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组织忠诚度问题研究
摘要:文章对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组织忠诚度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中小企业的特殊性,分析了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组织忠诚度的现状,探讨了其相关影响因素,重点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路径,以期提升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组织忠诚度,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组织忠诚度;提升路径;管理人员
本文对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组织忠诚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剖析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提升路径,以期提升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组织忠诚度,发挥其对企业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一、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组织忠诚度的现状分析
1.1 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组织忠诚度总体不高
1.1.1 管理人员流失频率越来越快
不管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流失仍将是一种常态。优秀管理人员供求的失衡和市场竞争导致各企业势力对比的迅速改变,使得中小企业优秀管理人员不断流向大企业,其频率也越来越快。因此,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组织忠诚度面临着严峻考验。
1.1.2 管理人员向发达地区流失趋势明显
目前,管理人员具有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从农村地区流向城市,特别是向省会城市或沿海发达城市流动;从我国中西部地区向相对较发达的地区流动,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勃海三角洲等地区。特别是在中小企业,这样的趋势很明显。
1.1.3 管理人员流向国有或外资大型企业的比重较高
长久以来,国有大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很大优势,当然在人才的争夺中也占据优势。面对国有或外资大型企业种种诱惑,大量的优秀管理人员从中小企业不断流向其中,或被高薪聘请,或被委以重任。可以说,中小企业似乎成了这些大型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
1.2 中小企业对管理人员的组织忠诚度管理存在问题
1.2.1 中小企业对管理人员的组织忠诚度管理不到位
首先,中小企业对管理人员组织忠诚度的观念认识不到位或存在偏差。管理人员在企业中手握重权,企业主想当然的认为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忠诚度是毋庸置疑的,从而放松了对管理人员忠诚度的防范性和警惕性。其次,中小企业对管理人员流失不够重视。部分中小企业主对于本企业的管理人员流失不够重视,总以为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殊不知,一个优秀管理人员能够发挥作用是需要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磨练的,管理人员流失所带来的损失不是一时之间可以弥补的[1]。最后,中小企业缺乏相关的机制。很多中小企业缺乏相关的科学合理的薪酬福利、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等,使得管理人员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不相匹配,导致管理人员忠诚度低下。
1.2.2 中小企业对管理人员的组织忠诚度管理能力有限
由于历史、社会和自身等诸多原因,中小企业的地位、环境、条件和实力在市场竞争中均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如今,在人员流动相对宽松自由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失现象相当严重,使其对管理人员的忠诚度管理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组织忠诚度的影响因素
2.1 社会因素
2.1.1 社会经济因素
如果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则企业也可能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更快的发展速度,从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会相应增加,且能支付更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因而企业管理人员的组织忠诚度就会偏高;反之,则会偏低[2]。另外,社会经济越发达地区的企业,它们在各方面的优势就越明显,对人才的吸引力就越强,这也将影响着管理人员的组织忠诚度。
2.1.2 法律制度因素。对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大环境而言,相关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对于损害企业利益的低组织忠诚度的员工没有有效的制约机制。我国《劳动法》的立法精神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为第一宗旨,这虽然体现了劳动者当家做主的特点,但也显现出有关劳动者行为约束条款和法律制度的不足。比如,对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泄露企业机密等方面的规定尚不够具体细致,惩处方式也不够明确、有力[3]。
2.2 企业因素
2.2.1 企业制度因素。一是管理制度因素,是指企业的招聘、培训、晋升、绩效考核、劳动关系管理等制度。由于中小企业本身规模比较小,缺乏相关正规化、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在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等各方面的随意性比较大,使得管理人员的精力主要放在揣摩老板心思上而不是如何提高管理效率上[4]。在这种状况下,管理人员感觉没有发展前途,一有机会便选择离开。二是激励制度因素,管理人员对企业的贡献一般比较大,如果没有科学的激励机制来奖励那些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管理人员,那么他们会觉得自我价值没能实现,因而其工作积极性降低,更有甚者“另攀高枝”,即便他们继续留在企业工作也心不在焉了,这就造成了管理人员组织忠诚度的下降。三是薪酬福利制度因素,一般来说,管理人员的学历和能力都比较高,他们进入企业后,当然期望得到比较高的薪酬和比较好的福利待遇。虽然说高薪和高忠诚度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但作为基础保障,薪酬的高低最容易受到关注,并最有可能影响管理人员的组织忠诚度。除了薪酬,管理人员也非常关注福利方面的待遇,良好的福利更有利于提高其组织忠诚度。
2.2.2 发展前景因素。在大多数情况下,大企业里的员工往往有较高的忠诚度,主要原因可能是大企业的发展稳定性较高,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和机会。相比之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不是很明朗,加上经济环境复杂以及中小企业本身技术、资金、人力缺乏等诸多因素,管理人员一旦感到企业没有发展前途就很可能会离开[5]。当然,即使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但如果在经营上的发展前景很好,同样能赢得管理人员的忠诚。
2.2.3 企业文化因素。企业员工的忠诚度与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是成正比关系的,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能给员工带来归属感和安全感。如果一个企业具有以人为本、开放包容、团结友爱、凝聚共进的企业文化,那么其管理人员的组织忠诚度自然较高。
2.3 个人因素
2.3.1 年龄因素。年龄是影响管理人员组织忠诚度的重要因素,一般的,年龄越低的管理人员其忠诚度越低。年轻管理人员的优势比较多,如适应能力强、精力旺盛、家庭负担较少、便于流动,加上流动的机会成本较低而收益却可能很高,所以其对企业的忠诚度相对而言比较低。
2.3.2 性别因素
从社会分工上来看,女性多在家庭中担当重要角色,顾及家庭稳定,对工作流动比较慎重,不会轻易变换工作岗位;而男性多愿意从事富于挑战性的工作,为寻求更高报酬的工作,有机会便会产生跳槽行为[5]。相对而言,男性管理人员的组织忠诚度较女性低。
2.3.3 文化程度
