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算化审计条件下的新型审计要求

时间:2024-09-01 10:28:42 审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电算化审计条件下的新型审计要求

我国最早在1979年就把机在中的简称为“会计电算化”,随后鉴戒国外的提法,逐渐出现了“电算化会计”、“电脑会计”等概念,这种提法正慢慢地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很多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始采用计算机进行财务核算及财务治理。会计电算化在会计过程中正呈现出质的奔腾。电算化审计是伴随电算化会计系统产生和逐步发展起来的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审计相结合后诞生的一种新型审计,并随着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电算化会计对传统手工会计产生的多方面冲击,同样,电算化审计也造成了对传统手工审计的冲击和革新。由于电算化会计的飞速发展以及会计数据处理的过度集中和对计算机软、硬件的过分依靠,在新型条件下对电算化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算化审计要面对新的审计环境、审计线索、审计范围形成一套不同于传统审计的新的、、标准和程序体系。  一、电算化审计系统的特征  1、电算化审计系统的形成原理  电算化审计系统主要是辅助审计职员完成审计工作的核算系统。是在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会计和审计的原理、方法相结合并融为一体,对手工审计的原理,程序及方法进行变革,形成一套新的电算化审计核算系统。新系统的原理、程序、方法、功能和结构与手工信息系统是截然不同的。  2、数据化和工作程序化  电算化审计的数据都必须是存进计算机中的电子化数据,可以通过计算机连接双方来实现网上处理。并且电算化审计的大部分处理过程是属于结构化的,可由计算机程序自动完成。非结构化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解决。  3、灵活的人机交互系统  电算化审计是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为治理服务的,因此不能离开人而独立工作。如原始数据的录进、查询条件的选择、判定指标的设定及报告的完善等必须在人的控制下进行。因此,电算化审计系统是一个界面友好、使用方便灵活的人机交互系统。  4、电算化审计系统对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依靠性  电算化审计系统是建立在电算化会计系统基础上辅助审计职员完成审计工作的核算系统。因此电算化会计系统查询功能的强弱、数据库的标准化与开放性、是否保存处理过程和审计痕迹以及预留审计测试通道等对电算化审计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很大。所以电算化审计系统的智能化程度越高,越能帮助找出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及处理过程中的题目,也可减少电算化审计系统对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依靠程度。  二、电算化审计条件下对审计职员的要求  由于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环境比手工处理的信息系统更为复杂,使得审计和范围也更为广泛和复杂。不懂得使用计算机的审计职员无法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会由于审计线索的改变而无法跟踪审计;会由于不懂得电算化系统的特点和风险而不能识别和审查其内部控制。因此,审计职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把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在审计组织中,应培养一批电算化审计系统的开发职员,从事设计和开发审计应用软件的工作和建立计算机审计系统。通过进步审计职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审计职员队伍。  三、电算化审计与传统审计工作的比较  1、改变了审计方法,扩大了审计范围。在手工审计的条件下,审查方法一般采用审阅、核对、分析、比较、调查和证实等方法。而电算化审计系统采用的是人机交互、手工操纵与计算机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比如,原始凭证的天生过程必须由人工识别、编码、录进后才能为计算机所识别和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既有人的操纵过程,也有机器的处理过程;在检查审核过程中,既有人的审核,也有机器的自动检验、审核。因而决定了电算化条件下审计方法也必须是电算化方法与非电算化方法相结合。电算系统审计的范围也扩大到计算机硬件、软件、操纵运行和处理流程等方面。  2、改变了审计线索。在电算化审计系统中,通过改变与审计线索有关的某些关键因素(如数据存储介质、存取方式、处理程序等),对审计线索会产生以下影响:原始凭证一旦转换到机器可识别的输进介质上,就不再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在某些系统中,传统的原始凭证可能由于采用直接采集数据设备而不复存在;系统不会经常打印出原始记录,只有在例外情况下才提供打印报告;保存在磁性介质上的数据除非依靠计算机和应用程序,否则无法阅读;计算机记录的顺序和数据处理工作很难直接观察,审计职员难以对业务进行追踪。  3、影响了审计标准和准则。由于审计的对象有了重大的变化,审计线索、审计方法和审计范围也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某些过往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已不再适用。而另一方面,缺乏与新情况相适应的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如电算化审计职员考核标准、电算化信息治理系统开发审计准则及其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审计应用软件标准等都有待建立。  4、内部控制风险增大。