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知识治理审计报告研究
[摘 要] 针对知识治理审计报告的研究目前还是一个空缺,笔者以为它是一个审计意见的载体,具有建设性和防护性的作用。文章对知识治理审计报告的要素和编制要领进行了探讨。[关键词] 知识治理 审计报告 作用 要素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治理作为重要的治理思想越来越多地受到组织的关注。但知识治理审计却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致使知识治理项目的成功率大打折扣。而针对知识治理审计报告研究更是闻所未闻。笔者“小试牛刀”,以期抛砖引玉,丰富知识治理理论。
一、知识治理审计报告的定义
固然知识治理审计已经开始在一些组织中实施应用, 但知识治理审计报告却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审计报告是指“审计师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发表意见或无法发表意见的书面文件。”根据这个定义,笔者以为知识治理审计报告也至少应该体现审计依据、审计对象、审计时间等基本要素。目前知识治理审计尚未形成同一的标准,使用较多有HyA-K-Audit、Delphi Group 的KM2、F. W. Horton 的InfoMap 法等。知识治理审计的对象是组织内的知识、知识工作者、知识环境、知识的收集、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审计时间对于财务审计来讲一般都是事后审计,而知识治理审计事前、事中、事后都可以。因此笔者以为,知识治理审计报告就是审计师依据一定的审计方法,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项目发表审计意见或无法发表审计的书面文件。此处提到的“无法发表审计意见”是由于审计师可能受到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无法收集到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意见的情形。
二、知识治理审计报告的作用
1.防护性作用
知识治理的实施已经掀起一股***。然而当前的统计数据表明,知识治理项目的成功率最多只有15%。产业分析家猜测, 到2003 年仅财富500 强就会由于知识治理项目的失败损失315亿美元。审计师通过出具不同类型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可以进步或降低企业决策者对知识治理项目的依靠或期看程度。帮助组织了解到底需要哪些知识以及如何治理这些知识。因此,知识治理审计报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被审计单位的财产、债权人和股东的权益及企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起到保护作用,能够对知识治理部分盲目的或缺乏效果、效率、经济性的项目起到制约作用。
2.建设性作用
知识治理审计报告着眼于组织治理部分的战略、控制、目标、结构及决策的最优性,它是在对公司知识资源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考察和评估的基础上提出诊断性和猜测性的审计意见。知识治理审计报告应该指出知识及其治理的症结所在,如决信息超载、重复劳动造成的交流本钱高、效率低下等题目,揭示信息供给方面的差别和信息流程中缺失的环节,帮助组织识别信息需求并将其与组织的信息资源相匹配,进步知识治理实践,显示价值链在人、组织和顾客中形成的过程,指出通过知识共享和组织学习应用杠杆作用的方式和途径。 三、知识治理审计报告的要素
根据详略程度,审计报告可以分为简式审计报告和详式审计报告;按照使用目的可以分为公布目的审计报告和非公布目的的审计。笔者以为知识治理审计报告主要用于指出知识及其治理存在的题目和帮助组织改善经营治理,故应当属于详式审计报告和非公布目的的审计报告。根据审计文书的基本要求,其要素应该包括以下八项:
1.标题。全面的知识治理审计报告的标题应该为“关于 (被审计单位) (时间) 的 知识治理审计报告。专题知识治理审计报告的标题应在(时间)后面加上专题名称。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应该写全称,避免引起误解;时间可以是被审计事项已经或将要发生的时间,也可以是正在发生的时间。
2.收件人。审计报告的收件人一般是业务的委托人或授权人。假如是外部审计,委托单位与外部审计机构一般会签署业务约定书(合同),此时的收件人应是审计师按照业务约定书的要求致送审计报告的对象;假如是内部审计,则审计项目往往是治理部分授权审计,此时审计报告的收件人为授权人。
3.引言段。知识治理审计报告的引言段应当依次说明审计立项的依据;被审计事项的性质和范围;审计事项的要求和执行时间;其中审计对象的范围至少应当指明知识治理项目实施的时间和部分;审计事项的要求和执行时间是业务约定书或授权人的具体要求。
