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贸易银行监事会如何利用各类审计成果

时间:2024-07-16 17:44:37 审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城市贸易银行监事会如何利用各类审计成果

【关键词】城商行监事会 如何利用 审计成果
【提要】城市贸易银行监事会有权通过利用各类审计成果进行监视。监事会在对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审计、银行业监管部分审计等各类审计成果进行比较的同时可优先、充分利用社会审计的工作成果,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城市贸易银行监事会(以下简称:监事会)是贸易银行的监视机构,对股东大会负责。随着城市贸易银行的不断,监事会在整个城市贸易银行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监事会通过利用各类审计成果在发挥监视方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审计的分类
审计基于监视的需要而产生。按照审计主体性质,一般将审计分为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国家审计具有权威性和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社会审计有充分的独立性,随着注册师队伍的扩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内部审计是部分、单位实施内部监视,依法检查会算帐目及其相关资产,监视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真实、正当、效益的活动。三种审计监视在经济生活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魅力与日俱增,散发出迷人的光彩。城市贸易银行除了接受上述的三种审计以外,接受银行业监管部分的监视检查已越来越频繁和重要。
二、监事会监视是保护股东和存款人权益的重要手段。
2002年5月23日人民银行以公告的形式发布了《股份制贸易银行公司治理指引》,《指引》中对监事会应行使的职权、职员的组成、监事的任职资格等方面作了具体的规定。监事会以财务监视为核心,根占有关、行政法规和银行业监管部分的有关规定,对贸易银行的财务活动;董事会和高级治理层履行职责的情况;贸易银行的经营决策、风险治理和内部控制等进行监视,确保股东和存款人的权益不受侵犯。
三、监事会监视与审计监视的关系
(一)联系:二者都是经济监视,均以财务监视为重点。审计监视可以保证监事会监视的正确和有效,监事会监视也可弥补审计监视的不足,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并不是简单重复。
(二)区别:二者对象不同,监事会主要是针对各部分、各分支机构进行监视,审计的对象则可以是各种经济成分的单位。监视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监事会监视是以财务监视为核心,对贸易银行经营决策、风险治理和内部控制等进行监视;而审计主要是监视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正当和效益的行为。
四、监事会有权利用审计监视的成果。
审计的作用主要有:(1)通过审计揭示差错和弊端,纠正差错,进步会计工作质量;(2)通过审计揭示违法行为,维护财经法纪;(3)通过审计揭示经营治理中的,提出改进建议,促进改善经营治理;(4)通过审计评价效益责任,指出效益低下的环节,促进被审单位改进工作,进步经济效益;(5)通过审计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题目,揭示宏观调控方面失误或不足之处,促进宏观调控的改善和加强。
监事会的监视作用与审计的作用具有相似之处,此外,审计监视具有独立性、广泛性、权威性等特点,所以监事会可以利用审计监视的工作成果。利用得好,可以为监事会开展工作带来很大便利。
五、监事会如何利用各类审计的工作成果
(一)审计工作成果的优缺点比较:国家审计具有强制性、权威性的特点,审计结果的执行力度较大,不足是公平性和客观性受限制;内部审计的优点是审计职员长期工作于被审计单位内部,对情况了解较为全面,缺点是独立性不够,常因受到单位领导的左右而失真;社会审计的优点是独立、客观、公众,缺点是缺乏强制性,审计结果经常执行力度不够;银行业监管部分的检查的优点是针对性强,力度大且有连续性,缺点是受职员少的限制,对城市贸易银行每次检查的时间短,检查面较窄。 (二)监事会如何利用国家审计的工作成果
监事会利用国家审计的工作成果时,首先召集国家审计实施时贸易银行确当事人和实施审计的职员来开座谈会,从座谈会中找出题目线索。然后调阅国家审计的工作底稿,从底稿中往发现题目。通过以上途径找到线索后,跟踪追击,挖出题目根源。此外,还必须重点关注:充分了解国家审计职员的自身素质及其把握审计风险的实际情况。由于国家审计不象社会审计有很大风险,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监视工作,查出题目是功劳,查不出题目也有苦劳,关键在于审计职员的责任心。因此,有必要了解审计职员及其工作情况,正确把握审计成果含金量,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家审计的工作成果。
(三)监事会如何利用内部审计成果
