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装备维修质量管理中的若干问题

时间:2024-08-19 17:13:39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装甲装备维修质量管理中的若干问题

yjbys小编为您提供一篇关于装甲装备维修质量管理中的若干问题的毕业论文,欢迎参考!

装甲装备维修质量管理中的若干问题

 

摘要 :装甲装备维修质量管理是维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受编制体制及维修工作模式等的限制,装甲装备修理机构维修质量管理中仍存在一系列不足。通过对不同级别修理部队的调查,提出了当前装甲装备维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其成因及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 :装甲装备;修理机构;维修质量管理中图分类 C9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707(2012)03006502我军装甲装备维修采用的是划区修理与建制修理相结合的方式 ,修理机构承担的装备等级修理任务来源及数量相对稳定,维修质量保证需求的指向性较强。但部队修理机构的特殊工作组织形式和编制结构使得修理中所采用的质量管理方式比较粗犷。通过对部分军区直属修理机构和队属修理机构的调研发现 ,目前装甲装备维修质量管理仍以各型装备修理质量检验标准为核心 ,这种方式虽然延用了几十年,但从管理手段和装备维修需求的变化看,其实质仍停留在维修技术过程上,其中管理特色体现较少,这导致装甲装备维修质量管理难度大、效果不明显 ,管理的继承性和严肃性差。

 

    1 甲装备维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11 缺乏专职的维修质量监管机构我军装甲装备维修采用定向专职方式 ,部队特色浓厚,其质量管理方式与企业化工厂不同,一个明显的区别是缺少独立的质量管理机构编制和详细的质量管理分工。装备制造厂或大修厂设有专职质量保证部,而部队修理单位的质量检查站、质量检控室并非专职机构。其成员由编制 内的行政或技术人员组成 ,责任区分不明显,工作随意性大。同时,    机构内部与外部质量保证体系不明确,设立的专职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仅为辅助管理机构,无固定活动内容、工作制度,缺乏资源保障,只在出现质量事件时成立。“没有活动的 Qc小组是无生命力的,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同样 ,没有明确质量管理责任、工作内容、权限划分粗略、缺少工作流程和方法的质量管理机构,作用也不大。

 

    这最终导致部队修理机构的质量管理能力弱,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装备维修和质量保证不可控。

 

    12 缺少先进质量管理理念的应用当前质量管理领域,出现了大量新理论、新思想 ,如“戴明的理论”、“朱兰的理论”、“菲根堡姆的理论”、“克罗斯 比的理论”、“石川的理论”、“田口的理论”等_2j。而部队装甲装备修理业务有一定特殊性 ,在其质量管理领域缺乏对成熟的质量管理理论的应用。另外,维修过程 中,维修样本数量少、质量控制过程繁杂 ,装备技术状态随机性大,管理中缺乏对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和控制方法的针对性设计。整个质量管理活动缺少理论指导,主要依靠现维修质量监控标准和工艺规程实现控制,对维修人员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依赖多,管理手段落后 、效果差、效率低。

 

    13 质量管理以行政管理(行政管理论文)方式出现装备维修质量管理是技术管理的一部分,由于缺乏现代技术管理理论和方法指导,维修质量管理依赖人员个体意识、素质和行政手段较多。维修质量事件未形成时,无法及时有效发现事件隐患,难以体现行政管理的有效性。而维修质量是在修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需要全程技术管理行为配合 ,否则当装备修完,可能的质量问题将被掩盖。另外,依赖行政管理手段,只在出现质量事件时起管理作用,损失将不可避免 ,管理效益低。

 

    14 更多地侧重于质量事件的后处理维修过程中专职质量监控环节缺乏设计 ,维修质量控制主要依靠维修工艺自然结果,当维修人员技术水平波动或差异较大时,维修质量控制存在较大 自由度。特别是被修装备零部件技术性能参数在极限状态之间变化时,决策过程缺乏必要的约束。由于装备使用状态和负荷无法控制,零部件技术性能或参数变化可能超出原修理中认定的极限状态,从而产生规定修理间隔期之间的偶然故障。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修理过程中没有有效的质量控制,缺乏寿命预测技术 ,未能在维修中杜绝质量事件隐患。出现类似情况通常要返修装备,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这是后处理办法 ,虽然解决问题 ,但损失不可避免,维修过程经济性差

 

    15 质量管理信息与数据不全

 

