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思考论文
“生命教育”最早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生命教育的提出是针对自杀、吸毒等危害生命的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生命教育已经突破保护生命的含义,其内涵越来越丰富。有关生命教育内涵的讨论多种多样,冯建军认为: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师范生是未来生命教育的主导,在师范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使师范生从生命的高度认识教育、对待学生、追求教育理想有重要意义。
一、从生命的高度认识教育
叶澜指出,“课堂教学对于个体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和今后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对教师而言,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教育是以生命为中心的事业,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追求生命价值的统一的过程。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有指导作用,对教育的不同理解,决定了教师对教育目的、功能的不同理解,决定了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不同观点,以及不同的学生观,进而决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不同行为和侧重点。
指导学生全面理解教育实质是师范教育的第一课。在教育概念的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指导师范生从生命的高度审视教育,教育者就不会过度关注教育的短期目标,不会只盯着分数不放,而更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会只关注学生的片面发展,会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人际交往的技能、调控情绪的方法、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创造生活的技能等。不会再把传递知识当作课程的惟一目的,会更全面地理解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将教学当作师生追求各自生命价值的统一过程。在教育学中融入生命教育,有利于学生从哲学角度提升对教育的认识高度。
二、用生命化的态度对待学生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树立起教师对学生的正确认识和态度,是师范教育的重要任务。在目前的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无视学生生命的现象:个别学校硬件设施不合格,个别教师甚至残忍地伤害学生,学生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教师侮辱学生、体罚学生现象时有发生,学生生命尊严得不到尊重;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把教师放在主导的位置上,课堂以讲授为主,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的生命价值得不到扩张和丰富。
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热爱学生是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师爱在较高的层次上是理解感和尊重感,师爱在更高的层次上是由衷的期待感。在师范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指导师范生用生命化的态度对待学生,即:尊重学生的生命、保护学生的生命、帮助学生升华生命。用生命化的态度对待学生,才能尊重学生的生命,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形成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态度;用生命化的态度对待学生,教师不会产生危害学 生的行为,当有危害学生生命事件发生时,教师才能自觉地去保护学生;用生命化的态度对待学生,才能建立起对学生的理解和期待,相信每一个学生的价值和潜能,在教育过程中会更自觉的把学生放到主体的地位上,指导学生充分激发和尊重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和活动,充分鼓励和支持学生,引导学生无限提升生命的价值。这是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三、鼓励师范生追求生命价值
教育是教师实现生命价值的过程。对教育事业永无止境的追求是实现教师生命价值的主要方式。教育行业要求教师要具有一定的素质: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教育实践能力。
目前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就业形式严峻,很多师范生对师范专业没有信心;加之现有的师范教育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师范生对教育教学认识片面,停留在传授知识层面上,认为教育工作只是机械的重复,对教育工作内涵理解不全面,很多学生甚至表现出做什么都不做教师的想法。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很多师范生表现出较强的功利主义和金钱追求欲望,表现出后悔选择师范专业的想法,把主要经历放在与师范专业无关科目的的学习上,忽略了师范专业科目的学习。
在师范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指导师范生从生命的角度看待师范专业的意义和价值,从事教师行业不再是简单的谋生手段,学生会更加自觉地追求教育幸福的体验与感受。师范生会更热爱教师行业,更加认同师范专业的定位,更自觉地塑造自己的品德修养,自觉地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自觉地加强师范专业知识的学习。
四、增强师范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能力
自从法国哲学家阿尔伯特·施怀哲提出敬畏生命以来,人类对生命的认识便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可现如今诸多事情依然让我们看到生命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如影响重大的乳制品三氯氰胺事件,类似不良商贩不顾他人死活以造假药、制造假酒谋取私利的现象随处可见;以及一系列因职业道德沦丧,视生命如儿戏,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还有越来越多的流行病症频频出现,生存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加快,厌生弃世的人也越来越多,自杀比率不断上升。凡此种种,无论是轻视他人生命,还是放弃自己的生命,其本质都与敬畏生命的伦理观念背道而驰。这些现象的存在和增加,恰恰折射出生命教育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安县桑枣中学因所有学生和老师无一伤亡而声名远扬,该校校长叶志平更是被网民们称为“史上最牛校长”,而这一“奇迹”完全得益于该校长年坚持组织学生紧急疏散演习。这位普通校长创造的生命奇迹再一次让我们关注生命教育。
汶川地震以后,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掀起了生命教育的热潮,但是在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对生命教育认识不清楚,还仅仅停留在保护生命的层次上,甚至许多老师把生命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安全教育、消防教育简单雷同,造成生命教育层次较低;许多学校开展生命教育还存在依葫芦画瓢的严重问题:在汶川地震之后绝大多数学校进行的生命教育都是围绕着地震之后如何逃生进行的,对生活中常见的其他几种险情涉及的少之又少,没有深入挖掘生命教育的内容,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采用如何进行逃生这一种形式进行的生命教育,使小学生命教育呈现出内容单一、形式单一的现状;很多学校只是象征性的进行一下逃生演练,流于形式,针对性差,教育效果欠佳;教育内容单一;生命教育的内容应当反映各地区经济、文化、地理的不同特点,但是在实际的生命教育中却存在盲目照抄他人经验,不能反映当地的实际情况;许多学校在汶川地震之后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几次所谓的生命教育,很快变得销声匿迹,一时兴起,缺乏开展生命教育的长效机制。这些都与教师生命教育能力低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师范教育缺乏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加之继续教育中缺乏生命教育,造成教师不知道何为生命教育,更不知道生命教育的内涵,不知道如何开展生命教育。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几乎每门课程都有特定的教材,而惟独生命教育没有。看似生命教育的内涵广泛,无所不包,但在实践中开展生命教育,难上加难,因为教师更熟悉在原有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发挥,而开发课程的能力相对较弱。生命教育没有确定的范围,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权威的教材出现,这也为在实践中开展生命教育设置了障碍。因此,要改善生命教育的现状,就必须对师范生进行开展生命教育能力的训练,帮助师范生形成开发生命教育课程、开展生命教育的能力。
对师范生进行生命教育,有助于帮助师范生形成生命教育的理念,帮助师范生形成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意识,有助于师范生在未来教育实践中自觉的挖掘生命教育内容,自觉的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改变目前生命教育的现状。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主体,对师范生进行生命教育,有助于从根本上切实推进生命教育的落实。
【师范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9.生命生命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