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抽样技术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
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充分运用现代 经济 统计技术和 方法 ,以抽样审查代替全面审查,以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在内部审计 发展 的初期,大多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基本上采用全面详查的方法,对所有经济业务和 会计 凭证进行详细核查。而在 企业 生产不断发展,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业务量急剧增长的情况下,无论是从审计成本还是从审计时间上考虑,详细审计必将存在一定的困难。随着内部审计的发展,审计人员逐步在工作中运用审计抽样技术,规范审计抽样工作,提高审计抽样工作的质量。各国都相继制订了审计抽样准则。美国于1981年颁布了审计准则公告第39号(SAS39)审计抽样;我国于1996年制订并发布了《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4号—审计抽样》。
根据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4号—审计抽样》的表述,抽样审计是审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特征。
一、 运用抽样审计的必要性。
1、 社会 经济发展的需要。内部审计产生初期,社会经济活动不复杂,企业规模小,其记录经济业务的会计资料不太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其经济业务不断增多,且日益多样化,尤其是集团公司和跨国公司的出现,使经济业务和会计记录不断增多和日趋复杂,审计人员要对所有的经济业务和会计记录进行全面的详查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不仅成本太高而且非常困难。审计技术和方法要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审计抽样技术得以产生和发展。
2、符合成本和效益的原则。根据审计的重要性原则,审计人员并不需要对所有的经济业务进行全面的判断,只要能恰当的运用审计抽样技术,通过对局部的样本进行审查,便可推断总体特征,可在有限的审计资源条件限制下,收集充分、恰当的审计证据,以形成和支持审计结论。
3、审计结论可靠性高。统计抽样是根据经济统计数学概率论的原理 科学 地确定抽样规模,其抽样风险是可预知的,也是可控制的,样本按随机方法选出,较少主观的因素,其样本结果客观地反映总体特性,抽样结果的有效性不受审计人员的经验和职业判断能力 影响 ,因而其结果更科学、更可靠,但不能认为统计抽样就不需要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对于审计抽样对象确定、估计误差率等均需要审计人员运用个人经验和职业判断。
二、 抽样审计的特点:
1、抽样审计不同于详细审计。详细审计是指百分百地审计对象总体中的全部项目,并根据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意见。而抽样审计是从审计对象总体根据统计原理选取部分样本进行审计,并根据样本推断总体并发表审计意见。
2、审计抽样不能等同于抽查。抽查作为一种技术,可以用于审前调查、确定审计重点、取得审计证据,在使用中无严格要求。而审计抽样作为一种审计方法,需运用统计原理,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抽样方法的要求实施。
3、抽样审计一般可用于逆查、顺查、函证等审计程序,也可用于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但审计师在进行询问、观察、 分析 性复核时则不宜运用审计抽样。
三、 运用统计抽样技术需要考虑的 问题 。
按审计所了解的总体特征不同分为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属性抽样常用于 企业 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其目的是确定被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程度,一般分为固定样本抽样、停一走抽样和发现抽样。变量抽样常用于企业 会计 报表帐户余额的实质性测试,其目的是确定资产或负债项目的误差,一般分单位平均数推算法、差额估算法、比率估算法和货币单位抽样法。
1、关注审计风险。审计风险就是通过审计抽样所得出的审计结论不能完整反映总体情况的不确定性。风险分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而审计抽样与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相关。控制风险是指内部控制不能防止或发现会计报表中重要错报的风险;检查风险则是指审计人员不能正确评估报表数额的风险。在符合性测试中运用抽样技术,可为审计人员提供直接与评价控制风险的有关信息;在实质性测试中运用抽样技术,可帮助审计人员量化检查风险。
2、降低抽样风险。抽样风险是可能出现的抽样导出的审计结论与被审总体特征不相符的可能性,它与由于审计人员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和 方法 或误解审计证据等原因而带来的非抽样风险的性质不同。抽样风险分为二类:一是信赖不足风险(或误拒风险),指抽样结果表明样本项目存在的问题或差错的比例大于被审总体实际存在的问题或差错的比例,它会导致审计人员执行额外的审计程序,降低审计效率。二是信赖过度风险(或误受风险)指抽样结果表明样本项目存在的问题或差错的比例小于被审总体实际存在的问题或差错的比例,这将导致审计人员形成不正确的审计结论。信赖过度风险对内部审计人员来说是最危险的风险,它将使审计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3、了解抽样方法的适用范围。
审计抽样准备为一种 现代 审计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项目审计,当审计对象总体中的项目都很重要、被审计的项目具有较大的审计风险、或从成本效益考虑并不有利时,一般不应采用审计抽样的方法。审计师在确定审计对象时,应充分考虑其相关性和完整性;相关性是指审计对象总体必须符合具体的审计目标;完整性是指在选取审计总体时须包括为实现审计目标所涉及的所有项目。审计风险较大的项目宜采取详查方法,对审计 内容 较多、审计风险相对较小的项目宜采取抽样审计,并结合 分析 性复核手段,将审计风险降至最低。这其中的关键在根据各种抽样方法的特点,做好抽样样本的设计,主要根据审计经验做好审计误差、评估抽样风险、确定总体误差等设计工作。
统计抽样技术的运用必须以企业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前提,企业具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则 经济 活动中发生的错误和弊端的可能性必会减少,即使发生了错误和弊端也能迅速发现;但统计抽样要求审计人员有较多的抽样专业知识,并需要较为繁复的 计算 和处理, 目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 发展 ,已有专门的抽样软件,利用计算机进行随机抽样,繁复的计算和处理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尽管统计抽样具有较多的优点,并解决了非统计抽样难于解决的问题,但在某种情况下,判断抽样仍有具运用的必要性。
【浅谈抽样技术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相关文章:
浅谈Exce软件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04-02
关于统计抽样在审计实务中的应对的论文11-21
论谈判技巧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03-24
浅谈余额调节表在审计中的运用03-24
浅谈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运用03-23
浅谈电脑音乐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03-21
浅谈重要性概念在审计中的运用12-13
浅谈计算机审计的运用03-22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03-20
浅谈视觉语言在包装中的运用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