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内部审计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部审计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内部审计论文1
摘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进行了研究:第一,深刻分析了构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必要性;其次,针对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最后,具体提出了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措施,旨在提升企业集团内部的审计制度水平,从而从实现企业集团的高效、科学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完善措施
一、构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必要性
(一)能够促进企业内部审计的规范性,提升审计效果
企业在进行内部相关制度的规范进程中,不仅能提升审计内部的规范程度,而且会辐射到企业的其他部门,有利于企业整体水平的综合提升。在企业内部出现的意外不规范行为,可以及时规避并且能够得到妥善安置,确保企业内部以及整个企业的稳定、安全发展。在企业内部进行审计,有利于遏制企业的偷税漏税行为,以及各种包庇、为自己谋私利的不正当行为出现。
(二)能够帮助相关人员规范意识,促进规范团队的形成
企业内部的相关审计人员,决定着企业审计工作实施的真实效果,对企业影响较大。专业、负责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确切的信息,能够督促企业科学地发展。为确保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水平,企业还需要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从而确保审计人员的综合水平,以及企业的整体水平。
(三)能够确保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重要地位
科学、专业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能够充分凸显审计机构在企业内部的重要地位,为其形象地树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确保审计机构的权威意义。能够让审计机构与其他部门有了明确地分工,明晰了各部门的职责,尤其是内部审计机构,有利于审计机构开展监督工作。
二、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不够明晰,内审机构与其他部门有部分融合,部分企业甚至不存在这样的专业部门。目前,仍然存在财务与审计的综合部门,丧失了审计机构存在的意义。因而,在具体的实践中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二)审计部门的职能范围模糊
由于部分企业对审计工作的职能有所忽视,因而审计机构与财务部门,亦或者其他部门时常统一管理监督,导致了企业的集团的内部审计工作无法合理开展,审计人员的职能意识较为模糊。现实中,还存在部门职能受到领导的制约,缺乏职能的独立性,因而实施的效果不容乐观,体现出的是领导的意志。
(三)职能实施的范围有限
财务部门对审计人员具有极大的限制,影响着审计人员日常工作。日常中,审计人员主要针对财务、会计部门的数据、表格、凭证等进行监督与检查,审计的内容有限,而对于企业集团的经营发展涉足甚少,因而审计的数据具有片面性,不具有全面考察的意义。
(四)审计技能方式不够理想
审计机构普遍使用的是对账的传统方式,操作技能比较落后与企业发展水平不相符。因为缺乏陷阱的审计方式与技能,因而审计的数据比较落后,效率低下。而且,面对企业运行中的大数据,传统的审计方式运算速度跟不上,并且容易出现数据统计混乱、合计错误等情况。
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措施
(一)组建内部审计机构
根据财会[20xx]7号文《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企业应当设立审计机构,审计机构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等。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应的独立性、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明确职责权限,将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
(二)拓宽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范围
在确保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之后,应及时巩固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明确其职能范围,坚决杜绝职能模糊与混淆的现象再次发生,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机构职能明确之后,必须依据自身的发展壮大,而不断更新职能范围,避免其监督受阻。监督范围可扩展到风险控制等诸多内容,审计的全过程以及数据的来源、统计、影响都应该具体掌握,能够全面分析企业的运行状况,能够控制或规避风险。
(三)实施高效的审计方法
传统的核对账目的方式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了,因而必须转变方式。首先,可以将信息软件技能充分地融入其中,必要时对相关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使其具有信息办公的基本职能;其次,为确保效率的提升,开展信息化审计的技能渗透。将软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与审计技能结合,完善审计信息系统的运行,从而提升审计的工作效率。
(四)形成有效的内部审计报告
内部审计监督建议以审计报告体现,内部审计机构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按照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以审计报告的形式进行报告;审计报告中应包括对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在报告后对审计建议的落实进度进行持续跟踪,以实现内部审计监督的职能。
(五)培养综合素养的审计团队
优秀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审计工作来讲也是一样的,因而需要培养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技能方面,对审计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令其掌握审计的基本技能以及信息技能,掌握专业的硬实力,提升其操作的能力;意识方面,进行法律法规教育,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塑造全面的综合素养,并且乐于为事业学习与进步。
四、结语
虽然企业集团内部的审计制度还不够完善,需要不断加强,但是相信在管理者高度重视、审计人员自身素养提升、社会的监督下,社会企业集团的审计制度会越发的完善,更加全面。
参考文献:
[1]王爱君.企业集团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xx.
[2]苑诗博.浅谈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20xx(13):240-242.
内部审计论文2
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提升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质量和内部控制水平。20xx年10月中注协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全面的、有效地从技术上指引注册会计师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该项审计既可单独进行,也可融合到财务报表审计中,在制度上为两者的整合提供了保障。
一、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关系
内部控制审计是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新兴审计业务。该审计项目在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审计程序、审计取证方法上与财务报表审计是相互关联的,而在审计对象、审计目标和审计报告类型等方面又是不同;基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开展财务报表审计时融入内部控制审计,对于节约审计成本、保证审计质量、和提高审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风险导向审计理念
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都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依赖于对内部控制评估的结果。如某些内控领域存在重大缺陷,注册会计师给予该领域的关注就越多。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它始于财务报表层次,通过对内部控制整体风险的了解,然后,再将关注重点放在企业层次的控制上,并将工作逐渐下移至重大账户、列报及相关认定。这种自上而下的方法充分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显然,两者都体现了“风险导向”,在审计理念上具有一致性,为整合两种审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2、审计程序
在审计程序中都安排了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基于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了解,进而评价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并发表审计意见。而财务报表审计里,注册会计师通过了解和评价财务报表编制的相关内部控制,在认为在需要时进行控制测试,以此确定审计的'范围和重点。审计程序的相同之处,为两者同时实施提供了可能。比如,在了解评估内部控制时发现的问题,既可以为财务报表审计提供依据,也可成为内部控制审计中的证据。
3、审计取证方法
在进行内部控制的了解和评价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都运用了观察、询问、检查、穿行测试等方法,获取有关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审计证据。如果是由同一家事务所实施两种审计,在取证方法上的共性,,为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提供了可行性。
二、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整合的必要性
首先,企业内控制度是否健全与有效,对财务信息质量有重大影响;若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漏报现象,则表明内控制度存在重大缺陷。显然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整合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其次,从审计成本与效率层面看,上市公司承载双重审计费用,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财务负担。而通过两者的整合,减少两次审计所带来的不必要的重复工作,节省人力与财力,提高了效率。再次,从审计风险的层面讲,注册会计师同时收集了财务报表数据与内部控制的相关资料,更加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整体情况,从内部控制的缺陷中容易发现重大错报、漏报的情况,降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
(二)整合的可行性
通过对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关系的分析,双方都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在资料的收集以及审计程序安排上都有可以相互利用的。在审计取证方法上两种审计存在共性,如果是由同一家事务所实施两种审计,将有利于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因此,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在理论上是可以进行整合的。更为重要的是,美国、日本等国家早已推行整合审计,并且效果显著。
三、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内容
(一)总体审计计划的整合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在实施审计之前,都需要编制总体审计计划,其内容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及审计策略、重要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审计工作进度、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及风险的评估等。从中可以看出,诸如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重点审计领域、风险评估等内容都可以实施一次,直接或者略微调整而被利用在内控审计与报表审计中,实现审计计划的整合。
(二)审计过程的整合
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风险导向审计,该导向审计贯穿的是自上而下的审计思想,内部控制审计采用自上而下的审计,这意味着二者在具体方法的选用上,有很多地方是相通的;收集审计证据是围绕审计目标、采用适当的审计方法基础之上的,当实现目标、方法的整合之后,审计证据的整合也就自然完成了,可以一次性收集审计证据,同时用于报表审计与内控审计。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包含了报表审计的内容,也包含了内控审计的内容,可以将工作底稿加以区分,分别归属于报表审计与内控审计,共同部分可以复印,将两份工作底稿分别归类装订。由此可见,在审计过程中,审计方法的选用,审计证据的收集、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都可以进行有效的整合。
(三)审计人员的整合
注册会计师主要是负责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业务从事较少,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内部控制审计,这对注册会计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由同一会计师事务所负责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仅凭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以往的审计经验进行,无形中增加了审计风险。因此,需要对审计人员进行整合,一方面加强对现有注册会计师的培训,另一方面,可以从社会招聘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人员、专家教授充实到审计人员队伍中来,进行指导,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
(四)审计时间的整合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要求必须在次年的 4 月 30 日之前报出,因而报表审计在这之前就应结束,而内部控制审计的截止时间没有强制要求,具有一定的弹性。业务约定书签订后,在编制总体审计计划时就应当整合时间和范围,最迟7-8月,需进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公司整体层面及业务层面的内控制度。10月底11月初再次进场,选取较多样本进行控制测试,为符合基准日前45日需要至少有样本的要求,还会留取1-2个样本,待12月份时再行测试。一般来说,注册会计师在进行报表审计的同时也完成了内部控制审计是最佳选择,这样进场时间最少,也可以减少部分重复工作,但是会计师事务所时常遇到项目时间紧,人员紧缺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注册会计师们自己权衡时间的分配问题。
四、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意义
如果实现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即由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实施两种审计,则提高了资源整合的可能性和效率。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大量的审计程序和审计证据就可以共享,会计师事务所只承担比单一审计略高的成本,却可以收取两份审计费用,显然是符合成本效益原则;通过审计程序和审计资源的整合,将更有利于实现二者的审计目标;在一种审计中获得的结果为另一种审计的判断提供参考信息。例如,可以根据在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缺陷或实质性漏洞,来决定财务报表审计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发现了重大错报,则说明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显然,将两种审计进行整合,有助于更好地发现问题,降低审计风险,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内部审计论文3
目前,我国县级公立医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期,伴随着县级公立医院规模不断扩张,在国家深化医改的同时,也需要构建更加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强化经济内控机制建设,加强县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也变得日益明显。
一、县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概述
(一)县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
依据国家卫计委新发布的《卫生计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征求意见稿),卫生计生系统内部审计是指卫生计生系统各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对本单位及所属机构实施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单位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单位完善治理、提升管理水平、服务能力和实现目标。因此,县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主要工作内容是对医院的药品、设备、卫材、后勤保障服务的采购、基建、绿化、后勤零修、经济合同的订立、财务收支、绩效考核、资产管理、医院经济物价、招投标等方面进行监督和评价等工作。
(二)县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现实意义
我国医改已进入深水区,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以药养医,整合医保制度,建立医疗联合体,在县域内探索医共体建设。基本改革目标为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提高人民群众就医满意度,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由于目前县级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内外环境日趋复杂,医院运营管理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在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加强县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具有其独特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县级公立医院完善组织运营管理防范风险
