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论文15篇(精品)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生物教学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1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生物教学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全面提升学生生物素养的要求,因而初中生物教师开始考虑将生本教育理念渗透到实际教学中,带动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善于自主学习与探究,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生本教育理念;探索
在我国大多数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教师仍沿用“师本教育”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多为硬性讲解理论的模式,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不能深刻理解生物学科的真正意义。新课改中明确提出,初中生物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参与到课堂的能力,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发现生物学科的奥秘。生本教育理念应运而生[1]。在新的教学走向中,教师应注重转变教学理念,秉承着“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原则[2],抓住学生在生物学科中的心理机制与发展特征,完善与优化教学,丰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培养目标。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本教育理念的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即为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提升学生生物的综合素养是新课改对初中生物教学作出新的培养目标。如此则要求初中生物教师着重学生的综合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学生在学习中的个性差异,并有针对性就不同层面的学生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目标与方法,最大限度带动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其中,教师应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其个性张扬,善于鼓励学生自主发表自我见解,促进其思维发散与发展。
2、启迪性原则
启迪性原则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在生物教学课堂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就教学内容不断激发学生实现独立思考的潜能,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尝试着将抽象概念与具体事物自由进行切换,提升自身探究与思考的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应循循善诱,就学生在初中生物中的发展特征与心理机制,善于采用启发性教学,挖掘学生学习探究的可塑性,促进其个性发展。
3、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为准,遵循学段、学科的教学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可自主学习。在探究与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可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总结出自我学习方法。
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本教育理念的策略
针对上述提及的三大原则,初中生物教师应注重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严格遵循全面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与启迪性原则,在课堂中积极优化教学结构,创设出多样情境,丰富课堂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生物素养。
1、创设多样情境,带动学生参与探究学习
改善初中生物教学最为根本的方法就是带动学生参与到实际课堂中,实现内驱力的最大化作用,而创设课堂情境不失为一良策[3]。情境设计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中有着积极意义。因而,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巧妙运用情境导入,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可更深入了解与掌握知识。与以往无活力、乏味的照本宣科教学相比,情境的导入可有效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主动参与探究学习中。其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明确情境创设的形式(问题设置、生活例子导入、音频资料导入等),让学生在直观视听觉冲击下可深入了解生物知识,并主动参与到进一步的探析中。比如在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人的生殖》一课教学中,教师可设置疑问,以“在了解上节课人类起源知识后,同学们觉得我们每个人是怎么从婴儿慢慢成长的?”为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在头脑中进行风暴,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大致的概念,并积极主动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
2、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探究
生物学科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大多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关。因而,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从多渠道、多方向整合教学资源,明确各环节教学的目标与具体的要求,优化教学设计,让学生可跟进教师的步伐,并在学习过程中创新,形成自我学习模式。其中,教师可注重捕抓生活中或新闻报道中的价值资源,巧妙整合到实际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就教学内容分清重点、难点,让学生可整体把握学习的脉络。比如在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一课教学中,教师应吃透教材,联系好上下章节的内容,整体把握知识结构的脉络,合理规划好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在教学中,既应对上一章节知识(动物的行为)进行回顾,又应有效引入“先天性行为”与“后期学习行为”概念,让学生可对人类行为与动物本能进行对比,并学会如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生活中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为更好地学习与生活不断努力。
3、组织团队合作,引导学生组间协作交流
小组团队合作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4]。教师可借助小组团队合作带动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根据学生学情互补或自由组合的形式分成学习小组,在课堂或课外可自由就教师的提问进行讨论研究,并集思广益,整理出全面、完整的见解。其中,教师在学生自主谈论的过程中可适当、适时加以引导与指导,但不可过于干涉学生间的想法。小组合作最为明显的优点就是每位学生可最大限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学习他人的经验。比如在在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酸雨等,对周边生物是否会造成影响,具体是什么样的影响?”为题,让学生间自主选择某一特定污染问题进行讨论,对污染背后的人类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法。如此,学生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可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生物教师应注重转变教学观念,坚持“生本教育理念”,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到实际探究学习中,提升学生的生物素养,从而提升整个初中生物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王玉芳.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研究与实践[J].吉林教育,20xx(15):80.
[2]周发建.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考试周刊,20xx(47):153.
[3]杨春.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xx(11):17.
[4]顾华.浅议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的探索[J].吉林教育,20xx(04):89.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2
摘要: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初中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物教学不仅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喜爱。而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实验教学法,不仅可以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富有趣味,也能够在各种有趣的实验中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实验教学法;应用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其教学效率的方法包括很多种,其中实验教学法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由于生物学科属于理科内容,部分内容只是过于抽象,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疑惑。而利用实验教学法不仅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转为具象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实验教学法的作用
(1)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初中生物作为初中阶段极其重要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过渡时期,好奇心比较强,往往会对各种有趣的事物产生兴趣。而生物实验作为一种具有趣味性以及探究性的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比如教师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生态瓶,并且对生态瓶中的各类生物变化进行记录,让学生对其进行总结,将其中的奥妙进行分享。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树立爱探究的良好习惯。(2)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很多教材内容需要实验进行完成,也有很多疑问需要实验进行解决。在生物学习中如果缺乏实验,则会导致生物学科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如在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采用实验的方法,将三颗玉米粒分别装在三个玻璃杯中,并且分别加入适量的水,分别处于不同的状态,然后对其发芽现象进行分析。[1]这种方式下,学生不仅可以把相应的知识点记忆清楚,并且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养成思考的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起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法的应用
所谓的实验教学法便是在教师的指引下根据实验获得相应的知识。其中,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法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验演示。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实验讲解,这种实验不需要特定的实验室,也不需要正规的报告,其试验内容比较简单,步骤比较少,只要生物教师将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便可以非常顺利地将整个实验的步骤展现给学生。[2]此外,由于初中生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完成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种实验的方式不仅可以节约时间,也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2)教师“边学边教”的实验方法。在生物课堂中,采取该方式往往需要实验室,并且需要教师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在自己动手实验中获取知识。[3]通常情况下,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到生物实验所带来的奇妙以及趣味,并且也会增强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热爱。比如在开展洋葱表皮细胞的观察中,对于实验过程中学生不懂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记录并逐一进行讲解。通常而言,该实验往往需要生物教师的协助,这种实验方式不仅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调动,并且也能够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让教师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此外,生物实验的时间可长可短,学生通过实验不仅可以增强对生物学科的了解,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巩固知识点,提高学习成绩。总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作为基础课程,生物课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并且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养成团结合作、不断探索的良好习惯。因此,将实验教学融入到初中生物教学中是当前值得推崇的一个项目。
参考文献:
[1]林霏.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xx(04):172—173.
