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计风险模型的改进与实施障碍
【摘 要】文章在分析了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缺陷的基础上,阐述了新审计风险模型的内容及优越性。最后,针对我国的实际环境,提出了采用新审计风险模型所面临的题目,从而为准则实施职员提供了参考。【关键词】审计风险模型 重大错报风险 风险导向审计
一、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缺陷
(一)割裂了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审计风险要素就像一个层次分明的网,财务报表的总体错报风险通过内部控制和审计活动层层过滤,被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之下。但在实务中,审计职员很轻易人为割裂两者的内在联系,而只依靠对控制风险所作的粗放型评估来直接、大致确定检查风险水平,再据此规划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这就导致了实务中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相互脱节,从而加大了审计风险。
(二)审计职员易于忽视固有风险评估
由于在假设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的条件下而往单独评估认定的固有风险有显见的难度,再加上直接假定认定的固有风险为高水平被公以为稳健的做法,这样极轻易导致不少事务所及审计职员不重视对固有风险的评估,多采用将固有风险定为最高水平即100%的做法。
(三)对治理层舞弊甄别失败
由于实务中对固有风险的评估流于形式,审计的出发点便从了解内部控制制度、评价控制风险开始。假如审计职员不把审计视角扩展到内部控制以外,就很轻易受到蒙蔽和欺骗,不能发现由于内部控制失效所导致的会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和舞弊行为。
(四)缺乏对财务报表的整体审计风险进行把握和控制
原风险模型侧重于指导认定层次的审计测试工作,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应对重视不够,进而必然会影响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检查效果。固然该风险模型要求在评估固有风险时应当从会计报表层次和账户余额层次两个方而加以考虑,但在评估控制风险时却并不涉及报表层次,只能要求审计职员对各重要账户或交易种别的相关认定所涉及的控制风险进行评估。这种不注重从宏观层而上了解企业及其环境,而仅从较低层而上评估风险。假如不深进考虑会计报表背后的东西,就不能对会计报表项目余额得出一个公道的期看。
二、审计风险模型的改进
(一)新审计风险模型的先容
新审计准则以为审计风险由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用模型表示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是的存在可能是由于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行业状况、外界环境以及经营风险的影响,也可能是由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无法有效地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错报。影响审计风险的另一个因素是检查风险,检查风险是审计职员自身可以控制的风险,它的高低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公道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职员必须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处环境,以充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并依据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确定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便把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全面了解审计风险模型对审计职员安排审计工作计划非常重要,审计职员可以依据审计风险模型确定被审计单位各个业务循环应收集的审计证据的数目。
(二)新审计风险模型的优越性
1.引进重大错报风险,改进审计理念
新审计风险模型体现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向重大错报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转变。这个转变明确了审计工作以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作为出发点和导向。该模型还校正了传统审计模式下以评估客户经营风险为中心的审计思想,夸大注册会计师应从多方面了解客户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新审计风险准则及模型明确规定,了解客户及其环境,包括了解客户的目标、战略以及可能导致会计报表重大错报的相关经营风险,而不是了解和评估全部的经营风险。
2.以风险评估为审计出发点,有利于审计质量的进步
新的审计风险模型要求的审计出发点为风险评估程序,其次才是针对重大错报风险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即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在这一模型下,审计职员在审计的所有阶段都要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并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实施更为严格的风险评估程序,而不能忽略固有风险的评估,直接将风险定为高水平。这就改善了旧审计风险模型在固有风险评估方面的缺陷,对于甄别治理者舞弊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3.审计程序的设计有的放矢,进步了审计效率
新审计风险模型保证了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审计程序有的放矢。新审计模型,首先要求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除内部环境外还包括行业状况、监管环境、企业的性质,以及目标、战略和相关经营风险等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分别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对于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应根据评估结果设定总体应对措施。对于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应以此为依据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两方面的审计措施结合,终极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4.从宏观来看:顺应国际趋势,适应国内环境
纵观整个审计准则,新审计风险模型所代表的全新的审计理念,在一般原则与责任的审计准则以及其他具体相关的审计准则中都有体现,都夸大对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处内外环境的了解和评价。很显然,准则框架体系全面渗透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要求注册会计师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观念贯串于审计全过程。
三、我国运用新审计风险模型存在的困难
(一)风险评估所需数据的限制
评估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要求对企业的业务、市场状况、治理层,甚至企业所处行业整体的经营状况和市场状况等因素都要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大多没有经济方面、法律方面等多元化的背景,数据积累严重不足。这是我们目前实施新审计风险模型的最大障碍。
(二)会计师事务所运用这一模型进行审计的动力不足
一方面,新的审计风险模型要求审计职员在审计之前对企业各个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并且还需要有更多审计经验的合伙人及高级审计职员的参与,职员本钱会比较高。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存在审计关系的失衡及审计责任的缺位,市场上仍然缺乏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我国对审计职员的民事责任制度仍不够健全,审计职员被起诉的风险仍然较低。因此,在我国当前的执业环境下,尽大部分事务所没有动力投进巨大的本钱来开展新的审计模式。
(三)审计职员的知识和经验储备不足
新审计风险模型的运用要求审计职员改变审计思路,熟悉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状况,法律与监管环境,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经营目标、战略和相关经营风险,内部控制等知识,这需要审计职员扩大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并具备很强的专业判定能力。但目前,我国审计职员总体而言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丰富的执业经验,职业判定能力还不是很强,而且长期以来,我国审计职员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过于集中在会计审计方面,可能无法满足风险评估时对知识的多元化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春华.浅析新准则下的审计风险模型.财经界(下半月刊)[J].2006,9.
[2]崔慧静.审计风险模型改进分析.财会通讯(学术版)[J].2007,4.
[3]张龙平,聂曼曼.试论新审计风险模型的理论进步与运用.审计研究,2005,4.
[4]罗洪霞.风险导向审计应用研究及思考.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2.
【浅谈审计风险模型的改进与实施障碍】相关文章:
浅谈审计风险模型的改进及实施障碍03-02
审计风险模型探讨03-23
浅谈审计风险03-20
试论审计风险模型的改良03-20
审计风险模型的演进及应用03-07
浅谈离任审计风险03-24
现行审计风险模型的缺陷与重构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