内部审计根据本部分、本单位经营治理的需要自觉施行,其审计结果只对本部分、本单位负责,对外不起鉴证作用,并向外部保密。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审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监事会也可以充分利用其工作成果,为自身工作提供帮助。但内部审计是自我监视,仅仅夸大与其他部分相对独立,因而经常受到单位领导的左右,并且由于内部人际关系题目,碍于情面,内部审计往往是"走过场"的比较多,甚至"家丑不可外扬".内部审计的工作底稿一般也较少,也没有规范的审计程序。因此,针对内部审计的特点,在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时,不能轻易接受内部审计结论,而应当充分依靠群众,召集有关职员座谈,充分利用有关职员长期工作生活在单位内部,对很多情况比较了解的上风,与其交流沟通,具体了解情况,找到有意义的信息。
(四)监事会如何利用银行业监管部分检查成果
中国银行业监视治理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的银行业监视治理机构,它行使着加强对我国银行业的监视治理,规范监视治理行为,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正当权益的职能,在防范风险、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正当权益等方面监事会和它有着很多相同之处,在工作中如能利用银行业监管部分的工作成果将对监事会的今后工作开展起着指导作用。监事会在利用监管部分的工作成果时,监事会一要及时向所在地的监管部分汇报工作开展情况,请监管部分对监事会的工作开展提出指导性意见,二要与监管部分建立工作联系制度,通过相互之间监管(检查)意见、信息沟通、交流会谈等工作的开展,得到信息共享。监事会要根据监管部分提供的监管意见来了解到最新的监管政策和监管信息并监管意见中提出的题目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
(五)监事会应优先、充分利用审计的工作成果。
1、监事会应该优先、充分利用社会审计的工作成果,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国家审计还不能完全满足监视的需要。
①政府监视必须依靠国家财力支持才能开展工作,受财力、人力的限制,政府监视范围是很有限的,气力也是很有限的,还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
②政府监视的公平性、客观性受到限制:强制性是国家审计的明显特征,国家审计的目的通常也较特殊,要依据审计结果直接处理。这种处理客观性受到限制,有时审计的结论可能失往公平。因此,监事会假如纯粹依靠国家审计,有时就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2)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还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①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职员的地位不明确,独立性不强;②领导者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熟悉不足;③内部审计职员的任命与罢免随意。
(3)银行业监管部分的检查资料的取得有其局限性。
监事会固然通过与监管部分的沟通能够获得一部分监管信息,但由于贸易银行与监管部分之间是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监管部分向监事会提供的很可能是较公然化的材料,深层次的、处于一定限制范围的资料监管部分不一定向监事会提供,使得监事会从监管部分获得检查资料有一定的局限性。
(4)社会审计是最具独立性的审计,条件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并由所有者委托审计。
独立性是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审计的精华和灵魂。没有独立性,审计就失往了其社会意义。按照审计中审计人、被审计单位、委托人这三种关系人的相互关系来分,审计独立性可分为"单向独立"和"双向独立"两种形式。单向独立指审计人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双向独立指审计人既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又独立于委托人,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属于"单向独立"型审计,社会审计则属于"双向独立"型审计。社会审计在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并由所有者委托审计时最具独立性。正由于社会审计的独立性层次最高,独立性对于社会审计也就比对于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更为重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尤其是进世以后,与市场经济有密切联系的注册师行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会计师事务所的脱钩改制工作,更为社会审计独立性题目的彻底解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社会审计在我国审计体系中是操纵最为规范的一种审计。