[2]王楚才.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赤子(中旬),20xx(01):85.
[3]马春花.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xx(01):128.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3
摘要:本文就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了初步分析,其主要包括:先提问题,后表重点;先看实物,后明知识;先做实验,后探规律;先行实践,后培兴趣;先观图画,后揭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兴趣;培养;初中生物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有兴趣和最佳精神状态下学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我采用愉快教学法,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笔者就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些探讨。
一、先提问题,后表重点
从学生身边非常熟悉、常见的生物现象中提出新颖、别致的问题(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可查资料,各抒己见,最后老师归纳主要内容,突破实质性问题,表明重点。如在上绪论课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①飞机的飞翔与蜻蜓的飞翔是否一样?②春天时,你在一棵小树上做了一个与你等高的记号,到了秋天,是你高了还是小树上的记号高了?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们很轻松有趣地知道机械运动与生命活动、植物生长与人体发育的主要内容和区别。
二、先看实物,后明知识
生物体形多样,千奇百怪。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多看实物,遵循他们这种从感性上、直观上来寻找特征,分析现象,挖掘内在知识的规律。一方面要让学生认真仔细、全面地观察;另一方面要提出思考问题,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茎的结构特征、作用”这节时,可先让学生观察莲藕的外形特征(颜色、大小、形状)、生活环境,然后折断莲藕,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李天生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兴趣培养再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①莲藕是莲的什么器官?②“藕断丝连”这个成语中的“丝”是什么东西?起什么作用?这样让学生讨论、积极发言,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学习热情。既使学生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又学会了茎的有关知识。
三、先做实验,后探规律
生物教学中,实验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和方法,是获得真知的直接途径。一定要从一开始就培养他们认真实验、大胆实践、主动捕获知识和科学探索的良好习惯。这样通过先感性、后理性的认识过程来学习新知识,就能培养和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精神以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主要有三类实验,即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学生家庭实验。其中学生分组实验和学生家庭实验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能与他们好动手的心理相吻合。他们在动手做实验时,就会不断地获得新知识,并能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这对今后乃至一生的工作都大有好处。如在讲述“根对水分的吸收”知识时,就可以直接让学生来做实验,让学生通过萝卜在盐水中和在蒸馏水中的不同变形来探索根吸水的规律。还有探究鱼鳍的平衡作用时,可以用两条鱼,一条剪掉鳍,另一条不剪,来对比观察鱼在水中的不同反应。另外,生物实验中许多需要的时间长,但需要的器材却很普通、很简单。这时可以选用学生家庭实验,让学生在家中做好实验。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并由家长督促签字完成,这不仅解决了课时不足问题,还让家长更多地关心、了解自己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协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如“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这个实验就可以安排做学生家庭实验。
四、先行实践,后培兴趣
有趣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很好地培养和激发出学生的独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增强感性认识和提高学习兴趣,发挥他们主动学习和钻研精神,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如在讲述“植物营养繁殖”时,教师带领学生到附近园艺场去参观,帮助园农进行果树的嫁接、扦插等活动,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有把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的成就感和快乐感。在讲“蚯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时,可带领学生到野外去挖蚯蚓,通过挖蚯蚓—看蚯蚓—摸蚯蚓这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既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风光,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又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先观图画,后揭内容
喜欢观图看画是孩子们的天性,为使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需求规律相符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用一些动画、插图,力求形象生动、模型逼真且简单明了,切忌过细过详,使学生在观看、欣赏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获取新知识。如在讲述“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与联系”时,可选用孟浩然的《春晓》这首诗,进行一些课件制作,利用多媒体教学把它精妙的诗情画意加以诠释。分析诗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揭示了哪些生物行为活动?哪些是生物现象?哪些是非生物现象?这样就轻而易举地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揭示得一清二楚。通过以上教法的尝试,能把生物课上好、上活,学生也能自觉地学习,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课堂不良行为的产生,激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改变了生物课沉闷单调的陋习,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4
摘要: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圈构成、食物链提升、自然环境、动植物的细胞构成等方面的全面性生物知识,对学生掌握动物的生活习惯、自然变化等方面的知识有积极的作用。学生的医学成就、环保事业等发展方向都需要生物知识作铺垫,基于初中生物是学生认识自然、了解生物细胞组成的基础,作者通过引入式教学的有机融入,提出具有可行性价值的教学效果优化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引入式教学;效率提高
引入式教学的基本理念是生物教师以引导为主要教学理念,针对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需要生物教师采用多重教学手段引入丰富课堂内容。“引导”教学是教师将自身的教学经验及生物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知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以此提高学生对生物的探索兴趣及对大自然的喜欢程度,进而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提高学生掌握生物细胞构成、食物链特点等方面专项知识的效率。
一、引入式教学对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性
采用引入式教学并不是将生物科目的知识点、相关知识系统地引入课堂,而是将多元化教学、实践教学、疑难解答教学等多种途径全部引入生物教学课堂中,针对生物知识的多样性特点,采用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应该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引入式教学理念的特出,对生物课堂效率的提升有重要的指向性作用,其实质是引入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论是“互动”式教学的教师了解学生动态及生物知识点掌握情况,还是语文、地理等学科的有机融入,都是引入式教学下生物知识点丰富的有效途径。基于反推理论下的教学理念革新,多重引入式教学是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必然选择[1]。
二、生物教学课堂中采用引入式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巧用诗词、成语,发挥引入式教学的兴趣提升作用。将语文知识内蕴含生物演变的诗词、成语引入生物教学课堂,是发挥引入式教学兴趣提升作用的基础条件。例如徐州丰县粱寨初中,其生物教师在对植物的细胞构成进行讲解时,引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等词语,对植物的繁殖及繁殖过程中的细胞变化进行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多媒体的动画演示辅助下,课堂学习氛围被优化,部分学生甚至会主动研究其他诗词中蕴含的生物知识,学生的综合知识及生物知识掌握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2]。
(二)充分利用角色扮演,提高引入式教学的参与性。在大自然中的各类生物链教学中,粱寨初中生物教师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生物知识教学,例如鹰吃蛇、蛇吃鼠、鼠吃植物的食物链知识教学,教师预先准备部分简单的面具等道具,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虽然传统的“在位置上做好,认真听讲”理论被打破,但是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基于学生的“好动”特性,角色扮演是初中学生了解并掌握初中生物知识的可行性选择。引入式教学理念下的生物实践活动,是利用生物“小品”的形式,将生物中的细胞构成、生态圈、自然环境等抽象性的知识具体化,学生可以在参与中了解知识点的.原理及特点[3]。
