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国有企业治理创新途径的研究
摘 要 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经营治理水平的进步,关键在于不断地进行治理创新。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题目是一个历史性题目,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题目,研究我国国有企业治理创新题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国有企业;治理创新;创新途径一、引言
我国的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经济形式,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其本身的痼疾,普遍存在效益低下甚至难以生存的尴尬局面。尽管我国的国企改革进行了30多年,但国有企业在治理方面还没能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组织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等环节,治理跟不上企业的社会化、市场化进程。占有关部分2004年对我国2585家亏损企业的抽样调查,由于治理落后造成亏损的达到2112家,占总数的87%,题目非常严重。在这种形势下,做好国有企业治理创新对国有企业的长足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本论文通过对治理创新理论的研究,结合国有企业治理创新中存在的题目,有针对性的对国有企业治理创新途径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治理创新的内涵和必然性
1.治理创新概念
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1912年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一书,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将其纳进经济发展理论之中。熊彼特以为:创新是指生产要素的新组合,“生产意味着把我们所能支配的原材料和气力组合起来。”一般地讲,治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既有自然的工具属性,又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因此,治理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复杂的过程,既包括治理技术的创新,也包括治理制度的创新。成功的治理创新实质上是治理技术和治理制度两方面创新的综合体现和必然结果。
2.国有企业治理创新的必然性
(1)治理创新具有资源的整合激励功能
治理创新通过对企业人才、资本等要素的重新整合,使人才资源的配置特别是分配制度调整到最公道的状态,让员工都能按能力工作,积极上进。能够通过创新,自觉地除往陈旧的和阻碍企业发展的消极要素,最大限度地吸收积极因素,形成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将各方面的先进思想和方法整合起来,整合之后的各种资源对员工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气力来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2)治理创新具有约束功能
任何创新体制下的工作模式、治理体制都是开放式的,特别是它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和考核制度都是公然、公平、公正的。在这种创新下,积极的、健康的、美的、善的东西将得到发扬,而那些不健康的、消极的、腐朽的思想和行为则无处躲身,因而会使人们的主动弃恶从善、追求进步,形成一种无形的而强有力的约束机制。
三、国有企业治理创新存在的题目
1.治理创新意识淡薄,有些企业根本没有创新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也就谈不到创新。
2.决策靠经验和主观判定比较多,主要是决策机制乃至治理机制滞后。
3.治理组织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4.治理技术落后,缺乏先进的治理手段与方法。
5.缺少职业化的企业家,很多国企还都是国有独资,依然是任命制,难以遴选企业家。
四、我国国有企业治理创新的途径
1.企业治理理念的创新
各种治理组织、制度和治理行为都不过是治理者思想的外在表现。据资料显示,我国现阶段仍有不少企业家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还不熟悉甚至还不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不理解现代企业制度,不赞成公司制的法人治理结构,以为设董事会使经理多了一个“婆婆”。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家仍不重视市场题目,不认真调查分析市场状况,不熟悉国外市场,不改进营销治理,不使用现代治理手段和方法,不懂得资本经营,不关心有关企业经营的法律法规。所有这些治理理念都严重阻碍着国企改革的进程。而未来的企业需要职业化的企业家,企业家的命运同企业的兴衰成败是牢牢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大力在国有企业内部倡导治理观念的转变,通过培训教育或引进新的治理人才,来开阔国有企业治理者的视野和思路,要广泛吸收新的治理信息,进步治理者的治理专业知识和能力,使治理创新有一个良好的思想熟悉基础。所以企业的治理者应从追求政绩的“乌纱帽”转变为承担盈亏责任的自我治理理念 2.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
