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从效益审计的角度谈构建节约型高校
【摘要】 建设节约型高校已成为效益审计工作责无旁贷的责任。虽然根据效益审计工作的性质和内容,不能从技术层面解决建设节约型高校的问题,但能通过效益审计自身的监督职责和服务功能,应用其特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促进资金和资产的使用效率不断提高,从而达到节约的目的。
【关键词】 节约型高校;效益审计;评价指标
引言
国务院向全国发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是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有效缓解资源供需矛盾,保障国民经济安全的必然选择;是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根本保证。高校作为教学、科研和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力量。高校管理部门要提高创建节约型高校的认识,站在管理的角度,有效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健全节约型高校的长效机制。
一、节约型高校
“节约”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相对“浪费”而言,而另一层含义则是指人、财、物、时、空等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从后者的角度来分析,节约型高校应该是教育教学、行政科研、办学投资等教育资源的配置能实现帕累托最优。换言之,高等教育的投入与产出关系比例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教育产品只有在结构、规模、质量、发展速度等方面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高校效益审计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高校作为事业单位,自然会更多地重视社会效益,轻视经济效益,不求投资回报。伴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高校也被推到市场中去求生存谋发展,这就迫使高校不得不讲究投入产出比,不得不重视资金的使用效益、固定资产发挥的效益。而作为高校管理工作中日趋重要的内部审计工作,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工作内容也从传统的针对账目合法性、合规性的财务收支审计,逐步向重视资源利用效益的效益审计发展。
效益审计是对一个组织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所进行的评价,以便促进资源管理者改进工作,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高校效益审计的主要目标:一是经济性。以最低的费用取得高等教育的一定数量与质量的资源,确保各项资源的占用和耗费是节约和经济的。如师生比配备是否恰当,资源取得途径是否合法有效,资源利用是否恰当,教学经费、科研经费、实验设备投入、学科建设投入、基建经费投入等是否经济合理。二是效率性。就是衡量投入与产出之比,确保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量的产出,即少花钱多办事。如人员结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有无闲置浪费,内部沟通和交流是否顺畅,工作能力是否胜任,是否存在官僚思想等。三是效果性。是指在多大程度上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教学课时、科研项目的完成数量,教学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等。
三、效益审计在建设节约型高校中的重要作用
(一)效益审计是建设节约型高校的必然要求
建设节约型高校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工作者和广大师生共同携手创建。但从根本解决问题上来讲,建设节约型高校需要建立一种管理机制,运用制度化、体制化的约束监督机制,去规范和制约人们的行为,进而使节约从主流意识倡导下的自觉、自愿变成体制、机制规范下的必然、必须。在这个过程中,效益审计工作作为学校的管理和监督工作,理所当然地应该通过利用独有的工作性质,发现建设节约型高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学校长远利益和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向学校的管理层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从而达到从根本上、制度上去建设节约型高校。
(二)效益审计是建设节约型高校的现实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化。近几年来,高校办学自主权日益扩大,教育资金筹集渠道日益拓宽,高校教育经费总额大幅度增加。各高校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增强竞争力。尽管如此,由于我国大多数高校基础设施薄弱,致使高校教育资金仍然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发展的需要,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但在高校教育资金相对不足的同时,高校却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的现象——购置资产,缺乏科学合理的计划,存在重复购置现象;对未来事业发展需求预测不准,盲目购置一些价值昂贵的仪器设备,导致长期闲置无用,最终损坏、报废;投入大量资金购置的仪器设备质量低劣,不能正常使用;基本建设及修缮工程,没有长远规划,设计不合理,建了拆,拆了建;创办校办产业可行性研究不够,经营管理不善,学校投资常常亏损,甚至负债累累。可以说,高校在效益方面的问题俯拾皆是,触目惊心。
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内部审计部门不仅要对这些资金进行核算,更要通过开展效益审计,充分利用效益审计对资源利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评价指标,对这些低效益行为进行科学的评价,达到建立健全、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减少教育资源使用中存在的铺张浪费行为,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
四、高校效益审计工作的内容
(一)监督工作
1. 增强基本建设效益审计,节约成本。目前,很多高校为了满足需要,都卷入了新校区建设的热潮中。学校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新校区的建设之中,那么基本建设就将成为审计监督工作的重点。效益审计要从项目论证、立项、开工建设一直到竣工验收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和管理,从而提高评价效能。事前,要经过充分论证并根据设计图纸正确计算工程量,正确运用定额和相应的工程经费标准对预算金额进行审计;事中,要采取跟踪审计的方式对施工工艺和过程进行监督;事后,工程已竣工,审计人员要审核总体造价,对财务有关账面进行审核,努力做到从宏观上控制投资规模,微观上发挥资金的投资效益。