(三)巧设问题,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索思维。首先,在诗词引导、角色互动的基础上,粱寨初中生物教师在引入式教学理念下融入巧设问题环节,以此引发学生的探索思维。例如诗词举例教学结束后,学生的好奇会自发地提出某些诗词中蕴含的生物知识内容,教师不会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是通过知识引导及反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其问题中的关键点,学生的思维方式及知识面都得到相应的拓宽。其次,在角色扮演的教学互动中,教师可以采用设置问题的方式将每个“角色”串联起来。例如在情境创设过程中,“鹰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会选择什么补充营养?”,扮演鹰角色的学生就会自发地思考,而且会对已有的几位角色扮演学生进行思考,在提高学生知识探索及拓宽思维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学习食物链中的知识点及特色。
(四)引入式教学理念下,促使教学方式、内容灵活多变。基于引入式教学理念的融入,生物知识的抽象及自然定律等知识,通过多重教学手段的引入,都可以对课堂教学效率及学习效率起到促进的作用。例如生物教师在对某一动物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延伸内容,以此丰富生物课堂,在多重教学手段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积极性自然会提高。引入式教学理念是促使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多样化转变,以此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并推进教学工作的快速开展。在提高生物课堂的学习效率及教学效率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对其有积极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所以,本文通过蕴含生物学的诗词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其次利用角色扮演及疑难解答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为教学的生物教学提供便利的条件。再次引入式教学是利用中国的诗词文化、学生的“互动”心性及学生难点自发探索等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对生物教学及生物课堂活跃性的角度分析,以“活性”互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是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内容充实、方式灵活转变的有效途径,学生的参与及教师的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其教学效率自然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代玉杰.多元化教学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效率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xx,34:129.
[2]王雅芬.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J].生物技术世界,20xx,04:269.
[3]赵慧.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学周刊,20xx,12:169.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5
摘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概念属于知识的核心细胞,也是学生开展学习的关键环节,生物科学的知识过于抽象。本文从生物小制作在初中生物教学的应用入手,接着阐述了生物小制作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内化概念措施,最后总结了全文。
关键词:生物小制作;初中生物;教学方式;内化概念
一、前言
初中生物对学生后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后期生物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育工作者想要提升生物教学质量,就必须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合理应用生物小制作教学方式。
二、生物小制作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融入小制作,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间的结合,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更好地推动生物教学工作的开展。例如:在讲解《单细胞生物》内容时,若是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照本宣科的将教材内容讲解出来,知识过于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若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通过显微镜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单细胞生物(变形虫、衣藻、眼虫等)、使得学生能够明确单细胞生物的特征,进而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接着要求学生制作实验流程,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还能够实验学生创新、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更好的学习生物知识,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激情。
(二)实现学以致用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不仅需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借助所学知识借助生活中的各类问题,不断完善自身的生物知识结构,以此激发自身对生物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植物的生长》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找一枚植物种子,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形状,使用多媒体将种子的阶段变化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对生物生命的好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接着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培育出种子,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在一段时间后,种子会发芽,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强大,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不仅实现了自身动手探究能力的培养,还能够创新生物实验、生物制作教学方式。只有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融合,才能够不断激发自身对生物知识的兴趣与激情,以此更好地开展生物知识学习。
(三)提升协作能力
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中,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学生成为课堂主导,教师在小制作教学中需要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以此确保制作质量,提升初中生物教学质量。例如:在《植物呼吸》相关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水果、蔬菜保鲜作为例子,促使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总结出不同水果的保鲜方式,同一水果的不同保鲜方式。经过一段时间,保鲜效果就能够呈现出来。教师在总结前,应该先听取学生的总结,最后再进行统一总结,使得学生明白空气的湿度、温度、流通情况均会影响水果的保鲜效果,进而总结出最佳的保鲜方式。教师在分组时需要基于整体能力,合理分配学生,只有将不同层面的学生划分为一组,才能促使学生在生物学习中互帮互助、相互协调,共同进步,使得每位学生均能够在制作中有所收获。
三、生物小制作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内化概念措施
(一)依据概念开展教学
在事物的发展中,生物的概念是直接将生命活动规律反映出来。在生物教学中,需要将概念提出,强化与事实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中,二氧化碳属于光合作用的原材料,教师先开展“光合作用”现象介绍,借助多媒体将植物光合作用的变化呈现在学生眼前,接着开展“蜡烛小白鼠实验”,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促使学生借助小制作,掌握相应的概念,以此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二)转变概念教学方式
在学生只有正确理解概念本质的特性,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初中生物教学,在生物教材概念、定义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每个词语,及时消除学生对概念的认知错误。例如:在讲解《消化与吸收》的内容时,首先需要掌握唾液与淀粉之间的关系,借助实验制作将变化呈现在学生眼前,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实验流程与实验中物体的变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反思,总结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明确实验中的影响因素。通过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学生树立深刻的认知,接着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不断完善自身的生物知识结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小制作教学方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提升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强化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两者间的联系,纠正传统生物教学弊端,不断完善学生的生物知识结构,为学生后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茹希.活动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现状调查和实施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01(12):252-256.
[2]刘方圆.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09(02):1112-1116.