现代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要求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内部审计是行使监督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县级公立医院在药品、卫材、设备和后勤保障服务的采购,经济合同订立、院内招投标的过程中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监督和评价使其更加规范、合法,也更加阳光透明。
2.有助于县级公立医院规范项目管理
内部审计通过对基建、零星修缮、绿化工程等的审计为医院审减项目资金,节约经济资源和资金成本,规范项目管理。例如笔者所在医院通过对零星修缮,院内小型改造工程的内部审计一年审减资金三十九万多元,同时完善了管理程序。
3.有助于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内部审计通过对绩效考核、资产管理、财务收支的审计可以堵漏防弊,发现医院运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
二、目前县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内部审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可,但是目前在县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实践中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
首先,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国家层面的内部审计法规,只有国家审计署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卫生系统的《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等部门规章,各级审计机关将内部审计人员纳入内部审计协会,各级卫生系统内部审计机构一般设在计财股下,或者单独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由计财股科室人员兼职,从组织上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其次,很多县级公立医院没有制订基本的内部审计制度,只是象征性的成立了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了专职或兼职人员;或者是虽然制订了内部审计制度但没有在院务会、职工代表大会、或以医院文件的方式通过下发,制度的执行得不到保障,形同虚设,从而导致多数医院的内部审计缺乏应有的权威性与约束性。
(二)内部审计专业性不强
目前县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部门人员配备缺乏专业性,基本都是从财务抽调或从其他岗位转行而来,虽然具有財务会计从业经验,但是缺乏工程、审计、计算机、经济法律方面的综合素质,专业胜任能力不强,导致内部审计质量不高,还停留在查错纠弊与防范错误上,并没有形成系统的、规范的内部审计工作方法。
(三)内部审计工作范围比较狭窄
由于县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部门配备的内部审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及专业胜任能力普遍较低,或者有的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重视不够、对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不明确,缺少奖惩监督制度等,致使目前县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范围比较狭窄。有的医院仅是在财务收支、复核凭证上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或者较少参与医院经济工作的其他方面,类似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经济合同审计、内部审计专项调查等都没有开展。有的医院管理层虽然对内部审计工作有所要求但由于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及专业胜任能力不强导致合内部审计工作严重停滞不前,工作范围拓展不开,难以实现县级公立医院风险管理的目标。
(四)内部审计工作创新不足
县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大多都是按照固有的工作模式,或者领导指定的几项工作按步就班进行,缺乏创新意识。有的内部审计人员对自己要求不高,又怕得罪人,思想观念陈旧,甚至有些内部审计人员对自己职能定位不明确,找不到归属感,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到县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五)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县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人员大多都是财务人员转行或兼职,缺乏内部审计综合专业人员,综合业务能力不高,理论知识工作实践都跟不上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要求,导致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不高,内部审计结论权威性不够。
三、加强县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建全各项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制度建设首先应该在国家层面上出台相关规定,从根源上保证内部审计层级的独立性。这样才能指导各系统内部审计建设,各单位层级的内部审计制度建设才能跟上,机构和人员的设置配备才能更加合理,不会出现既是经济业务工作的执行者又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者的局面。其次,建立建全县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制度。按照《卫生计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建立建全单位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使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依,明确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地位以及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权限,真正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二)增强内部审计专业性
内部审计是一项具有专业技术性的工作,专业化的内部审计人员能更好地履行内部审计职责,形成系统规范的内部审计工作方法,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内审结论更加准确和权威。内部审计可以借助外部审计成果来增强专业性,比如引入第三方审计,聘请具有资质的事务所专业人员参与县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并形成审计意见结论。
(三)拓展内部审计工作范围
县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人员不要拘泥于本单位固有的内部审计工作模式,加强学习新的内部审计知识更新理念,改进工作方法,突破审计传统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内部审计工作,在缺少专业技术人员情况下可以开展县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调查,像病人满意度、各种劳动纪律、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资产清查等发现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县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重经济活动、财务收支的监督审计向关注医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转型。
(四)引入第三方审计
由于目前县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人员综合业务专业胜任能力有限,还不能完全符合医院发展对内部审计的要求,因此,应创新审计方式,通过引入第三方审计,一方面弥补内部审计力量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同时也能有助于缓解医院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矛盾。
(五)加强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保证内部审计得以开展的第一要素,在县级公立医院缺乏内部审计高素质复合性人才的情况下,加强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培养;二是引进。建议各级审计机关能够加强内部审计专业化培训,卫生系统内部审计能够定期组织人员学习、开展工作交流,业务培训,推广介绍一些好的内部审计工作经验和方法,以促进基层医院内部审计人才建設。
总之,内部审计是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途径,县级公立医院加强内部审计建设,规范内部审计行为,提升内部审计质量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也是医院发展实现其目标的有力保障。县级公立医院内审部门和人员只有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推动内审工作的良性发展,促进县级公立医院改善经营管理,防患运营风险,实现组织增值。
内部审计论文4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竞争也日趋激烈,各金融机构都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金融业务创新。然而,在很大程度上金融业务创新增加了金融风险。文章从金融业务创新与金融风险的关系、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两方面,同时结合了百色福地金融投资有限公司相关案例,分析并探讨了金融业务创新过程中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金融风险;业务创新;内部审计
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化,金融竞争日趋激烈,各金融机构都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金融业务创新。然而,在很大程度上创新的金融服务增加了金融风险。如何防止金融业务创新和创新金融服务的风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选择是具有现实意义,它将有助于理解金融业务创新的作用内部审计。金融机构只有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才能有效地防范金融服务与金融风险。
一、金融业务创新与金融风险
(一)金融服务和创新的方式内容
中国的金融创新,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同时,创造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的管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后期形成的国际金融市场,一波创新金融工具。从金融工具不是单一存款,股票,演变成各种各样的物种组成的债券等。逃避管制包括产品创新,产品创新,风险转移,提高创新信贷,加大产品创新的灵活性和流动性,降低了产品创新的融资成本。金融服务创新的目标是方便,准确,高效。它是站在提供各种金融服务更全面的角度,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人性化,舒适化的服务更好。金融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包括管制,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变化,技术,竞争等。金融市场的供给和资金需求双方是指使用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各种金融工具的所有金融交易。金融创新使金融原有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新的金融市场不断发展。通过金融交易方法被更新改变,由此形成金融创新框架的一个新的市场。
(二)金融业务创新增加金融风险
诚然,金融业务创新,有利于提高产品的丰富性金融机构,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运行更好的服务,同时促进高效的金融市场的发展完善,同时也有很大的风险,财务风险是指对风险和财务相关的,如,金融产品的风险,金融市场的风险,金融机构的风险。金融创新业务为资产价格,利率,汇率和金融市场的波动再次的产品,而这又进一步加剧资产价格和金融市场的波动。提高先进技术和新工具的应用效率,加强国际资本流动,庞大的国际游资在降低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地改变利率,汇率更为敏感,从而导致资产价格的波动增加。因此,健全内部控制,有效的外部监督和良好的市场纪律是财务稳健运行的三大支柱,并防范风险,以实现关键业务在于其强大的,有效的内部审计工作。
二、相关案例分析
(一)百色福地金融投资有限公司在金融业务创新中的表现
广西分行与国家开发银行,探讨经济发展,“统一贷款平台”建立了“统一贷款平台”的战略中,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和农业产业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在该区域建立了一个新的平台,不仅拓宽了融资新的渠道,也更有利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据统计,“统一贷款平台”,因为天堂的实现必须的“黄金系统平台,”一年多的实施,一直提供到了280万元人民币,为百色市和金融机构等更多的企业,通过金融机构改革的新的创新模式,实现了大家共赢的局面,同时也达到了支持中小企业的目的,一直在为了自己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不断努力,效果是非常的明显,而这一切都得益于金融机构的创新业改革。通过财政财务杠杆的手段,为了确保扶贫资金的主要前提零风险,放大了信贷本金规模直至七次,才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打造扶持农民和扶贫企业,农业和平台扶贫龙头企业获得贷款,以富有成效的平台。产业扶贫,保证专项资金祝福公司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满足30家公司或个人的需求提供融资2300万元,现在有福公司。20xx年6月,百色福地金融作为“百色市中小企业集合信托”的主要赞助商成功签约,这标志着广西第一百色中小企业集合信托产品入驻。10亿人民币信托整体的总规模,该信托已完成2.5亿元成立的第一阶段,由发布计划2年完成,12家企业获得了至少500亿美元的`资本注入,接着分别是三个在50个预计将有左右中小企业参与的,所有的成功都得益于该公司的业务创新。设置“个性化服务”:为了帮助顺利实施百色“田七之家”项目的福地公司,成立了田七种植项目融资服务领导小组,直接指向对接区天启的12个县做和伪人参种植,专业化的服务,量身定制机制,优化业务流程种植者融资担保“绿灯”。目前为止,百色福公司已投入近3000万人民币左右的专项资金。
(二)百色福地金融投资有限公司在金融业务创新存在的难题
1.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百色福地金融投资有限公司有四个内部审计管理系统,主要是:隶属于财务经理层的审计、财务负责人专门管理的审计、副行长分管内部审计工作以及董事会的专门委员会进行监管的审计。当审计人员进行涉及到直接负责人的重大利益问题的审计时,审计人员很可能会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很难客观、真实、公正、全面、深入的开展工作,内部审计人员也很难保持独立性。虽然近年也对银行内部审计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内部审计体制仍然不健全,出于自身考虑的“不负责”和“过度负责”都会影响内部审计的真实性和有效性。2.缺乏先进的审计方法百色福地金融投资有限公司的内部审计的目标目前还只是停留在查错纠弊、防止营私舞弊这类的简单内容上,检查的范围主要是一些银行的财务信息,例如:会计报表和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各项活动的合法性以及规范性,对银行的信贷质量、银行经营业务的合理性、风险管理水平等就很少涉猎。3.人际关系复杂,内部审计工作的扩大影响百色福地金融投资有限公司的内部审计人员缺乏综合能力,不能对具体审计工作提出合理的创新的建议。内审人员的工作长期停留在账本报表凭证,很少能对以往的审计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用综合的方法对审计业务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缺乏创新精神,无法对事情的前因后果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提出一些创新的审计方法。
(三)内部审计在百色福地金融投资有限公司金融业务创新中的重要性
内部审计的作用是为了确保具有改革创新的金融服务的可靠性和可行性。百色福地金融投资有限公司在创新过程中通过该公司通过国家开发银行,科学合理的形式发展自己的审计工作,广西百色分公司的金融投资有限公司的“信用的正确分析系统“的融资模式确保了金融创新机制的可行性。面对金融市场的快速变化,百色福地金融投资有限公司应从原来的事后审计变为内部审计职能事前和事中,调节监督的范围,增强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不断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挖掘审计的潜在价值,让银行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众所周知,商业银行是高风险行业,加强外部监管,防范内部审计是新时代的新要求。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风险为本”将有效地控制经营风险,提高内审能力,优化审计质量。应该提高内部审计的方法,以确定新的产品、新业务的弱点,进行整改,有效的防范风险,提高内部审计职能,提高商业银行的价值和盈利能力。我们要坚持全面审计,突出审计的重点思路,进一步优化审计过程中,综合运用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全面引入风险审计、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业务,以确保审计目标的实现。“我们正在确保零风险,然后用所得的一部分,以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黄炳剑说。内部审计可以非常容易地建立企业创新系统的安全系统。通过对内部审计的学习,使员工能够了解自己的职能范围和任务,真正做到有效的分工,促进各部门的高速协调。因为它涉及到各种金融机构业务创新的业务领域,因此,必须在支持内部审计工作,相应的责任权力分工明确,避免管理只能的重复,根据实际变化的市场需求,并保证永远创新机制,以确保良好的能力,业务创新顺利进行。
三、结论
通过对百色福地业金融投资有限公司的创新业务的分析与讨论,笔者认为,在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过程中,内部审计的作用和意义是非常大的,这直接关系到金融业务创新的可靠性,可行性和安全性,甚至关系到企业发展稳定的关系。一方面,经营活动的部门单位进行监督,促进其合法合规;在另一方面,以领导部门,负责推动经营管理的改进装置,提高经济效率,这需要引起企业高管的关注。
参考文献:
[1]薛宏.内部审计对金融机构创新的作用[J].生产力研究,20xx(08).
