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审计在解决企业财务题目中的作用

时间:2024-09-22 18:25:09 审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社会审计在解决企业财务题目中的作用

审计是当前我国审计体系的主流之一,它在维护市场秩序中起着极为重要作用。为了解决不断出现的财务,进步审计质量,就要建立起、公道、有效的审计行为监控机制,完善和社会审计  一、社会审计所发现的企业财务题目  (一)验资中存在虚报资本的题目  在社会审计的工作中,资本验证工作的程序和并不十分复杂,但假如验证工作不细致,草率从事,仍会出现很大的风险。验资风险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的治理者使用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具体表现丸伪造账表凭证等资料,请有关部分出具假证实,虚报资产;伪造数份出资证实书等,用同一资产作多个公司的资本;采取迂回汇款、抬高设备购价等手法用中方资本作外方投资等。  究其原因,还是投资人有虚假出资的市场需求,因而不断挖空心思来规避和行业监管,同时密切关注行业的监管动态,以便乘虚而进。  (二)一些上市公司被拒尽发表意见的题目  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受到委托人、被审单位或客观环境限制,审计部分不能获取必要审计证据,以致无法对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时,只能放弃发表审计意见。一般情况下,拒尽表示意见极少出现。而1998年年报中竟有14家的审计报告拒尽表示意见,令人惊奇。深进其中原因,被拒尽表示意见的理由主要有: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从而导致审计证据不足;资产净值难以确定;未决诉讼持续经营难以为继等,从中可以看出上市公司面临的严重题目。其中,未决诉讼的原因,即有些上市公司涉及大量诉讼案,因此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拒尽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在这些诉讼案中,有的是公司本身经营状况恶化、无法偿债所致,有的则是为其他公司提供信用担保、承担连带责任引起,因此出具拒尽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并不为过。同时,也有两家被审计单位治理当局在董事会报告中,就持续经营难以为继的理由表示不赞同注册会计师的意见。  (三)企业在年报中存在的题目  1.货币资金账实不符。表现在:年末一般不盘点现金,现金的账面余额与现金的实有数不符;由于存在出借账户、隐瞒不正当收支、***私存和套转现金等行为,不提供银行对账单、银行对账单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差异较大或存在长期未达账项等,使银行存款余额与账面数不符。  2.应收款项占用资金量过大。应收款项中的相当一部分不是由真正销售产生,常见的错弊有:股东投资不到位或抽逃资本,以借款的形式挂在“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科目上,三年后伺机作坏账处理;虚假销售,下年初做退货处理;收到欠款不冲账,列进“小金库”;不计提坏账预备;长期应收款无法收回也不做坏账处理,借以粉饰财务状况在“其他应收款”中隐含长期投资项目,在收回投资收益时冲减其他科目或将收益直接转存,形成“小金库”;隐含非法活动,将资金划出以从事私人牟利,如炒股、以个人名义注册公司等;隐含各种损失,借以粉饰经营成果。  3.随意调节利润,如:折旧计提不实,企业为了少交所得税而多提折旧或为了减少账面亏损少提折旧,将任意调整折旧政策作为调控利润的手段和杠柿递延资产的构成和摊销分歧规,将不应列进递延资产的治理用度、财务用度等列进以调增利润;通过延长或缩短摊销年限的方法,不摊、少摊或多摊递延资产来调控利润;用待摊费隐瞒或加大亏损,将待摊用度作为隐蔽亏损的避风港,把发生的大笔用度挂人该账户,不在一年内及时摊销,从而形成了潜亏;应摊销的用度不摊、少摊、多摊,以调节利润。  4.收进不进账,偷逃税金。销售产品不开发票,只开不正规的内部收据,借以不进账、逃避税务部分的检查;将收进挂在应付款、预收款上,长期不转销;用产品兑换原材料及抵偿债务时,不做销售处理;销售副产品、展销品、试制品,未办理进库的残次品、自制半成品等直接冲减本钱而不作销售处理;销售边角余料或利用边角余料生产的产品,不纳进会计记录,而计进“小金库”。  5.随意结转销售本钱。常见的方法有:在分配生产用度时,故意少留或多留在产品本钱,调节产成品本钱,进而产品销售本钱;将收到的销售款直接冲减生产本钱或将产品本钱直接转进往来账户,隐瞒收进和本钱;违反配比原则,少转、不转或多转产品销售本钱3随意变更用度分配方法和本钱方法借以调节产品销售本钱,造成了本钱数据的严重失实。  6.纳税所得额计算和应交税金不正确。如对应做调整的超标准工资用度及附加用度、白酒生产企业等的广告费、超标准的业务招待费、超标准的利息支出和捐赠支出等,不做纳税调整,或不按规定调整;各种财产损失不经税务机关批准,直接计进损益,不做纳税调整;不按规定年限弥补亏损,将税后弥补亏损改为税前弥补,偷逃企业所得税。  