[3]李丽艳.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生物与性教育相关内容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10(22):102-106.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6
【摘要】
人时自然界的一份子,无时无刻不在与自然界打交道。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也面临了比较大的环境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教育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应该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面对国家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学校更应该加强这方面对学生的有效培养。在这个过程中,人文科学显然是第一选择,但是生物学科在这个过程中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论文主要谈在初中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怎样结合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初中生物;人文精神;自然
并在这种联系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初中阶段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在不断的接触身边的人文事件与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对自然环境的好奇与向往。而初中生物课程比较轻松,学生学习压力不大,得到了众多学生的喜爱,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生物已经悄然成为学生认识自然,热爱自然的一个窗口,也为学校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供了新思路。
一、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初中生物是学生真正用科学手段了解自然的开始,这个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热爱情怀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对自然的感受,他们呢对自然以及社会都有了自己一定的想法。学生的这些认识正是进行生物人文精神培养的良好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老师通过带领学生完成实践活动,亲身感受自然,或者借助现代教学过程中的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生物相关视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学生在剩,形等各方面的需求,使学生在不断体验自然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自己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人文情怀。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课程安排非常合理,进入生物课程的第一课即是“生物与生物圈”,这一章让学生深刻理解人只是生物圈的一份子,只是地球万物生灵中的一份子。在这一章老师老师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教学平台向学生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并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并在此基础上突破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现有认识,开拓学生视野。通过上述的种种努力,我们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学会从自身做起,善待自然。让学生深刻理解“自然资源虽然是可再生的,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应该节约并保护自然资源。
二、联系实际,培养人文精神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人民的思想也在不断进步,不断更新。更由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造成90年代后独生子女较多,自小的生活环境造成他们的团结协作,与人为善的能力不足。但是二十一世纪科学迅速发展,好多项目都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需要大家的团结协作。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在学生的初中阶段能够树立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并提高协作能力将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学为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途径。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向学生渗透关心他人,和谐奋进的理念,塑造学生全面,立体的人格。首先,生物是探究性的学习,探究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过程,因为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针对一个探究过程进行任务分配,每个人负责整个探究过程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每个学生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且能够与同项目组的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才能很好的完成探究过程,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自己的合作能力。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平时上课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帮助学生提高团结协作能力。在条件与课时允许的条件下,在课本要求的探究之外,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最大限度的扩大学生的探究范围为,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帮助树立他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正确观念。
三、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中国未来的人文精神
二十一世纪,生物科学已经成为高速发展的重要学科,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自然环境的保护都不能离开生物科学的'贡献,在初中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向往科学的精神。近年,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对初中教学过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都做出了明确的新的要求,更加强调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尤其是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更是设置了专门的教学栏目。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时事,在学习过程中,不忘关心国家大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挖掘与生物教学相关的,并且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在帮助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关注社会的思想。比如,学生经常吃的路边摊,会有很多“细菌”,在讲解“细菌”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这个例子,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细菌的相关知识,还能帮助学生更加健康的生活,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带动很多家庭健康的生活。
四、结语
生物在人物教育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我们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应该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开发教学过程中有关人文精神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综合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创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的新局面,帮助学生处理好人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为培养中国未来接班人打下基础,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立一批具有人文情怀,开拓精神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衣桂春,臧春银.见微知著以点带面———谈巧用微课开展初中生物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07).
[2]赵亚红.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xx(10).
[3]姜玉.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xx(05).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7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变革,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应试教育中,教师采用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虽然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却不能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运用问题教学模式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思维的培养起到很好促进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生物学习水平。
关键词:初中生物;问题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初中生物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他们在这一学科中能够更系统全面地了解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他们在对这门学科感到好奇的同时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许多的问题,在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只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既定的知识进行灌输,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学习体验,一方面,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空间,另一方面,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也不能够有良好的平台进行提出和解决,这就导致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比较低,学习效果也很难令人满意,而问题时教学模式的提出,则能够让教师利用有效的`问题情境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在提升学生生物学习水平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掌握运用原则,构建科学课堂
问题式教学模式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任何人一门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问题的设置,在运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一些原则,提高教学的科学性。首先,教师要明确在生物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要以生物学科为主。问题教学模式以提出问题为开始,以解决问题为结束,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与问题息息相关,所以“问题”的设置是该教学模式的重点内容,好的问题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产生积极学习的热情,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好地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在问题解决之后,学生对于很多知识的理解也更深了一步,而不好的问题则会在一开始就让学生失去探究的动力,并且也无法在问题中得到很好的提升,因此,在设置问题时,教师要结合“最近发展区”的相关理念,提出能够被学生接受,与学生的学习观念更加符合的问题,从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和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生物知识与我们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其次,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以科学探究为主,很多时候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时,为了加快教学进程,就只是将问题进行简单的剖析,然后就公布了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非常小,所以得到的提升也是非常有限的,然而问题式教学模式主要就是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获得自主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探究空间,并且让学生以科学的方式进行更好的探究,比如可以遵循“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实验———得出结论”这个顺序进行科学的探究,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有逻辑的进行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在问题式教学模式中,学生解决问题主要是为了进行知识的构建,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进一步巩固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教师可以通过多变的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一个百丰富的生物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2注重应用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问题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对问题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但是如果教师应用不得法,就无法发挥这一教学模式的最大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科学有效的应用方法来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首先,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式的课堂导入,从课堂的一开始,就把学生引入一个问题的情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之中,比如在学习“光合作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食物和水在我们的身体中进行分解,为我们提供必要的能量,让我们得以存活和生长,那么植物是通过什么获得能量进行存活和生长的呢?学生们也纷纷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这样从一开始学生就非常明确要探究的问题。其次,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果问题只由教师提出,那么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就会十分的片面,实际上,学生的思维都是有差异的,因此,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不一样,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也正是因为这些差异才能够让学生在探究讨论中碰撞出不一样的思维火花,所以教师要通过引导帮助学生积极的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说出自己的见解。比如,在学习“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最想知道哪些相关的知识内容,有的学生提出,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几种?有的学生则问,动物是怎样运动的?有的学生问,动物运动会像人一样形成肌肉吗?学生们的问题多种多样,也为课堂增添了很多色彩。
3积极鼓励评价,优化教学课堂
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在问题的探究中经常会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但这是他们主动思考的开始,教师要积极鼓励他们进行想法的完善和实践能力的加强,而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盲目的评价学生的想法,这样会打击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教师也要积极的转变自身的角色,成为学生的知识库,给学生提供知识的解答,启发学生运用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优化初中生物教学课堂,让学生能够在问题式教学模式中取得更好的成长。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积极运用问题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让学生在问题中获得更好的成长。在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要掌握科学的原则和有效的方法,优化教学效果,让初中生物课堂成为学生们探究生命色彩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赵小云.也谈关于“中国式的问题解决教学”[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03).
