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对策论文
一、引言
自1940年诞生时起,内部审计的概念便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将内部审计定义为一种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通过应用系统、规范的方法来评价、改善风险管理、控制过程及治理效果,旨在增加价值、改善组织的运营,帮助组织实现目标。我国则适当借鉴了国际上关于内部审计的界定,将内部审计定义为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通过对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进行审查和评价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相较之下,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重在强调是组织内部的监督、评价活动,审计对象则主要涉及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审查,更符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毕竟,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尚未在我国企业中得以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都开始意识到在新环境下,良好的管理是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十分重要,内部审计的作用也开始得到凸显,尤其在重大财务丑闻屡屡发生的背景下,内部审计对于内控管理、公司风险的事前监督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然而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内部审计在我国企业中还存在着各种“水土不服”的情况,导致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较高,难以发挥其改善组织运营、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作用,因而,对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及成因进行分析十分必要,有助于企业预先进行防范,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二、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风险
(一)受到不恰当外部干预导致错误的审计结论
内部审计虽然早已引入我国企业,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水土不服”,最突出的一点便是,企业管理层普遍缺乏内部审计意识,对内部审计没有足够的了解,由于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经营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不少管理层都将内部审计视为“麻烦事”,利用权力干预内审结果的情况并不罕见。在进行外部审计时,注册会计师通常会对管理层舞弊风险进行评价,与此类似,内部审计也会面临着来自管理层的压力,加之内部审计作为组织结构中的一个构成部分,受到组织领导层级的影响,因而管理层不恰当的外部干预对于内部审计来说并不陌生,在现代治理结构下,管理层与股东存在的代理问题可能会自发地将内部审计推向管理层或相关利益者的对立面,利益相关方出于各种考虑很容易干预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帮助组织发现问题的本质很容易被扭曲。
(二)没有获得足够的审计证据导致的审计风险
根据内部审计的定义,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手段是对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恰当性、合法性以及有效性进行评价,为了完成这一工作,势必要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来获得足够的审计证据支持审计结论,如果审计证据不足,就极容易导致错误的审计结论。导致审计证据不足的情况主要包括:一是由于设计的审计程序不当,导致无法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来为审计结论提供支撑,这也是审计证据不足一个最显著的情况,如果说能够设计足够多的审计程序,或者当审计受限时能使用替代的程序来获得审计证据,那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低审计风险;二是由于审计抽样所带来的风险,鉴于审计工作都是建立在抽样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的资料进行审查,所以样本的不合适、不具代表性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反映总体情况;三是企业组织内部不配合致使审计受限,从而导致审计证据不足,内部审计工作是一个需要组织全员参与的过程,如果其他部门不配合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审计工作的完成。
(三)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评估出现偏差
内部审计工作本质上还是依赖专业人员的职业判断,所以如果内部审计人员没有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可能会得出不恰当的审计结论。其中,在进行职业判断时,对风险和审计证据的评估尤其重要。对审计风险的评估主要是在开展审计工作前,针对审计目标、结合对企业的了解来进行评估,类似外部审计中了解企业环境的步骤,只是,无论是对企业环境、相关管理层还是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内部审计人员都具有天然的优势,根据风险导向原则,内审人员可以决定对某一领域投入多少审计资源,但如果对审计风险的评估出现偏差,就有可能影响审计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如果对获得的审计证据进行评估时出现偏差,也会导致得出错误的审计结论,有时,对审计证据的评估决定了是否需要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并对审计证据的充分性、适当性进行适当判断。
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内部审计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客观性
内部审计之所以能发挥其监督、评价的作用,促进组织对企业的经营进行改善,其根本就在于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客观性,能以一个独立的视角来评价对企业环境、经营状况、内部控制等内容,但是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没有受到足够的保护,这也是内部审计工作受到干扰的重要原因。在很多企业的组织构架中,内部审计部门往往没有足够的权利来开展工作、保证自己不受到管理层人员的干预,有的企业内审部门看似对企业的治理层负责,而实际汇报工作的对象仍旧是企业的管理层,股东只一味关心企业的经营业绩,这就大大降低了内审部门的“实际地位”,甚至在有的企业,内审部门只是隶属于总经理或者财务部门的一个分支,直接受到来自管理层的影响,这便是从形式上和实质上凌驾于内部审计之上,那么受到管理层的压力而得出不恰当的审计结论就不奇怪了。
