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课标和人教版生物学新教材的体会论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和实验教材,实质上是在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的情况下产生的。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应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和处理知识的能力,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全面发展的个性和开放的头脑。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主动适应时代的要求,以培养能积极应对知识经济挑战的人才。新课标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以下简称新教材)的颁布和实验就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下面就学习新课标和新教材谈一点体会。
一、新课标新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当今知识经济和传统的农业、工业的重要区别在于,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和对这种知识的创造性应用为主要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它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创新的知识为基础理论,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充分体现着人类智慧的经济,它以不断创新为特色,这种创新过程又是快捷异常,没有终止的。
新课标和新教材就注重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努力为学生创设宽容、理解、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根除“灌输式”这一过分偏重讲授、分析、演绎、推理,轻视综合、归纳、渗透的教学方法体系。在这种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尽管讲得很精彩,头头是道,分析得有板有眼,滴水不漏,但由于忽视了综合、归纳、渗透,结果造成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严重不足。新教材删除了“繁、难、旧”的知识内容,精选了一些反映生命科学最新进展并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健康等息息相关的内容,尽可能精简课堂讲授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探究、观察、操作、思考、表达、交流的机会,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时空。
例如“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实验,通过分组做发豆芽的实验,再分组讲出由学生自己归纳的关于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水分、空气、温度。在做发豆芽的实验的同时,请学生注意观察自己发的豆子有多少发了芽,又有多少不发芽,同时计算出种子的发芽率。通过探究实验的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培养了操作技能,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和新教材强调注重知识发生过程的分析,把握知识系统内部的关联和转化,促进知识、技能、思维的迁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以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新课标和新教材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当今知识经济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知识直接成为财富,成为资源,人在经济活动中成为真正的主宰者,彻底改变了工业时代那种人沦为机器奴隶的状况,个人的创造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充分体现个性的生产占据了主体地位,产品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取代了大批量的标准生产。这一重要性转变对教育的要求就是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一切束缚学生个体智慧,压抑个体潜能,限制个体自主创造性发展的做法都应坚决摒弃。
生物学教学要求大胆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和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加强生物学实验教学,积极采用计算机等先进媒体,使生物学课堂生动活泼起来。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新课标和新教材很好地体现了上述的精神。
三、新课标和新教材大力倡导“开放式”教学
作为主要经济资源的知识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知识的共享性,即指知识不具有排它性,可供许多人同时共享,较少受时空的限制。加之,计算机网络作为知识传播的有效途径,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未来的经济将转变为网络形态,知识经济的产业发展日益全球化和网络化。知识经济的这些特点呼唤“开放式”教育,以培养一大批具有广博知识,有较强摄取知识能力和具有开放思想的人才。新课标和新教材就是适当引进了合作式教学,加大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力度,实现了生物学课堂的开放性。例如,探究“蚯蚓的刚毛在运动中的作用”的实验,课前教师讲明本节课的任务和学习方式后,学生就相互协作,分小组学习,学生们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热烈地议论,相互鼓励和帮助,课堂的知识信息多向传递,热点区域此起彼伏,学生学得轻松、活泼。在这种开放式课堂中,学生学会了相互协作,学会了在和他人交流中获得信息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开放思想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习新课标和人教版生物学新教材的体会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