[2]柯星角,王恩英.勇创新:内部审计增值的新动力[J].中国农村金融,20xx(04).
[3]高香.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xx.
[4]王晓非.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应用探讨[J].金融经济,20xx(06).
[5]刘妍芳.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J].新视野,20xx(01).
内部审计论文5
财务会计信息是反映组织日常运营的重要数据信息,因此,组织的会计信息质量极其重要。真实的会计信息可以为组织的经济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促进组织的健康发展。
一、内部审计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中的作用
1.保证组织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目前我国部分组织已经实现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但内控制度的执行不够理想,内控制度的执行缺乏有效性,不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因此,要加强组织内部审计工作执行力度,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才能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达到内控管理目的。通过对组织内部日常业务流程进行检查,并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保证组织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监督检查会计人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通过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检查监督职能,确保组织内部相关人员的行为符合组织的制度和法规,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同时对组织的财务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避免财务会计人员违规操作,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失误可以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改,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及时解决问题,可以有效防止组织经济损失。因此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内部审计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中的应用措施
1.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为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一要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立内部审计机构需加以立法支持,明确机构职责及内容,负责组织财务的检查监督工作。二要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通过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规范化、制度化审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明确审计人员的岗位责任,排除外界干扰因素,使得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过程有章可循,有条不紊。三是要加强审计人员的素质。可以通过聘用高素质人才或是加强原有审计人员的知识培训来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进行。四要提高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通过制订内部审计法明确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对审计结果全权负责。同时可以使内部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律可循,提高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2.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
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职能主要是对经济的监督、评价、鉴证、管理四个方面。组织是由多方利益参与者组合而成的,组织的会计信息不可能同时满足各个参与者的需求。因此需要实施内部审计职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通过实施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实现内部审计对组织经济的监督、评价、鉴证、管理。对组织的日常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在经济评价方面进行严格审查,确保组织日常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并根据审计结果进行分析,找出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在经济鉴证方面,要注意保证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对鉴定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组织管理者的工作,为组织管理者的考核做参考。在经济管理方面,结合组织实际情况和审计结果进行分析,为组织的经济决策提出科学的建议,促进组织的发展。
3.扩展内部审计工作范围
扩展内部审计工作范围可以全面地收集组织信息,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组织发展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的扩展需重视组织战略、明确社会责任、加强第三方风险管理和确保信息的安全性。组织战略决定了组织发展目标和组织资源的配置。因此,审计工作要配合组织的组织战略决策工作,利用审计工作优势,以审计结果为组织的经济决策提供依据。明确组织的社会责任对组织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分析组织的社会责任标准,制定相关制度,为组织承担社会责任提供制度支持和审计依据,促进组织承担社会责任。第三方风险主要是合作组织的风险,在市场竞争中,任何商业伙伴本身也存在诸多风险,因此审计工作要对组织的合作伙伴开展调查,有效降低第三方风险。确保信息安全是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组织的信息对组织的发展和风险具有重要影响。由于组织办公的信息化,使得组织办公对信息系统有很强的依赖性,组织的信息一旦泄露会给组织带来巨大风险,因此审计工作要注意确保组织信息的安全性。
三、总结
组织的会计信息对组织的发展极其重要,内部审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有重要影响。通过设立审计机构、完善审计工作制度、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提高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同时加强审计人员的素质,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重要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审计职能,可以提高组织的综合实力,促进组织的发展。
内部审计论文6
摘要:我们认为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都是做好出口贸易活动的关键举措,其中所包含和展现的不仅仅是完整的经营理念,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现代化的管理思维及意识。本文拟从当前茶叶企业出口贸易活动的实施状况认知切入,探究当前茶叶企业出口贸易活动中内部审计与风险控制的问题不足,通过分析茶叶出口贸易活动中内部审计与风险控制的价值作用,从而全面探究做好茶叶企业出口贸易的内部审计与风险控制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茶叶企业;出口贸易;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现代化思维
客观地看,我国的茶叶企业大多是由传统的中小作坊转化而来的,除了少数企业为规模化的现代茶叶企业外,实际上,多数茶叶企业仍然是中小型茶叶企业,而其在具体参与国际出口贸易活动时,其往往会由于经营风险管理的不当,加上其参与出口贸易活动的经验相对薄弱,从而影响了茶叶企业参与整个国际贸易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是茶叶企业出口贸易活动时,所不可缺失的重要诉求。
1当前茶叶企业出口贸易活动的实施状况
随着当前社会大众对饮茶的健康认知不断成熟,如今在整个茶叶产业经营发展进程中,出口贸易活动已经成为整个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不仅如此,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随着国际间贸易交往活动不断成熟,如今各国市场也更为开放,而这实际上就为整个出口贸易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尤其是很多国家能够以更为开发的姿态和理念来拥抱整个进出口贸易活动,从而大大推动了整个茶叶产业的出口贸易发展。对于茶叶产业的经营发展来说,其在当前有着成熟的市场认知和价值诉求,尤其是在全社会对茶叶认可的今天,围绕茶叶的国际进出口贸易格局实际上已经形成。细致化分析茶叶企业出口贸易,我们看到其符合当前整个时代发展趋势,并且与茶叶产业的现代化经营之间有着重要关联。而对于茶叶企业来说,如何才能更好适应整个出口贸易诉求,其需要的将不仅仅是充分考虑茶叶产品出口贸易活动开展的特点,同时也要针对具体的出口贸易活动,充分做好内部审计和风险防范工作。如果我们对整个茶叶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我们看到其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和防控机制,这就大大影响和制约了茶叶企业的现代化经营体系。结合整个时代发展的趋势和具体诉求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实际上也是其现代化经营思维的重要展现。当前国际贸易活动日趋成熟,无论是出口贸易量,还是参与出口贸易的企业数量都在大量上升。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受到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茶叶企业出口贸易活动开展过程中,其面临的具体风险和挑战也在逐渐加大,尤其是在国家保护主义应用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多数企业具体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加。对于参与国际贸易活动的企业来说,其只有严格参照国际贸易惯例,以及具体的法律规范,其能够在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同时,适应出口贸易市场诉求,并且打造属于茶叶企业的出口战略,进而为企业发展谋取相应的优势。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在茶叶企业经营发展中,出口贸易存在诸多不足,尤其是未能将我国经营思维与世界经营诉求之间相关联,从而大大影响了茶叶出口贸易经营的价值与内涵。
2当前茶叶企业出口贸易活动中内部审计与风险控制的问题不足
在当前全球开放格局进一步构建,整个国际进出口贸易的热度大增。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参与出口贸易活动的茶叶企业,也大大增加。如何维护好其发展利益,确保其能够在参与出口贸易时,经济利益得到系统化的维护,这就成为当前茶叶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命题。因此,做好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与控制工作就成为一种常态化工作。在具体经营中,茶叶企业中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而言,表现为:首先,审计人员是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主体,也是增加企业价值的综合性活动。但是想要做好内部审计活动,其对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也有着较高诉求,客观地看,在目前茶叶出口贸易活动中,其企业多为中小型茶叶企业,其参与贸易经营的水平相对较差,缺乏专业的审计人才和风险防范控制人才。在当前会计电算化的系统化应用背景下,如今出口审计工作在开展时,需要充分注重结合这一时代模式,优化审计效果。其次,多数茶叶企业内部缺乏科学的审计机构。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当前诸多茶叶企业出口贸易活动中,其设置的内部审计机构不仅水平较低,而且缺乏必要的权威认知,尤其是专业风险评估与企业内部评估之间的差距较大,甚至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而且难以确保其客观性和精准性。正是由于茶叶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知水平相对有限,从而影响了整个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最后,缺乏理性、科学的内部审计理念。实际上,当茶叶企业参与内部审计工作时,其需要的不仅仅是完善的审计体系,更重要的是要注重从审计活动的价值出发,营造良好的审计意识。但是目前多数茶叶企业本身就缺乏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足够重视,从而就很难使得整个内部审计工作融入实际。而从另外视角看,整个茶叶企业出口贸易活动经营时,其也未能构建系统化的风险控制体系。事实上,风险控制的基础是风险防范,尤其是要求茶叶企业自身能够将风险防范与自身经营活动的系统化实施相结合。客观地看,良好的风险防范控制是一种科学的经营思维,也是能够将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和成本有效控制的途径。而做好风险防范活动,其中所包含的元素是多样化的,除了清晰化的风险把控机制外,还要有完善的应对机制和策略。
3做好茶叶企业出口贸易的内部审计与风险控制的具体策略
从茶叶出口贸易活动经营状况看,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与风险控制的价值作用,其将是整个茶叶企业经营发展的核心动力。对于茶叶企业来说,做好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工作,将是自身经营成本有效把控,经营效益持续提升的关键和重点。就目前茶叶企业出口贸易活动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时代诠释看,想要做好这一工作,就需要:首先必须充分注重提升对内部审计工作和风险控制工作的重视。企业要完善配备专业的审计人才和风险防控队伍,尤其是要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设置该体系。客观地看,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系统化工作,其中所包含和诠释的内容是多样化的,不仅需要我们关注审计活动的各项内涵,同时也需要提高风险防范控制常态化的意识。就目前茶叶企业所参与的出口贸易活动而言,其中所面临的风险是复杂多变的,除了法律风险外,合同风险、物流运输等等都存在风险。而相对于茶叶企业本身来说,其风险防控水平相对有限,所以,在做好内部审计及风险控制时,可以借助外部力量来弥补自身不足。其次,要注重设置风险防范应对机制,事先梳理风险,始终把控风险,事后总结问题,确保茶叶企业能够合理有效的应对其需要面对的各项风险问题。对于茶叶企业来说,要正面去应对其所面临的各项风险,不逃避、不迟疑,而在管理风险时,也要注重对内部岗位进行必要的职责细化,从而打造高水平的风险防范与应对机制。最后,要充分注重完善和优化茶叶企业出口贸易活动的管理体系,将内部审计与风险控制同企业自身的经营相结合,提高重视意识和投入力度。我们看到在茶叶企业经营过程中,其实际上是一个产品营销占主导的企业,其风险始终存在,并且贯穿于每一个细节之中。因此,想要有效满足茶叶企业的经营发展,就必须注重利用各项元素,服务茶叶企业参与对外贸易。
4结语
就当前整个茶叶企业出口贸易活动的特点看,我国茶叶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定优势,尤其是在绿茶市场中,整个茶叶产品占有绝对性优势,而茶叶出口贸易也成为茶叶产业对外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虽然我国茶叶产品对外贸易历史悠久,但是大多情况下,其使用的依旧是传统的经营思维,缺乏必要的现代化理念做铺垫和支撑,这就大大影响了茶叶贸易活动的有效开展。也就说,多数茶叶企业在参与出口贸易活动时,其使用的更多是一种传统思维和理念,缺乏现代化元素的融入体系,其未能对整个风险防范控制工作引起足够重视和关注。
参考文献
[1]姜延书,何思浩.内部审计质量与控制活动有效性研究———基于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耦合关系及沪市上市公司经验证据[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xx(3):219-222.