社会审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作指引,尤其是准则和指南,具体规定了每一种审计业务所需要遵守的原则、需要实施的程序、需要收集的资料、需要做的工作底稿和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从目前国内情况来看,社会审计是三种审计中最为规范的审计。
(6)会计事务所从事相关审计业务有其特殊规定。
为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视治理,保护社会公众利益,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制定了《会计师事务所从事金融相关审计业务暂行办法》,《办法》中对从事金融相关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条件、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视和治理、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和处罚作了严格的规定。
(7)社会审计机构及从业职员风险意识较强,审计质量相对较高。
社会审计机构及其从业职员承担着较大风险,他们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法定效力,当这种报告给报告使用者造成损失时,他们可能因审计失败而负连带责任。相比较而言,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风险就小得多。由于有了这种风险,社会审计机构及其从业职员在工作中就保持了应有的职业谨慎,尽可能地避免审计失败,从而使得审计质量相对较高。
2、监事会如何利用社会审计的工作成果。
(1)充分把握社会审计的特点,逐字逐句认真报告,细心解读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
社会审计机构与另两种审计机构相比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既要服务于社会,又要规避风险。中介机构出具报告要负责任,不反映题目不行,但是将题目揭示得太清楚,客户又可能不满足,尤其是当委托人与被审计单位是同一个单位的时候,社会审计就十分尴尬。这时候社会审计职员在审计时,往往既要考虑自身的风险,又不得不照顾委托人、被审计单位的情绪,因此报告一般写得很蕴藉、委婉,在利用时,要善于从字里行间发现题目,认真推敲重点词句的意思,要逐字逐句推敲,对于隐含的题目要深进挖掘,一定要查深查透,水落石出。
(2)召集当事注册会计师座谈,充分调阅审计工作底稿,把握审计依据是否充分。
监事会在拿到贸易银行历年的审计报告时,可以将当时实施审计的社会审计机构的注册会计师召集起来开座谈会,具体了解当时的情况。另外就是调阅审计档案,即看审计证据是否充分、恰当,能否支持审计结论。这样才能使监事会在工作中少走弯路,更有效地利用社会审计成果。
(3)充分收集齐全审计报告及相关报告,对审计情况进行全面把握,包括历年审计报告、验资报告、评估报告、经济案件鉴定报告等。
(4)关注社会审计机构给被审计单位出具的治理建议书,以及相关咨询报告,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
社会审计机构对题目较多的,通常都会出具治理建议书或咨询报告,其中可能表露很多有关被审计单位治理中的漏洞和题目,这样的资料对监事会开展工作很有帮助。
(5)历年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从中发现题目。
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报告分为无保存意见报告、保存意见报告、否定意见报告和拒尽表示意见报告四种类型。除无保存意见报告外,其他三种类型的报告被监视方往往不愿拿出来,监事会就有必要展开调查,做思想工作,直到拿到报告。对保存意见的报告和否定意见的报告,要检查被监视方是否已经按照报告给予纠正。对拒尽表示意见的报告,要查明原因,必要时召集当时社会审计机构职员座谈。
(6)分清委托人和被审计单位,重点把握报告的可靠性。
一般来说,如委托人和被审计单位是同一单位,则其审计报告的可靠性就要低一些;如委托人与被审计单位不是同一单位,可靠程度就要高一些;如只是为完成国家规定的审计任务,那么报告的可靠程度也是要低一些,在利用时要慎重。
(7)认真检查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全面把握贸易银行的情况。
相当一部分会计职员不能或不愿编制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特别是会计报表附注。监事会在利用审计报告时要对此进行重点关注,检查财务和会计部分是否有与会计师事务所相通,从而发现题目。
(8)把握出具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和内部治理情况。一般来说,规模越大、治理越规范的事务所的报告质量越高,可利用的程度也越高。
总之,监事会在利用社会审计工作成果时,有必要对每一成果的含金量进行仔细测评,认真研究,切忌不分情况盲目利用或利用不当,这样,都会给监事会工作造成一定的。

【城市贸易银行监事会如何利用各类审计成果】相关文章:

谈如何利用审计方案控制审计质量03-22

审计师如何利用被审计企业的内部审计功能03-24

中美贸易银行审计制度比较03-23

西方贸易银行内部审计鉴戒03-24

试析提高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成果有效利用的途径03-12

内部审计在现代贸易银行风险治理中的作用03-22

论国有贸易银行非现场计算机审计03-24

审计发现与成果运用的新实践02-28

论新时期拓宽国有贸易银行内部审计领域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