之所以在年报中出现一系列的题目,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有的企业由于规模小、经营活动简单,内部控制通常比较薄弱或不够健全,治理工作包括会计工作缺乏依据,或执行起来打折扣甚至根本不执行,增加了错弊的可能性;有的企业因投资主体未几,所有权往往集中在少数个人手里,加之企业的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密切相关,投资者就很有可能为了企业或自己的利益而弄虚作假,损害国家利益;有的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合一,企业主和少数治理职员在企业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有的企业固然制定了内部控制,但内部控制的具体执行却受到企业主和少数治理职员意志的支配,轻易产生主观武断、盲目决策、践踏内部控制等情况。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也会导致审计的基础薄弱,使审计工作量加大,审计风险增加。  二、社会会计对企业财务题目的对策  (一)验资中避免欺诈的对策  1.制定验资计划是进步审计质量、避免在验资中受到欺诈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验资计划是按照验资委托书的和要求,对验资项目的组织实施做出的规划安排。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在接受委托后,应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科学严密的验资程序和工作计划,并在验资程序计划中列出具体的工作步骤。  2.对客户提供的证实其投进资本的文件资料,应根据资料的不同来源等情况,采用鉴别、查询、核对等方法来辨别真伪,若投进资本是现金,则现金必须解人事务所指定银行验资专产,待事务所账户正式收到现金投进进账单后,才能确认此款已收到。  3.为防止客户的实物出资与文件资料所列的数额不符,审计职员应深进企业,运用盘查、复核、鉴定、查询等方法查验其已作投资的资产的数目、质量、价格和产权回属。  (二)对上市公司未决诉讼等题目的对策  与往年相比,年报审计报告中较多发表拒尽表示意见的原因,除了上市公司本身在财务与经营上存在较多题目外,也与审计环境变化有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制环境的变化,相关法规不断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注册会计师的风险观念和责任也进一步增强;二是《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的颁布使审计规范更加明确,注册会计师有了较完整的执业依据,执业水平有所进步;三是政府部分意识到注册会计师在证券市场信息表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加强了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力度。因此,可以看出,根据在审计过程中接触到的实际情况,只要能够公道地确定因某些特别重大事项导致难以对会计报表整体表态,就可以对上市公司年报拒尽表示意见。  (三)年报中应采取的审计对策  1.审计计划阶段  首先,慎重接受委托。审计主体在接受客户委托时应初步调查客户的委托动机和信誉情况。一般对以下几种情况应考虑拒尽接受委托:(1)会计记录不完整,使会计报表审计缺乏必要的审计证据,不能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2)内部控制不存在或没有有效执行,使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错弊的可能性很大,审计职员承受的审计风险大;(:)治理职员品行不端,不讲信誉,弄虚作假和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弊的可能性大,审计风险高。当然,假如审计职员以为经过具体审计可以有一定把握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程度,而被审计单位也愿意支付追加的审计用度,则可接受审计委托。  其次,审计目的要有所偏重。审计的目的是对会计报表的“正当性”、“公允性”、“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任何企业的审计三性都要均衡考虑,有的企业自身的客观情况决定审计时目标应有所偏重,目前应较多关注“正当性”审计目标。  再次,适当了解内部控制。在审计中,应适当了解客户的内部控制,除了了解内部控制的政策和程序,还应观察和了解其有关活动的运作情况和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方式,这是每次报表审计都必须执行的程序。  2.审计实施阶段  首先,采用主要证实法作为初步审计谋略,考虑是否进行符合性测试。有的内部控制不存在或失效的可能性较大,控制风险较高,可在了解内部控制的基础上,不进行符合性测试,而直接进行较具体的实质性测试,以降低审计风险,进步审计效率。  其次,在审计实施过程中,获取有效审计证据应重点关注下列事项:(1)重点关注的资产负债表项目有:银行存款、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递延资产、预收款项、其他应付款、应交税金等。此外,还应对资产有无抵押、有无账外资产和负债的完整性予以特别关注。(2)对损益表的审计应先采用性复核的,将有关项目的金额与以前的有关指标进行对比,对存在较大波动的项目,重点分析其波动的公道性,并追查至相关账户及凭证,调查交易事项。如通过分析净利润增长和营业收进的增长,发现本年度营业收进增长速度,但净利润没有增长或增长缓慢,则可判定企业夸大本钱用度、隐瞒利润的可能性大,应实施相关分析,重点审计本钱用度和收进账户,以终极揭示的实质。  再次,加强对重要交易事项和复杂业务的审查。一些重要的交易事项如一次性支出较大的业务、没有正当单据的业务、怀疑是私人支出的业务等,都需要特别关注。