在中小企业中,存在着不同文化程度的员工,其中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普遍较高。虽然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比较高,但他们的组织忠诚度却相对较低。这是因为他们具备较高的学历、技能,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对企业的期望值就越高,而中小企业却往往难以满足其高期望。另外,文化程度高的管理人员的工作机会也多,不太可能一直停留于一个职位或企业,其组织忠诚度也就相对较低。
2.3.4 婚姻状况
在企业中,已婚的管理人员会更多的考虑家庭,倾向于希望家庭的经济收入状况相对稳定,不会轻易发生离职的行为,其对企业的组织忠诚度相对较高。而单身者则更多的处在相对自由的状态,基于这种状态,他们的跳槽频率比较高,以寻求自认为更好的机会来发展自己。
三、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组织忠诚度的提升路径
3.1 政府方面
3.1.1 促进经济平衡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很明显,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组织忠诚度产生了巨大影响。政府应该采取适当措施,通过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整相结合,积极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如此一来,可以避免人才往发达地区拥挤,也有利于提升中小企业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组织忠诚度。
3.1.2 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目前,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流动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完善的社会法律制度将对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组织忠诚度管理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法律制度不仅能维护正常离职的企业管理人员的正当权利,也能对那些不正常离职或正常离职后损害原企业权益的管理人员起到约束和监督作用。
3.1.3 重视中小企业发展
由于自身的规模小以及缺乏资金、技术等特殊性,使得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其管理人员的流动率就比较高。政府应更加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可以稳定中小企业的员工队伍,对提升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组织忠诚度大有裨益。
3.2 企业方面
3.2.1 提高“三度”水平。所谓“三度”,就是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度和组织承诺度,这“三度”对管理人员的组织忠诚度有重要影响。中小企业管理人员中有男女老少,分高、中、基层,有已婚的也有未婚的,大家的需求当然有所不同。企业应想方设法满足不同管理人员的不同需求,积极采取措施,适当提高“三度”水平,做到“三度”合一,以提升管理人员的组织忠诚度,保持人员稳定,不断促进企业发展。
3.2.2 健全各项机制。
一是新陈代谢机制,就是企业从社会中招聘管理人员,然后根据工作实际对其进行培训开发,并根据其业绩情况适时提拔晋升,到其离职退休之时加以善待。
二是薪酬福利机制,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福利机制,为管理人员提供合理的薪金,改善其福利条件,满足其附加需求。
三是考核激励机制,通过绩效考核来评估出谁真正为企业做出了贡献,而谁却是“南郭先生”。
四是监督约束机制,管理人员拥有较高的工作权限并且掌握着一定的商业机密,应该制定相关机制来对其进行监督约束。
五是职业发展机制,根据企业和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为管理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为其提供必要的保障,使管理人员在为企业做贡献的同时能够发展自己,其忠诚度就会提高。
3.2.3 培育企业文化。一是恰当的领导方式,采取以人为本的领导方式;二是开放的组织氛围,在开放的组织氛围下,人的工作、学习效率高,既有利于员工自身发展,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三是顺畅的沟通渠道,通过构建企业上下左右顺畅的沟通渠道系统,使管理人员的工作更加方便快捷,以增强他们的企业认同感、归属感和忠诚度;四是合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合作的团队精神才是抓住企业文化建设的“本”,也是提升管理人员组织忠诚度的关键。
3.3 个人方面
3.3.1 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可以让管理人员明白人生的真正意义何在,不仅仅是追求金钱等物质方面的满足,而更多地关注人际关系、知识积累、自我实现等方面。管理人员一旦在企业中做到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统一,其跳槽率就会降低。
3.3.2 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管理人员要正确自我定位,既不高估自己的能力,也不能委曲求全,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为企业谋发展,也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去争取自己所应得到的东西。此外,管理人员不能老是高高在上、孤芳自赏,在处理好与上司的关系的同时,更要妥善处理与下属员工的关系,如此一来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也使自己在企业中赢得尊重和威望,自己也就不会轻易地离开企业。
3.3.3 坚守基本的职业道德。管理人员是为企业提供管理服务而获得报酬的劳动者,应该遵守基本的职业道德。而在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中,爱岗敬业是最基础的。管理人员作为中小企业的关键人物,如果他们能坚守基本的职业道德,做到爱岗敬业、尽心尽责,那么就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推动力,这也正是他们组织忠诚度高的最好体现。
四、结语
管理人员是中小企业的中坚力量,其组织忠诚度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组织忠诚度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亟待重视和解决。本文对当前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组织忠诚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其现状堪忧;同时,探讨了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企业、个人三方面因素;重点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提升路径,以期提升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组织忠诚度,发挥其对企业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亮.民营高科技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10):217.
[2]温刚.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研究[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9.
[3]朱留辉.企业员工忠诚度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时代金融,2011(21):131-132.
[4]孙飞,苏正炜.民营企业人力资源问题剖析及对策[J].天府新论,2004(S1):95-97.
[5]方芳.民营企业员工忠诚度影响因素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1(22):64-65.
【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组织忠诚度问题研究】相关文章:
论组织学习研究的若干问题01-11
浅析中小企业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2-13
研究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03-20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问题研究03-20
我国中小企业社会保险问题研究01-05
郑州市中小企业网络营销问题及对策研究03-13
研究郑州市中小企业网络营销问题及对策03-19
对行政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问题探讨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