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家精神的构建

时间:2024-09-21 09:13:24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企业家精神的构建

内容摘要:造就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企业家队伍的造就和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密不可分。本文从企业家概念的分析进手,阐明了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的内在关系,根据我国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现状,提出要从建立对企业家和企业家贡献予以充分尊重的社会价值观、营造能够宽容创新的文化环境,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企业家人才市场,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家报酬机制和公民个人财产的保护制度,创建学习型企业将企业家精神转化为企业精神等几个方面来培育和构建具有我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企业家精神。  关键词:企业家 企业家精神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培养和造就我国的企业家队伍是一项迫切的任务。造就企业家队伍与培养企业家精神是密不可分的。搞清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的关系,认真审阅当前我国企业家精神的现状,探索培育企业家精神的思路和方法,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
  
  企业家的内涵
  
  造就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促进***法制建设和社会整体进步的需要。这种需求已经变得如此强烈,以至于整个社会都感受到这种缺位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中国呼唤企业家。但是,关于什么是企业家,却有不同的熟悉。有的从职位角度来定义企业家,以为企业家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现代制度的企业中专门从事生产经营治理的主要经理职员,即所谓的厂长经理。有的从职能和内在素质的联系上表述为,企业家是以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为己任、担负企业整体经营的领导职务,并对企业经营成果负终极责任,具有专门知识技能,为企业创造出极大绩效的高级经营治理人才。
  事实上,特定职业与特定的素质要求是不可分的。所谓企业家当然是以企业治理为职业并为其中的优秀者。因此,企业家就是从事企业治理职业并具有相应素质要求的人。企业家不仅是一种职务更是一种素质。可以说不具备这种素质就不是真正的企业家,即使他身为厂长经理。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企业家素质的基本内容就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经营治理企业的理想模式、价值取向和基本信念,是企业家进行企业治理的指导思想。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同样有多种表述,但其核心内容应当是一致的。优秀的企业家精神应主要表现在创新精神、进取精神等方面。
  创新精神是企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首要内容。有一位哲人说,人类历史的本质是创造的历史。同样可以说,即发展的本质是创造性的发展。在市场机制下,只有稀缺的东西才具有交换价值,生产者或经营者才能从中获取利润。稀缺性原则要求创造性,要求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服务,这与企业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创新首先需要个性,创新精神是一个不断努力的过程。创新意指任何一种有价值的改进,可以是技术、可以是硬件软件,可以是治理服务,也可以是一种新的规则,甚至可以是一种独特的标示、标记。创新力精神之于企业家,就是在企业经营治理中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敢于创新、敢于竞争、敢于决策,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和员工的创造力,并成功地运用到经济生活中往。进取精神是一种志存高远、勇于攀登的精神,是一种坚定敏锐、孜孜以求的精神。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只有发展,只有不断进取,才是根本的出路。
  合作是企业家精神的精华。竞争与合作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矛盾同一体,都是利益关系的调节方式。竞争是动力,合作是方向。合作就是把各家的优点和优点综合起来,把气力集中起来,已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合作是一种开放的姿态,是善于吸收外部经验,是一种宽容精神。正如阿瑟·寇尔所说,作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他不仅能够通过创新来为经济单位创造财富,从而扮演一个成功的经济角色;更重要的是他能够通过与非经济机构如慈善机构、教育机构及文化机构之间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来成功扮演一个成功的道德角色。所以,假如说企业是一个有机体的话,企业家就是这生命世界的领导者,只有全身心地合作与协调,才能柔性地面对多变的环境。
  对于中国的企业家来说,还应特别夸大使命意识。著名经济学家袁宝华指出,企业家“要有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对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责任感,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时刻存在的危机感和力争进一步改变企业自身的紧迫感。在竞争眼前,还要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发扬创新精神,探索进一步改变企业自己还不熟悉的领域,以开拓新的事业。要为办好企业勇于献身,奋发图强,为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贡献气力。”
  这里所说的企业家精神是就整体而言,具体到每个企业家个人则是各有是非,各具特色的,正是这些或强或弱的方面和特色,体现着企业家的个性魅力。
  