2. 加强招投标管理,提高采购物资的经济性、效果性。招投标是进行择优竞争采购的一种方式,其最大的特点是竞争性,能为采购者节约资金、提供有质量的工程、商品或服务。如今,很多高校都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当采购金额达到一定数目时,就必须进行招投标。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采购物资的经济性、效果性。但事实上,在招投标这个环节很容易出现许多表面看似合理,实际背后暗箱操作的情况,致使招投标流产,达不到节约资金的效果,甚至出现贪腐现象。因此,从高校采购物资的经济性、效果性出发,效益审计要加强对招投标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
3. 重视项目资金效益审计,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根据效益审计的规律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既要注重被审计对象的财务信息,也要关注被审计对象的业务信息;既运用查账手段,也运用调研手段,来揭示存在的问题,提供有用信息和分析结果,并从体制上、机制上解决和防范问题的发生。对这些资金使用项目要坚持采用事中审计为主,事前、事后审计为辅的方法;坚持重“过程审计”,轻“结果审计”的方法。在过程中发现业务活动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和风险,做到规范管理、防范于未然。可以通过对业务管理过程的审计控制来实现效益,可以通过促进建立一系列机制来实现效益。
4. 开展成本费用效益审计,督促节约成本。对于成本管理松弛的高校,费用开支无控制是成本费用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因此,开展成本费用效益审计,就是要研究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比例及其组成要素,分析和评价各项成本费用是否超支,超支的主要原因,以及对效益的影响程度,及时深入发现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降低成本的建议和方法。
5. 加强对资产使用率的效益审计,合理分配资源。实验设备、教学设备是衡量一个高校硬件设施的重要标准。为了满足广大师生和教育教学的需要,学校都会由各院、系、部等提出申请,安排专门资金进行设备购置。笔者在高校调研时,发现有的学校的下属单位为了不愿意失去每年划拨的设备购置资金,即使不需要也盲目地提出申请,导致有些设备购买了几年都还有没有开封使用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现象表明,高校的管理机制跟不上,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空闲。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效益审计工作,调查学校资产使用情况,及时地发现问题,促进学校合理分配资源。(二)服务工作
1. 提供决策服务,不搞“重复建设”。科学的决策将会促进学校的发展,盲目的决策将浪费学校的人、财、物等资源,从而阻碍高等教育的进步。科学的决策应该是顺应市场的需要,满足广大师生教和学的需要。如果离开需要盲目地建设和投资、重复地建设和投资,势必造成人、财、物的浪费,造成效益低下。审计部门应该积极地为领导提供决策服务。决策前,对有关影响决策的主要经济事项进行审计;决策中,如有不同方案,提出审计建议;决策后,要对执行结果实现的效益进行评价。
2. 提供咨询服务,整合和优化资源。由于学校内各院、系、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相对独立,无法达到某些资源共享,这种局面就会造成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内部审计的服务功能恰好能弥补这样的不足,能从宏观的角度全面调查了解学校的资源利用情况,为领导合理配置资源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从而达到整合资源和优化资源的目的。
五、应用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效益审计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在于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参照以下指标对资源进行效益评价。
(一)师资队伍
1. 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教师总数;
2. 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具有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数/专任教师数。
(二)教学基本设施
1.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 行政办公用房面积)/全日制在校生数;
2.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折合在校生数;
3. 生均占地面积=占地面积/全日制在校生数;
4. 生均宿舍面积=学生宿舍面积/全日制在校生数;
5. 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教学用计算机台数/全日制在校生数)×100;
6. 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全日制在校生数)×100;
7. 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8. 生均图书=图书总数/折合在校生数。
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构建节约型高校的创新能力
教育审计的目的是通过有效地监督为学校发展服务,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佳的办学效益,为学校向节约、健康、和谐方向发展发挥特殊的作用。随着效益审计在中国逐步被接受并开始应用,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要本着建设节约型高校的理念,着手创新审计工作思路和方法,在以财务审计为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效益审计的思路、思想、方法;要注重加快制度控制体系和防范体系的建设,把效益审计纳入工作制度当中,并加以实施;要注重效益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施效益审计的质量控制标准;要注重提高审计综合分析能力,在过去单一审计的基础上,加强对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的结果进行综合效益分析;要注重探索适合高校管理的效益审计指标体系,提供资源利用的量化指标。
【参考文献】
[1] 刘向阳.效益审计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J].中国审计, 2006,(8).
[2] 周进等.试论节约型高校的创建[J].现代教育科学,2006,(4).
[3] 魏东兵.谈高校效益审计[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9).
[4] 魏菊萍.高校内部效益审计方法之探讨[J].审计与理财, 2004,(12).
【从效益审计的角度谈构建节约型高校】相关文章:
利用地下空间构建资源节约型武汉探析05-30
从象数角度谈-周易-的管理思想08-04
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08-28
谈我国构建公益诉讼的必要性05-31
电网企业内部审计文化构建05-02
谈如何构建动态生成的英语课堂08-20
论从环境科学角度谈旅游资源的开发08-08
环境科学角度谈旅游资源的开发论文05-03
构建电网企业内部审计文化探索08-27
浅谈地方合并高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研究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