[2]尹娟.如何解决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理科考试研究,20xx年18期.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8
摘要: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接近淘汰,跟不上社会发展了脚步,需要调整和取代。本文主要以初中生物教学为例,首先分析合作学习策略的必要性,然后论述如何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合作学习策略运用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合作学习;策略使用
前言
目前已经有部分初中院校开始尝试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在传统模式受到新型教学方式的冲击下,传统模式必须做出一定的改变。从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学生自我的合作学习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改变。
1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1.1教师的教学方式出现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只是授之以鱼,将自己的知识完全的灌输给学生,一般的教学方式可能采取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然后就完全放任给学生,甩手不管了。但是这样的方式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反而会使得学生感到是无头苍蝇,不知从何下手,适得其反。尽管新课改的计划早已出台,但是一些老师并不能领会到新课改的真正含义。为了图方面,或主动或被动的学生一起组成了小组,进行一系列不知所云、不知所向的探讨研究,但是对于促进相互学习,促进人际沟通的作用显然不大。本身的目的是好的,但是在方式和程序上出现了一些错误,便使得这种教育方式变得毫无价值。合作学习最基本的是合作,但是简单的分组和分工并不能很好的促进合作交流,反而会有人偷懒有人辛劳。一个团队里面倘若只是一部分人或者个别人在努力,那么达到的效果也会使很不理想的。
1.2学生的学习方式出现了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总是认为老师教给他的就是完全正确的,而且不会去主动思考和学习。在新课改的倡导下,好不容易迎来的分组自学,变成了分组分工,省时省力,那么,小组的学习效率肯定不会提高,反而会一定程度的.下降。就算有很多学生是很热情的参与讨论,参与学习,但是最终,还是会有小组代表和组长等代表人物,来传达整个组的共同意思,最后还是要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形式,来否决个别同学的个性思维。因此,这种讨论的方式会对于学生自身的而学习有一定的限制,不能够很好地起到促进作用。
2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策略
就初中生物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而言,它具有实践性,更强的说服性,不同于文科性的学习,因此,本位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1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我们要结合教材,在教材的指导和教师的引导下,对学生开展实验学习课程。一个初中生物实验是需要不同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的,这里要注重每个小组组员的平等地位,不能隐藏或者排除少数同学的实验观点和实验发现。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具体工作,有的人负责材料准备,有的人负责统计工作,在观察实验结果上,每个同学都应该做到平等权利的使用。这样在合作的过程中才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的,独立的,合作的进行探索和研究。
2.2充分的引导和领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当完全的指引着,为学生开启学习之门,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大胆的实验。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当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应该及时的给与帮助,培养学生独立动手的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也需要我们合理的进行调控,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怎样使用实验仪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游走于学生小组之间,切实的注意好安全防范,及时的进行点拨、指导,与学生一起做好实验工作,探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进步,这样,不仅学生获得了知识,教师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教学水平自然会提高。总之,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工作中应该与学生共同学习,当好指南针,配合好学生的实验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于小组学习的参与度,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的均衡发展。
2.3配备好充足的实验设备和教学设备:各高校应该配备好相应的生物实验和教学设备,硬件的充足才能保证学生实验学习的顺利实现。学校应该为学生的生物学习准备好一些实验器材,例如,显微镜,细胞标准,洋葱,卫生棉,实验牙签等等,促进实验器材与教学学习水平相适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注重实验器材的安全性,确保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事故。提前教会学生和教师如何使用实验器材,避免出现以外的危险情况。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使用实验仪器,共同利用学习机会十分重要,有利于学生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和促进学生的良好人际沟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结语
本文讨论了初中生物教学合作学习的策略问题,认为实行合作学习确有必要,而且可以改变一定的学习方法,提教学效率。本文也发现了传统教学方式中,合作学习出现的一些问题,希望提出的解决措施对于初中生物合作学习教学效率的提高会有一定的帮助,能够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毛艳军.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43-23
[2]贺莉.初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65-12
作者:王哲旭 单位:吉林市第二十六中学校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9
摘 要: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任何事物具都有两面性,若运用不当,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暴露出许多问题,直接影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合作学习是转变学习方式的,需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倡导学生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关键词:新课改 生物教学 有效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改革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见,学习方式的变革是第八次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和亮点。所实施的合作学习就是要改变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改变教学过程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思想,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把学习变成是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和提升的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学生:激发兴趣,进入状态。
目的:通过教师设置的情景,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愉快地接受探究课题,以跃跃欲试的心态投入新课学习。
操作提示:创设情景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需要和兴趣点,以便在学生的经验世界里取得共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欲望。要使学生对教学无关的活动得到抑制,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课学习中来,并使之得到保持。同时明确这一课题主要是解决什么问题,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激情和求知的欲望。
情景可以是小故事、小资料,可以是演示实验、某一生活现象,也可以是上节课与本节课的内在联系等。
注意:(1)新课导入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意图,激起求知欲,不要长时间没有进入主题,使学生在等待中丧失兴趣。(2)要由已学知识的局限性,体现新课研究的必要性,激起学生迫切学习的积极性。(3)情景和问题不能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识水平。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师:任务分配,调控参与,帮助促进。
学生:自主探究,组内交流,达成共识,找出问题。
目的:这一环节是学生为实现学习目标而进行的基础性学习活动。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内的“合作交流”解决了解、识记层面的知识并形成基本技能。学生将自主学习中获得的知识点、方法、规律或疑惑进行合作交流,达到知识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能讲、敢问、善思、善辩的能力。
操作提示:教师分配任务,出示探究材料或问题,学生组内全员参与,组长组织本组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讨论,提出问题,合作解决。教师巡回指导,规范要求。 注意: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认真分析,科学设计学习任务,给学生的每一项学习任务,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点:(1)为学生探究指明方向,即解决什么问题。(2)是一个具体的学习情景:为小组合作探究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景,以此驱动学生进行合作交流。(3)要明确完成任务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在具体任务的驱动下,通过个体自主探究和小组成员的合作达成目标。
三、展示成果质疑深化
教师:提供平台,点拨评价,完善结论。
学生:展示交流,质疑释疑,成果共享。
目的:通过成果的展示,进行思维碰撞,点燃创新火花,交流探究中发现的新问题,交流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对探究问题进一步深化,同时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操作提示:可以以一个小组为主,其他小组完善补充;也可以对分解的几个问题分别由不同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注意总结以提升问题解决的深度和广度。交流互动过程是一种自我评价与完善过程。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创设一个交流争辩的平台,以增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在争辩中得到提高,通过师生间的互动评析,激起主体与主导之间的思维共鸣,使个体从不同侧面得到自我完善。
注意:(1)学生展示成果和进行争辩的时间要充分;(2)信息的采集要有代表性,要明确对错误信息的辨析过程比死记正确信息更重要;(3)要关注为什么,不能只关注是什么;(4)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进行评析,而不要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裁决。(5)学生要依据事实组织好语言,用最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要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包括可能是错误的观点),要善意地与他人争辩;(6)要以成果共享,互相完善的心态进行交流;(7)教师必须根据交流情况,通过引导、点拨等方式使学生达成共识,必要时进行补充完善,确保最后结论的正确性。
总之,学会分享与合作是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之一,也是现代人必备的重要素质。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观点和看法,在科学探究中得到的初步结论,往往都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这些空间的完善不能靠教师的讲解补充(甚至纠正)来实现,而只能通过学生之间成果的交流,进行互动争辩,以实现自我完善。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10