[2]孔淑红,周甜甜.内部审计质量及其特征因素对外部审计费用的影响———来自深市主板的经验证据[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2):155-156.
[3]王天凤,张珺.出口贸易技术外溢效应的地区差异与吸收能力的门限特征———基于非线性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1):111-113.
内部审计论文7
摘要:近年来,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职能开始转型,其专业涉及面不断扩大,而内部审计人员多为财务、审计专业出身,对组织的主要业务的掌握不全面、不精通,直接制约着审计结果的精度和深度。因此为了加强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发展,自身必须摸索出一套既经济又实用的专业管理之路。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审计
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公立医院管理规模的扩大、运营复杂程度逐渐增加,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面临的工作更加多样化,以某公立医院为例,近年来其内部审计部门组织的审计项目除了原有正常的财务收支情况审计之外,还涉及IT、科研、医用设备、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等多个项目审计,而现有的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远远不能达到要求,自身专业面狭窄与被审计项目专业性强的矛盾十分突出,甚至制约了公立医院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利用医院自身和外部资源以缓解这一矛盾,探索问题的解决路径,是目前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无论是政府采购、建设工程、科研管理还是信息系统,审计组织者必须十分了解其业务流程,弄清风险点所在,有目的性的寻求后期专业支持。比如政府采购风险点之一是技术参数,这一设置容易“量身定做”,因此需要寻求熟悉此类专业设备的技术人员或技术专家;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风险点之一是错套工程定额,需要寻求工程造价方面专业人士的支持;科研管理风险点之一是套取科研专项资金,则需要寻求相关课题方面的专家支持;信息系统项目风险点之一是设计系统数据输入、输出及处理的不可靠,那么需要熟悉SQL语言、数据库技术的专业人员支持。
二、主要路径选择
对于一个审计项目,单位组织并不要求审计组织者们行行拿手、业业精通,而是在于其能够将组织内外相关的资源充分、恰当地利用和调动起来,以较小的投入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以下是某公立医院近些年在内部审计方面的实践探索。
1.成立专业委员会,发挥各种专业委员会作用多年来某公立医院成立了各种专业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具有很强的学科专业性,其组成多为相关专业领域的,且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人员。该医院在其专业管理委员会管理办法中的工作职责条款明确要求:“各专业管理委员会应按照审计需要,积极为医院审计部门提供相关专业咨询”。例如,该医院在20xx年组织了一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专项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其中有一项审计目标是“评价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对内审部门而言,这一目标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为内审人员对这些课题的专业性知之甚少,对于经费使用的相关性都无法保证,更妄谈合理性。此外,由于医学研究具有专业性强、涉及专业分支多的特点,即使是寻求社会中介帮助,作用也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经审计部门及主管领导的多方努力,由医院协调,将相关课题按照专业类别,比如乳腺、肠胃、骨及软组织等进行了划分,分别交于乳腺学术委员会等有关专业管理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按照审计要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专业评价,该项审计因此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此举也直接促使医院修订专业管理委员管理办法,修订后的办法对各专业管理委员会如何协助审计,专业委员会中涉及到的利害人员的回避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内部审计价值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在各专业委员会的协助下更加专业化。对于一些审计项目,设置专门岗位负责对单位组织而言不见得是明智之举,因为它并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医院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为医院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审计组织者充分挖掘利用这一条件,能为审计工作,特别是专项审计工作提供极大便利。因此,使用专业委员会解决审计专业障碍特别用于专业性强、专业鉴定工作量不大、专业分支较多的审计项目。
2.合理使用专业外包单位对于一些工作量大的专业审计项目,则不宜将其专业鉴定任务交于院内专业委员会。这是因为专业委员会委员多为兼职,其主要工作仍然是自身业务工作,不可能也不适合将大量时间用于审计。比如信息系统审计中的业务流程层面的数据输入、处理、输出控制测评,不但需要很专业的计算机专业技能,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对系统设计的关键点进行大面积复核性分析。再比如一项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往往耗资数亿,历时几年,假如专门设置工程预算专业方向的审计人员,则存在一是人员少、工作量大不顶用,二是专业覆盖面不够(工程预算专业方向一般分为装饰、安装、土建),三是项目结束则可能导致人员闲置的问题。对于此类审计项目较为恰当的方法就是委托至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全面外包或者阶段外包。值得提醒的是,无论是全面外包还是阶段外包,都必须设置一定的质量控制程序,以加强对外包单位的监管,确保外包单位提供成果的质量。比如根据审计项目特点,在关键风险点对外包单位提供的成果文件进行再复核。
3.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审计项目,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都能起到重要作用。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对审计人员进行必要的专业技能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在某公立医院组织的某医用设备招标过程中,审计人员发现,两家投标人法人代表家庭住址均为某省某县某村,于是审计人员高度怀疑此两家投标人具有串标行为,但因为法人代表并非同一人,无法判定为串标。恰逢内部审计协会举办政府采购审计培训班,该医院积极派员参与。专家在培训课上讲到了串标现象的'认定标准之一-----如果能发现投标人制作的投标书出现同一“低级错误”,可认定串标。该医院审计人员根据这一方法仔细对比了两本投标书发现,两个投标人在多处使用同一错误标点符号,比如段末不用句号而错误地使用逗号。于是在审计人员的追问下,两投标人不得不承认串标。因此,这样的培训可谓雪中送炭、对症下药,对审计人员专业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功效。笔者认为,适合通过专业技能培训提升专业技能的审计项目,通常是大众成熟型的审计项目,但又在发现问题能力方面存在经验不足、技能不能满足审计需要的不足。比如财务收支审计、政府采购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一些高质量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审计人员发现问题的专业技能。因为这类审计项目的特点是本身并无过于专业的内容,经常出现的问题很明确,比如财务收支审计中经常出现的帐外资产、侵占、挪用、利益输送等,政府采购审计中经常出现的规避招标、串标现象。这类审计项目的难点在于问题具有隐蔽性和取证难。而这类审计专业技能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审计经验的积累,但鉴于内部审计人员工作面的制约,容易成为“井底之蛙”。在这样的情况下,积极借鉴他人成功的实践经验则变得势在必行。
4.将信息化作为内部审计的手段随着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很多医院也建立了信息化系统,信息化逐步成为推动医院运营管理的有力工具。因此,在公立医院中完善内部审计也应当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信息系统。以某公立医院为例,从20xx年起逐步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其中也包括内部审计信息系统,这一信息系统借助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从而使内部审计工作实现了自动化,一方面提高了内部审计的效率和准确率,另一方面则真正实现了内部审计对业务全过程的监督。以其中的合同审核为例,医院合同管理一般要经过准备———签署———履行———后期管理几个阶段,内审部门在每个阶段的作用如下:准备阶段,内审部门根据合同承办部门拟定的合同文本进行审核,决定是否需要修正,如需修正,则需要退回修正后重新审核,如果无需修正,则进入签署阶段;在签署阶段,内审部门需要将正式文本送到各个部门;在合同履行阶段,内审部门负责监督整个合同的执行过程;在后期管理阶段也就是合同履行完成后,内审部门还要对合同执行进行评价,并对合同档案进行归档。可见,内审监督在每一环节都不可或缺,通过建立合同审核信息化系统,实现合同管理的整个流程可视化,一方面,可以保证内审部门对整个合同管理中真正实现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合同审核过程可以在线上进行,从而大大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效率。当然现阶段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在医院的应用还远远不够,未来随着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内审部门与其它部门、其它系统的对接,实现数据共享,从而更有效地识别、防范审计风险。
5.实现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相结合随着内部控制的不断发展,内部控制更加强调风险管理,而过去的内部审计主要以对企业或组织的经营活动进行局部监管,来实现内部控制职能,这已经不能满足现有内部控制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的审计准则也发生了变化,指出内部审计要从全局角度进行风险防范,更加强调风险概念,提出风险导向审计。作为公立医院,应当将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更加紧密结合,真正实现风险管理的目的。内部审计独立性最弱,目前开展较好的日常审计多为采购过程中对于招标文件和合同的审计。未来内部审计的转型应当从内控的角度,以风险为导向,对合规性、合理性、效益性等进行评价。此外,内审部门还可以结合医院的战略目标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各种专项审计,从而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真正的医院内部控制,实现风险管理的功能。
三、小结
随着近年来国家医疗卫生体制不断改革,公立医院的运营更加复杂、精细,因此,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职能和目标也应当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其作用。作为内部审计人员,更要不断地学习新技能,提高知识水平,适应因环境变化给内审带来的冲击,从而更好地实现为公立医院服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燕.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财会学习,20xx(04):153+155.
[2]张静,张继刚,刘爱琳.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探索与创新[J].财经界,20xx(02):234-236.
[3]赵晓晶.基于内审视角探究公立医院财务审计创新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xx(03):145-146.
