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分析及改进措施论文
[摘要]本文在了解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着重探讨了国有企业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国有企业信息化发展与建设的策略与建议。并结合信息管理的相关实际知识,在深刻了解国有企业信息化重要性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以有效地提高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国有企业;信息化;企业管理;问题;建议
0引言
企业信息化是指在企业业务流程和生产经营活动重组和优化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对企业进行集团化管理,实现企业内部、外部信息共享和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国有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管理模式已难以适用于这种变化了的环境,整个国有企业管理乃至于经济运营模式都孕育着一场新的变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企业信息化建设成为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我国已经重视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呈现出不少的问题。
1结合工作实际简要分析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信息化管理既是对管理人员的一次考验,也是对企业员工的一次考验。要求企业员工注重从上到下一致的配合。部门主管夸大信息化管理对企业的作用,并将以往管理模式进行简单的套用调整,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员工对信息化管理软件不熟悉、管理程序摸不着头脑、与其他部门不能很好地配合、软件没有很好地利用。企业领导认为信息化一定可以提高企业管理的竞争力。但看到也听到不少企业实施信息化以后,企业并没有出现巨大改观甚至是实施了信息化以后造成的失败。企业领导对此有疑惑,并希望了解为什么要以信息化管理来提高企业管理的竞争力。
1.2员工对信息化管理认识程度不到位
信息化管理出现后对企业运作模式进行了改变,也对员工主观认识进行了冲击。部分中上层员工沉醉于长期管理实践经验,不愿意主动分析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信息化对他们的地位构成巨大威胁,使系统处于支离破碎的局面,影响了总体效益。部分底层员工由于自身能力和思想抵触行为对信息化管理接受程度不高,致使一些生产运作环节脱节,导致总任务进度迟缓甚至无法完成。还有部分普通职工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是期望值过高,希望很快并明显地带来工作上的'解放,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但同时认为信息化是信息部门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等待系统实现然后自己操作就行了。
1.3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尚待提高
有的领导认为,企业信息化华而不实,有的则认为时机未到,有的把信息化看成只要添几台计算机就行了,有的在没搞懂企业需求的情况下就盲目投入大笔资金或追求先进。这些不完整的认识导致企业信息化建设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信息技术人员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是尽管最高领导层明确地表示了支持,但信息中心人员却还得靠平日里的“好人缘”去一点点打通“关系”。会感觉到各部门间的协作沟通困难。有部门的领导不支持你搞系统改进,你就没办法去完成任务。尽管有些部门对信息化有需求,但是确实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理解是片面的,认为有了信息化系统就会减少部门员工的工作量,提出一些对信息化系统的要求太过简单,提出对系统准备要实现的一些功能也太过简单。这样会导致系统集成性不强,且随着系统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会越来越发现系统在整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信息化管理系统不简单为了某个部门实现某个功能,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在提高企业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在企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通过建设企业信息系统和采用企业重组理论建设,可以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进行改革和简化,使得信息流动更为顺畅,从而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的提高。针对信息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管理学以及本人的一些想法,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
2加大企业全体员工对信息化的认识,加大信息化方面的相关培训
力求企业至上而下从思想上摆脱原有的传统观念的束缚,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有效的信息化实施关键是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施。
(1)制订良好的信息化培训计划,形成企业内部信息化学习和应用的良好氛围。适应是需要有过程的,切不可贸然的寻求改变,那样会引发员工的抵触情绪及导致信息化改革推进的失败,如果能通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将会给信息化的成功实施带来更多的优势。
(2)鼓励员工积极为信息化规划提供意见和建议。当一个人真正参与了制定计划和标准时,他常会在心理上觉得介入了该项工作,并愿意承担责任。或者,至少也要让下级充分了解实施信息化改革的依据和必要性。
(3)建立适当的激励措施。从容易起到效果的环节入手,并积极宣传和推广由于信息化应用给这些部门和员工带来的效益和奖励,从而使其他员工对信息化增进理解和增强信心。
3信息管理人员应完善信息化管理机制,确保信息化系统运行的稳定和安全
健全建设机制和完善运行管理机制,是信息化系统得以正常运行和不断发展的有效保证。
3.1要完善建设发展机制
已建成的信息化网络要找准网络现有功能与需求的差距,着眼于发展,按照统一的装备、技术和软件体制进行改造升级;新建信息化网络的单位,要加强对网络基础建设、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软件系统建设的统一规划,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严格立项审查制度,严格按照网络建设规划和技术标准组织实施,分步骤逐步建设和完善。
3.2要完善安全防范机制
要加强对计算机终端用户安全管理和网络防病毒工作,上网终端统一安装防病毒软件,定期组织更新、升级;要加强网络安全技术检测,及时侦测信息化网络系统的安全漏洞,实时监测网络用户的违规行为。
3.3要完善维护管理机制
一要缓解网络维护费用不足的问题,确保网络中心、线路及系统设备得到及时的更新和维护,保证网络系统正常运行;二要采用信息业务对口维护的方法,由主管部门负责业务领域信息数据的录入、备份恢复等工作,以保证各种信息数据的准确、完整和及时更新。
4强化信息化管理,提升信息化系统应用的功能和水平
(1)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只有不断扩大实际应用范围,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完善。由于企业信息化管理涉及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它把信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利用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管理与业务一体化,无疑对企业员工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些都要求大家从思想观念上更新和转变对信息化管理的理解和认识,必须在系统建设初期开始建立人员培训制度,并在系统建设的全过程中贯彻落实,以提高相关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的相关业务素质。系统建设中期出台一系列强化信息化管理的相关文件,为以后信息化系统按部就班地实施提供一些保障。系统建设后期应冷静地处理信息化应用所可能产生的不适应状况,始终相信既定的信息化战略的有效性,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2)由于国有煤炭企业目前所处的市场环境较为严峻,人员年龄层次偏大,职工计算机能力与素质较低,不愿意接受这些信息化等新鲜事物,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得劳动力不足,人力资源结构矛盾十分突出。而传统的工作效率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信息化改革显得尤为重要。信息化应用应纳入整个组织的战略范畴,将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理论及其成果应用于信息系统,结合组织管理文化及思维方式,在组织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中,从战略管理、组织管理和资源应用方面来推进信息化的实施。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
5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方式正在向创新管理和知识管理转变。为适应新时期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企业必须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国有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场革命,它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降低成本。为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分析及改进措施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