4.范围段。知识治理审计报告的的范围段应当说明已经实施的审计工作;所依据的审计标准;审计责任等。审计工作应当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计划和实施了审计程序,这些审计工作足以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师的审计意见。审计责任应当指出知识治理审计报告属于诊断性的治理建议,仅供治理部分内部参考,因使用不当造成的后果与审计师和审计单位无关,即不承担法律责任。
5.意见段。意见段应该是知识治理审计报告的核心部分,因而也就占据了审计报告的最大篇幅。一份审计报告的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意见段。这一段应该具体说明以下三个具体内容:
(1)对被审计事项的基本评价。审计师应当描述知识治理在组织中的战略地位、知识治理的基础建设、知识治理实施模式或战略、知识治理实施现状、知识治理部分的人力资源、知识治理实施的安全性和效益性等。进行了上述有关内容的说明以后,审计师对被审计事项做出了基本的评价,总括性的说明被审计事项的优劣。在基本评价的基础上对成绩、题目进行分析。
(2)主要成绩和题目。知识治理的事后或事中审计要说明主要经验和成绩、不足和缺陷。审计报告应当描述知识收集、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的情况及意识;描述信息流的有序性和及时性;评价学习机制、商务智能和知识储备途径等;说明在知识治理实践过程中特定的人对特定的知识资源拥有的安全和权限级别;评价知识获取的安全性和及时性;评价知识治理职员素质和知识治理绩效等。在分析的基础上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指出题目,吸取教训。
知识治理的事前审计要分析组织的知识基础和知识需求,找出知识差距和知识流,并判定它们对经营目标的影响,以确定组织知识治理的战略或知识治理的实施模型是否科学公道。报告最后要说明知识治理项目的可行性,提出猜测性的报告。其目的是减少决策失误,实现决策科学化。
(3)改进意见和建议。这部分内容不是必须的,即假如项目可行或实施效果良好,则可以省略。但假如知识治理项目存在重大缺陷,此处应该是知识治理审计报告的重要内容。此时审计师应该针对审计项目存在的题目和不足之处提出意见和建议,包括:解决题目的办法、可以采取的措施、可供选择的方案等。但此处应当说明,这些建议仅供内部参考、不具备鉴证作用。
6.审计师签名盖章。知识治理审计报告应当由项目负责人(或审计组组长)签名盖章。社会审计还应该加盖事务所合伙人或主任会计师的章。
7.审计机构及地址。审计报告应当载明审计机构的名称及地址,并加盖审计机构的公章。
8.报告日期。审计报告最后应当写明审计报告日期。审计报告日期为审计工作完成日,即应当实施的审计程序均已经实施完毕。
四、知识治理审计报告的编制要领
知识治理审计报告的编制人应当是项目负责人或审计组组长。由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千差万别,因此以上八个要素在审计报告中地位、所占篇幅不尽相同。审计师应该根据实际需要来表达这些内容。为了保证权威性,在写作中应该留意以下要领:
1.要根据知识治理的审计目标进行严格选材。它包括陈述的真实性、优劣性、差距性和潜伏性的各种题材。要有事实、有数据、有比较、有分析。
2.要依据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安排好报告的结构。由于结构是报告的骨架,是科学组织报告材料的必要手段,既要体现出完整性,又要顺理成章。防止公式化倾向。
3.留意措辞。知识治理审计报告在本质上属于治理审计范畴,其语言应体现出“评价和建议”。意见段的开头应该使用“我们以为”的术语,而不宜使用“我们确信”或“我们保证”等尽对化的语言,“尽对可行”、“完全正确”会误导治理部分的决策。同时也应避免使用模糊不清、态度暧昧的语言,如“大致可以”、“基本可行”等,这样的语言会降低审计报告的权威性和可信性。
4.审计报告提交或出具之前,应充分听取知识治理专家的意见,使审计报告的内容经得起推敲,更令人信服。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初版,368
[2]冯 静:知识治理实施的第一步——知识审计[J].情报科学,2004(5)
[3]石爱中 胡继荣:审计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350
【知识治理审计报告研究】相关文章:
供给链企业间的知识治理研究03-24
关于企业组织文化与知识治理模型整合的研究03-21
知识治理与科学治理的渊源探讨03-20
外包的动态治理研究03-24
盈余治理题目研究03-22
MIS的混沌治理研究03-23
基于价值治理的企业本钱治理模式研究02-27
知识治理组织创新的基点03-29
建筑企业治理创新研究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