作者:郝红增
单位: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阅读次数: 人次
内部审计论文8
一、制度建设是内邵审计文化体系的保障
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在认真学习国家相关审计法规及国际上先进审计理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仃细研究,借鉴成功的思路,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内部审计相关制度,如《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建设项目内部审计实施细则》、《内部审计人员管理办法》等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并在今后的审计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要做到内审基木制度有刚性,执行力强;内审细则性制度程序化,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为深入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是内部审计目标实现的根木保障。
1.建立经济责任审计标准评价评价体系,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向标准化和程序化发展
经济责任审计是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项目的重中之重,审计结果的真实有效以及审计结果的运用直接影响审计文化在组织内部的渗透;同时经济责任审计是所有审计项目里审计范围最广的审计,涵盖了经营成果真实性审计、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项目的方法和内容,所以建立一套适合电力企业基木建设管理与生产运营特点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是保障电力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顺利开展的前提。以资产负债真实性核实为重点,以建设资金来源及占用情况为主线,根据国家对基木建设管理要求,结合企业基木建设的特点以及对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标准,把基木建设过程管理中所采取的管理方法及取得的成果作为审计评价的重要内容,并逐步形成以遵守财经纪律和个人廉洁自律、内部控制健全有效、质量安全管理、建设期管理、工程造价管理以及与签定的年度目标责任状为主的评价体系,并制定了和该评价体系配套的考核指标。通过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逐步完善,促进电力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向标准化和程序化发展。
2.构建部分内部审计业务外部化的审计模式,建立社会审计机构实施内部审计业务常态化管理模式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实际和审计人员不足的现状,探索利用社会中介审计力量强化内部审计的审计模式,以达到降低审计成木,多办事,精干内审队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目前,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外包业务,仅限于对经济活动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审计项目,如工程结算审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业务等。在企业实施审计业务的中介泪L构同时履行“监督与服务”的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双重职责,并在审计业务合同中明确约定。与中介泪L构签定的咨询合同要明确约定其咨询成果文件为以反映审计发现问题和整改建议为主的“审计意见单”、“整改建议书”,和根据审计进度出具的“概算执行分析报告”、“工程结算审核报告”、“竣工决算审计报告”、“管理建议书“等,逐步形成“审计实施、分期报告、迅速反馈、及时纠正”的内部审计常态化管理模式。
二、以理念创新和工作成果实现内邵审计文化的凝聚力
内部审计必须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内部审计工作者是企业的“保健良医”,内部审计工作重在“预防”。在口常工作中,强化服务意识,将“用尊重与理解对待他人,用敬业与原则要求自己,用监督与服务引导工作,用质量和廉洁塑造形象”做为开展审计工作的座右铭,促使企业内部审计从传统的“查和纠”向“控和防”改变。审计人员将在审计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与各被审单位的财务及其他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共同探讨分析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并督促其在审计实施的过程中进行整改;对于一些普遍存在并可能使企业的管理及发展存在潜在风险的问题,在审计报告中以审计建议的形式提出,并以审计专项汇报的形式提交企业最高决策层,真正做到寓监督于服务之中。通过内部审计工作成果优质高效的运用,使审计就是服务、就是监督、就是爱护的内部审计理念深入人心,从而使听取审计的意见和建议成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程序,内部审计文化使企业内部更具凝聚力。
三、结语
构建电力企业内部审计文化体系,不仅让内部审计起到了企业的“保健良医”的作用,更成为企业的“管理顾问”。通过为企业价值增值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全面提升企业社会价值、信用价值、资产价值、人木价值,企业可持续发展及行业竞争能力。
内部审计论文9
1审计人员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自评
审计问题自评,即是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定性,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审计发现问题广度、金额和性质,将审计发现问题分为轻微问题、一般问题、重要问题、重点问题、特大问题等5类。在审计项目结束后,审计人员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自评,其目的实现审计人员对审计项目的自我总结提升的过程,同时,通过自评,让审计人员充分了解在该项目审计成果的自我确认,并将审计自评结果向部门提交。
2审计项目进行复评考核
审计主管或审计部门考评人员根据审计人员的自评情况,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复评,进行打分考核,对于复评问题定性存在重大分歧,可以提报部门例会进行讨论。根据复评后的`定性情况,按发现问题性质,予以相应考核分值,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将5个等级问题分别予以1—5分的考核分值,各个审计问题分值之和即作为该审计项目下审计人员的考核分值。
3考核结果公布确认
为保证绩效考核公平、公正、公开,审计部门应定期将考评结果向审计人员公布,以便各审计人员掌握自己绩效成果,并形成良性竞争机制。绩效考核兑现绩效考核兑现是落实审计项目成果考核最关键环节,但要实行考核应有一定基数作为参考,审计成果考核基数选取,可以根据年度计划项目数量与每个项目计划考核分进行计算,对于每个项目考核分可以选取近期已经完成的具有代表性的审计项目进行重新计算来确定。如审计人员全年12个项目,平均按每个项目考核分25分,全年考核基数应为300分。审计部门应根据审计人员考核分值,结合一定期间的考核基数,使审计成果考核结果与薪资有效挂钩;此外,审计成果考核分值也是部门年度审计人员评优、职务升降等衡量的直接依据。
4审计成果考核修正
通过以上质与量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将审计成果量化,为衡量各审计贡献提供了标准,对促进审计人员发展,增加部门影响力有着深远意义,但也可能导致审计人员为片面最求审计成效,有可能影响审计全面性、审计判断的客观性。为实现审计成果考核的有效落实,内部审计部门还应有良好审计制度流程为保障,规范审计程序;分级审核的有效执行,确保审计质量。在对审计人员考核过程中,除了审计成果考核外,还必须将审计过程控制也纳入人员考核范围,如审计方案全面性,审计程序、方法的有效性,审计档案资料的充分性和有效性等;此外,部门负责人还应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结合部门实际情况,调整成果考核分值比例,以不断提高和完善对审计人员的综合考核,推动部门内部管理,不断提高审计成效。
内部审计论文10
摘要:在企业中,内部审计和内部会计监督是企业运营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作用主要是对企业资产的审查和核实,确保企业内部的资产安全,节约企业成本,同时保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能够符合国家法律以及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在监督的过程中可以规范企业行为,做到企业内部资源合理达到最优化的分配,同时可以通过企业内部审计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但审计监督部门由于自身的观念不同、部门制度的不完善、自身独立性缺乏等原因使得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不能有效地发挥,因此加强对于企业内部审计的关注力度,如何解决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是需要商榷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内部审计;会计监督;财务管理
企业想要得到较好的发展,资金的使用情况掌控度又是关键,企业内部审计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提高有着重大意义。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运用好企业内部审计可以有效地完成企业内部制定的战略目标,会计监督则是监督实施企业内部审计的最好工具,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效率和审计水平,因而应加强对于企业内部审计管理的重视,对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作用和运用模式进行分析和探究。[1]
1企业内部审计的特点
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一个企业的价值,而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则是不断地对企业运营进行自我改善的一项独立性活动,通过一系列的规范操作与计算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并且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制度管理。现如今内部审计在企业的发展运营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日常管理中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客观评价的作用越来越显现,独立性也在不断地体现。同时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有很强的独立性,操作模式是通过特定的工作人员对于企业现如今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客观评价,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直接由企业内部的高层领导直接负责,工作过程中除了专业的审计人员担任工作人员,其余的员工不可直接参与到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中来。企业的内部审计主要针对企业的管理项目,内部操作,企业财务,企业运营存在的风险,管理者对这些内容进行审查。企业内部审计和内部会计监督在企业内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监督作用,二者在工作上又相辅相成,在企业内部管理上二者都是互为基础的关系。企业内部审计的数据是衡量企业效益相对应的运作项目的关键,想要达到企业内部审计的职务和权力,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内部进行审计。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则是在企业内部审计支持的前提下开展的,没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数据,内部会计监督的工作很难开展。虽然在工作性质上二者有所不同,但是在实际的操作目的上二者都是为了企业的发展谋求福利,为提高企业市场价值,对企业内部工作进行有效控制,提高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行效率做出不可忽视的贡献。[2]
2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在企业中,企业内部审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企业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首先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不够具体,全球一体化的经济浪潮不断冲击着本地的企业,企业的发展模式日新月异,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交替。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重心也在不断地转移,从最初的企业内部风险测评转移到现如今的企业内部管理评估。并且,现在企业对于自身内部的资金和固有资产的关注力度,以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效益的关注力度不断增加,这就需要企业内部进行审计评估,但是就目前来说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仅仅停留在对于企业管理方面的审计,虽然有部分企业做出来改革,但因为体制不完善导致企业内部的审计不能很好地执行和发展。其次导致企业内部审计出现漏洞的原因就是企业内部审计的观念相对于国外的知名企业来说较为落后。在当下,不少企业设立了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部门,但是在工作中由于企业管理者缺少对于企业内部审计的认知,审计部门又对于自身工作的意义不理解,将企业内部审计简单地理解成了类似财务管理部门那样对企业内部资金和会计核算进行审核并纠正其中的错误。因为没有正确认识企业内部审计的实际意义,没有确立企业内部审计的具体内容,在思想层面缺乏重视导致企业内部审计的过程中漏洞百出,并因此导致企业内部审计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的蝴蝶效应最终导致企业内部审计的失败。因为思想观念不够重视,审计工作只在表面进行,没有较深地对企业内部的发展进行核查,得不到精确完整的数据,影响了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作用。再者影响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因素就是企业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时没有制定完整的审计管理制度和流程。一个企业中,企业内部审计想要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管理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有一套完善的体制制度和流程,并在制度的约束下严格执行工作内容。当前的现状是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处于一个初级的开展阶段,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这也造成了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不能按照标准开展,推迟了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管理的有效进行。而且在企业内部审计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完善的体制,导致企业内部信息收集不够完善,处理信息的效率低下。企业内部会计监督部门不能及时收取信息反馈,影响了企业内部工作的开展。很多企业内部审计还存在缺陷,因此提高了内部审计的风险,并且审计的结果缺乏有效性。[3]导致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不能顺利开展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相关的审计内部工作人员综合能力不强,专业性不强。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都是从其他部门进行抽调组建的,这就导致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对于自身工作重点不明确,对于自身所处部门的相关专业知识,管理经验十分匮乏,这就使得审计工作开展时不能全面落实。并且在部门内部,很多员工故步自封,对工作不负责不积极,这就导致审计数据缺乏安全性,阻碍了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发展,导致内部审计综合水平的降低。这就需要提升人员综合素质,保证企业内部审计的有效进行。
3企业内部审计有效应用的对策
想要确保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管理中的作用,就必须提高对于企业内部审计的关注力度,并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系统。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为内部审计制定一套制度,对于企业内部的会计监控、资金以及故有资产的安全、企业内部信息的流通、收益和市场风险进行评估,给内部审计提供一系列的理论支撑。并且在企业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加强监管力度,落实到位,给予内部审计部门一定的管理权限。只有这样才能将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进行应用。在审计的过程中,还应当将内部审计和内部会计监督进行结合,相互协作,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系统。[4]其次想要完善企业内部审计,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企业中内部管理监督需要内部审计的数据来进行支撑,但是企业内部审计缺乏一定的独立性,这样导致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过程中频频出现失误,这样的失误最终导致企业内部不能对风险做出正确的评估从而让企业蒙受亏损。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独立出来,有自己专门管辖的任务。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做到不和其他部门有工作上的交集,避免在审计过程中受到不必要的影响,做到在企业内部审计的过程中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审计出的数据具有公正性。而且企业管理层应当为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将审计的工作重点和审计思想进行全面落实,确保企业内部审计的过程中人员分工协作,避免出现数据重复统计。[5]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合理地设定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和范围,做到不越权不超限。因为现如今企业发展转变的速度较快,审计的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因此要及时地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做出合理的调整。在审计的基础上还要将企业内部审计逐步拓宽到市场、企业人力资源、效益等一系列跟企业未来发展挂钩的产业上。把企业发展的风险评估作为内部审计的核心重点。打造一套完备的信息体系,让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内的每一个部门中去,为企业内部审计提供良好的条件。
4结论
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结果是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基础,只有做好企业内部数据的审计才能为一系列企业活动打好基础。因此提升企业内部审计的效率,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水平是现在的首选任务。企业只有不断地加强内部审计管理,不断地完善体制,才能够让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完整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赵颖.企业内部审计在内部会计监督中的作用及应用[J].时代金融,20xx(9):125,129.
