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解析基层银行操纵风险“管控难”
当前,操纵风险“管控难”已成为基层银行一致呼声。为什么难?难在何处?笔者作以下剖析,并提出几点解难之策。一、操纵风险治理熟悉上存有误区
误区之一:以为操纵风险是“操纵中”或是“操纵职员”的风险。银监会往年发布的《贸易银行操纵风险治理指引》中指出:“操纵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题目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它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误区之二:以为操纵风险事件之间是孤立的,毫无联系的,从而缺乏对操纵风险的整体熟悉、把握和管控。表象上看,员工操纵失误、关键岗位职员流失、“跳槽”以及银行员工败德、欺诈行为三者之间并无多大联系,而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难(如往年春季雪灾)更与基层银行无关,由此,很多人得出“操纵风险事件之间并无内在联系,操纵风险属于突发事件”的结论。
误区之三:思想麻痹,“见险不惊”,以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很多基层银行以为操纵风险属于“小毛小病”,对小差错也不必大惊小怪。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平时把操纵风险视为小事,更无应急防范预案、灾难恢复和业务连续机制。
误区之四:以为操纵风险的产生源于“制度缺失”,从而造成“制度建设是个筐,什么题目都往里装”。有的以为,操纵风险如同“雾里看花”,防范它“关键靠制度”,似乎制度是医治操纵风险的“灵丹妙药”。这实际上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熟悉。
误区之五:以为操纵风险产生与“业务发展太快”有关,在基层行既有把“防险与发展”对立起来的,也有“以控险替换发展”的。
误区之六:把防范操纵风险与经营转型对立起来。经营转型是基层银行确当务之急,但不少基层网点跟不上转型的步伐,有的以防控操纵风险为借口,对经营转型无动于衷,“出了题目怪上级,防范风险压下级”;业务转型“做秀”多,防范风险实招少。
误区之七:以为操纵风险治理是内部审计部分的事,与其他部分关联度不大。
二、内部控制机制治理上的缺陷,是导致操纵风险“管控难”的根本原因
银监会《操纵风险治理指引》指出:贸易银行应将加强内部控制作为操纵风险治理的有效手段,并提出十二条相关内控措施。就农行基层机构内控机制而言,还存有很多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度空缺风险。随着农行经营转型、股改步伐加快,基本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在某些地方还存在盲点。二是操纵风险治理政策尚未出台。如操纵风险治理组织架构、权限和责任;操纵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缓释程序;操纵风险报告程序;现有的和新推出的重要产品、业务活动、业务程序、信息科技系统、职员治理、外部因素及其变动、操纵风险评估要求等。这些治理政策要求上级行至今尚未明确,导致基层行无章可循。三是部分制度滞后,业务转型中找不到规矩、版本,审计处罚也找不到依据。如节能减排的“绿色信贷”政策标准基层行心中无数。再如现行的大额现金支付审批制度规定与基层行需求不相适应,处理这些业务随机性较大,特别是碰到节假日,为了方便客户,往往采取事后补签办法。四是制度执行力差,很多规章制度流于形式;上级行只发文件,不抓落实和检查,下级行碰到具体题目,灵活性讲得多,原则性讲得少,甚至以种种理由加以变通;也有的基层行视内控制度为“绊脚石”,内控治理失效、失灵,这也是基层行经营风险增加、发案率反弹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五是人力资源配置不能适应内部控制的要求。由于农行面向“三农”,立足县域经济,基层网点相对稳定,但随着业务量增加,职员结构出现了新矛盾,而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仍按业务量定编定岗,以致出现增加业务品种、扩大业务范围,却没有能按照内控制度要求,在增加的风险环节上公道配置相关职员。所以,基层行混岗操纵、一人多岗题目难以解决,加之部分自律监管不到位、“飞行”检查走形式,经营风险、操纵风险发生也就不可避免了。 三、提出几点解难之策及建议
1.坚持以人为本,培育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由于操纵风险具有内生性特征,这就决定了防范操纵风险应从合规文化教育、内控文化建设进手。当前,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员工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教育,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合规文化,要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教育员工珍惜现有的工作、生活环境、爱岗敬业,自觉抵制各种***,阔别违法乱纪。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业务技能培训,特别是新进行员工的岗位、新业务、新技能培训,每个员工都必须熟知相应的业务流程、内控要求和经办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弄懂、记清规章制度、赏罚规定以及内控的权限责任,打牢思想防线。只有把内控、合规文化教育抓到位、抓到“心”,操纵风险防范才能见实效。
2.端正业务经营思想,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防范风险关系。要果断摒弃只抓业务经营,不抓风险防范的思想,既要加快发展、加快转型,又要审慎经营,安全运行。当前,要明确导向,健全操纵风险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利益导向在防控操纵风险中风向标作用,牢固树立充分揭示风险的内控理念和本钱核算的治理理念。利益导向机制要坚持有利于增强总分行对基层分支机构的控制力,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经营机构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业务转型的活力、动力,有利于纠正“重规模扩张,轻质量安全”的粗放型经营理念和做法。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公道的考核体系,特别是工资分配体系,让员工共享改革发展、转型的成果,为全员重视内控,参与防范风险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3.认真贯彻执行银监会《贸易银行操纵风险治理指引》,把防范操纵风险治理抓到实处。首先,要把合规文化理念贯串到每个员工的日常行为之中,使之成为自觉习惯和行为准则,把操纵风险作为“重点抓”,使操纵风险治理的各项措施细化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节点。其次,建立健全操纵风险治理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要在全系统建立操纵风险防控治理委员会,在基层行要有专门班子来抓,分管行长专管,并明确问责机制、承诺机制、考核机制。当务之急,是总行要尽快制定完善操纵风险治理政策、方法和程序,明确系统内操纵风险计量、计提所需资本。再次,要完善操纵风险治理机制。基层行要根据业务转型的实际,按照业务品种设计标准的业务流程、手册,对重要的岗位、要害环节、敏感的业务风险点制定明确的内控规定,要定期对要害岗位职员进行强制休假制度、定期轮岗和岗位交流制度;要严格授权、授信制度;建立完善、有效的事中控制和事后监视机制;建立健全监视检查和评价、纠错机制;完善案件表露、揭露、查处、赏罚机制;建立操纵风险信息预警报告制度,构建“人控、制控、机控一条龙”管控体系,从而,杜尽操纵风险治理盲区和“断层”。
4.整合监管资源,构建内控与内审联动、互动机制。当前,农行正处在股改关键时期,随着经营转型,原有两级审计派驻体制将有新的变化,二级分行以下内控“三道防线”体系也面临新变化、新情况,但不管内审体制怎么改,内审部分为公司治理结构服务、为经营战略转型服务、为内控体系建设服务、为企业创造价值服务的方向不会变。当前首要任务是搞好内控与内审联动,防止出现“三道防线”断层,内审部分要以股改大局为重,自觉成为内控治理的中坚气力。各业务部分要加大条线自律监管力度,对重点部分、重点岗位、重点环节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控。对一些操纵风险苗头性题目,要早发现、早纠正、早下手。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可以“借力监管”、“联手行动”,实现监管信息资源共享。这样既解决了监管人手不足的矛盾,又避免部分之间重复检查、基层行接待检查过多的题目。
【解析基层银行操纵风险“管控难”】相关文章:
应收账款的风险管03-19
房地产代销合同中的涉税风险管控03-21
应收账款的风险管 理03-20
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应用解析03-07
对规范的管控何以可能03-06
如何管控终端应收账款03-22
铁路施工成本管控状况及途径03-05
团体企业组织管控模式的演变与启示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