装甲装备维修时涉及工艺要求多,技术调整内容直接影响装备维修质量。但现实维修组织中,大量技术数据缺乏统计,评定质量主要依靠修理调整结束时的装备状态。由于忽略了过程信息,评价和控制维修质量时缺少有效依据。虽然修理机构也逐渐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但这些系统中更多地是对维修任务情况的常规统计,以维修质量为中心的修理过程数据不全。对维修管理工作效果、经济性、质量保证和质量监控流程、要素和目标缺乏系统规划,相关信息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范 ,使维修质量管理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

 

    16 以维修质量为核心的管理工作存在不足目前,部队以质量为核心的装备维修尚存在管理活动不全面、不系统,无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工作流程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台次或年度装备维修活动开展的质量分析和总结不多。无质量事件出现时,缺乏对质量问题的分析总结 ;出现质量事件时,涉及人员责任多,涉及管理过程和工作内容少,质量分析不深入 ,年度工作总结(工作总结范本)中大多是维修任务完成情况的总结。由于缺乏质量信息统计,维修质量素材收集困难,维修中的质量问题不能得到有效总结,积累的经验和典型事例不能被范围更广的保障人员了解掌握,无法为后续维修和维修质量管理提供有效支援,维修质量管理连续性差。

 

    17 装备维修和维修工作质量意识不深入维修质量即涉及待修装备技术性能,也涉及维修工作组织、修后技术保证、修后质保服务等。当前装 甲装备维修质量跟踪和控制难度大,客观上缺少装备修后质量评估方法和参数、主观上各级缺乏牢固的质量意识,缺少修后服务与质量保证,维修质量变化规律不清的局面长期存在。尽管对装备维修质量的需求明显,但由于主观上对质量管理问题重视程度低,认识上缺乏一致,因此始终缺乏为达到维修质量 目标而必须在组织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方法、技术队伍建设、思想观念教育等方面的投入。

 

    18 关法规和规章制度 的约束不足目前装甲装备维修质量管理尚没有详细、统一、可操作的法规和制度 ,各级在技术层面按《修理业务管理规定》和《中修质量检查标准》执行 ,没有更有效的管理办法。相关人员未接受过与质量管理相关教育培训,对维修质量的认识普遍停留在技术要求层面和应对质量事件的行政管理手段上。由于缺乏详细的质量管理规程和组织工作制度 ,使维修质量控制受管理人员认识和主观意愿影响。现行各类法规和规章制度只能起到行政约束作用 ,对质量形成与发展变化规 律的引导不足

 

    2 应对措

 

针对上述问题 ,为解决当前装 甲装备维修质量管理过程简单、手段单一、效果差的问题,需要从体制、方法、观念等上进行必要的调整或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21 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维修管理理念质量是维系装备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是维修工作的 目标。

 

    各级管理与技术人员必须深入认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对装备建设的深刻影响,开展以质量为中心的装备维修管理 ,建立具有装甲装备维修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在思想意识和工作中自觉贯彻以质量为核心的维修管理理念,让这种客观需求上升为各级人员行动的主观需求 ,从而带动影响维修活动的一系列变革 ,减小维修与维修工作质量意识上的差距,弥补以维修质量为核心的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

 

    22 建立健全质量机构

 

深入分析装甲装备维修工作特点和质量管理需求 ,建立拥有组织编制的专职质量管理机构。参照企业化工厂质量管理模式 ,确立质量管理岗位及职责 ,并赋予其相应的约束权与决策权。从管理层与技术层抽调骨干人员构成管理实体,配置专用业务管理设施和资源。以质量机构为中心,向外辐射扩展其职能至包括维修计划、维修组织、业务监管、人员奖惩 、福利待遇、教育培训、力量调配、职级调整在内的管理及协作领域。

 

    23 设置编 制内的质量管理人 员根据本级修理机构维修质量管理需求,设立质量管理人员编制,在质量管理机构内按职务不同编配组成人员,如主任、副主任、质管员等,并规定其职称和级别编制。使质量管理机构业务人员与其他管理机构业务人员一样具有稳定、专职的管理工作和权力。同时,为每个成员规定具体的工作、权限、责任和业务流程 ,使质量管理真正具备管理地位和影响力,并与人员发展、培养和使用挂钩,确保人员稳定和职能发挥。

 

    24 配套建立质量管理制度

 