一、建立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创新教学模式
当前日益盛行的素质教育理念,更加突出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所以,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应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实现“探究式学习”,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有效提高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生物圈这一最大的生态系统的内容教学中,可事先让学生提前搜集资料,在课上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对争议比较大的内容,比如,沼泽———这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有的学生说其对人类有害,有的学生认为无害,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随之做出合理的评价,指出沼泽被誉为“地球的肾脏”,具有很高的生产能力,也是主要的物种基因库等等。这样,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从旁辅助,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的同时,促进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发挥,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
二、准确把握知识点,创新教学内容
生物知识是动态的、发展的、开放的,这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形成的.重要资源。所以,教师应注重学生自主性与自由性的发挥,引导学生依据教材知识和自身的经验去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质疑与探究,创造性地进行思考,并开发教材上没有的知识与规律。例如,在“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将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遗传信息进行模拟,促进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掌握与深化,然后再模拟转基因。引导学生对转基因技术的优点与缺点进行分析与讨论,在了解相关转基因技术为人类带来的美好前景外,教师可列举一些实例进行反驳,比如转基因大豆所含的巴西坚果的基因,有人会过敏,导致过敏者对没有特殊标记的大都防不胜防;另外,转基因技术对生态系统是否会产生影响等等。这样,学生迷茫的同时,合理给出问题的答案,教会学生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问题,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生物科学,并在科学规律的基础之上,激发学生的生物科学意识,培养并不断提高其生物科学素养。
三、教师应致力于教学形式的创新,激发学生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源于兴趣因素。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不断对教学内容、形式等进行创新,建立丰富多彩的课堂文化,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创建有效的生物课堂。例如,在绿色植物等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与自然,有条件的可进行室外授课,以让学生亲临其境,亲自观察不同类型的绿色植物的异同,比较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差别;有限花序与无限花序植物的开花异同等。
四、构建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新目标
初中生物的新课改也明确指出,生物课程除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还应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动手、敢于探究等多方面的能力。而初中生物也是一门具有不断发展性的实验性科学,其知识只有在实验与实践中才能找到载体,才能不断升华。因此,教师应重视理论与实验知识并重的讲授理念,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作为当前教学的主目标,构建高水平的生物实验课堂。例如,初中生物教师可提炼一些典型的技能型生物实验,引导学生深入进行研究与剖析,比如典型仪器的使用与操作,药品的保存;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等。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真正将知识融会贯通,同时培养并不断提高其动手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等。此外,教育的目的除了传授学生知识外,还应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初中生物教学也应如此,教师可采取面谈、展示调查作品、小组活动等多元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并对其实践过程与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引导其充满自信,快乐地学习。通过实践,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其主动性,提高其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培养其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最终致力于其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能力的强化。总而言之,新课改仍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之下,初中生物教师应立足于教材,不断探索与实践,不断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效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效果。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11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生物学科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物教师要积极改进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有效教学的意义,探讨了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
引言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生物概念,学习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1.教学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在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学生是否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指标。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从时间上来说,学生的发展有当前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须是既能促进学生的当前发展,又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良好的影响。有效的教学活动最后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
2. 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合理安排和组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根据学生求趣、求新、求知、求动、求异等心理特点,生物教师要精心组织和设计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如:观察根尖和根毛的结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分别观察它们的外形及细胞的特点,同时将课文知识点穿插其中。在学生把实践联系到理论后,教师要求学生进一步仔细观察,以发现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生长点受根冠保护,但同时又为根冠和伸长区不断地提供新细胞;伸长区的下部会渐渐混同于生长点,其上部会趋向于根毛区。
2.2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
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才能感受实验的全过程,并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此,学生实验产生的效果要比观察实验好很多。教师应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在生物教学中,尽可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 如学习“蝗虫”一节前,教师先给学生布置一个有趣的小实验,每个同学回家后捉两只蝗虫,把一只蝗虫的头浸到水中,另一只蝗虫的腹部浸到水中,然后仔细观察,看看两只蝗虫的不同反应,比较一下哪只蝗虫先死,并思考其中的原因。这个实验让全体学生都成为实验的体验者,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会很深刻。
2.3做好自主探究式实验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应多开展自主探究式实验,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提高实验的有效性。学生平时通过观察,会提出不少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究。尽量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试验操作。如学习单细胞生物时,在观察完草履虫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草履虫应激性的探究实验。学生可以更进一步进行探究,用糖、醋、冰、茶等多种材料来试验,探究草履虫对不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2.4及时分析、归纳实验结论
生物实验教学结束后,根据实验现象和记录情况,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实验结论。如果结论与之前的假设不一致,那么,首先由学生本组分析探究实验过程,看看有无操作不当的地方,或是考虑不周之处,甚至可重复几次实验。若得出的结论仍与假设不相符,那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重新思考,找出问题所在,再设计新的实验方案,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结论,培养学生一定要相信科学,尊重事实,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如:“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时,测定的是花生米所含能量,结果各组之间的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就想是不是实验过程中出了问题呢?对自己操作完成的实验没有信心,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分析实验到底是不是存在问题,如果实验不存在问题,不管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只要是自己实际做的就要敢于力争,坚持自己的见解,实事求是。
2.5及时有效的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手段 。教学反思其实就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和结束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回顾、思考、梳理、查错、改进的行为。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生物学这门学科,涉及面比较广,知识点也比较零散,只有把知识系统化才容易理解并记忆,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以使教学经验理论化、系统化,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围绕新课改理念,切实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才能最终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12
一、参与式教学法概述
所谓的参与式教学法就是指将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行为规律记录下来,为学生创造出能让学生平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方法。将参与式教学法实际应用到教学中以后,学生通过多样情景化的教学设计进行主动性的学习,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二、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1.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生物学科由于自身的学科特点,很多初中生都很喜欢生物这门课程,愿意进行生物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认识到很多不同地区的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科学知识理解生物学中的奥义。学生学习过生物课程以后,还能帮助自己修正生活方式,进行更加健康的生活。另外,学生在进行生物学的探究性学习时,还能帮助养成探究事物的学习习惯。使用了参与式教学法以后,学生明显有了更高的热情,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2.满足课改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
