个人的个人利益来达到社会的和谐繁荣。道家主张不损害个人利益,也不能侵犯个人利益,只要每一个人的利益得到应有保障,每一个人的个人利益不受到侵犯,甚至包括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的利益不受侵犯,把不受侵犯的个人利益加在一起就是社会的利益得到保障,只有每个人的利益得到了保护,整个国家才能是真正的繁荣。在企业中,要使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一致,使个人利益得到充分的保障,使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发展挂钩。因此在文化建设方面,要从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则尽量聘用行事作风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相一致的员工,这样才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的激情,发挥员工的潜能,尽量发挥员工的长处,使得企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四、总结

  道家文化的道法自然,从个人利益出发,将员工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发展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激发每位员工的潜能,使员工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起来,使得企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可见,将道家文化的精髓与企业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既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也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道家文化对现代企业治理影响的利与弊】相关文章:

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治理的关系04-15

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论文04-19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企业文化构建研究06-14

谈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作用(通用10篇)05-19

改进我国企业知识治理08-28

论湘西文化对沈从文小说的影响03-09

基于战略治理的企业环境风险研究08-28

谈现代医院治理会计08-05

浅谈鲁菜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