针对装甲装备维修特点和质量管理需求,建立与装甲装备维修质量管理需求配套 的规章制度。依靠完善的管理制度 ,深入分析装备维修质量发展变化规律,探索维修质量管理途径和质量控制方法;形成稳定、科学的维修质量管理内容体系与工作流程;定期召开质量工作会 、质量总结会 ,研讨各类维修质量管理议题;坚持阶段性维修质量讲评 ,提高质量意识 ;培养具备相应水平的质监与质管人才,以全面细致的管理制度而非行政手段来引导质量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将质量控制从以质量事件后的处理为主转向以预防质量事件产生为主。

 

    25 开展系统的质量管理培训与教育观念意识的转变是现代化管理的前提,质量管理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国情、军情和民情,不断探索武器装备建设之路,即要树立现代质量观,还要在生产过程 中全面加强管理 ,因此,改变各级人员质量观念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对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开展质量管理理论与技能培训,使其拥有丰富与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素养,帮助其发挥管理职责;另一方面,由质量管理人员对全体维修管理与技术人员进行质量普及教育,不仅要从认识上满足质量管理需求,还要从理论分析能力、技术手段措施等方面开展教育,全面提高人员履行质量职责 ,实现组织质量 目标 的能力

 

    26 大力开展质量信息化建设

 

大力加强维修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依托部队网络环境 ,开发应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将维修管理 、质量管理与维修过程紧密相联。在修理过程中,采取多种技术与管理方法,保证维修全过程各类质量管理信息与数据能实时采集 、汇总,以开展基于质量管理信息与数据的质量管理活动,让数据信息反映问题。用稳定、广泛的数据信息流联结与维修质量相关的各项业务活动,形成封闭的管理循环,真正使信息对装甲装备维修质量产生反馈和支持,从而解决 当前维修质量管理依据不 足,规律不清 的问题

 

    (下转第 69 )陈京生 ,等:武器装备研制 中标准化保障工作的开展与实施 69中规定执行的标准和标准化要求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标准化工作系统要配合好上级主管部门、质量管理部门和订购方进行监督检查。承研承制单位内部的监督检查主要通过文件的审批、标准化检查、专项标准的实施检查、专家评审、鉴定或定型审查等方式 ,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化监督检查要求等文件来进行。

 

    型号标准化工作系统在产品鉴定或定型时,要提出标准化审查报告 ,对标准的实施和标准化要求 的实施情况作出审查结论

 

    8 总结标 准化成

 

型号标准化工作系统应组织型号标准化的总结。型号标准化的总结包括对工作的总结和对成果的总结。对工作的总结着重于标准化任务的完成情况、成绩及问题的综述,并对工作结果作出结论 ,一般是比较定性的。对成果 的总结应针对具体标准化项 目产生的效果 ,如标准、方法、产品、文件等在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所起的作用评定 ,力求定量。但标准化成果和效益往往依存于主体产品,因此,对标准化成果的总结需要分析,进行充分调查研究 ,以事实和数据说话,科学合理地将标准化所起的作用效果分解 出来

 

    对武器装备研制 中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有条件转化为标准的应将其形成标准。这样,既可避免标准制()定的二次投资,又能使广大科技(科技论文)人员成为制定技术标准的主力军。从实践看,通常在产品的试制生产阶段与试验阶段之间,已进行了大量试验验证,取得了不少数据 ,这个时期实际上是制定标准的最好时机。具体做法有三种 :一是将成果和经验作为修订现有标准的依据,纳入相关的标准。二是向上级标准主管部门申请立项 ,编制行业标准或国家军用标准或国家标准。三是纳入企业标准化规划 ,编制设计、试验、工艺三大规范等企业标准,固化经验和成果 ,为后续研制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9 结束语

 

随着武器装备研制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地对标准化提出新的要求。标准化正是在不断地适应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任务的需要过程 中向前发展的。实践证明,武器装备的研制是标准化发展的动力 ,标准化离不开武器装备的研制,武器装备的研制也离不开标准化,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标准化技术支持的作用和取得的效果也将更加显著。

【装甲装备维修质量管理中的若干问题】相关文章:

车辆装备维修全面质量管理分析的论文06-16

SNS网络中的若干问题07-01

医学检查中的若干问题及应对措施07-10

MRPII实施过程中若干问题的研究07-27

经济法学发展中的若干问题10-10

论公允价值在应用中的若干问题研究07-23

企业税务筹划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10-25

探析声乐训练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07-28

安全科学体系建构中若干问题的探讨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