生物教学在不断发展,教师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也会积极地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综合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具体状况,制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满足课改的要求。同时,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在逐步凸显出来。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开始学习相关内容,并采用参与式教学法更加贴近大自然,树立起环保意识,充分满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三、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
1.实施原则。
(1)合理分配教学任务。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则需要在一旁进行引导。参与式教学法要求教师能够科学合理地分配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加入到教学活动中。所以,初中的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构建出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实现全面发展。
(2)实现平等交流。新课改以后,教学理念是实现全面性发展,首先要保证学生教师之间的平等交流,教师要进行积极地引导工作,发挥出启迪者的作用,对每一个学生都要有所重视,一旦发现学生出现了问题,要马上进行正确方向的引导,帮助学生跨越障碍,继续进步。
(3)树立长远目标。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将教学目标定在通过学期考试上,而要定下长远的目标,保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充分锻炼,建立起坚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将自身的思维、意识和行为都充分调动起来。
(4)因材施教。初中生由于其生活环境的不同和自身性格的特点,个体差异非常明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不同的学生规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并参考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因素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起信心,实现全面发展。
2.实施方法。
(1)构建教学情境。参与式教学法需要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出适合学生参与进来的教学环境,更好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创建教学情境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的教学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将抽象复杂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化、具体化处理。例如,在学习“尿的形成和排除”这一课时,学生想要充分了解身体器官肾小球、肾小管、集合管的具体工作原理,单纯的讲述是很难达到目的的,教师通过Flash动画制作出动态的动画,令本身无法看见的教学内容通过电脑表现出来,学生便能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理解教学内容。
(2)小组合作式学习。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针对学习目标展开讨论,也是常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这种方式能够将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学生在辩论过程中能够对学习的知识加深理解记忆,同时还能培养自我批判的能力。例如“计划生育”这节课,初中生可能并不十分了解,也不太感兴趣,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对国家、社会、家庭进行相关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热情。
(3)开展实践活动。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户外去亲身感受大自然,进行实践活动。例如,到本地的植物园或花圃参观学习,了解不同生物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到工厂参观污水处理,了解水处理降解过程,促进学生的进一步自主学习。在初中生物课堂上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以后,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日后,教师要在参与式教学法中不断更新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生物学习基础,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实现长远的教学目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13
新课标改革的全面深入发展下,我国的初中生物教学较以往得到明显的发展,但是在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阻碍初中生物教学的长足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下电教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走入人们的视线并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发展必不可缺的推动力,但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电教媒体教学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就目前初中生物教学如何有效使用电教媒体教学作分析,希望对解决初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积极作用,能够推动初中教学的全面发展。
一、电教媒体教学对初中生物教学的作用分析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授课方式还是教材讲学,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对课堂的理解,在新课标改革的发展下,电教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受到教师的青睐,这是因为,利用电教媒体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上“心脏与血管”一课时,只能通过书本上的知识点讲解教学,无法做到生动形象,这使得学生对心脏与血管之间的联系并没有进一步认识,甚至在遇到较为细化的问题时,教师无法进行细节讲解,上课的积极性严重降低,学生只能靠自己的想象去理解,严重阻碍了初中生物教学的发展。但是电教媒体教学完全可以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例如,在上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前使用Flash动画,将心脏与血管之间的联系通过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于细节上的联系,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媒体的可伸缩性将细节进行展示,让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心脏与血管之间的联系,教师之后再通过动画提出相关的问题,对本课的学习起到导入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的理解,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初中生物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全面推动初中生物教学的进步。
二、有效运用电教媒体促进初中生物教学发展的相关措施
(一)利用电教媒体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是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主要阻碍,也是现阶段我国初中生物发展的不利因素。但是在现实的初中生物教学中,由于教学手段因为经济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以及教师对于相关知识的把握难以到达一定高度而导致学生在教学中很难对学习内容有深层次的理解,最终学生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会选择放弃,甚至会对教学产生厌倦心理。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使用电教媒体教学可以有效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有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教学质量,例如,学生在学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这个单元的相关内容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对于水循环以及植物生长之间的内在联系难以理解,通过电教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在上这一课时,备好相关的课件,在上课时,通过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发现,在植物的根部存在根毛,植物的根毛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可以对土壤中的水分进行吸收,并将水分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以保持植物保持一个平衡状态,水分的丧失是通过植物的叶子气孔散失的,通过这些图片的.展示学生不难发现植物的整个蒸腾系统都与水循环密不可分。因此,电教媒体对于解决生物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具有积极作用。(二)使用电教媒体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的不良影响,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认为自己就是教学的主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了学生生物课堂参与度低,学生学习成绩迟迟得不到提高。但是电教媒体在教学中可以避免此类问题的发展,例如,在学习“人体的营养”内容时,教师通过电教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的视频以及图片,让学生了解到吃什么对自己的身体有好处,在展示后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让学生认识到什么食品对自己健康成长才是有利的。电教媒体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不仅仅是加深了学生对于本章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度,让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结语
初中生物在电教媒体的推动下较以往得到明显的发展,但是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这要求相关的教育机构正确使用电教媒体教学,使电教媒体教学能够发挥其正面效力,解决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难点、重点以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教学中与实际发展不相符的教学观念,全面促进初中生物教育教学的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国际文化影响力。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14
初中生物创新教学论文
一、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对所学习和探究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让他们主动地进行学习,激发思维的活跃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的严肃课堂氛围,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师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情境中产生对生物知识探究的欲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可以通过设疑来提高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使他们对生物知识产生兴趣;还可以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生物知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生物知识的奥秘。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选择时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选择,用适合学生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并和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感,使他们愿意和教师进行交流。在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逐渐增进时,学生会把对教师的喜欢转化成学习生物的动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要对他们的消极情绪进行疏导,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进行学习。