  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家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地位逐步进步,企业家成长和工作的环境逐步改善;企业家队伍建设得到重视,结构得到优化;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进步。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的企业家队伍建设还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培育企业家精神,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建立科学的社会价值体系
  要形成对企业家和企业家劳动和贡献予以充分尊重的社会价值观。企业家的素质和工作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经济学家熊特曾指出,正是由企业家将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和技术)组织起来进行生产,并通过不断地改变其组织方式才带动了经济增长。隐躲在经济增长背后的“国王”就是企业家。企业家是经济发展舞台的主角。
  在竞争性的经济中,经理的素质和他的工作,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成败,而且可以说是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存亡。我国很多企业的兴衰已经证实了这一点;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现代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企业家对企业的兴衰起着关键作用。所以企业家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家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种特殊的人才资源。对于我们来说企业家还是一种稀缺资源,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企业家的稀缺程度更高。社会各界要在理解和尊重企业家的基础上,爱护和保护企业家。
  营造能够宽容创新的文化环境。要使企业家精神发扬光大,必须有一个能够容忍、助长这种精神生长的文化环境。鼓励创新就要形成答应失败的社会价值观。一个企业家可以答应有失误,但不答应守旧。失败的英雄也是英雄,不思进取的治理者应当受到谴责;我们的社会还应继续倡导诚信意识,形成崇尚诚信的社会价值观,保障渴看真诚者的利益。
  我们倡导合作精神,必须形成合作共赢的社会价值观。从法律和社会道德两个层面上反对和禁止恶性竞争,鼓励合作,形成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文化价值相适应的***局面;培育企业家精神,还必须弘扬我国的优良文化传统,必须以党的理论和信仰教育我们的企业家,使他们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信仰,将自己的价值实现和为企业为国家做贡献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敬业报国的精神理念。
  
  完善社会机制环境
  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与企业家生长保护机制密切相关。要培育中国的企业家精神涉及方方面面的题目。在处于新旧体制交替阶段的今天,当务之急要在全社会尽快建立一个企业家的形成机制、保护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创造适合中国企业家精神成长的土壤,创造有利于大批企业家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
  需要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形成人才活动机制,建立企业家人才市场。目前,由于我国没有形成较规范的、有规模的企业家人才市场,相应的治理制度也不健全,这成为企业家成长和企业家精神培育的重要制约因素。假如说民营、私营企业尚可以通过一定程度的市场竞争来选择企业治理者的话,国有企业则基本与政府官员的选拔类似。同时存在着不规范、不科学的多头治理、行业分界、部分所有,对企业家的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题目。
 这些题目和弊真个解决都有赖于一个健全的企业家人才市场的建立。由于有了这样的市场机制,就会促进企业家监视约束、激励机制的迅速建立,具备企业家精神的高素质职员就会通过市场价格使其价值得到实现,不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低素质职员就会被淘汰出局,从而促进整体企业家队伍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需要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家报酬机制和公民个人财产的保护制度。只有把企业家的实际收进与经营效果真正挂起钩来,才能体现企业家的劳动价值,才能激励企业家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未来的工作中往。为此,应该是根据“把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原则,构建科学有效的企业家分配制度。
  治理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也是生产力。西方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生产四要素学说中,把组织要素与土地、资本和劳动同样看成是对生产起积极作用的基本要素,他将这个组织要素具体解释为具有利用资本的经营能力,即“企业家才能”的要素。“企业家才能作为生产要素”、“治理比资本更加资本”已成为很多人的共叫。既然治理、企业家才能是生产要素,就应当参与分配。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和企业已经进行了探索,出现了股份分红、年薪制等新的分配方式,但由于没有可靠的法律基础尚未推广,尤其在国有企业中还比较少见。
  在这样一种分配制度建立之后,一个后继的题目就是对企业家正当所得财产的保护题目。只有其正当所得得到充分保护,这种公道的分配机制才具有实际意义。可喜的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的通过,这一题目已经在法律上得到了解决。
  
  将企业家精神转化为企业精神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精神的主要内容,优秀的企业精神又是企业家精神的有源活水。企业家精神只有渗透到全体员工之中,并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指南,进而成为企业的一种人格化特征,才能获得存在和发展的土壤,才能发挥作用。
  要避免企业家精神在企业下层一层一层地减弱,把一把手的企业家精神传递到全体员工心中,变为全体员工的精神,最根本的途径是把企业创建成为学习型组织,培育与优秀企业家精神一脉相承、相得益彰的企业精神,实现二者的渗透交融和相互促进。
  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一个具有持续创新能力,能够不断创造未来的组织。它就像具有生命的有机体一样,能在内部建立起完善的学习机制,使组织在个人、工作团队及整个系统三个层次上得到共同发展,形成“学习——持续改进——建立竞争上风”的良性循环。不仅学习型企业所倡导的观念意识与企业家精神一致,而且它所要求的学习、创新、交流体系和一系列制度机制,为企业家精神的弘扬、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尽管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构建任重道远,但随着改革的深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法律制度的日趋完善,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而积极的变革,治理层和学术界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越来越关注,这一切都预示着中国新一代具有高度企业家精神的优秀企业家群体正在形成。
  参考文献:
  1.吴兆华,孔晓莉.关于培养和造就企业家队伍的几个题目.社会科学研究,1998.3
  2.[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书店,1998

【论企业家精神的构建】相关文章:

亚企业家机制论03-21

论专利池及构建策略03-22

论企业文化的构建与研究03-18

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能力和企业家人力资本概念辨析03-24

论企业管理中的和谐构建03-21

论企业的软资源及其开发构建03-19

论如何构建医院的安全文化03-20

论作业本钱法核算体系的构建02-28

论企业核心营销力的构建和提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