[2]全志成.企业内部审计在内部会计监督中的作用及应用[J].价值工程,20xx,37(5):65-66.
[3]陶建英.企业内部审计在内部会计监督中的作用[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xx(3):71-72.
[4]余云宜.企业内部审计在内部会计监督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xx(21):155,162.
[5]沈虞挺.分析企业内部审计在内部会计监督中的应用效果[J].企业改革与管理,20xx(11):128-129.
内部审计论文11
伴随着当前国际市场化竞争程度的日益激烈,作为世界市场经济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类企业在积极投入全球市场化的竞争当中,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压力。在不断增强的世界市场竞争浪潮中,企业的运营成本的增加、经济效益的减少,都会使现代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存活压力。而在现代企业当中若能够采用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制度,便能够为现代企业解决许多现实的风险及危机问题,从而为现代企业创造出新的市场竞争力。内部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画龙点睛的地方,它的工作质量对审计部门的发展与壮大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传统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无法完善,尤其在当前大环境下根本无法有效的解决问题,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现代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因而就需要对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依据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做适当的更新和改进。本文将就从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几点主要趋势展开相应的论述,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趋向于信息化审计
随着我国当前科技水平能力的持续提升,相应的会计行业其电算化信息处理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当前现代企业的数据及工资核算方面得到了大面积的普及。同时计算机也已在我国企业的管理及生产方面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这都极大的促进了企业的信息化能力。传统的人工审计方式,难以确保审计过程的准确程度及保障其相应的效率问题,因审计人员个人自身原因所导致的审计错误时有发生,这都极大地造成了企业资源的浪费。而采取电子技术运算的信息化会计审计方式同传统的会计审计方式相比,其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更强、效率更高,能够显著提高现代企业的会计审计能力。因而在我国当前社会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方式的选择上,信息化的计算处理方式必然是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其具体的发展措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当中,对于相关的档案及审计数据,都要沿着电子化的.发展趋势,实现对于审计工作内容的网络化操作;第二现代化的内部审计方式在发展过程中,将单纯的人工审计方式逐步转化为信息化计算审计,并最终全面取代手工审计,这将极大的减少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投入,从而促使企业能够拥有更多的现金用于对企业的硬件配套设施的升级改造,以及相应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训方面,实现促进企业整体规模的精简,从而达到提升质量的目标;第三在现代企业当中审计制度的审计时间也将发生质的改变,将由传统审计模式当中的固定时间审计转化为即刻在线网络审计模式,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现代企业的审计质量,促进审计强度的提升,能够使企业即时了解其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在企业经营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或是其变化的趋势所呈现出来的状态表现为持续的下滑,从而能够使企业及时发现其经营状况的问题所在,为企业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改变企业的经营战略避免或降低企业的资产亏损争取宝贵的整改时间;第四点即是在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发展当中,其相应的财务报表情况也将逐步被列入现代企业的审计工作当中,内部审计工作也将逐渐由传统的注重结果审计,倾向于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审计。依据目前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计算机信息化的审计方式将始终穿插于现代企业内部的审计的整体过程,也会被更多行业、更广范围的企业所接受。
二、趋向于效益性审计
对于经营一个企业而言,效益是核心关键,因而在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当中也不例外,效益审计也是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核心内容。效益审计其本质含义即为对任一企业或任一独立的机构开展效益审查,并且根据相应的评价指标来衡量企业在经济方面责任与效益,从而指出其需要采取的整改策略,从而对于提升企业或独立机构的经济效益,并为其相应的管理策略提供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在我国当前的企业效益审计方面,还未能够对其提出明确的概念解释,但已在我国现代化企业当中开展了相应的效益审计工作,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持续发展,相关的效益审计也在逐步的扩充及完善。在可预见的内部发展趋势当中其重点内容也将置于企业的具体管理层面,从而加强对于企业内部的效益性审计,为企业的良性发展循环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我国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现代企业内部制度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唯有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才能够使企业存活于激烈竞争的市场当中,企业才有可能迎来可持续的良性健康发展,而采取相适应的效益审计则能够有助于企业不断持续改善自身的经营状况,修正其发展过程当中的失误措施,辅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急速升高。因而,在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当中,效益性审计是其主要的发展方向。
三、趋向于风险性审计
由于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致使企业的市场环境存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亦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而,现代企业应当加强对其企业内部的管理,不断的建立并完善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及意识,从而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使其能够在遇到经济危机时从容应对。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完善详尽的内部审计控制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金融风险,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即为风险性审计,其核心内容是指企业的领导层或管理层在企业可能会遭受的经营、生产、销售等风险方面,应当听从专业审计人员的意见,进而采取内部风险性审计,对于企业可能会在经营过程当中出现的风险提出相应的规避风险措施。现代企业的发展、生存的整体经济环境变化程度不断加速,因而在现代企业的经营及管理当中可能存在各类不同种类的风险情况,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当中,出现风险的可能性已经无法进行准确的预估,经济危机的蝴蝶20xx年第10期下旬刊(总第604期)时代Times效应也日益明显,因此也就更加体现出了内部风险性审计工作对于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因而,现代企业内部审计中加强风险性审计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趋向于服务性审计
企业的内部审计初始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详细、合理的监管,并为企业的发展方向指引方向。但是伴随着现代企业其管理制度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竞争程度的日益激烈,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更加侧重于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服务性的审计,其主要的目的更加侧重于对规避企业发展经营当中的风险审计,并强调指出其发展经营当中存在的漏洞进而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从而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得到有效降低,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即就是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已经逐渐在向服务性审计的趋势发展,此种情形的改变,不仅不会使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职能削弱,反而还能够为现代企业增加更为高效的审计服务,对于推动现代企业良性持久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发展当中,逐渐趋向于服务性的审计需要。企业当中的审计部门持续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以及服务技能,这就要求相关的审计人员需要强化自身在法律、经济、金融、税收、计算机应用以及数据统计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通过不断的知识储备,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服务水平能力。另一方面在对于新招聘或对于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当中,也应当选用更加多层次的选拔方式,不断通过对于inanceNO.10,20xx(CumulativetyNO.604)选拔招聘人员的综合素质考察,及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技能强化培训,从而为审计部门配备各方面的业务人才。
五、结束语
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趋势问题,由于传统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在当前全球市场竞争的浪潮中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需求,因而从现代企业审计发展的基本趋势入手,从而实现对企业内部审计方法的创新。现代企业审计工作具有信息化、效益性、风险性、服务性,审计工作思路也要不断改进,为企业创造出新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使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浪潮中稳固、持久的发展。
内部审计论文12
摘要:近年来,企业的内部审计所面向的数据来源多样、类型多样、格式多样,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张与商业活动的日益频繁,内部审计所涉及的信息丰富程度不断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同样面临着大数据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深入探讨了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模式与风险监督预警应用,对提升内部审计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深度与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大数据;财务风险管理;审计
一、内部审计
工业革命以来,机械化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企业规模逐渐扩张,商业活动的频率、规模与复杂程度都得到了进一步增长,为了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内部审计逐渐被引入到企业管理模式中,以强化对企业各阶层的分级、分职能管理,有利于企业的管理者获取有效的决策信息与员工信息等[1]。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开展独立性评价,客观准确地刻画企业各职能单元的执行效率、忠实程度、财务风险等,并以此为基础提供企业经营咨询服务,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切实客观的企业信息,帮助其制定管理决策、控制企业风险,改善企业内部的组织运营模式[2]。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企业借助内部审计可以科学客观地评估企业财务信息与企业运营信息的可靠性,企业高层可以以此为重要参考依据对企业的财务运营管理做出更为前瞻的规划与决策,如投资、筹资等,并通过内部审计确定企业当前所面临的风险大小与准确程度,减少或杜绝企业不合规的行为,监督、规避并控制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的风险,从而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升值[3]。
二、大数据时代内部审计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的获取手段多样,获取效率提高,大数据时代已然来到。大数据是知识时代服务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科技信息服务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大数据技术具有体量大、数据类型多、处理速度快等特征,其核心理念在于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潜在价值信息[4]。以往的内部审计大多依赖于企业的内部审计师开展专业的企业财务分析与风险评估工作,内部审计的客观性与科学性极大地取决于企业内部审计师的经验丰富程度与财务管理能力,某些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从事内部审计工作,或者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开展内部审计活动时操作不合法,均会导致财务风险难以得到有效监督与管理。大数据时代的带来为内部审计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加快了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使得内部审计工作从监督、鉴证等职能逐渐发展成为企业提供保值增值咨询与辅助决策服务的重要手段。大数据时代带来了来源丰富、结构多样、语义复杂、实时性强的海量数据,为内部审计提供了一个覆盖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360维度的数据库作为强大的数据源支撑;在内部审计评估与决策方面,传统的数据存储、处理、分析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的信息高效挖掘的需求,针对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特征,大数据技术应运而生,涵盖了从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挖掘等数据价值挖掘的整个工作流程中[5]。以大数据存储与管理为例,大数据存储与管理要用存储器把采集到的数据存储起来,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进行管理和调用。其技术难点在于解决复杂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大数据管理、以及大数据的可存储、可表示、可处理、可靠性及有效传输等几个关键问题。大数据技术通过开发可靠的分布式文件系统(DFS),能够实现数据的优化存储、减少数据冗余,且成本低廉可控。目前主流的大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包括Hadoop、Gbase、HPvertica等,其中Hadoop因其具有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扩展性、高容错性等优势,在大数据存储与管理方面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场景与市场前景[6]。在大数据时代下借助云计算与云存储技术对多源、海量、异构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可以降低复杂的内部审计工作对人力成本的消耗,减少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力资源投入,人工干预的'减少也可以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降低内部审计工作的出错机率,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与可靠性,规避选择错误、过于滞后或者超前的风险,已经成为内部审计在财务风险管理应用的核心趋势。大数据为内部审计开展财务风险监督、预警、管理等工作带来了强大的数据支撑与技术支撑,是大数据应用的一大典型模式。大数据时代下,数据获取渠道与获取方式逐渐多样化,与传统的财务风险管理方式不同,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在网络系统上构建完善的信息搜集归纳平台,借助广大网民的力量搜集相关数据,网络用户可以积极参与到信息搜集工作中,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大量的数据源,同时由于搜集环境为网络环境,信息资源的获取不再局限于实名制,使得信息资源的真实性也能得到进一步保障,有利于提升企业财务风险监督、识别、预警的准确性,对财务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搜集归纳平台最终目标并非是对数据的收集管理,而是通过对数据进行集中化管理之后,在海量数据中挖掘更多隐藏的、不为人知的价值,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为个性化的决策支持服务。因此充分调用大数据分析挖掘技术对搜集到的财务风险数据进行过快速计算与分析,明确企业财务风险预测的指标与相应变量,并以此为基础选择适宜的大数据挖掘模型或算法对财务风险进行预估预警,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更为优质化的服务支撑。
三、结论
大数据技术具有体量大、数据类型多、处理速度快等特征,其核心理念在于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潜在价值信息,大数据下的内部审计工作可以为企业财务风险监督、评估、预警、控制奠定良好的数据支撑与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张丽哲.基于大数据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模型的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xx,20(17):27-28.