过往国有大型企业是庞大而多层次的治理组织结构,弊端很多。在传统的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机构繁多,而且也不公道,真正的生产治理和市场治理机构和职员在企业内部地位不高。而精干高效的组织结构是贯彻实施企业经营战略的组织保证。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国有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的特点和生产的要求公道设计治理组织,改变传统的组织结构,按照精简高效、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来构架新的内部组织结,精简不必要的治理机构和职员,加强市场治理、生产治理和技术研究开发治理机构的气力,强化生产过程前的市场研究、经营决策,技术开发和生产过程之后的产品销售、用户服务、广告宣传等经营职能,使组织结构具有高度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随着业务流程的信息化,企业可以削减中间治理层次,使治理组织结构由原来的高耸型结构向扁平型结构再造,这样使本钱大大降低,进步治理效率。
3.企业治理技术的创新
随着企业的发展,市场规模的扩大,一方面企业内部治理日益复杂化,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和竞争形势的变化又要求治理者进步反应速度。要解决这两者间的冲突和矛盾,只有积极引进先进的治理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来进步治理的效率和质量。治理信息是治理中的基本要素和中介。如在我国企业推行CIMS的实践就证实了这一点。它带来的典型治理模式包括:ERP、MRP II、JIT、OKP、OPT、LP等。它不仅给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而且改变了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和经营思想,促进了企业治理的高度集约化和信息的共享。
4.企业决策治理的创新
决策治理是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过往企业的决策治理是多靠经验和主观判定,而现在则不同。面对错综复杂,瞬息多变的经营环境,企业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系统,从而把握方方面面的信息。由于信息是现代企业的神经系统,是企业科学决策和及时应变的依据。所以要建立灵活正确的信息系统是企业决策治理创新的主要内容。
5.企业人本治理的创新
过往传统企业治理,主要是以物为中心的治理,而现代企业要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形成以人为中心的治理模式。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而知识的背后是人才,人才高于一切。所以企业如何吸收人才,留住人才,如何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是人本治理必须研究和创新的主要内容。当前,虽说利益启动很重要,但对多数知识分子来说除了追求物质利益外,还有很重要的追求,就是要体现人的自身价值,重视人格尊严,寻找发挥自己才华的环境。假如得不到后者,人才将随时有可能离开企业另找环境。所以人本治理不能停留在传统的过多地夸大管制、控制员工的方法,也不可能用片面的物质刺激,必须研究如何尊重和重视员工的个性,如何向员工提供个人发展机会,使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融为一体,最大程度进步员工的个人积极性。
6.大力夯实企业内部基础治理
基础治理包括企业内部基本治理制度的建立、基本流程的规定、基本信息资料的储备传送以及治理队伍的建立等等。只有搞好了基础治理,理顺了内部基本的生产协作关系,才可能进一步进步治理的层次和效率,否则,治理创新只会适得其反,使得企业更为混乱无序。比如在实行信息化治理上,就需要很高的基础治理水平。此外,企业信息化治理是动态治理,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抓基础治理,才能保证企业在发展中创造适应自身的治理模式,使企业的效益稳步上升。
以上的理念、组织结构、技术、决策、人本治理这五个方面的治理创新,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方面都不可缺少。企业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从中找出自己所应捉住的突破口或重点,来全面推开治理创新的局面,以取得最大治理效率。
五、结论
通过对治理创新的概念先容及治理创新的特点,指出了创新是企业的必然选择。同时,通过对目前国有企业治理现状的分析,找出国有企业治理创新中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题目,指出在国有企业中进行治理创新是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提出了针对我国国有企业治理创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苗纪江.略论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的创新.鲁行经院学报,2005 (6):26~36.
[2]赵公民.国有企业治理创新的对策.华北工学院学报,2003(3):25~50.
[3]孙彦平.对国有企业治理题目的深层思考.经济经纬,2004(2):40~46.
[4]冯清利、姚立根.论国有企业治理中的弊端及对策.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1):10~19.
【国有企业治理创新途径的研究】相关文章:
研究治理过程的整合治理06-04
试析国有企业办司治理改革误区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对党的十08-30
试析企业管理创新的要点和途径06-14
新形势下医院管理创新途径08-06
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论文12-02
基于战略治理的企业环境风险研究08-28
公路路面裂缝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05-25
关于公司治理与股利政策的关系研究综述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