同时应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对其会计有可能涉及的复杂业务充分了解,重点检查这些业务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3.审计报告阶段  首先,重新评价审计风险和重要性水平。有的企业的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都比较高,进进审计终结阶段,审计职员在出具审计报告前,必须对审计风险和重要性水平重新评估,评估时要密切联系治理当局的态度、意向、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错弊的金额和数目等,来判定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  其次,恰当地发表审计意见。审计职员以经过整理的审计工作底稿为依据,根据被审计单位是否接受其提出的调整意见等情况,确定审计意见和措辞。  三、审计的方向  随着市场和法规体系的完善,民营企业规范地走上公司化道路。其经营治理者为了向所有股东或投资者汇报并分享公司所得,就聘请具有“双向独立”、有一定职业道德和职业水平的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进行鉴证。同时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大,名副实在地成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经济***”。可见,社会审计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经济监视体系中扮演主要角色,并以其“独立性”、“职业化”的突出特征占领审计市场。  (一)审计模式的发展  1.社会审计主体模式的发展战略  随着我国注册会计行业走向国际化,我们的发展战略是:培养、发展名牌注册会计师和名牌团体会计师事务所,并建立起以风险为导向、以注册会计师智力资本为条件、以质量控制为核心的团体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以行业自律与法规监控相结合的宏观治理体制。  2.审计行为规范模式的完善  公道有效的行为规范模式,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层是体系,第二层是行业规范体系。所以,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社会审计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有效鉴戒国际经验,建立起以《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为基本审计法规,以《公司法》、《会计法》、《证券法》、《税法》等行业监控法规为的审计法规体系;建立以审计准则为核心的行为规范体系。  3.审计行为监控机制的建立  从某种意义上讲,审计职能和作用的体现,就是审计行为的结果。那么,审计行为结果必将满足审计的经济监视、经济评价、经济鉴证基本职能的要求。所以,若审计行为不当或失控必将引起经济监视失效或失败、经济鉴证无效或不可信、经济评价失真,将给市场经济带来危害,给社会各经济利益关系人带来损害。所以,审计行为监控机制是保证审计信誉、质量的有效措施,是审计模式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4.审计模式的发展  信息与通讯技术在会计服务领域的广泛与普及,将为会计师事务所开拓新的服务业务提供商机。随着“电子商场”,“电子商务”的迅速增加,如何验证网上交易的可靠性、减少网上交易的风险性,将成为会计师事务所业务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二)社会审计的发展趋势  1.社会审计的规模化趋势  会计师事务所属于人才密集型行业,走规模化道路能大大降低人力本钱,提升竞争力,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使自身形成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牌。1998年度美国五大会计公司雇员总人数达466,000人,最多的一家有146,000人,最少的也有61,000人。在我国,雇员人数在200人以上、年营业额超过4,000万人民币的会计师事务所凤毛麟角。随着我国会计市场的日益开放,国外大会计公司对我国会计市场虎视眈眈,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走规模化道路来增强竞争力势在必行。  2.社会审计的国际化趋势  国际通用财务报告准则体系的逐步完善将有效减少各国财务实践的分化,促进国际资本活动和世界经济发展。国内会计市场的开放程度以及我国进一步开放的态度,既为境外会计师和会计公司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也为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国际合作提供了机遇。

【论社会审计在解决企业财务题目中的作用】相关文章:

论治理审计的三大作用12-09

论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03-22

论企业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12-09

论乡土社会中的纠纷及其解决03-26

论审计证据与审计风险03-24

论契约型渠道组织解决分销渠道冲突的作用03-23

论审计目的03-24

论用益物权的特征及其社会作用03-20

现代审计产权论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