[2]刘玉梅.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变革[J].企业改革与管理,20xx,(08):100.
[3]罗茂杨,尹子涵.大数据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路径[J].时代金融,20xx,(21):226+229.
[4]郭舒雅.分析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挑战与变革[J].财经界(学术版),20xx,(09):184+191.
[5]张金珠.互联网时代企业网络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J].现代企业,20xx,(03):58-59.
[6]汤谷良,张守文.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挑战与变革[J].财务研究,20xx,(01):59-64.
内部审计论文13
一、建立健全高校内部审计制度
高校内部审计要践行促进高校法制建设的增值路径,首要任务就是建章立制,推进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首先是要建立健全与审计业务直接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高校审计部门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开展工作,因此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各项审计业务管理制度,如重要审计项目审计方案外部“论证”和内部“会诊”制、审前调查操作规程、审计组长岗位目标责任制、委托社会审计相关办法等。同时要建立高校审计联动机制,一是要建立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保障审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信息反馈渠道畅通,促进审计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审计实施顺利及审计结果运用。二是要建立审计公告制度,规范审计公告的程序、形式和内容,真正履行审计监督与服务并重的职能。三是要建立跟踪审计整改落实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督查机制。四要建立内部审计轮审制度,每年有计划地开展对若干下属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在一定年限内完成一轮审计,实现审计对象全覆盖。
二、优化高校内部审计资源配置
高校内部审计资源是高校内部审计正常履行职能、提供增值服务的基础保障,在总量稀缺的客观条件下,审计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统筹考虑风险、重要性水平和审计目标等因素,对审计资源科学有效地加以配置,促进高校内部审计价值实现。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要依据风险分配审计资源,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去识别学校各部门、领域的风险系数,根据高风险高配额的原则分配审计资源,将审计力量集中在高风险领域和关键控制点上,放弃低风险环节得以释放审计资源,减少审计成本。高校内部审计机构也要依据重要性水平来分配审计资源,审计人员靠专业判断科学合理地对各个被审计事项的重要性水平进行确定,包括性质、涉及金额、牵涉面等,确定审计资源的配置。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还要依据审计目标来分配审计资源。按审计目标分主要有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审计。财务收支审计、预决算审计等侧重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目标,一般不能直接增加经济效益,一定程度上促进规范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管理效益审计、风险管理审计等则侧重于效益性审计目标,能直接增加经济效益,促进被审计单位和学校可持续发展。可以说等量的审计资源投入,效益性审计为高校增加的经济效益一般要大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
三、加强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是内审机构发挥增值功能的本源条件和筹码,其控制可从机构质量和项目质量两方面上下功夫,确保高校内部审计质量能满足内审增值服务职能的要求。
1.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质量控制。实现独立机构的设置,实行向校长报告的工作负责制,配置合理数量、合理知识结构及综合素质过硬的专职内审人员,提供系统性长期性的后续教育和培训机会,使得内审人员的能力和资质与内审工作的要求相匹配。利用高校特有的学术优势,建设“研究式”内部审计组织,可以使审计人员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审计,以先进的技术实施审计,以专家型的审计队伍创新审计,理论研究“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形成良性循环。
2.高校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要确立“质量至上”的理念。针对高校机构运行特点,合理选择内部审计增值点,加强贯穿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和审计完结阶段的质量控制。在审计准备阶段,要加强对审计项目立项和审计计划编制的质量控制。要建立和执行审计立项相关制度,围绕高校中心工作,提高审计立项的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和针对性;成立可胜任的审计小组;备足审前功课,抓住关键节点,编制操作性强的审计实施方案;明确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和审计内容,细化审计步骤,合理组织、分配审计资源。在审计实施阶段,要加强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复核的质量控制。善于解剖易麻雀,坚持查深查透,灵活应用观察、询问、函证、监盘、审核、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收集和整理充分有效的证据,适时做好延伸审计、追踪审计,并设置审核环节,落实审计承诺制度,在此基础上形成客观的审计评判;要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的格式和内容,建立多级审查机制。在审计完结阶段,要加强审计报告、审计档案管理的质量控制。可出具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在相关范围内限期征求意见,正式的审计报告要求事实清楚、重点突出、证据充分、表述完整、评价客观、定性准确,审计建议切实可行;确保审计信息资料归档的及时性、完整性、延续性,为日常工作提供档案保障;要加强后续审计,切实抓好审计意见书的整改落实,提升审计结果运用水平,确保审计价值的最大化。
四、内部审计工作向广度深度拓展
高校内部审计为学校提供增值服务,这种增值型价值可分为批判型、建设型和防护型三种形式。在各种审计形态中,财务收支审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侧重于批判型,内部控制审计则侧重于建设型和防护型。高校内部审计职能的设置上不能仅仅考虑就事论事式的财务审计或专项审计,要强调制度层面的干预,将制度的完善视为起点,也视为归宿。同时也要从“物本审计”延伸到“人本审计”,将审计内容和着力点从货币财产收支等物性的标准转移到人及其经济行为的合规性、经济性、效益性以及其行为产生的经济价值。高校内部审计价值最大化的路径之一便是拓展其广度和深度。
1.加强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面推进高校领导干部、学院二级单位(部门)、下属企业的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关注领导干部“一观三化一廉”即决策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权力运行的公开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操作行为规范化以及个人廉洁自律。实务操作中,紧紧地围绕内部管理领导干部岗位职责,检查单位(部门)的预算执行、国有资产采购和管理、内部控制建立和执行等情况,关注领导干部有关目标责任完成、重要经济事项决策及个人廉洁自律情况。加大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建立和推行离任经济事项交接实施办法,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加强高校基建工程重点领域的审计。高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大对基建工程重点领域的审计监督。对建设工程项目从立项、竣工到交付使用各阶段经济管理活动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评价。着力做好重点环节的跟踪审计,加大工程量清单审核力度,促进在源头上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整合审计资源,适当依托社会审计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的经验,对受托中介机构审计质量进行评价,努力提高基建工程审计质量。
3.拓展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高校设有多个职能部门和学院,以及各个经济实体,可说是一个社会的缩影,高校内审部门要为各个组织提供监督、签证、咨询、评价等增值服务,必须实行借助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的方式,掌握被审计对象的信息,为做好审计项目打好基础。专项审计调查的特点是针对性强,时效性高,代表性突出,因此确立专项审计项目必须遵循高校内审项目立项制度,关注学校师生关心的热点、高校管理工作的难点、学校发展的关键点等方面,比如各类学生活动专项经费审计调查、科研经费审计调查、学科建设经费审计调查、实验室建设经费审计调查、研究生培养经费审计调查、对外投资审计调查等。
4.着力抓好审计整改落实。高校内部审计开展的每一项审计,都要通过边审边改、下发审计整改通知、典型问题通报、审计整改跟踪检查回访等方式,确保审计发现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全部整改到位。努力做到审出一个问题,完善一项制度,堵塞一个漏洞。尽量避免做无用工,对反复出现、屡审屡犯的问题,切实地将任务分解到位。
5.探索构建信息系统审计。探索搭建高校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对于资料管理、功能应用、系统设置等进行合理的功能设计与功能组合,建设在审计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审计项目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和加强审计工作自身监管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管理,以达到“整合审计信息资源、夯实审计结论,加强审计质量监督、促进审计管理,实现审计工作规范、推动方法创新,提升审计业务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拓宽审计范围领域、实现过程监督,保障审计成果利用,加强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相关部门利用好网络资源,搭建畅通有效的信息资源收集方式和渠道,让信息资源得到充实、完善和丰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资源整合。
五、有效管理审计冲突
审计主体和客体之间目标冲突的客观存在,是横亘在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之间的鸿沟。高校内部审计管理要在强调审计监督职能的同时,更重视服务、咨询职能,构建和谐审计环境。首先是要转变观念,从过去单一的监督审计,向管理审计、效益审计等多方面、多领域的审计过度;加强审计双方的互动沟通,可采用“参与式审计”,与被审单位开展座谈、反馈会、审计联席会等形式,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商讨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要充分考虑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在沟通的基础上,注重平衡报告审计结果,不仅要将审计查出的问题客观公正地陈述在审计报告中,也要对合规合理效益性审计事实做出正面评价;要建设审计人员兼容心理,要学会换位思考,分析被审计部门的主观动机,注重合作性人际关系的建立,避免审计工作陷入人际困境,创建和谐审计环境,这是实现内部审计价值最大化的人文条件。
六、构建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
高校内部审计机构提供增值服务并改善高校组织及其治理的一个关键途径,是成功履行高校为之界定的职责。因此其本身需要自己的控制框架,以监控内部审计是否履行职责,是否与高校重要目标保持一致。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考核体系设计要遵循系统性、完整性、重点性和应变性原则,考虑产出与反馈、长期与短期、定量与定性等特性关系。一级指标可按审计工作领域分为审计作业绩效类、审计管理绩效类、审计科研绩效类和审计资源建设绩效类。在审计作业绩效类下的二级指标可考虑开展各类审计项目数、提供咨询服务项目数、审计资金数、审计覆盖率、发现经济案件线索数、移送司法案件数、查处问题资金数、促进增收节支金额、挽回经济损失金额、审计意见数及采用数、促进建章立制数、促进财务风险内控管理单位数、各层级领导审计信息采用率等。审计管理绩效类的二级指标可考虑审计计划偏差率、审计目标实现率、审计项目立项合理率、审计资源利用率、内审制度制定数、事前审计事项数、创新成果数等。审计科研绩效类的二级指标可考虑各级科研项目立项数、科研经费金额数、著作数及发表或获奖论文数等。审计资源建设绩效类的二级指标可考虑各级职称人数、各类资格证书获得人数、专业培训班举办数、专业培训参加人次、机构经费金额及预算执行率、各项活动占用经费比率等。
内部审计论文14
摘要: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系统,又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中如何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针对不同的审计任务制定灵活适用的审计方案,以确保审计质量、提高审计工作的实效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实施
1 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系统,又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内审制度的完善是健全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同时内部审计还能为改进内部控制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1。1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1)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是为加强内部经济监督和经营管理的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是企业内部一种独立的评核工作,通过检查会计、财务及其他业务,为管理当局提供咨询、建议等服务。内部审计作为监督的一个重要角色置于整个内控的较高层。
(2)内部审计又是对内部控制的控制。内部审计又是全面审查、监督内控制度的专门组织,它立于会计控制之外,具有其他任何部门和控制所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目前,内部审计范围已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扩展到经营管理的各方面,另外根据国际惯例,内部审计通常代表管理层对整个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及其遵循情况等进行评价,所以它又是对内部控制的控制。
1。2 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1)内部审计的角色由监督者逐步转变为控制者。
内部审计曾一度被定位于“监督者”的角色。英国著名的特恩布尔报告认为,内部审计师的主要作用是“确证和建议”,而不再是以往的“监督和复核”。这一转变赋予了内部审计更多的内涵,也将内部审计定位成增值性审计。目前,内部审计职能已逐渐发展为“保证和咨询服务”,内部审计正在充分发挥其评价职能的作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有关数据和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通过咨询活动,为管理当局提供专业服务,为风险管理出谋划策,降低企业风险,从而在实质上促进财务报告内容的确定性和质量的提高。内部审计师也应该成为企业内部战略的计划者。
(2)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
随着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也发生变化,由“控制”转向“风险”。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观念下,年度审计计划与公司最高层的风险战略连接在一起,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当前的风险分析确保其审计计划与经营计划相一致,使用风险管理原则改变审核过程。当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主要将大部分精力用于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和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审计尚未得到广泛的开展。因此,笔者认为要顺应内部审计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有意识地推动内向型管理审计的发展。从强调确认和测试控制完整性,逐步转向强调确认和测试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管理。审计建议应不再仅是强化控制、提高控制效率和效果,而应该是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和控制风险,通过风险管理的有效化,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和效果。