1、创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在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互动和交流过程中,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主动进行探究。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会轻松地和教师进行知识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对知识的理解,在和教师交流的过程中,使教师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信息,从而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感受到课堂学习的新颖性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促使学生产生学好生物的内在动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能使他们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使他们从情感上拉近和生物学科的距离,在课堂学习中积极主动地探究生物知识。所以,教师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在他们取得进步时要及时对他们进行表扬,使学生能更积极地进行学习;在学生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及时引导和鼓励,让学生能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在教师的鼓励和表扬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究,提高生物综合素质。
二、加强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生物学科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主动进行操作,并让他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养成认真观察和分析的习惯,用科学严谨的态度来进行实验操作,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对生物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1、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探究,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需要学生进行操作的实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自主探究,让他们自己设定实验方案,并准备实验器材,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实验现象,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的能力,使学生的生物综合能力获得有效发展和提高。
2、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整理和总结,提高他们的生物综合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认真观察,随时记录下实验现象,并整理和总结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在整理和总结的过程中,学生能对实验过程有进一步的理解,并对他们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让学生进行整理和总结时,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讨论,把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和同学分享,提高他们的综合归纳能力。
三、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进行创新教学
要使初中生物教学实现创新教学,教师不仅要利用好生物课堂教学的时间,还要拓展学生的视野,在激发他们思维活跃性的同时,进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中,把他们带入到对大自然的探究中。开放式教学就是废止传统的“封闭式”的学习指导,代之以差异的、动态的、开放的学习指导。教学目标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动态的、开放的。这相对传统教学中满堂灌、注入式的方法,严重束缚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的教学模式有着巨大的进步。初中生物课程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是由课程本身决定的,因为生物课程本身就是一个更新速度快、不断发展完善的学科,需要以开放的理念对待。初中生物课程的开放式课堂教学环节包括:教学目标的开放、教学资源的开放、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作业的开放、评价的开放等五个方面。比如学习绿色植物相关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开放式教学进行,把学生带进大自然中,让学生亲自观察不同类型绿色植物的异同。例如,让学生观察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的异同;草本和木本植物之间的异同;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之间各器官的区别等等,通过亲自观察,加深印象;在环境的污染与保护的教学中,把学生带到校外,让学生自己调查研究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给人类的影响,在学生能真正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后制定环保措施等等。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探究,还要走入学生中间,和他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和想法,在课堂上创设丰富多彩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认真思考,积极谈论,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使课堂教学目标有效完成。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15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在教学理念上,对于传统教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利用现代的教育思想和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组织和引导者的角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一定要和学生加强互动交流,充分融入到孩子们的学习中,当学生犯错误时,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去聆听他们的内心,去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引导他们,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优点,教师应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老师一句表扬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都有可能激发学生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在学习中要因材施教,有重点地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学生心智还不完全成熟,可塑性较强,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激发自身的学习潜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理论联系实际,将生物与日常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激发学习兴趣
一方面,生物课堂教学中,要以生活为导向,以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生物现象为依据,让学生感觉到生物就在我们身边,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形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习惯,然后运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对常见问题进行分析、解决问题。学生运用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容易产生自豪感和满足感,这种心理会激发他们对生物知识的渴求,更加热情地去学习,进而促进整个生物教学。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把生物学科与自身学习生活联系起来。如在体育比赛,特别是长跑中,可以运用生物知识,合理地调节步伐和呼吸频率,把握跑步节奏,帮助自己取得优异成绩;还可以根据所学营养知识为家庭成员制定一个适合的食谱,合理搭配膳食。通过让学生认识生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来提高学习兴趣。
三加强教学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探索生命规律,同时也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生物实验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参与生物实验,可以加深对重要结论的理解,同时也能记忆深刻。生物实验的进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锻炼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较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实验时,要让每一个学生了解整个实验的过程,边讲解专业的生物知识边进行实验操作,理论与实验相结合,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生物知识和实验的操作流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从具体的事物和经验中概括出来的,并且这种兴趣一般能够发展成为对整类事物和经验的兴趣。”这更加说明了进行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将多媒体应用到生物教学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现代教学活动中已经是大势所趋。相对于传统的黑板教学,多媒体具有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等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搬上大屏幕,声像齐聚,再加上老师的循循引导、讲解,能够很轻松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给学生做展示的同时也需要对其进行启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这样教学活动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展现更为丰富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提高知识储量。此外,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课外实习、生态调查、标本采集等,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五结束语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和最现实的成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及其他教学活动中都要对这一问题提高重视,不断对我们的教学内容、思想理念、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03-09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07-15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精选12-09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07-22
(精品)初中生物教学论文06-27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优)06-26
(实用)初中生物教学论文07-23
谈初中生物兴趣教学论文11-09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15篇05-22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15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