电算化系统潜伏的内部控制比手工会计系统更多、更复杂,其技术性也更高,于是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风险。如系统文件不可读,易被篡改和毁坏以及病毒进侵等;编程错误的话,还有可能产生舞弊和犯罪行为等。因此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电算化审计系统抗风险能力和技术要求也变得更高。  四、电算化审计条件下审计的  1、对电算化软件进行基本测评。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是否符合有关部分的要求,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否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这对审计程序、审计工作质量将会产生重要。故对单位使用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测评,应放在对此单位进行审计的第一步。不论是自行组织开发回是购买商品化软件,都必须遵循财政部或各省财政厅制订的标准和规范。若购买的是商品化的财务软件,应查询其是否通过了省级以上财政部分的评审;若为单位自行组织开发的则要对其是否通过了财政部分的“机替换手工记账考核标准”进行核验,并应根据单位情况设计针对其财务软件使用功能的测试程序以验证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完成财务运算、形成财务账簿及报表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2、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程序的审计。对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程序的审计,可根据1994年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中的要求,对会计软件所具备的功能进行衡量和测评。除了需具备基本输出、输进、查询等功能外,重点审计事项应放在对会计数据的处理功能上,即会计软件对会计数据的处理是基于会计准则和单位的核算原则,从系统数据的初始化、凭证与凭证关系、凭证与账簿关系、账簿与报表关系、本钱与用度的回集与分配、各相关科目之间的相互结转等要严格遵循会计准则及单位的核算等,数据处理固然是不可见的,但处理过程审计职员必须清楚。即凭证录进后,经会计软件加工的结果要与这些凭证通过手工处理的结果必须一致。审计职员可以通过抽查部分会计凭证与相应账簿及处理过程中天生的单据核验、抽查部分账簿与相应的总账和报表核验,以验证其处理过程的正确性。按标准和规范使用会计电算化程序可以使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更加可靠、更加完善,有利于对系统的维护和进一步的、更新。  3、对会计数据的审计。由于会计数据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可靠性,所以这部分的审计是至关重要的,它将直接关系到审计结论的正确与否。从本质上讲对此步骤的审计,相当于常规审计中的实质性测试阶段所实施的审计。审计职员可用专门审计软件替换一些传统的审计过程。但由于商品化的审计软件从功能方面还不够完备,尚需不断完善,审计部分应有组织、有步骤地组织会计专家、审计专家、计算机专家组成研制小组,尽快研制通用审计软件,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电算化审计系统的需求;同时可以引进西方最新审计技术和软件,将其国产化,为我所用。另外,在电算化审计系统中,为证实资产记录和保管的一致性,审计职员同样要利用传统审计方法如查询、函证、盘点等方法对其他与活动有关的文件资料和资产进行测试盘点,确定账实是否相符。  4、对系统内控制度的审计。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控制度是一种与计算机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其特点是手工内部控制和计算机内部控制相结合。随着电算化会计系统所产生的会计信息日益增多,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就很难保证会计数据的收集、传递和处理及时、正确。所以对电算化内控制度的审计应留意以下几点:是否建立有会计职员岗位职责规范,并符合有关会计电算化规范的规定;会计职员的岗位设置是否符合单位整体相关业务的内控制度的要求;是否有会计主管职员在会计软件中拥有最高操纵权限,并按有关法规要求,规定了不同岗位财务职员对会计软件的操纵内容和权限;是否做到每个上机职员有自己的操纵密码,并负责对密码的治理和定期更换密码,严格遵守相互保密的制度;是否做到电算化维护职员不得参与操纵凭证录进、审核及过账工作;是否做到未经审核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不得录进机内账簿;是否有完善的治理制度和措施,保证计算机设备的安全运行。  加进WTO以后,我国经济正呈现出一日千里的好势头,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市场的全面开放,对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进程必将产生新的推动。相信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运用,电算化审计条件也将在电算化会计发展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改善和进步,为会计数据的可靠性、正确性和真实性提供审计保障。

【电算化审计条件下的新型审计要求】相关文章:

电算化会计条件下的审计03-22

独立审计对审计证据总体要求的探讨03-20

投资效益审计对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及对策03-23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审计对策03-22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如何开展审计工作03-29

审计假设、审计准则与审计责任的界定03-24

审计监管与审计质量03-24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搞好审计工作的新思路03-20

浅谈审计日记各要素的编写方法及要求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