在邯郸市农业银行5100万被盗案中千错万谬的根源在于,违背忽略一项审计人员耳熟能详的“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 国家规定“金库不得直接对外办理现金收付业务,绝不允许管库员携带现金出入金库”。邯郸市农业银行在有关的内部制度中也有相关规定,如果内部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起到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和控制风险的作用,将严格的制度真正执行到位,变事后“亡羊补牢”“防患于未然”,那么类似于邯郸市农业银行的事件也就不再会发生。
(3)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有效性,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国外把必须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作为一个公司若要上市的必备条件之一,以显示其内部治理结构的完整性。在COSO框架中更是将内部审计的作用作为要素之一进行了描述和要求。《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404条款明确了管理层必须对企业内控运行情况进行有效性评估,这一被称之为“管理层测试”的过程通常由内部审计部门代表管理层来进行,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日常活动的监督和控制,从而减少风险,保证财务信息数据的加工、传递和披露的可靠性。笔者认为,今后可以通过持续的内部控制测试将审计范围延伸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例如常规财务审计、制度审计、合同审计等审计,并且其审计成果也可被其他专项审计所利用,从而将审计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咨询和建议上来。
(4)内部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其地位的进一步提高。
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首先要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内部审计应该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它代表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当局对其他部门开展的业务活动及其成果、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在国外,内部审计部门是直接对董事会中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具有较强的相对独立性,内审部门的许多人也最终进入了企业高级管理层。但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内部审计独立性实际被大大削弱了,甚至有些企业将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部门合并在一起,极大影响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笔者建议,上市公司在建立内控体系之时,应当根据相关法律要求建立并发挥好审计委员会的职能,对于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应当高于其他职能部门,应该设立如总审计师等职位专门负责本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及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工作;内部审计部门应当隶属于审计委员会和企业最高管理当局,实行双向负责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越过管理当局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这样就可以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和独立性,
维护必要的内部审计权威,从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5)内部审计作为监督要素中的最高层次,在内控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COSO框架中“监督”要素的要求,企业的监督可以分为持续性监督活动和内部审计定期的、相对独立的评估两部分。这样一来,可以将整个内控体系划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经济业务发生部门严格按照企业内部设计的程序、相互牵制的制度开展业务活动,建立起第一道监控防线。有关人员在处理业务时,必须明确业务处理的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严格按照控制步骤流程办理。第二个层次,经济业务最终的流向都是反映到财务报表中去,因此财务部门就要在事后建立起第二道监控防线。要对原始的数据、凭证、票据进行日常性、规范化的检查稽核,要及时把监督的过程和信息反馈给财务负责人。第三个层次,内部审计部门要建立起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通过内部控制测试来发现管理流程中的不足和风险,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内控体系建设趋于完善。
2 内部审计的实施方法研究
内部审计有一套独特的程序和方法,这是执行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职能的基础业务技能。但在错综变化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如何针对不同的审计任务制定灵活适用的审计方案,以确保审计质量、提高审计工作的实效,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总结、分析、挖掘,对内部审计的方法进行研究。
比如,原来的内部审计多以事后审计为主,对其结果的合规性和效益进行审计,但是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管理的现代化,内部审计必须及时扩展到事件发生前的决策、可行性论证和事件发展中的过程控制,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和控制风险,通过风险管理的有效化,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和效果;原来的内部审计关注企业财务收支的合规性,随着经济发展,内部审计的领域涉及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工程项目、投资效益等内容。内部审计的方式也由传统的严肃揭露式转为积极参与、合作的审计方式。在审计过程中,征求被审计部门或人员的意见,及时与当事人讨论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与被审计部门及时地沟通信息,从协作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成因,切合实际地提出建设性意见,便于被审计单位理解、接受和积极主动的改进、完善。内部审计的任务不同,其审计方法也应在基础业务方法上重新调配。在日新月异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内部审计人员面临极大的考验,许多新的业务没有既定的方法,只有适时调整和改变审计方法和策略,才能应对新的挑战。
第一步,了解基本情况。通过询问管理人员,查阅文件、会计资料等获取相关信息:行业、历史沿革、组织结构、人员规模、岗位设置、单位资产规模、生产经营特点、主营业务、辅营业务与各业务量、财会机构及重要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等内容。
第二步,了解内部控制体系的整体框架,按业务循环检查控制状况。了解内部控制体系,初步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主要针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采购与付款、成本费用、销售与收款等业务循环,检查控制点。
第三步,实施符合性测试。符合性测试的重点是通过检查控制信息的载体,如凭证、报告、合同等,测定内部控制各组成部分是否按规定的控制步骤、方法运行,是否由规定职务的人执行(健全性、有效性测试),以及是如何一贯执行的(遵循性测试)等内容。对初评中内控无效或效果很好的,可不考虑符合性测试。对下列可进行符合性测试:大量发生的业务或控制点;业务不大量发生但金额很大;控制程序复杂的。通过符合性测试,再评内部控制健全性有效性等,揭示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四步,根据单位基本情况、内部控制体系状况、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后的结果,分析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可能导致的管理疏漏,进一步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并撰写内部控制审计调查报告。
总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自身的需求,也是企业面对市场风险与挑战的需要。内部审计部门更应该发挥好作用,认真总结和探索新方法、新思路,促使企业以合理成本促进有效控制,从而从根本上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荣恩。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考[J]。会计研究,20xx,(2)。
[2]@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xx,(5)。
内部审计论文15
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也是审计的立身之本。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是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是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状况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来实现的。我国加入WTO后,给内审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既要求我们要运用审计 理论 和实务充分认识和解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问题 ,又要加强内部审计改革
一、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实践证明,引起独立性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如经济利益、自我评价、关联关系和外界压力等都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
(一)内部审计建制及模式。
我国内部审计是在国家审计的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建制带有明显的外部压力,并且长期以来,作为国家审计的附属品而存在,服务于国家审计。主要职能是通过事后审计实施监督。而事实上, 目前 内部审计机构作为监督者一般无处理权,并且权威性也较弱,很难像国家审计一样对企事业单位实施真正的监督,尤其对本单位管理当局本身的决策错误及违纪、违规的监督更显得软弱无力。而且,由于独立性不足,监督经常被曲解为挑毛病,所以很多 企业 领导和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领导对内部审计持不合作、抵触的态度,使内部审计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
(二)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
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内部审计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服务于本组织的管理者,对本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切身利益直接受所在单位控制,内审人员的人事调派权、工资管理权、奖惩权等均由所在单位掌握。同时,被审部门是内审人员所在单位的组成部分,客观上让内部审计对本单位产生依附,单位领导直接 影响 内审人员执纪执法的程度,内部审计审什么、怎么审、审计结果如何处理、审计建议能否落实,却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制约。
(三)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状况。
当前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缺乏独立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内审机构不是由其他部门领导,就是合署办公。这就导致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受各方利益牵制,难以开展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些单位单独设置了内审机构,但也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一些单位在机构改革中不切实际地撤并内部审计机构,精简内审人员,给审计工作带来困难,人为地削弱审计力量。
(四)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和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二、强化内部审计独立性的若干建议
(一)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关系上的独立性是内审人员保持客观公正的职业态度的前提。
通过立法确保审计主体的组织独立。内部审计组织地位的最低要求,是独立或不隶属于 企业 中其他的职能部门,以保持内部审计人员在部门关系上与被审计的部门、单位及相关业务活动相分离。内部审计部门组织地位的高低表现为内部审计报告的呈报对象,即接受审计报告的人要有足够的权威,才能够保证对审计报告中的 问题 和建议给予合理、正确的 分析 判断,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这就要求内审机构应由企业第一负责人直接领导,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既让内审机构独立于各职能部门,又让内部审计人员与被监督对象无利益关系,以此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客观、公正。为此,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取得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的支持,这样,他们才能得到被审计者的合作,并且不受干扰地开展工作。从而让他们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敢于同一切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作斗争,坚决维护法制的权威与尊严。
(二)加强审计 理论 研究 ,进一步改进工作 方法 ,提高内审独立性。
加入WTO后 中国 经济 已走向世界,国内外市场逐渐融为一体,这就注定了审计的.外部环境将越来越复杂。不断加强审计法制建设,提高审计职业的公信力,最大限度预防和规避审计权力的不作为行为甚至短期行为,是新时期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适应新形势,广大审计工作者必须加强审计理论的 学习 ,审计理论是审计实践的理论升华,是审计的向导和指南。在学习好审计理论的同时,应积极借鉴吸收他人先进的内审工作经验,不断 总结 、不断创新、不断学习、不断提高,通过发挥审计职能,来维护经济持续、稳定、协调 发展 ,促进管理,提高效益。
任何工作都离不开上上下下的关系,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审计工作更是如此。在领导关系的选择上,要考虑审计活动与业务经营活动的关系及财务工作的关系,以及其他管理工作的关系。尽量避免一人既领导财务工作又领导审计工作,既领导某项业务工作,又领导对这项业务活动的审计。要提高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地位,以增强内审独立性和权威性。在工作中要积极主动向领导汇报,向上级内审部门汇报,同时要积极配合纪检、监察等执法部门对某些违法违纪问题做出严肃处理。还要正确对待监督与服务,理顺同被审计单位的关系,向被审计单位提供管理上的建议,以改善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三)提高内审人员综合素质,确保审计任务全面完成。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必须坚持“ 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素质,使内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政策水平。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做到两个过硬:一是 政治 过硬。审计人员对复杂的审计对象要及早做好心理准备,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只有这样,审计人员才能讲原则,才能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重,才能制止那些挥霍浪费国家财产的行为。二是业务过硬。审计部门是执行财经法规的业务部门,作为内审人员,必须掌握与审计有关的专业 法律 、法规,同时,熟悉电算化 会计 、电算化审计、 网络 操作、系统维护、法律、税务、外贸、 金融 、纪检、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加强后续 教育 ,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内部审计论文】相关文章:
内部审计论文02-13
内部审计论文05-27
内部控制审计经典论文11-29
内部控制审计经典论文05-23
(经典)内部控制审计经典论文05-26
内部审计论文(实用)05-29
【精华】内部审计论文05-30
内部审计论文(热门)05-30
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的研究分析论文11-23