(二)内部审计对象的范围大、内容复杂,内部审计方法落后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规模扩大,业务也越来越复杂,这就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内部审计的对象、内容都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变,从单个企业内部审计扩展到集团企业、大型股份公司、连锁经营企业等,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层级结构更为复杂,交易形式和交易内容也日趋复杂,尤其涉及母、子公司以及子公司之间内部交易,再加上企业重组、并购、改制等业务活动日趋频繁,内部审计的内容更复杂,从传统的财务内部审计发展为经济责任、经济决策、效益、管理审计等,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内部审计的风险。而在另一方面,对应的审计方法却没有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由于内部审计发展时间较短,所以很多内部审计仍旧使用财务审计的方法和手段,依靠对传统的凭证、账簿等资料进行随机抽样来发现问题,而没有根据不同的审计对象和审计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得不到保证。
(三)内部审计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素养
内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很依赖内审人员的专业素质,但在实际情况中,专业人员的能力参差不齐,大部分审计人员并非专业出身,甚至不少内审人员是由财务人员、行政人员兼任,或者是部分部门领导人员担任,并没有掌握足够的内部审计知识,难以控制审计风险,直接影响审计质量,而企业也没有予以内部审计足够的重视,缺乏对内审人员的培养,后续教育不足,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因而难以满足难度不断增大的内部审计工作要求。与此同时,出于成本的考虑,内部审计部门往往规模偏小,人员不足,总体审计力量较为薄弱,因而无法对企业实施足够有效的监控,也难以完成所必须的审计程序,进一步增大了差错、漏洞未被发现或者不恰当判断审计证据而得出错误审计结论的风险。
四、防范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一些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内审制度,赋予内部审计足够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要发挥作用,首先就要赋予内部审计足够的独立性,保证其能够客观、公正、不受干扰地完成内部审计工作,要达到这一目标,企业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一是可以从制度建立的层面入手,将内部审计作为一种常规制度确定下来,并向企业的所有员工进行传达,用完善的内审制度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包括常规内部审计的时间、范围,各个部门的相关职责,不恰当干预内部审计的表现以及应当受到的惩罚;二是企业要注意向全体员工传达内部审计的作用和重要性,鼓励员工了解内部审计的基本内容,内部审计并非对员工工作内容的勘错,而是协助各部门更好地完成目标,扭转各部门对内审的偏见,特别是管理层员工,更要学习内部审计的相关内容,避免对内部审计的过多干预;三是保证内审部门形式上独立的独立性,内审部门不得隶属于其他任何部门,直接对股东大会负责,将内部审计的结果向治理层汇报,同时考虑赋予内部审计部门足够的权限,内审部门有权要求其他部门配合内部审计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审计工作能得到各部门的支持,保障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改进审计方法、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
为了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审计工作,适宜复杂的经营环境,内部审计方法应与时俱进地进行改进,以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首先,可以考虑引进风险导向的审计模式,根据内部审计的目标进行风险分析,以风险评估结果和控制为出发点来制定审计计划,包括审计资源的投向领域、具体审计方法的选定、审计人员的分配、多重审计复核的流程等,综合运用各种测试方法进行审计,不仅仅是实质性程序,还要结合内控测试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其次,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企业的信息技术运用已越来越广泛,相应的,可以考虑引进审计软件进行审计工作,将一些常规性的审计程序程式化、流程化,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同时,运用审计软件可以更好地进行授权控制,避免受到过多的认为干预,相较于人工,审计软件可以处理更多的数据,并且减少人为失误带来的审计错误;最后,内部审计工作可以考虑与外部审计相结合,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公众公司以及一些大型的集团企业往往会在年终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工作,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虽然目标有所差异,但是存在很多工作的重合,因而内部审计也可以借鉴外部审计的工作,如往来款函证、存货监盘结果等,避免重复工作,提高审计效率,而且外部审计的侧重点与内部审计不同,也为内部审计的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
(三)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人才建设
为应对内部审计风险,企业必须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首先,企业要注意配备合格的审计人员,内审人员不得由其他部门的人员进行兼任,在招聘内审人员时,注意选聘专业素质过硬或者经验丰富的人员,注意内审人员的专业背景多样化,避免单一的会计或审计专业背景,而应构建一只知识结构多样化的团队,如果要将企业其他部门的员工内调至内审部门,要注意考核员工的业务水平、实践经验以及内审知识,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准;其次,企业要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包括最新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学习,定期进行考核,保证内审人员知识体系足以胜任内部审计工作,同时,为了增强内审人员的实践经验,还可以结合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培训,对过往的内审工作进行回顾,明确尚存在缺陷的部分,在进行下一次内部审计时进行完善。
五、结语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内部审计对于提高管理水平、改善组织经营状况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是重视,但是,由于内部审计在我国企业中运用的时间并不长,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审计风险,审计质量普遍不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企业需要仔细分析,正视存在的问题,从多个维度采取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如此,才能发挥内部审计的真正作用,才能切实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
【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对策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